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图为某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 D) A.吉安 B.长沙 C.南昌 D.仙桃 8.长江干流易发生特大洪水的最主
要自然原因是( C ) A.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B.围湖造田,湖泊变小 C.气候异常,暴雨过大 D.河道淤积,水位抬高
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世界热带气旋的分布
全球约有30%的热 带气旋生成于西北 太平洋,而这些热 带气旋中约有80% 会发展成台风。
三、台风的分布
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影响 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多发于夏秋季节。
其 中 海南、广东、福建、台湾 和浙江沿海 受 灾 最 为 严 重 , 江苏、 广西次之。
【课堂练习】
京津冀地区北靠燕山山脉,南面平原展布,西倚太行山,东临
渤海湾,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寒潮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必经之 地,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下图为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寒潮年 平均发生频次空间分布图(单位: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京津冀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C) ①建筑物高度 ②地形
气压


台风
强台风 超强台风
中心附近 6级~7 8级~9 10级~11 12级~13 14级~15
1、较高的水温(26℃以上)。最大风力 级 级



≥16级
2、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3、水平方向上一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垂直方向上一空气
强烈辐合上升。
“飓风” “台 风” “飓风”
飓风、台风其实是同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 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 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印度洋、 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它们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二、洪涝的分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
世界地形
从地形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 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三、洪涝的成因
01 来水多
气候: 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
02 汇水快
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调蓄能力差: 湖泊(围湖造田) 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 高
2、分类
(1)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2)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涝害指因降水过多而淹没 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 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二、洪涝的分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集中分在中低纬度地区,主 要是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降 水季节变化明显)。
01 旱灾
一、旱灾的概念和分布
1、旱灾的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 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 称为旱灾。
2、旱灾的分布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知识拓展】区分干旱与旱灾
我国严重的旱灾出现在东部季风区,而不是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
关键是对“灾”字的理解,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而我国西北地区的受灾体少,甚至有 的地方没有受灾体,不能形成大的破坏,所以干旱地区不一定是旱灾严 重地区。
二、我国旱灾的分布情况
我 国 : 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很多地区不同程度地 遭受旱灾。
1 、 空间上: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 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
二、寒潮的路径
1 、 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 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 南推进。 2 、 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 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 和华中南下。 3 、 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 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经华北地区南下。
三、寒潮的影响
1、பைடு நூலகம்利影响
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 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 失。
图示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
03 寒潮
一、寒潮的概念和分布
1、寒潮的概念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 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 下,并伴有大风、降温、暴风雪、霜冻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寒潮的分布
(1)世界: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 大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我国: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 少),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
03 退水慢
河道特征: 河道弯曲,入海口狭 地窄形特征: 地形低平,排水不畅
顶托作用: 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
四、洪涝的危害
淹没农田、聚落等。 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破坏交通、通信、 水利等基础设施。 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造成人员伤亡、农作 物减产、交通受阻、人 畜饮用水困难。易发疫 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造 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 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三、寒潮的影响
2、有利影响
(1)冷空气南下,有利于地表交换热量。 (2)大规模的雨雪天气,缓解旱情(缓解冬旱、春旱)。 ( 3 ) 雪水氮化物含量高,能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 力。 (4)低温,天然的杀虫剂,抑制病虫害。 (5)大风,带来风力资源,促进城市空气净化。
2 、 时间上:我国的干旱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 明显。
【知识拓展】我国不同地区旱灾的成因
华北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 发量大,雨季还未来 临,形成春旱。
江淮地区 梅雨过后,受副热 带高气压带控制, 形成伏旱。
西南地区 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 风和高温天气影响, 形成四季均可发生的 旱灾。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2课时
【课前导入】东北降温
2023年11月5日至11月8日,我国东北地区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 部分地区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11月9日之后,天气虽然转晴,却 又迎来大幅降温,长春市最低气温降至-16°C左右,黑龙江北部地 区最低气温已降至-22~-20°C。 你知道此次东北降温是哪种自然 灾害导致的吗?
1、夏季我国江淮地区伏旱,炎热干燥, 台风带来的凉风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
2、带来的雨水能缓解伏旱的不利影响 ,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利于农作物的 生长。
3、台风引起的潮水会将江河底部的营 养物质卷上来,吸引鱼群集聚,提高捕 鱼量。
【课堂练习】
下图为2022年11月2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低压 中心为当年第22号台风“尼格”(3日凌晨在广东省珠海市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完成下面小题。
华南地区 雨带推移到北方, 受高温天气影响形 成夏秋旱。
【课堂练习】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且有逐年加剧之势。 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占气象灾 害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各区域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统计图 (1949~199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9~1990年间,干旱影响面积和成灾面
3.受台风“尼格”影响,下列区域图
A 示时刻风力较大的是( )
A.台湾海峡 B.粤北山区 C.琼州海峡 D.三沙海域 4.未来2-3天里,台风“尼格”对我国
C 广东地区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剧变导致流感盛行 B.沿海地区风暴潮将加剧 C.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 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频发
三、台风的分布
【知识拓展】台风的结构
二、台风的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狂风
狂风能够吹倒房屋, 拔起大树,破坏交通、 通信设施等。
暴雨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 坡、泥石流等灾害, 并危害近海养殖。
风暴潮
风暴潮侵蚀海岸, 破坏海堤,造成海水 倒灌。
台风天气只带来害处吗,有哪些益处?
四、旱灾的危害
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 饮水困难, 甚至影响经济发展 乃至社会稳定。
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 虫灾等灾害。
02 台风
一、台风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1、台风的概念
在西北太平洋低纬度洋面上形成的,中心附近最大平均 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2、台风的形成条件
名称
热带低 热带风 强热带风
积增加最明显的是( A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下列地区与干旱多发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B) A.华南地区春季 B.华东地区夏季 C .华北地区秋季 D.东北地区春季
三、旱灾的危害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乃至颗粒无收。
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 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③地表植被状况 ④距寒潮源地远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B 6.京津冀地区寒潮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04 洪涝
一、洪涝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 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 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