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必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必考题)
一、课外阅读。
马蹄莲
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有吊兰、玫瑰、牡丹、茉莉……每年春夏间,它们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非常好看。
虽然那盆亭亭玉立的马蹄莲没有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富贵,茉莉的芬芳,但它清秀淡雅,给人一种淡淡的美丽,纯洁又顽强,是我最喜爱的花。
三四月份是马蹄莲开花的季节,家中这盆马蹄莲长得非常茂盛,远远望去,在鲜嫩翠绿的叶片的环绕下,一个个身穿乳白色纱裙的花仙子正娇羞地露着笑脸,温柔地向你招手。
微风拂过,花仙子们摇曳着柔软的细腰,在风中轻轻地旋转,转出最美的舞步。
走近细看,马蹄莲又是另一种姿态了。
看,薄薄的、淡绿的、略微透明的叶脉点缀着鲜绿的叶片,连接叶片的茎,颜色与叶片相同,看上去特别清爽。
叶子弯曲起伏,好像波浪翻滚。
叶子很低,花的枝干却很高,宛如鹤立鸡群。
“好花还要绿叶扶”,在叶子们众星拱月般的围绕下,是一朵娇嫩欲滴的大白花亭亭玉立。
它的花瓣边沿自然地向外翻卷着,中间还有淡黄色的花蕊,花蕊上还有细细的白色小绒毛。
和谐的颜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高雅的感觉。
难怪它象征着纯洁、尊贵和虔诚。
马蹄莲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又可治烫伤。
不过千万不要被马蹄莲清雅美丽的外表所蒙蔽,它可是全身有毒的植物,误食一点点的话就会呕吐,所以不可以与它有“亲密接触”。
1.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描写马蹄莲,首先从远处看,接着______细看,从马蹄莲的叶脉、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蕊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以下哪一项是人们不可以与马蹄莲有“亲密接触”的原因?()
A.它非常高雅。
B.它全身有毒。
C.它非常柔软。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
A.记叙马蹄莲的生长过程。
B.介绍“我”家的阳台上养了很多花。
C.描写马蹄莲清纯高雅的特点和用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理解词语。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
_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
A.能把这一池荷花画下来的画家可真了不起。
B.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6.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
A.“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翻的鱼缸
①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
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
但是,腼腆的他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冲向洗手间。
忽然,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
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完了,如果同学们发现,我会被笑死的,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啊?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
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写题,。
②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
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
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
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
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小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
③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到胸口上了,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
小男孩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④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最后剩小男孩一个人,他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老师()()
⑤()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老师拍拍小男孩的头()微笑着说()
⑥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穿着那条不合身的裤子,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教室。
你看,老师巧妙地利用了打翻鱼缸这件事情,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爱心的老师啊!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
A.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B.没有人发现小男孩的异常
2.在短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在文中具体指()
A.小男孩尿裤子了
B.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
C.老师“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
D.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
4.按照短文记叙的顺序,给下列表述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词语标上序号。
羞愧(____)感激(____)焦躁不安(____)
5.用“”在短文中画出能概括短文中心的一句话。
四、快乐阅读。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
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1.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 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
3.短文中第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自然段是写日出的。
我更喜欢第
自然段,因为。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
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
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小蜜蜂沉思了一会又说
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气来朗读。
4.整篇文章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
(_______________),最后写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第8自然段加标点。
6.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前两个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用“”画出来。
3.短文第2自然段着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4.短文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七、课外阅读。
仙人掌和小芽儿
慈琪
仙人掌自出生起,就一直认为自己是黄颜色的。
是呀,天是黄色的,沙子地是黄色的,连一阵一阵吹过的风,也是黄澄澄的,自己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有一天,仙人掌的面前长出了一个奇迹。
一株努力张开两片叶子的小芽儿从地里钻出来了。
仙人掌低头瞅着它,这株幼芽也抬起头,眨巴眨巴眼睛瞅着仙人掌,忽然露出一个嫩绿色的可爱笑容。
仙人掌很喜欢这个嫩绿的小芽儿。
有小芽儿的陪伴,仙人掌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而欢喜。
风沙来了,它给小芽儿遮挡风沙,夜晚又抖落身上的露水,浇灌小芽儿。
小芽儿长得很快,没多少日子,它竟长得超过了仙人掌,于是仙人掌仰着头看它,充满了骄做:瞧,它长得这么高。
后来,小芽儿长成了大树。
大树茂密的叶子聚集了更多的露珠。
不久,它们俩的周围冒出了更多小草小芽。
第三年春天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小块稀稀疏疏的草地。
随着周围的植物越来越茂密,仙人掌发出赞叹与自卑的声音;它们都那么活泼,那么鲜绿,哪里像自己啊,黄黄的,和沙子一样普通。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仙人掌已经成了老爷爷,而它周固的沙漢早已被一片绿洲所取代。
它不知道这都是它呵护那株小芽儿的结果,当然它也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绿色的。
(选文有删改)1.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ABB式)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然而有一天,仙人掌的面前长出了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仙人掌是怎样阿护小芽儿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仙人掌和小芽儿的周围一开始是什么样子?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那棵被仙人掌呵护长大的树,请你给仙人掌说几句话,让它不要自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粒种子
春天到了。
两粒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粒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zāzhā)根,还要‘出人
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lùlòu)滴落花瓣的喜悦。
”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粒种子说:“我没你那么勇敢。
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
