成人教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e41a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a.png)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心理统计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度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A. 对称性B. 均值等于中位数C. 均值等于众数D. 偏态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B. 确定样本数据是否来自某个总体C. 确定样本统计量是否等于总体参数D. 确定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中常用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答案:D6.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0, 0D. 1, 1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总体方差相等B. 总体均值相等C. 总体标准差相等D. 总体分布相等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中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10. 心理统计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以下哪个统计量影响最大?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统计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变量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它允许我们在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总体参数,即使总体本身不是正态分布的。
2. 描述什么是效应量,并解释它在心理统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指在统计分析中,用来衡量实验效应大小的量度。
它反映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https://img.taocdn.com/s3/m/c3349516d4d8d15abe234ec9.png)
练习3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 A.72克 B.65分 C.10米 D.3台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 )A.10.999B.9.999C.9.9995D.10.0005 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
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
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 )A.18人B.60人C.42人D. 72人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A.语文B.数学C.外语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 )A.-0.6--0.6B.-1--1C.0.6--1.8D.0.5--2.5 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 )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 )A.14B.13C.17D.128. 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10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A.225.63万元B.278.32万元C.321.56万元D.210.00万元9. 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 )A.0.7088B.0.3042C.1D.-0.978 10.直条图主要适用的数据资料类型为:( )A.离散型数据B.定比数据C.连续型数据D.定距数据11.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成人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73cbb4b35eefdc9d33301.png)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
专科《统计学》课程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B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 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D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果其临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5、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
第二批占40%。
则平均废品率为()。
A 1.5
B 1.45
C 4.5
D 0.94
6、假定某产品产量2009年比2004年增加了35%,则2009年比2004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7、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连年下降的,已知从2004年至2009年间总的降低了60%,则平均每年降
低速度为()。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d747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0.png)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第一章1 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 f 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 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d333c941ea76e58fa04cd.png)
《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A、国民收入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Z统计量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零B、1C、-1D、2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工人人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极差B、平均差C、几何平均数D、众数E、标准差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E 、众数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
每小题2.5分,共25分)1、 “性别”是品质标志。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心理统计(1702035)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心理统计(1702035)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3771980eb6294dd886cee.png)
答案: A
样 样 总 样 标 10. 在 本平均数的分布中, 本平均数的平均数与母 体的平均数相同, 本平均数的 准 误 总 标 样 与母 体的 准差呈( ),与 本容量呈( )。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正比 D、反比,反比
答案: B
统计 发 过( 11. 心理 中,小概率事件指的是 生概率不超 )的事件。
一、 单选题 为 1. 方差分析最 重要的基本假定是
总 态 A、 体正 分布
变 间 B、 异之 相互独立
实验处 C、各
理内的方差要一致
齐 D、方差 性
答案: C
试 绩 态 绩 间 2. 某班 200 人的考 成 呈正 分布,其平均数=12 , S=4 分,成 在 8 分和 16分之
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
用_____最
A、平均数,14 . 4
B、中数,8 . 5
众 C、 数, 8 众 D、 数,11
答案: C
8.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
A、弃真
伪 B、取
C、取真
伪 D、弃
答案: A
项 9. 二 分布主要用于
质 问题 A、解决含有机遇性 的
测验题 难 B、确定
目的 易度
C、计数数据的假设检验
显 检验 D、方差差异是否 著的
A、0.5 B、0.05 C、0.1 D、0.02
答案: B
检验 设 12.χ2 的假 不包括
类 A、分 相互排斥,互不包容
态 B、数据分布呈正
观测值 C、
相互独立
D、期望次数的大小
答案: B
响 统计 13. 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 的 量是( )。
术 A、算 平均数
B、中数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d034ff46527d3250ce00e.png)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db2642cc58bd63186bdd3.png)
