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物理(理科)
命题人: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2 页,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须使用蓝、黑色
字迹的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题共12道选择题,1~8单项选择题,9~12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在研究行驶中汽车车轮的运动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如果物体体积很大,在机械运动中就不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2.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
5.假设一飞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运动的距离为()
A.vt
B.
2
vt
C.vt
2 D.不能确定
6.甲、乙两辆汽车由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前,甲车始终在乙车的前面
B.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
C.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比甲车的速度增加得快
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
7.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秒内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数值为()
A.2s
B. s
2
1
C.s
2
3
D.s
3
2
8. 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A.l∶8 B.l∶6 C.l∶5 D.1∶3
9.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
B .前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
C .3s 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
D .3s 末指的是时刻
10.关于路程与位移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
D .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12.如图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线


,



线


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
C.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
D.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20分)
13.如图,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 ,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 1=0.30s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1v = s
m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2v = s
m 遮光
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00s ,则物块的加速度a=
2
s m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 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 、5.0cm 、9.0cm 、14.0cm 、20.0cm 。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 ;B 点的瞬时速度为B v =________m/s 。

三.计算题(15题15分;16题17分;共32分)
15.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求:
(1)分别求出摩托车在0~20 s 和45~75s 时间的加速度
(2)摩托车在0~75 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
高一物理(理)试卷 第2 页 共2 页

卷 第1 页 共2 页

(4)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16.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 s,反应过程汽车
做匀速运动,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事故率提高。

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
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
m,减速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
39 m。

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8
2
s
(1)减速过程汽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减速过程中前2s的距离
(3)汽车减速过程总的运动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