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恰县乔若铅锌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乌恰县乔若铅锌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阐述新疆乌恰县乔若铅锌矿地质特征,从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特征、找矿标志、控矿因素等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浅析。
标签:乌恰县铅锌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结论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艾斐尔+吉维齐阶(D2e+gv),为矿区出露主要地层单元,根据岩性组合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岩性段。
(1)第一岩性段(D2e+gv1):分布于工区北部,岩性为深灰色薄层状泥灰岩。
岩层产状125°∠58°。
Ⅰ号铅锌矿体产于该层位中。
(2)第二岩性段(D2e+gv2):与下伏第一岩性段呈断层接触,岩性为含燧石条带泥灰岩,燧石条带宽一般2-6厘米,长15-35厘米不等,岩石结构致密,裂隙及节理构造不发育。
Ⅱ号铅锌矿体产于该层位中。
(3)第三岩性段(D2e+gv3):分布于矿区中部,与下伏第二岩性段呈整合接触,矿区西部局部为断层接触。
岩性为白云石化薄层灰岩,岩层倾向南东,倾角在54°-68°之间。
该岩性段岩石节理及裂隙普遍较为发育,节理多为顺层节理,裂隙则无一定的方向性,沿节理及裂隙常充填有方解石脉,但绝大部分方解石脉较纯净。
(4)第四岩性段(D2e+gv4):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与下伏第三岩性段白云石化薄层灰岩呈整合接触。
1.2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共见有断层4条,按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
各断层通过处形成较为陡峻的地形或明显的冲沟,断裂构造标志明显。
矿区4条断裂构造中F2及F3属控矿断裂,F1及F4与成矿没有明显关系。
1.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微弱,未见有任何岩体或岩脉出露。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特征
(1)I号矿体位于矿区北西部中泥盆统艾斐尔+吉维齐阶第一岩性段深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中,呈脉状产出,倾向120°-134°,倾角64°-68°。
矿体长50米,真厚度1.18~1.63米,平均真厚度1.41米,Pb品位1.23~3.02×10-2,平均2.38×10-2,Zn品位0.32~1.74×10-2,平均1.10×10-2。
(2)Ⅱ号矿体位于矿区中北部中泥盆统艾斐尔+吉维齐阶第二岩性段含燧石条带泥灰岩中,呈脉状产出,倾向137°,倾角57°。
矿体长50米,真厚度2.99米,矿体Pb品位1.01~1.87×10-2,平均1.33×10-2,Zn品位0.11~0.77×10-2,平均0.36×10-2。
(3)Ⅲ号矿体位于矿区南部方解石脉的中部,矿体倾向9°~17°,倾角61°~68°。
矿体长150米,矿体真厚度1.01~2.36米,平均真厚度1.72米,矿体Pb 品位1.58~7.32×10-2,平均 3.85×10-2品位,Zn品位0.08~7.51×10-2,平均1.55×10-2。
2.2矿石特征
(1)矿石成份特征:矿区矿石矿物以方铅矿、菱锌矿为主,二者含量占矿石矿物总量的95-98%以上,次为闪锌矿、褐铁矿和铅矾及很少量的兰铜矿、孔雀石、黄铁矿,其总量约占矿石矿物总量的2-5%。
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为主。
方铅矿:在矿石中呈浸染状及细脉状产出。
浸染状方铅矿—般呈钢灰色粒状结晶体,粒径0.2-2.5mm,细脉状方铅矿多充填于方解石裂隙中,细脉宽0.5-1.5cm,长5-20cm不等。
在矿石矿物中含量一般在60-95%。
菱锌矿:在矿石中呈浸染状产出,呈浅棕褐色,粒径0.3-3.0mm,菱锌矿在矿石矿物中含量变化较大,有时基本没有,有时含量甚至超过方铅矿。
(2)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为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方铅矿的粒度一般为0.2-2.5毫米,菱锌矿粒度在0.3-3.0毫米之间。
(3)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
(4)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类型应属原生矿石,在近地表可见少量铅矾。
3矿床成因探讨
3.1矿床成因分析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
区域上所发现的铅、锌矿床(点)其含矿层位主要为中泥盆统,岩性以富镁碳酸盐岩、砂页岩为主。
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其次为脉状。
这些矿床矿点的矿石成份基本相似,它们是多元素(主要是铅、锌、铜)以不同比例相结合的
产物,普遍伴生有Ag、Cr、Co等元素。
矿床(点)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分布于断裂附近的灰质砂岩、灰岩、白云岩中,乔若铅锌矿正产于中泥盆统艾斐尔阶+吉维阶(D2e+gv)白云岩化灰岩中,且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断层活动在泥盆统具有上、下屏蔽层的地段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热液充填交代的相对稳定的环境,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淋滤了地层中的成矿物质,矿区断裂及节理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聚集提供了热液通道和沉淀场所。
3.2控矿因素
矿床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主要分布于断裂附近的灰质砂岩、灰岩、白云岩中,乔若铅锌矿正产于中泥盆统艾斐爾阶+吉维阶(D2e+gv)白云岩化灰岩中,且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断层活动在泥盆统具有上、下屏蔽层的地段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热液充填交代的相对稳定的环境,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淋滤了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并在有利地段形成铅锌矿床。
3.3找矿标志
(1)地表的铅锌矿体露头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2)从围岩蚀变角度看,方解石脉发育地段,尤其是在断裂构造发育地段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部位,可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3)从矿区发现的矿体来讲,褐铁矿化蚀变带中常伴生有铅矿化,可作为矿区寻找铅锌矿体的间接找矿标志。
4结论
综上所述该矿床属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参考文献
[1]王进,新疆乌恰县乔若铅锌矿详查报告[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