— 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注: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 ”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 ”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称名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比率数据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差异系数 方差 全距 标准差中数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 灵敏适于代数运算 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一班 名学生的平均分为 . ,二班 人的平均分为 . ,三班 人的平均分为 ,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 . . . . ..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 ).散点图 .线形图 .条形图 .圆形图.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加权平均数.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 ).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独立事件 .不可能事件.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 ). 检验 . 检验 .χ 检验 .方差分析已知 , ,则 等于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概率分布 分布 正态分布 分布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完全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零相关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α β α β某实验选取了 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 ,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所表示的含义是该生考试成绩为 分 该生考试成绩为 分%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 %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 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已求得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则众数为 。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575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4.png)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连续变量?A) 性别B) 年龄C) 教育程度答案:B) 年龄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标准差?A) 反应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B) 变量的平均值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答案: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3. 下列哪个统计方法可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群组比较答案:B) 相关分析4. 在心理学研究中,p值通常被用来:A) 表示样本的大小B) 衡量研究的效果大小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答案: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说明其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拒绝某个假设。
其步骤包括:1) 建立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 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
3) 收集并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量。
4) 比较统计量与理论值,计算p值。
5) 判断p值是否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从而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分布之一。
其特点包括:1)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2) 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3) 以均值为中心,标准差决定了分布的扁平程度。
4) 68%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内,95%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内。
三、计算题1. 在一项调查中,有100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占60%。
问女性参与者的数量是多少?答案:女性参与者数量 = 总参与者数量 - 男性参与者数量女性参与者数量 = 1000 - (1000 * 0.6) = 1000 - 600 = 4002. 一组参与者的心理测量得分为:75, 80, 85, 90, 95。
请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值 = (75 + 80 + 85 + 90 + 95) / 5 = 425 / 5 = 85标准差= √[((75-85)^2 + (80-85)^2 + (85-85)^2 + (90-85)^2 + (95-85)^2 )/ 5]= √[(100+25+0+25+100)/ 5]= √[250 / 5]= √50≈ 7.07以上为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统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f2bb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c.png)
统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心理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度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均值D. 四分位数间距3. 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是:A. 0.01B. 0.05C. 0.10D. 0.50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到∞D. 1到∞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心理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标准差总是正值。
7.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8. 统计心理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总体参数越准确。
9. 正态分布是统计心理学中唯一重要的分布。
10. 统计心理学中的回归分析只能用于线性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统计心理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12. 解释什么是统计显著性,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描述回归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14. 什么是效应量,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
16. 如果一个心理学实验的样本大小为30,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计算其95%置信区间。
17. 假设有两组数据,A组的均值为20,标准差为5,B组的均值为25,标准差为7,计算两组数据的t值,并且判断是否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8. 论述统计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0分)19. 假设你是一名心理学研究者,你正在研究不同教育背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习题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da28371fe910ef12df823.png)
邵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年目 84 平 82 均 分 80 数 78 76 74 50 60 70 80 能力测验得分 90