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
我若长出幼芽,难.(nán nàn)保不会被蜗牛吃掉。
我若开花结.(jiējié)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
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
于是,第二粒种子继续瑟缩在泥土里。
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里东啄西啄,这粒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泥土(_____)的茎叶(_____)的春天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壮——(_____)危险——(_____)
4.文中的第一粒种子____,最后它会_____;第二粒种子____,结果它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我们要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B.只有等安全的时候才能生长
C.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D.努力或不努力结果都一样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迪斯尼和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
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国
的堪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象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
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
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
有时候,那只老鼠竟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跃着。
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代)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
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晴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至止)。
不久,他失业了。
正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
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
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用“/”划去第2自然段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字。
2.按意思在文中找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形容生活贫困,十分失意。
(___)
(2)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一下子出名。
(___)
3.“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A.面包和老鼠。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4.“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A.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
B.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
C.沃尔特·迪斯尼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A.一只老鼠使沃尔特·迪斯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任何人在困难面前都不要低头。
C.创作是离不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体验的。
6.沃尔特·迪斯尼为什么能画出这只米老鼠呢?用“”画出文中揭示原因的句子。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xiānɡ)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极目远望),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穿过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ɡ)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平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ɡ)化在月色里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品读句子,再填空。
(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句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硕大”的近义词是___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杭州的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______)
(2)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______)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______)
4.本文描写了______和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十一、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就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________(冰冷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________(闪耀照耀)着银光。
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________(嫩绿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条________(清澈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横线上。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并指出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
________。
4.细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
(3)天山比春天的花园美丽。
( )
(4)这是一个反问句。
( )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旋律(节选)
春天还未来得及用花环打个句号,夏天就用滚滚的雷声另起一行了。
这就是突如其来的夏天吗?
就像飘忽的柳絮一样,一切都那么突然和短暂。
只一夜工夫,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知青梅是何日变圆的?不知大麦是何日变香的?不知草莓是何日变红的?不知铜钱般大小的菱盘、荷叶是何日露出水面的?不知尺把长的豆藤,瓜藤是何日爬上竹篱的?
任何人都无法在一瞬间观赏和品尝这么多的鲜美!光是槐树花、樟树花和野蔷薇的清香,就把时间和空间挤得窄窄的了。
此时,只会用“绿色”二字来形容眼前的最观,肯定是无能为力的。
那浓绿、深绿、墨绿、黛绿,已把远山近水染得严严实实的了。
孔雀正在开屏。
大自然也在开屏。
快呀,快把儿歌唱起来,慢了,会合不上拍子的!
1.短文从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夏天。
2.用“”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作者描了
等景物。
3.你是用____________方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这个句子表现了什么?_________
4.作者把常见的景物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请你也仿照短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眼中的“夏天的旋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风起舞。
湖
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群鸟学艺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
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上……。
”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
”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
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
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
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
”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
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
1.画“—”的句子中“根基”的意思是()
A.树根 B.根本 C.基础 D.树基
2.短文中,谁搭的窝比小燕子差,但比其他鸟好呢?()
A.凤凰 B.乌鸦 C.猫头鹰 D.麻雀
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短文中(_______)搭的窝结实暖和,(________)只会找树杈,
(______)只会垒树枝和找树杈,什么窝也不会搭的是(_______)。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学本领要有(________),还要(________)、
(________)。
4.你觉得一开头猫头鹰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对不起”的力量
老师告诉我,“对不起”这三个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一阵春风能吹散天上浓.(nónɡlónɡ)厚的乌云,又像一场春雨能熄灭地上熊熊的烈火。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商场.(chánɡchǎnɡ)购物,一不小心,购物车轧到了一位漂亮阿姨的脚。
当时,那位阿姨尖叫一声蹲了下去,看上去很生气。
我急忙蹲下去,用手轻轻地抚摩阿姨的脚,连声说:“对不起,阿姨,我不是有意的。
”后来,阿姨强忍着痛,冲着我微笑,原谅了我。
看,“对不起”的力量.(liánɡliànɡ)多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