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21T09:32:48.57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5期第8月作者:赵梓鸥[导读] 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各环节
赵梓鸥
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天津300451摘要: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各环节、各阶段、各部门的均衡发展,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一环。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落实对施工质量的提升和建筑建设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需要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作加以关注和重视。
相关单位可以从加强检查、完善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档案化发展、信息化建设等多个角度着手优化,进而不断提高内业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
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改进策略引言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依据,并且能够打下更好的管理基础,非常有利于工作人员审核复查各项施工工作,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当建筑工程项目在展开的过程当中,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作为项目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真正的认识到内业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在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加大对资料管理的力度,保证资料更加的完整、更加的真实。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资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说大多数的单位都会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管理,但是资料管理的手段落后,资料管理的制度也不健全且不合理,没有完整统一且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许多建筑工程团队因为是将资料下发给负责各个环节的对应工作人员,导致整体的资料管理机构体系过于松散[1]。
1.2保存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资料的保存指的是在项目建设有关材料全部收集到位后,未依照标准化的装订与保管方式将其保存起来,进而使项目材料杂乱无序,乃至存在不完整问题。
项目资料自身体现了严谨性、连贯性特点,为此,在项目资料保存过程中,应当依照有关要求,妥当保管,不可产生任何差错。
然而,当前国内一些项目建设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按照编码进行排序的文件常常杂乱排列,并且有关文件的原件通常与复印件保存在同样的位置,这便导致使用时难以分辨,从而致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1.3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
当前,很多建筑单位并未配备专业化资料管理人才团队,往往是外聘人员,且在进行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时,一人负责多项,工作量的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有序性,导致技术资料归档的混乱。
建筑工程建设内容复杂、种类烦琐、设计面广,相应需整理的资料多,工作难度大,一些施工单位资料管理人员不专业,不能及时地将施工技术相关资料进行记录与归档,导致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时效性难以保证。
还有一些资料管理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盲目简化工作流程,从而影响归档质量[2]。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2.1构建完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化管理建筑工程资料,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资料管理制度,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和管理要求,将管理制度细则补充完善,科学细致地划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规定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守岗位,与其他部门密切交流合作,严格履职,认真检查各类资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旦发现违反制度的人员,就对其严肃处理。
定期对资料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资料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在项目各个阶段执行,防止工程资料遗失和损坏[3]。
2.2工程资料分类管理
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之后需要开展分类管理,以方便相关人员查询资料,这对资料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艰巨考验。
必须罗列建筑工程资料框架,从整体上进行分类,比如施工阶段的资料划分为Ⅰ类资料,设计图纸资料、地质勘探资料、材料准备资料、相关设备资料等划分为Ⅱ类资料,根据施工各个环节进行Ⅲ类资料的划分,建筑通风系统资料、建筑电梯资料等属于Ⅳ类资料,可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精细管理。
除此之外,定期进行工程资料自检,每个月进行一次资料检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及信息的准确性,可以根据出入资料的记录管理开展自检工作,资料登记要以年、月、日进行记录,信息变更应及时更新,客观真实地体现出建筑工程施工全貌,保证各单位在查询工程资料时能够精准快速地找到需求信息。
2.3提高资料利用率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可以推广以及开展资料学习培训等。
建筑资料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适应现阶段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使资料信息更好地满足公民需求,具备更高的社会服务水平。
信息服务社会化,是实现建筑工程档案利用率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
而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档案资料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建立更加专业、广阔的服务平台,进而使信息服务的影响性明显提升,普及程度更高[4]。
2.4保证资料时效性与真实性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安排专业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来收集和管理施工技术资料。
在此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紧跟工程施工进度,持续收集与记录相关质量检查及评价信息,保证施工技术资料记录和施工进度的一致性。
在管理施工技术资料时,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应当确保资料真实、客观、准确,避免资料丢失。
另外,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同各个参与方核实交叉施工情况,只有确定记录的每一项施工技术资料没有误差后,才可以进行汇总。
总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5加强归档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建设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档案信息化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复杂烦琐,为保证对其进行有效快速处理,需要完善相关数据库。
利用该数据库可进行表格的设计、数据的查询应用等,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清晰度、全面性,为后期资料的查阅检索提供便捷通道。
第二,建构“互联网+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模式。
要打通档案信息的传递共享渠道,搭建便捷化、高速化、时效化“云平台”,强化数据备份,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打造程序化、标准化的电子档案信息数据管理,继而提升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5]。
2.6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管理效率和质量受自身业务能力的制约。
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在管理人员内部普遍树立起正确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保障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资料管理人员本身只有充分认识到工作重要性,才能建立起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与资料管理需要同步展开,并且做好建筑工程自始至终的记录工作,确保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尽可能地详细到位,进而使各个建设环节透明化,作为建筑工程决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源。
结束语
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得愈加迅猛,在城市和乡村都能见到许多新的建筑。
许多建筑工程企业都会更加注重工程的质量和完成效率,而其实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借助对资料管理可以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衍生出的原始数据资料等实现记录、保留,供后期工程参考,发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秀红.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20,(15)
[2]郭学亚,高鹏,刘朝阳.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居业,2021,(07)
[3] 何正荣.加强建筑工程监理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房地产世界,2021(16):119-120,128.
[4] 陈清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与管理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21(9):175-176.
[5] 孙雪梅,徐汉涛,胥文彬,等.论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J].施工技术,2017,46(S1):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