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晖杨进李伟胡宏鸯
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05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促进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的疗效。

方法:下肢溃疡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2例,共60处溃疡分为2组,均先行下肢曲张静脉抽剥手术,然后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观察第1、2、3、4周时溃疡变化。

结果:第1、2、3、4周时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为76.7%、93.3%、96.7%、100%,对照组为46.7%、66.7%、86.7%、93.3%。

结论:中药外敷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愈合有效,溃疡好转速度快于传统生理盐水换药。

关键词:中药;外敷;下肢;静脉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15—02
下肢静脉曲张后形成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往往病程较长、恢复较慢。

笔者采用手术结合自制中药外敷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5上6月~2007上6月间两院病人共52例,均为下肢溃疡伴下肢静脉曲张。

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43~75岁。

患者均为单侧肢体溃疡44处,双侧8处,共计60处溃疡。

溃决均位于足靴区内踝附近,直径最小的0.5cm,最大的4.5cm,按溃疡大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下肢溃疡面大小见表1。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下肢曲张静脉抽剥手术。

术后第3天起,对溃疡进行相应的处理:治疗组用自制中药(生黄芩60g,猪苓、车前子、黄柏各20g,加水1000mL煎制成药剂),用纱布浸药剂后覆盖于溃疡处,1日2次;对照组采用PVP—碘液消毒后,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溃疡处,1日2次。

2组均取1周、2周、3周、4周时的溃疡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

治疗期间均要求患者平卧时抬高患肢,下地行走时穿弹力袜。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愈合:边缘上皮组织迅速由边缘向中心爬行,溃疡完全愈合;显效:溃疡干燥,无明显渗液或少量渗液,肉芽组织新鲜,边缘上皮组织爬行快,溃疡明显缩小(大于50%);无效:溃疡渗出较多,肉芽组织不新鲜,边缘上皮组织爬行慢,溃疡缩小不明显。

3.2治疗结果1周时治疗组溃疡愈合为3处,显效20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溃疡显效14处,总有效率46.7%;2周时治疗组溃疡愈合为10处,显效18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溃疡愈合为5处,显效15处,总有效率为66.7%;3周时治疗组溃疡愈合为15处,显效14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溃疡愈合为12处,显效14处,总有效率86.7%;4周时治疗组溃疡完全愈合为21处,显效为9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溃疡完全愈合为19处,显效为9处,总有效率93.3%。

4、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由于下肢血流缓慢和逆流,造成下肢血流瘀滞,含氧量降低、局部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易并发足靴区湿疹、色素沉着和溃疡。

部分农村患者由于长期未治疗,导致溃疡较深且面积较大,长期不愈,就诊时往往病情较重,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对于此类患者,手术行曲张静脉抽剥是首要的步骤。

但是在手术之后,如何才能使溃疡尽早缩小、愈合,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目前各地术后换药的材料很多,西医传统的有PVP—碘、呋喃西林液、生理盐水等,近年来国内外又有藻酸盐、清创凝胶等的尝试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