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的激励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学生的鼓励教育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在初中教育受挫的学生,他们普遍知识根底差,学习态度不够好,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自信心不高,有比拟严重的自卑感,认为不如别人,就算努力,都还是赶不上。

有些学生因此更加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无心向学。

自律自控能力差,又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沉迷于网吧,“比拟彻底〞地辞别学习。

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通过学习一门技能,找到一门工作,改变人生被动的局面。

他们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被别人成认,被别人肯定,被别人尊重。

一方面,根底、能力都比拟差;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成功,渴望通过成功来摆脱目前比拟令人自卑的地位。

现实和理想差距如此之大,是渐行渐远呢,还是逐步靠拢呢?如何实现逐步靠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大问题。

针对这些根本情况,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经验,认为采用以鼓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处境,强化危机意识
中职学生学历低,社会竞争能力相对差。

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知识更贴近社会生产实践,实际操作能力更强。

我是我们学校自动变速器模块实验室的主讲老师,我就经常对学生说,把自动变速器吃透了,竞争力不亚于读一个本科。

危机危机,有危险,同时也有时机。

现在社会上精通维修自动变速器的高级技工,工资薪酬是相当可观的,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呢?行行出状元。

如果我们不能在技能上有所成就,学历又低,那请问我们的竞争力又在哪里呢?要让学生看到
危机,同时又看到希望,缺一不可,否那么就不能到达鼓励的效用。

二、让学生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们要让学生回到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这是比拟困难同时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

在一堂自动变速器的原理课上,我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不高,不愿学,就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

我说,一个不懂法律的人要去当法官,你说他能判出什么案来?是不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又比方,一个不懂会计的人要去当审计官员,他连账目都看不懂,你说他又能查出什么帐来?同样的道理,一个不懂自动变速器的人要去维修自动变速器,他连自动变速器如何工作都不懂,你说他能维修好自动变速器吗?这时,学生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去我就语重心长对他们说,这些原理是比拟难的,难不要怕,我们慢一点来,而且如果不难,我们想获得高薪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难反而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的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相当不错,很完美。

鼓励教育加充满着爱心,效果是很显著的。

我们的实验课,不断采用鼓励措施刺激学生去探究原理的微妙,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局部学生甚至下课后都不愿离开。

三、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体开展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一句话,为了人的开展。

即教育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生命的充分开展。

这就同时决定了,衡量一切教育行为的成败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开展。

要实现“人的充分开展〞,就必须遵循“人的开展〞规律,强调“全面开展〞、“科学开展〞、“持续开展〞。

中职学生的
鼓励教育又有自己的特点,中职学生的鼓励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开展。

我们对学生的鼓励教育要时时反应,经常检查我们实施的效果。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哲学反思〞。

所谓哲学反思,指以“人的开展〞为中心,从哲学的高度,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把一时一地的教育行为,放到受教育对象开展的全局当中,放到其现在和未来的开展全过程当中来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人的开展〞的科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开展等。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鼓励教育更强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开展。

四、典范鼓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典范是无声的语言,往往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我们以往的毕业生,有很多优秀的典范,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他们的师兄师姐成功的范例。

有时我们也会请一些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做报告,讲述亲身经历,破解职场迷局。

这些典范离他们是如此之近,使学生更有真实感、亲切感,更容易受到鼓励。

这让他们既看到了困难,更看到了希望。

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每天早来晚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谈心,默默无闻地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学生也被这一切的一切所感动,从中也受到了鼓励。

五、制定鼓励制度,使鼓励具体化、标准化
有了一个能够产生鼓励作用的制度,就会使得鼓励具体化、标准化。

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我们给每个学生一份操行卡,这是每个学生三年操行的记录卡。

表现优秀的加分,违反纪律的减分,什么样的操行分,给予什么奖励;什么样的操行分,给予什么处分,我们的校纪一清二楚。

对于学生的成绩,我们采用学分制,必须修完多少学分,什么样的绩点,给予什么样的待遇,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

我们在推荐就业、评优等活动中,都会严格地以这些为依据。

这就为鼓励学生形成制度化和常规化,更表达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那么。

六、多方式鼓励,促进学生开展
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开展。

我们可以在制度上鼓励,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鼓励。

例如,举办技能竞赛,举办学习竞赛,采用鼓励谈心,甚至采用恰到好处的批评处分等激将法等等。

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是以适合为宜。

鼓励教育实施鼓励性的评价,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的积极环境,注重个体开展的差异性,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拓展自己,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鼓励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及时有效,要讲究整体性原那么。

对于中职学生,多关心他们,多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