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质量调研化学试卷(简答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贤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九年级理化(化学部分)2021.1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Ca-40
五、选择题(共20分)
第21-34题,每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
21.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是制作锌片的重要材料,硅的元素符号为
A.Si
B.S
C.SI
D.Al
22.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D.稀有气体
23.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牛奶
C.蒸馏水
D.石灰乳
24.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食醋
C.液氧
D.大理石
25.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钻石
B.石墨
C.碳酸
D.活性炭
26.人体内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8~1.5)
B.唾液(6.5~7.5)
C.胆液(6.8~7.4)
D.血液(7.35~7.45)
27.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
28.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
B.食盐NaCl
C.水银Ag
D.熟石灰CaCO3
2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活性炭消除水中异味
C.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0.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31.下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盐酸试剂瓶上的部分标签,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不能再表示试剂瓶中剩余盐酸信息的是
盐酸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盐酸
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质量分数:37%
A.500mL
B.36.5
C.1.19g/cm3
D.37%
3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碳酸钙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变化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O2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MnO2中,观察
D区分CO和CH4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33.利用太阳光能人工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
C.甲、乙、丁都是氧化物
D.氧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34.质量相等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物质的量
C.摩尔质量
D.原子总数
第35-37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35.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水的净化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37.高温煅烧a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g,为判断碳酸钙是否全部分解,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
B.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C.加水、加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计算
a
100是否等于
b
56
六、简答题(共30分)
38.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煤、__________、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
气体中,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钙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其吸水过程属于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O+X,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1mol HClO中约含__________个O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9.过滤和结晶是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NaCl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溶解、
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得到较纯净的NaCl。
②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20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NaCl3636.637.13839.2 KNO331.663.9110169246
I、由上表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80℃时KNO3的溶解度
是__________g/100g水,此温度下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__________克。
II、某NaCl样品中含有KNO3杂质。
现有30克NaCl样品,经测定含4克KNO3,现设计如下实验提纯NaCl:
溶液B是NaCl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步骤3趁热过滤的设计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实验室可以用不同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选填编号),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用__________(填装置名
称)。
②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
欲制取0.3mol氧气,计算消耗氯酸钾的质
量。
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为防止高温物质溅落将集气瓶炸裂,应预先在瓶底放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同学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燃烧。
方案二: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燃烧。
你认为哪个方案更科学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可转化为CO和H2O,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CO2和H2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设计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研究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认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奉贤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九年级理化(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212223242526272829
A B A C B A C B C 3031323334353637
D A B D D AD C BD
六、简答题
38.①石油;SO2;CO②隔绝空气③化学④HCl;+1;6.02×1023
39.①易溶于水;过滤②I.NaCl;169;16.9II.饱和;防止KNO3在低温时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40.①CaCO3+2HCl===CaCl2+H2O+CO2↑;B;启普发生器②24.5g
③3Fe+2O2Fe3O4;化合反应;水或细沙
④方案二;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持续加热
41.①检验是否生成水②CO+CuO Cu+CO2③无尾气处理装置
④高温条件下氢气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碳能使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