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2分)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方框中。
《黑色木风箱》这首诗在纯cuì、简洁、安静中藏着凛liè与颤抖。
时下的农村,风箱已经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与它一同消失的还有故乡、童年、炊.烟……作者感叹那是“一匹黑马在黑夜里”,这是一个给人无限联想的句子,我们常感慨,时光流逝若白驹过隙.,而“一匹黑马在黑夜里”,是梦迷失在梦里,风消失在风里,是花瓣落在薄薄的影子里。
(选自《读者》原创版)2.(8分)默写。
①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②,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④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6分)名著阅读﹣﹣《红岩》。
(1)难友们用方法迫使敌人为龙光华举行追悼会。
(2)由于《新华日报》的被封,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许多人感到苦闷焦虑。
地下党的同志和进步群众渴望了解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
该报的前身叫《彷徨》,是由南方局四川省委领导在重庆市出版的“灰皮红心”的杂志,主要的编辑者有蒋一苇、刘熔铸、陈然等。
陈然被捕入狱后,仍坚持秘密刊印该报。
括号中应选择
A、《光明日报》
B、《大公报》
C、《挺进报》
D、《中央日报》
(3)双枪老太婆下山营救江姐,为什么没有成功?
4.(4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后增补。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5.(4分)很多人担心纸质阅读将败给网络阅读,你也认为“网络阅读会取得压倒性优势”
吗?请探究下列现象,作出你的分析判断。
调查显示:2013年成年国民对图书、报刊的接触时长均有减少;上网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继续增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网络知识全世界共享,方便学习。
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网络文学有“几乎是海量的阅读需求”,低成本的网上付费阅读形成趋势。
网络阅读形式花哨,内容庞杂,浅阅读、片断阅读唱主角,更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香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的基础雄厚。
纸质图书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经典作品文字精妙,内容厚重、系统,很多年长的人担忧传统阅读的危亡,认为将海量的网络信息变成“知识”还任重道远。
(材料出自《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等)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6.(7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诗中的“钱塘湖”
是指。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7.(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
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选自袁宏远《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
②罅(xià):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qī):斜靠。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蒙络.摇缀:
②其岸势犬牙
..差互
③疾趋.
④山行之极观.也
(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
(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
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
﹣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
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
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
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
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
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
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
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
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
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
..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1)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
(2)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
9.(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
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
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
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
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
医生问,你女儿的
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
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
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
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
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我牵着父亲的手,
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
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
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
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
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
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
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
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
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
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
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
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
家。
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
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
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
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
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
..对比。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自选一个角度
......,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
(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的深刻含意。
10.(4分)【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
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
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乙】。
三、作文(共50分)
1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因为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有人说生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圆,我们在无形的区域内寻找着幸福,幸福兴许只是些许我们未曾在意的东西,或许就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凝望的眼神,一件寻常的衣服,一杯淡淡的开水……
当我们走完整个圆时,当我看清所有的路时,却发现我们放下了,忽略了太多太多幸福,只要我们用心体味,那种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像火种一样,早已种在了我们心底,只是我们没有将它掀起波澜……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要求:
(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3)不少于600字。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
月份)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粹;冽;chuī;xì;2.,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会当凌绝顶;闻说鸡鸣见日升;自缘身在最高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绝食斗争;《挺进报》;C;4.“否”或“能否”;“水雾”;“的方法”“办法”“的措施”等词语;
“加强”;“加长”“延长”等词语;“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风大之时效果差;5.;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6.行;春;西湖;7.缠绕;像犬牙(像狗的牙齿);快走;景象(景观);清;伟(奇);
8.;9.;10.作者看到爸爸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
三、作文(共50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