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知识点总结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知识点总结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物质由元素组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金属单质(Fe、Cu等)和非金属单质(O ₂、N₂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物(H₂O、CO₂等)、酸(HCl、H₂SO₄等)、碱(NaOH、Ca(OH)₂等)、盐(NaCl、Na₂CO₃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₂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₂ + O₂点燃2H₂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
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铁生锈(Fe→Fe₂O₃·xH₂O)。
2. 离子反应。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则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 H₂O。
3.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例如,在2Cu + O₂加热2CuO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0升高到 + 2,氧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到 - 2。
-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
1. 钠及其化合物。
- 钠(Na)
- 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 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2Na+2H₂O = 2NaOH + H₂↑,现象为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 与氧气反应:4Na+O₂ = 2Na₂O(常温),2Na + O₂点燃Na₂O₂。
-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强碱,具有强腐蚀性。
- 碳酸钠(Na₂CO₃)与碳酸氢钠(NaHCO₃)
- 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
- 两者都能与酸反应,如Na₂CO₃+2HCl = 2NaCl + H₂O+CO₂↑,NaHCO₃+HCl = NaCl + H₂O+CO₂↑。
-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₃加热Na₂CO₃ + H₂O+CO₂↑。
2. 铝及其化合物。
- 铝(Al)
- 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 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₃+3H₂↑。
- 与碱反应:2Al + 2NaOH+2H₂O = 2NaAlO₂+3H₂↑。
- 铝热反应:2Al+Fe₂O₃高温Al₂O₃+2Fe,可用于焊接钢轨等。
- 氧化铝(Al₂O₃):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₂O₃+6HCl = 2AlCl₃+3H₂O),又能与碱反应(Al₂O₃+2NaOH = 2NaAlO₂+H₂O)。
- 氢氧化铝(Al(OH)₃):是两性氢氧化物,Al(OH)₃+3HCl = AlCl₃+3H₂O,Al(OH)₃+NaOH = NaAlO₂+2H₂O。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₃加热Al₂O₃+3H₂O。
3. 铁及其化合物。
- 铁(Fe)
- 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磁性。
- 化学性质:
- 与氧气反应:3Fe+2O₂点燃Fe₃O₄。
- 与酸反应:Fe+2HCl = FeCl₂+H₂↑。
-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₄ = FeSO₄+Cu。
- 氧化铁(Fe₂O₃):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可用于炼铁(Fe₂O₃
+3CO高温2Fe+3CO₂)。
- 氢氧化铁(Fe(OH)₃):红褐色沉淀,可由铁盐与碱反应制得,如FeCl₃
+3NaOH = Fe(OH)₃↓+3NaCl。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Fe(OH)₃加热Fe₂O₃+3H₂O。
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氯及其化合物。
- 氯气(Cl₂)
-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与金属反应:2Na+Cl₂点燃2NaCl,Cu+Cl₂点燃CuCl₂,2Fe+Cl₂点燃2FeCl ₃。
- 与水反应:Cl₂+H₂O = HCl+HClO,HClO有漂白性、强氧化性。
- 与碱反应:Cl₂+2NaOH = NaCl+NaClO+H₂O(用于制取漂白液),2Cl₂
+2Ca(OH)₂ = CaCl₂+Ca(ClO)₂+2H₂O(用于制取漂白粉)。
2. 硫及其化合物。
- 硫(S):黄色固体,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斜方硫、单斜硫等。
- 二氧化硫(SO₂)
-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₂+H₂O = H₂SO₃,SO₂+2NaOH = Na₂SO₃+H₂O。
- 还原性:2SO₂+O₂催化剂2SO₃。
- 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 硫酸(H₂SO₄)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例如,Cu+2H₂SO₄(浓)加热CuSO₄+SO₂↑+2H₂O。
3. 氮及其化合物。
- 氮气(N₂):化学性质稳定,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N₂+O₂放电2NO。
- 一氧化氮(NO):无色气体,易与氧气反应:2NO+O₂ = 2NO₂。
- 二氧化氮(NO₂):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3NO₂+H₂O = 2HNO₃+NO。
- 硝酸(HNO₃):具有强氧化性。
例如,Cu+4HNO₃(浓)=Cu(NO₃)₂+2NO₂↑+2H₂O,3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
五、化学实验。
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液体药品用量筒、滴管等取用。
- 加热:可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等。
- 蒸发:用于从溶液中获得溶质,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等。
2. 常见气体的制备。
- 氧气(O₂):
- 实验室制法: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加热K₂MnO₄+MnO₂+O₂↑。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₃MnO₂2KCl+3O₂↑。
-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H₂O₂MnO₂2H₂O+O₂↑。
- 氢气(H₂):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Zn+H₂SO₄ = ZnSO₄+H₂↑。
- 二氧化碳(CO₂):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O₃+2HCl = CaCl₂+H₂O+CO₂↑。
六、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 金属的冶炼方法:
- 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2HgO加热2Hg+O₂↑。
- 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Fe₂O₃+3CO高温2Fe+3CO₂。
- 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金属,如2NaCl电解2Na+Cl₂↑。
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海水淡化:常用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 海水制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
- 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碘等元素。
3. 化学与环境保护。
- 大气污染及防治:如酸雨(主要由SO₂、NO₂等引起)的防治。
- 水污染及防治:减少污水排放,对污水进行处理等。
-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