邵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1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第 1 题: (1)84 (2)89 (3)420 (4)略 第 2 题: (1)13.5 (2)12 第 3 题:S2 = 8.5 S = 2.915 第 4 题:3159 第 5 题:男生 CV = 10%,女生 CV = 9.17%,男生成绩离散程度较高 第四章 第 2 题: (1)0.077 (2)0.25 (3)0.50 (4)0.25 (5)0.192 第 3 题: (1)0.0625 (2)0.0625 (3)0.25 (4)0.004 第 4 题: (1)0.008 (2)0.128 第五章 第 1 题: (1)1 (2)0.866 (3)0.0469 第 2 题: (1) 0.38493 (2) 0.30598 (3) 0.41924 (4) 0.89726 (5) 0.66141 (6) 0.78193 第 3 题:34.134 人;68.268% 第 4 题:A、B、C、D、E 等级人数分别为 18、119、226、119、18 第七章 第 1 题:95%的置信区间(66.08,73.92) ,99%的置信区间(64.84,75.16) 第 2 题: (67.30,75.70) 第 3 题: (73.27, 86.73) 第 4 题:Z = 9.09 > Z0.005 = 2.58 第 5 题:Z = – 2.68 < – Z0.01 = – 2.33 第八章 第 1 题: (– 8.573,9.538) 第 2 题:t = 0 第 3 题:|t| = | –1.033| < t0.025, 9=2.262 第 4 题:|t| = | –3.4| > t0.01, 7 = 2.998 第九章 第 1 题: (5.30,14.06) 第 2 题:F = 186.67 > F0.01, 4, 6 = 9.15 第 3 题:Z = 4.187 > Z0.005 = 2.58 第十章 第 1 题:F = 25.70 < F0.05, 2, 9 = 4.26 第 2 题:F = 2.854 < F0.05, 2, 9 = 4.26 第 3 题:F = 4.495 > F0.05, 3, 21 = 3.07 第 4 题:FA =1.692,FB =0.884,FA*B =0.617,均小于 F0.05,1, 16 = 4.49 第 5 题: 差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A 因素 B 因素 A*B 组内 180 300 3000 100 2 3 6 12 方差 MS 90 100 500 8.33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2b1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c.png)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个体心理特征?A. 观察法B. 问卷法C. 实验法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D2. 以下哪项是心理统计中的重要指标?A. 平均数B. 标准差C. 相关系数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D3. 在分组数据中,以下哪项用来表示数据的差异程度?A. 频数B. 百分数D. 中位数答案:A4. 下列关于正态分布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B. 正态分布呈对称形状C. 正态分布的均值等于中位数D. 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正态分布进行转化答案:C5. 在心理实验中,控制组的作用是?A. 用于对比实验组的结果B. 用于提供参考基准C. 用于观察被实验变量的效果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D二、选择题(多选)1. 以下哪些是心理统计的目标?A. 描述C. 解释D. 控制答案:A、B、C、D2. 下面关于信度和效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信度和效度都是心理测试的重要指标B.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C.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相关性D. 信度和效度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进行评估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心理测量的信度?A. 重测法B. 分半法C. 内部一致性法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心理测量的效度?A. 内容效度B. 判据效度C. 构念效度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非随机抽样方法?A. 方便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所有答案都正确答案:A、B、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心理统计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心理统计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心理学研究中所用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心理统计的作用是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手段来评估心理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帮助心理学家理解与解释数据,比较和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差异,从而为心理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成人教育《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96a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0.png)
统计学原理一.单选题(共25题,40.0分)1 、某班一门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5 分,则75 分是()。
A 统计指标名称B 数量标志C 统计指标数值D 数量标志值正确答案:C2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工业企业数B 人口数C 货物运输量D 出勤率正确答案:D3 、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在于确定()。
A 组数B 组距C 分组组限D 分组标志正确答案:D4 、以某地区职工作为统计总体,则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
A 全部职工B 每一位职工C 全部职工数D 每名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正确答案:B5 、某公司某年商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年末库存商品为50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 时期总量指标B 时点总量指标C 前者为时点总量指标,后者为时期总量指标D 前者为时期总量指标,后者为时点总量指标正确答案:D6 数量指标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
A 没有关系B 无直接关系C 有正向关系D 有反向关系正确答案:C7 对某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人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A 工人年龄B 工人工资C 工人体重正确答案:D8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普通来讲()。
A 越大于100%越好B 越接近100%越好C 越小于100%越好D 越远离100%越好正确答案:C9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oA 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单位总量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C 总体指标和综合指标D 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正确答案:B10 某县某年平均每100 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09 人,这个指标属于()。
A 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D 平均数正确答案:B11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分为()。
A 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B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 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正确答案:B12 研究某辅导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是()oA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B 每一位学生C 全体学生D 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C13 人平粮食产量属于()。
济宁学院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A卷 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济宁学院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A卷 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224b504028915f804dc2ae.png)
- 1 -卷号:(A ) ( 20 年 7 月9日) 机密 济宁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20 级心理咨询《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 .条形图 D .线形图 2.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A .工人的月工资为1300元B . 今天温度是30度C .哥哥期末考试考了第5名D .小明的数学成绩为90分 3.下列数列2,3,4,6,7,7,7,11,12的中数为( )。
A .7.5 B .6.83 C .7 D .6.674.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
