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锏礼器精美
2.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监督伺察)。
”其目的在于
A.缓和三省矛盾B.分割宰相权力C.评议皇帝得失D.加强君主集权
3.右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贴》。
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
这一作品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4.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
”材料说明军机处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5.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日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
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
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6.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
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
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交
7.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国纪年的变革
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C.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D.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8.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9.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
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宴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0.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1.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12.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
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
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13.“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鸟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
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
”据此推断科恩是
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
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担任受益职务……非经国会同意,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种类的……官职或爵位。
”这一规定旨在
A.保持国会绝对权威B.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C.防止封建君主专制D.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15.右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
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
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
16.法国斯达尔夫人的作品崇尚想象,感情强烈。
其代表作《苔尔芬》中的女主人公思想感情打上了很深的作家主观意识的烙印,作品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美好品德和不幸遭遇,从而传达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与这一作品创作风格最为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约翰·克里斯朵夫》D.《等待戈多》
17.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
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
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18.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19. 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友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
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20.有学者认为,就像蒸汽火车和轮船使人们更容易在国内和世界各地走动一样,互联网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交流。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现代信息技术
A.发挥了蒸汽火车和轮船的作用B.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C.决定了人类出行及交流的方式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一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多答无效。
21.(13分)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
与其兄“屠酤里中”。
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
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
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
当他40岁时,后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
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
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0/0。
……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
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
(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
(6分)
(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
(3分)
22.(13分)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
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
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
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
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
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国苏维埃
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
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
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一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
(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4分)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
(2分)
23.(14分)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
……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
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
(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面对北宋中期的时代困局,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患陕西财用不足。
(王)安石日: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0
材料二“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
“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
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
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述变法措施相同的积极作用。
(5分)
(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5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
”在1776年2月10日致
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
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
……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拳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
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惟一主人。
——[关]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
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6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证实了青铜时代古蜀文明的辉煌,同时也给研究者不断探寻历史的真相提出了新的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号坑内首先投放的是海贝、玉石礼器、青铜善面、风乌、小型青铜杂件和青铜树枝、树干等。
……其后再投入大型的青铜容器和青铜立人像、头像、人面、树座等,最后投放象牙。
头像和面像部分损毁并经过火烧,尤其是人面像,大部分被打坏或烧坏。
象牙及骨器之类也明显地有被烧焦的痕迹,有的玉石器被烧裂。
……结合文献记载,我们推测,当时的祭祀应有“燔燎”祭天、“瘗埋”祭地、“廒悬”祭山等形式,二号坑正是一次重大综合祭祀活动的遗存。
——摘自《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
材料二一号祭祀坑开口于三星堆遗址第五,六层以下。
从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分析,此坑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后段。
陶器中的广肩平底罐和颈部施凹弦纹的壶,是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出现的典型器物;尖底盏、器座是第三期偏晚出现的新器物。
故可进一步推测此坑的时代为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后段。
尊的形制、花纹和铸造工艺与安徽阜南月儿河段打捞出的商代前期(晚于郑州二里岗上层,与殷墟文化第一期相当)的龙虎尊一致,据此,我们推测一号祭祀坑的相对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一期。
——摘自《文物》1987年第10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二号坑出土遗物的主要特点。
考古人员推测二号坑应是祭祀坑,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6分)
(2)据材料二,考古人员推断一号祭祀坑年代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探寻历史奥秘的过程中应有的研究方式。
(4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奥斯维辛集中营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欧洲各地来的犹太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押解到奥斯威辛一比肯奥死亡营。
……到达后即被谋杀的人数大大高于作为囚犯送到集中营去的妇女和男人的数字。
据美国历史学家劳尔一希尔贝格推测,在奥斯威辛一比肯奥集中营存在的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
——(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隶,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
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材料三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_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
一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说明其实施暴行的理论根源。
(3分)
(2)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记者所述言论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勃兰特下跪这~事件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3分)
淮安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5BDCBC 6-10 DACCA 11-15 DDADB 16-20 ABCBB
二、非选择题:
21.(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近现代走科举入仕之路。
4分
(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
心理:结交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
3分
(3)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22.(1)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分
因素: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
2分
(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2分
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家等人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
2分
(3)创新:建立抗日的各阶级联合专政;实行“三三制”政权制度。
2分
意义:巩固各抗日阶层团结合作;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分(4)认识:中共从实际出发调整方针政策;中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治建设。
2分
23.(1)阶级:新兴资产阶级。
1分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1分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1分
说明:斗争矛盾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2分
(3)评分表:
24
A。
1)主张:以理财为中心;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生产;抑制豪强地主兼并。
(3分),积极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2分)
( 2 )缺陷:政府垄断商品买卖;地方官强制借贷,盘剥农民;青苗法利息偏高。
(3分)
认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改革措施执行中出现偏差(2分)
B.(l)变化:由仅仅要求殖民地人民获得自由到坚决要求独立。
(2分)
主要因素: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激化;独立战争的进行。
(2分)
(2)内涵: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宪法应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
(3分)
贡献:为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维护了总统共和制;巩固了宪法至上地位。
(3分)
C.(1)特点:遗物种类丰富:投放有一定顺序:有人为破坏、火烧的痕迹。
(3分)
理由:器物叠放层次有序,不像是一时匆忙窖藏;出土的青铜器、玉石礼器等器物是典型的祭祀厢品;遗物反映出”燔燎”祭天的祭祀形式。
(3分)
(2)依据:根据地层分布;器物样式比较。
(2分)
研研方式: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进行台理的推测。
(2分)
D.(1)暴行:强追犹大人充当苦役:虐待和语杀犹太人。
(2分)
理论根源:种族主义理论。
(1分)
(2)目的:让世人牢:已这段黑暗血腥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2分)
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2分)
(3)含义:勃兰特代表德国政府向在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表示哀悼和忏悔。
(1分)
启示:德国人勇于反省历史错误;保护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