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提升语文素养——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识字,提升语文素养——论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摘要:识字是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教育全程,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积累,还能够起到文化传承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避免识字教学机械化,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汉字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传统文化,讲述识字规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开展书写锻炼,引导学生养成识字习惯,通过课堂点评培养学生的优秀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快乐识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快乐识字的应用价值
(一)让学生对汉字充满探索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倾向于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机械地识记汉字。

部分小学生遗忘率较高,很快就会忘记学过的汉字;部分小学生虽然记住了汉字,但是学习兴趣不高,记住了汉字的字形、读音,却缺乏进一步探索汉字内涵的兴趣,这并不利于学生夯实识字学习基础,导致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学习时难以根据汉字的语言内涵进行生动的语言表达。

趣味识字教学法能让小学生对汉字充满探索的兴趣,主动探索汉字的内涵,从中感受识字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识字学习能力。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师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突破认知局限,对新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认知与理解。

趣味识字教学法能够满足教师的这一教学要求,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能够辅助小学生展开有效的识字学习。

(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与理解
趣味识字教学法讲究识字学习的规范性,注重以趣味的形式呈现汉字,凸显汉字的文化魅力,让学生对汉字进行形象记忆,使其对汉字进行更深刻的理解,降低学生的识字学习难度。

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氛围更轻松有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汉字识字水平。

二、小学快乐识字——提升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融入汉字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识字教学要避免生搬硬套的机械式训练,适当地融入汉字文化,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意韵之美。

例如象形字,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形象思维,教师在识字教学课堂设计阶段,根据学生当前所处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对汉字字形进行观察。

其中经典的象形文字是按照事物的形状轮廓衍生出来的文字形态,教师可以将象形文字模拟的实物形态画出来,利用象形汉字的主要特性,围绕相关图像展开教学引导。

例如:在“日、月、水、火”文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与文字意义相关的实物图,将象形字与实物图进行对比展示,让学生观察灵动的汉字形态,加强对文字内涵的理解。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文字,字形的发展与演变包含着优秀的文化历史,因此,教师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在进行“鸟”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鸟”的字形演变过程,搭配相应的背景故事,让学生能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接受文化熏陶。

引导学生树立浓厚的民族情感,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探索,很多字体在创造阶段就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观察与理解字形字义。

在词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境,有效连接文字与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文字记忆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会,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讲述识字规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识字教学要向学生讲解汉字的认识规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进
行观察,通过恰当的教学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字的结构特点和文字笔画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字构成规律,更好地进行文字记忆。

汉字笔画有主次之分,主要结构
负责平衡重心,让字体形态更加稳定,展示出的文字特征更加舒适。

例如:“旦、丽”等文字,在书写过程中横为主笔,“木、小”等文字在书写过程中竖为主笔,分清主次关系才能够让文字的书写更加挺拔。

汉字的优美之处在于长短呼应、错
落有致。

例如:“州”两边笔画略长、中间稍短,让整体结构更加美观,汉字的
笔画组合灵动有趣,结构特征千变万化,但却有规律可循,学生在掌握书写规律
后才能做到主次有别、错落有致。

引导学生分析文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文字的基
本构成规律,不仅能够写出漂亮的汉字,还能够加强对文字的记忆。

汉字的结构
类型,包括独体、半包围、全包围等等,不同结构的字构成的细节略有不同,左
右结构的字左边右边宽窄、长短各不相同,要想保证文字均匀美观,就需要把控
笔画之间的距离,让文字更加灵动。

为达到这些教学目的,应注意让学生在观察
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锻炼个人的创新性思维。

小学生正处
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了解汉字规律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
表达与思维发展相辅相成,语言表述简单明了,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开展书写锻炼,引导学生养成识字习惯
识字教学需要通过书写锻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通过教师例写
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汉字的整体结构以及文字的书写规律,让学生进行描红练习,将最终的练习成果整理到一起,针对每个学生的文字掌握情况进行书写评价。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观察字形结构,认识基本的文字构成规律,鼓励学生之间进行
交流探讨。

严格训练学生的书写技巧,将学生书写的字与教师书写的例字进行对
比分析。

一部分不符合文字规律的需要更改后再进行练习,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要求学生书写时笔画布局均衡,例如:在练习“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四
点底各自的方向、大小、所处的位置以及呈现的形态、书写的力度,系统地教育
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字形、
字体的优美。

结语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根据多年的教育改革经验,教育
界开始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作用,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分析如
何通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明确汉字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内容,符合当代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构建快乐识字的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字的兴趣,全面提高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富莲.兴趣为媒,快乐识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浅略[J].新教育
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9):34.
[2]苏彦.识字——让学习小学语文的快乐一路相随[J].人文之
友,2019(13):268.DOI:10.3969/j.issn.2096-4684.2019.13.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