A .10B .15.1C .4.9D . 5.15.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 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 .二列相关D .点二列相关 6.一个硬币掷三次,出现两次以上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A .1/8B .1/2C .1/4D .3/8 7.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
A.正态分布和F 分布B.F 分布和t 分布C.正态分布和t 分布D.正态分布和χ2分布8.概率和统计学中,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 )。
A.概率B.频率C.频数D.相对频数9.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σ2已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nZ X nZ X 22σ⋅+<μ<σ⋅-αα B. nt X n t X 22σ⋅+<μ<σ⋅-αα C. 1n Z X 1n Z X 22-σ⋅+<μ<-σ⋅-αα D. 1n t X 1n t X 22-σ⋅+<μ<-σ⋅-αα10.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425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a.png)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心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心理学研究数据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心理统计学的复习题及其答案:1. 题目: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的方法,它用于描述数据集的特征,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 题目: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它在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在心理统计学中,正态分布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统计测试都假设数据遵循或近似遵循正态分布。
这使得研究者能够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简化计算和解释结果。
3. 题目:什么是相关系数,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答案:相关系数是一个统计量,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
它的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没有线性关系。
在心理统计学中,相关系数帮助研究者量化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4. 题目:解释什么是t检验,并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t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推断统计方法。
在心理学研究中,t检验常用于小样本数据,以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 题目:什么是方差分析(ANOVA),它在心理统计学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均值差异的统计方法。
在心理统计学中,ANOVA用于确定不同处理或条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帮助研究者理解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6. 题目: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讨论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或研究结果大小的指标,它提供了关于统计显著性背后实际意义的信息。
效应量在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研究者评估发现的实用意义,而不仅仅是统计意义。
7. 题目:什么是回归分析,它如何帮助心理学研究?答案: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fb71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58.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专著的是()A.桑代克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B.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C.加勒特的《心理与教育统计法》D.吉尔福德等人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学》2 .单向秩次方差分析检验,相当于对多组数据的哪种统计量进行参数的方差分析?()A.方差B.标准差C.平均数D.相关系数3 .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是()A.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B.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C.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D.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4 .连加号的符号为()A.++B.+,+C.nD.285 .一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概率B.概率密度函数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D.次数分布6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A.-1.00<r<0,00B,0.00<r卡1.00C.-1.00wr卡1.00D,-0.50wr卡0.507 .把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叫做一次()A,随机实验B,随机试验C.教育与心理实验D,教育与心理试验8,总体的平均数称为符号为()A.XB.YC.(TD…9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A.弃真第一类错误B.弃伪C.取真D.取伪10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C)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B.a假设和B假设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正假设和负假设11 .符号秩次检验法不仅考虑差值的符号,还同时考虑差值的()A.大小B.分布C.方向D,显著性12 .在一元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R2是因变量和自变量积差相关系数的()A.2倍B,平方C.立方D.2倍的平方13 .方差齐性检验的意义是(A.两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等C.两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整齐齐14 .F 分布主要用于比较数据的(A.离散程度B,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C.符合t 分布的程度D.偏移程度15 .把被实验或进行科学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之为()A.总体B.个体C.样本D.元素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16 .随机变量的特点:()、()和()17 .中数又称中位数,符号记为()。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986f17aaea998fcc220e7c.png)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注:t0.05/2(60)=2.00 Z0.05/2=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比率数据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B.必然事件C.独立事件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 )A.αB.βC.1-αD.1-β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_____。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doc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8df2f82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第一部分)1,简述条图、直方图、圆形图(饼图)、线图以及散点图的用途2,简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在进行组间比较上的区别和联系3,简述Z分数的应用4,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5,简述方差和差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和联系6,简述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的思路7,简述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的区别8,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和联系9,简述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检验的区别10,简述卡方检验的主要用途11,简述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12,简述假设检验中零假设和研究假设的作用13,简述什么是抽样分布14,简述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和联系15,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第二部分)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应当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不需计算)1.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再用标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等距数据。
