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新应用大学英语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新应用大学英语为例
发布时间:2022-06-16T03:22:56.95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2月第4期作者:王小红
[导读]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作为一名当代的青年应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遗余力地去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王小红
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作为一名当代的青年应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遗余力地去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本文旨在通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指导,充分挖掘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以便在日后的学习和对外交流中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背景介绍
现如今,大部分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课内容大致相同,上课模式也旗鼓相当,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说得上由头的也就典型的几个节日或者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用英语去进行更深入的介绍就显得词穷,这是众多青年大学生的一个共性问题,特别是在一般的工科类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身上,这样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针对此,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根据课本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维度、分层次的教学评价手段等,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发散学习、合作学习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及素材选取
孔子曾言:“民无信不立”;孟子也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实守信对个人来讲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尚的表现。
其次,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尤其在信息化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现如今,一个人一旦被定义为“失信人员”对于个人的方方面面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所以,笔者通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指导,充分挖掘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选取了《新应用大学英语》第一册读写课程第四单元为教学实践内容,笔者围绕该单元的学习主题进行了知识拓展,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Honesty”,笔者结合单元主题,融入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即“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笔者通过讲述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等内容,树立了中国关于“诚信”的历史渊源,同时,笔者也融入了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诚信”的内容到课堂中,古今对比,并针对当下存在的关于诚实守信的社会问题及现象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围绕单元主题“honesty”展开学习,学习相关单词、词组以及句子和课文内容,了解中外关于该主题的名人轶事。
2、能力目标:掌握和运用所学相关核心词汇对中外关于该主题的经典俗语、金典寓言故事进行介绍,提高其翻译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比学习中外关于该主题的不同观点,归纳总结不同观点的差异,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特别是儒家思想中提出的“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真诚的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准备
课堂教学活动前准备,笔者通过QQ群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分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查阅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出处以及提出的作者,并查阅出对应的英语词汇“Benevolence, loyalty, courtesy, wisdom and integrity ”;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总关于本课主题的词汇,如:honesty,truthful,sincere,straightforward,lie,white lie,cheat,steal,pirate,mislead等;查阅关于中外名人的至理名言、俗语,至理名言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冯玉祥的: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莎士比亚的: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英翻译;寓言故事,如:春秋时期的《曾参杀猪》、秦朝末年的《季布“一诺千金”》等内容。
以上内容均为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查阅的资料,笔者截取了部分进行阐述。
通过课前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加深学习印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1、课堂教学活动前,在Warm-up时,笔者提问并检验学生关于资料的查阅情况,让各个小组的成员分享关于主题的词汇、俗语和寓言故事等,笔者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继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Task1&Task2,这个部分主要是充分让学生发表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对学生们的观点和想法加以引导,不管何时何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特别是现阶段,大家更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校园里面学生面对最多的问题就是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问题,笔者通过利与弊的对比,为本课的学习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埋下伏笔。
2、在In-depth Reading部分,Topic Preview讲到:“Most of us tell about 11 lies a day”,通过文中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会有这样的现象,引出课文题目,文章的题目是“How Telling the truth Could Boost Your Health”,这个题目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因为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说真话会促进健康,文章内容是利用72名成年人,随机地把他们进行分为两组:诚实组和对照组,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来进行实验研究。
文章认为:“诚实并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有时人会为了某件事而撒一个善意的谎言,但一个人一味的撒谎,就如人们常说的:“一个谎言需要用十个谎言去掩盖”,正因为如此,撒谎会引起持续的身心压力,这种压力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笔者通过文章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一个人从撒谎成性到改过自新需要一段时间,做到诚实守信更需要一个过程,这样才会形成诚实的品质,所以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便会有收获。
重申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利用古人的名言警句和寓言故事与课文观点进行对比,一边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一边是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果,以此进一步地说明“信”的重要性。
3、在课后的Follow-up Exercises部分,Task2的练习部分,如:Telling lies will handicap a person’s health;Translation部分的英译汉部分,如:Research shows that the key to good health is to be sincere and honest,这两句话旨在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不仅仅是社会道德对人的约束,更是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关于此内容,笔者课后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到:在他们的固有认知里面,中国的很多古人流传下来的东西,只知道这个东西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就如古人所云的名言警句只知道是一句话而已,没有进行更深入地去思考和挖掘为什么这样提出来,更不会与自身的健康联系起来。
笔者认为,在大家都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样去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不仅仅是喊喊口号,更多的是进行实实在在地去实践,充分挖掘其内涵,搞懂其缘由,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承者。
三、结语
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笔者通过对比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重新对古人所云的“信”的思考,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但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对比创新,这样才会让青年们更加的热爱自己的文化,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文化传承的大任,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凝聚好广大青年的民族精神,把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教学相结合,但前提是教育工作者本身也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方能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说文化,讲传承,把文化内涵发掘得更好,通过浅显的道理和对比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2017.
[2] 蔡映辉. 评估与“金课”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19(5):49- 54.
[3]《新应用大学英语1》基础篇.第四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7
[4]刘璐.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英语育人功能探析[J].校园英语,2016(21):16-17.
[5]王小玲.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教学单元“Holiday Celebrations”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12):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