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推荐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随堂真题演练38 生态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真题演练38 生态工程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的需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群落。
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分层、分级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并增加生物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4)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工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高考重庆卷节选)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
示。
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解析:(1)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
改造的废弃采石场中的土壤中存在一些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数会增加。
t1→t3,由于人工林中的植物物种数增加,所以人工林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导致人工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逐渐增加。
在一个群落中,植物之间因光照、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因素而具有竞争关系。
(2)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答案:(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2)整体性
[课时作业]
1.(2018·长沙模拟)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等特点。
(2)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________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
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持续
(2)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3)人类的干扰
(4)群落多级利用
2.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和
________________等。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
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答案:(1)协调与平衡原理
(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化学信息
(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5)
3.雾霾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被推上舆论的焦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某地一生
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
(3)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
(4)沼气池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种植多种植物,饲养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第二营养级是以植物为食的生物,由图可知位于第二营养级的还有人和猪。
(4)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沼气池中缺少生产者,不能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
(2)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
(3)猪、人(写全才可)
(4)不能沼气池中缺少生产者
4.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
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
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 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2)由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的污泥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____________,但生物质炭的输入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
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
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答案:(1)呼吸作用ATP (2)能增加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升高能降低污泥中PAHs的含量物质循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