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刘学凯
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年第14期
课堂教学是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效渠道,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过程中语言承载着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重要使命,可见教学艺术中的语言艺术尤为重要。

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因此,注重语言艺术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教学语言主要可分为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

首先,口头语言要求吐字清晰,标准规范,精炼恰当。

有的教师经常读错别字、语病多,有的教师喜欢重复同一句话,有的教师说话空洞、啰唆。

这些负面影响都会使一堂精彩的课大打折扣。

其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应用富有情趣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风趣化,乏味的知识感性化。

再次,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热切期望时,往往会对这个老师产生好感,对这门科目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

体态语言
体态是人的身体姿态,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又叫人体语言。

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可称为体态语言。

在口头语言的同时,教师常会伴有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体态语言来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

因此体态语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手段。

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反,若只按照个人的习惯随意地胡乱运用体态语言,则会严重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有的老师手势、动作过多,令人眼花缭乱,很不利于学生思考;有的老师讲课时表情呆板,学生根本感觉不到温暖;有的老师讲课时习惯望着天花板或窗外,使學生精力无法集中;有的老师体态语言粗俗,难登大雅之堂。

这样会使一堂课变得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乏味,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书面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书面语言也即通常所说的板书。

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重要内容的活动。

板书设计要遵循规范性原则,概括性原则,条理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一些老师板书随意,版面混乱,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

一些老师板书不注意逻辑性、条理性,导致学生新旧知识断层。

一些老师喜欢事先把板书内容罗列出来,这样不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板书,既是展示
教学任务的“屏幕”,又是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既是引人入胜的“导学图”,又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所谓文,就是文采,是艺术。

语言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想设计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和锻炼。

(通信地址:032200 山西省汾阳市海洪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