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等级评定分,又应如何分析?2.为研究职业类型(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对幸福感(幸福、不幸福)是否有影响,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3.两考生的高考成绩五科如下表,已知所有考生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何判断两考生高考成绩哪一个更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甲生100120115125130乙生110115*********4.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75, 10,现欲选出40%高分者录用,问分数线应当定成多少?5.某校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今年高考全区的平均分为530分,全区3400名毕业生高考平均成绩为520分,标准差112。
问该校长的预测是否准确?6.某研究者想考查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用量表测得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正态数据。
7.假设某考生在高考中,语文得110分,数学得12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C )。
A.157.758
B.157.65 C.157.55 D. 158.5
2.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B )。
A.自变量 B.随机变量 C.因变量 D.相关变量
3.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之为( A )。
A.总体 B.样本点 C.个体 D.元素
4.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式( D )。
A.直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散点图
5.适用于描述某种心理属性在时间上变化趋势的统计是( D )。
A.茎叶图 B.箱形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
6.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B )。
A.散点图 B.圆形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
7.运用相对累加次数分布曲线,可以快速计算出与学生原始分数相对应的统计量是( B )。
A.百分等级 B.Z 分数 C.T 分数 D.频次
8.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 )。
A.圆形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
9.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及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的统计分析图是( D )。
A.散点图 B.圆形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
10.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巾,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 D )。
A.全距 B.平均值 C.标准差 D.众数
11.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 )。
A.50 B.75 C.25 D.50 ~ 51
12.六名考生在作文题上的得分为 12 , 8 , 9 , 10 , 13 , 15 ,其中数为( B )。
A.12 B.11 C.10 D.9
13.A 、 B 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 A 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 B 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B )。
A.积差相关系数 B.点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14.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 D )。
A.x 2 分布 B.t 分布 C.F 分布 D.正态分布
15.某个单峰分布的众数为 15 ,均值是 l0 ,这个分布应该是( C )。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
16.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项分布的近似值( A ).
A.N<10 B.N ≥ 10 C.N>30 D.N>10
17.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 A )点垂线。
A.平均数B.众数C.中数D.无法确定
18.在正态分布下Z=1 以上的概率是( B )。
A.0.34 B.0.16 C .0.68 D.0.32
19.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 A )。
A.0. 17 B.0. 083 C. 0.014 D.0. 028
20.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 ,则该次数分布为( D )。
A.高狭峰分布B.低阔峰分布C.负偏态分布D.正偏态分布
21.正态曲线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为( C )。
A.0. 5 B.0. 99 C.1 D.0. 95
22.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 B )。
A . 概率论 B. 样本分布理论
C.小概率事件D.假设检验
23.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 C )。
A.原假设为真而被接受B.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
C.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D.原假设为假而被拒绝
24.统计学中称( D )为统计检验力。
A.αB.βC.1 -α D. 1 -β
25.统计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抽样分布理论( B )。
A.抽样分布理沦B.概率理论
C.方差分析理论D.回归理论
26.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A )
A .综合虚无假设
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 .组内虚无假设
27.一个实验有3 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 ,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 C )。
A.24 B.28 C.30 D.81
28.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 ,38 ,42 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C )。
A.127 B.129 C.2 D.5
29.方差分析中,F(2 ,24)=0 .90 。
F 检验的结果(A )。
A.不显著B.显著
C.查表才能确定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
30.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中,由于被试之间性质不同导致产生的差异称为( D )。
A.因素效应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D.区组效应
31.组间效应也被称为( A )。
A.因素效应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D.区组效应
32.组内效应也被称为( B )。
A.因素效应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D.区组效应
二、多选题
1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BD )。
A.圆形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线形图
2 .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以下几种( ABD )。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 F 分布 D.正态分布
3 .依分布函数的来源,可把概率分布划分为( CD )。
离散分布 B.连续分布 C.经验分布 D.理论分布
4 .使用正态分布表,可以进行的计算有( ABCD )。
A. 根据 Z 分数求概率 B.根据概率求 Z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