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学案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迁移提升】
(2012临沂模拟)右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1~2题。

1.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 A .从①地到③地 B .从④地到①地 C .从①地到②地 D .从②地到④地
(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绘图析图】假设我国南方地区有一东西走向山地,且山体达到一定高度,请从下面选择相应的字母以表示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和倾斜方向。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E 落叶阔叶林带
F 针叶林带
G 高山草甸带
H 高寒荒漠带
【规律总结】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归纳拓展】
【迁移提升】
3.(2012青岛模拟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
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

图1和图2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




灌木林 高草地 水浇地 平原旱地 农居地
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幅度
图2
图1
祁 连 山
据图概述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并指出该变化对Ⅱ、Ⅲ两地的环境影响。

(8分)
【网络构建】
【质疑反思】
【课后巩固】
【考查内容: 】 右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1~2题。

1. 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 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A. 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B. 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 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
D. 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考查内容: 】
(2012泰安模拟)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8.0º37.5º
3.图①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4.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洋流分布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考查内容:

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山地林线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相吻合。

下表是我国境内不同区域山地林线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分布规律是( )
A .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增
B .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减
C .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减
D .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增 6.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最高的地区及其成因是( )
A .江南丘陵——下垫面热量充足
B .青藏高原——距下垫面热源近
C .东北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D .西北山地——降水少光照充足 【考查内容:
】 7.(2010安徽文综)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 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 泥沙主要来源区。

(10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