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
②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 ρ>1 g·cm-3 还是 ρ<1 g·cm-3),则混合 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12(a%+b%)。 【归纳总结】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物质的量是贯穿整 个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概念,要灵活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间 的的关系,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 混×(V1+V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 混 V 混,其中 V 混 =m混。 ρ混
返回导航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b%的两溶液混合。 ①等体积混合 a.当溶液密度大于 1 g·cm-3 时,结果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如 H2SO4、HNO3、HCl、NaOH 等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质量 分数 w>12(a%+b%)。 b.当溶液密度小于 1 g·cm-3 时,结果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 小,如酒精、氨水等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 w<12(a%+b%)。
类型 3 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用“守恒思想”解答溶液稀释与混合的问题 (1)溶液稀释规律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m1w1=m2w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1V1=c2V2。 ③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Mm=VVmg=NNA=ΔQH=c×V(aq)。 式中 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m 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g; M 为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V(g)为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单位为 L;Vm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 L/mol;N 为粒子个数;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1023 mol-1;Q 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 为 J 或 kJ;ΔH 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 kJ/mol;c 为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为 mol/L;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 L。
返回导航
(2)使用 c(B)=Vn公式的注意事项 ①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a.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 Na、Na2O、Na2O2 水,NaOH, SO3 水,H2SO4,NO2 水,HNO3。 b.特殊物质:如 NH3 溶于水后溶质为 NH3·H2O,但计算浓度 时仍以 NH3 作为溶质。 c . 含 结 晶 水 的 物 质 : CuSO4·5H2O→CuSO4 , Na2CO3·10H2O→Na2CO3。
返回导航
解析:A.不能确定 0.3mol·L-1Na2SO4 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 物质的量,A 错误;B.50mL1mol·L-1 的 KC1 溶液和 100mL0.5mol·L -1MgCl2 溶液中,CI-的物质的量深度相等,均是 1mol/L,B 正确; C.用 1L 水吸收 22.4L 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 1mol·L-1,因为溶液 的体积和氨气的物质的量均不能确定,C 错误;D.10℃时 0.35mol·L -1 的 KCl 饱和溶液 100mL,蒸发掉 5g 水,再冷却到 10℃时,温度 不变,溶解度不变,因此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35mol·L-1,D 正 确,答案选 D。
返回导航
【注意事项】难点提示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 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 组合,单位是 mol;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 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 mol·L-1。
返回导航
题组一 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1.(2017·上海期末)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 A.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 mL 溶液 B.将 80 g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
返回导航
C.将 0.5 mol·L-1 的 NaNO3 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 溶液
答案:C
返回导航
解析:混合后溶液中
SO
2— 4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
0.1L×0.3mol/L+0.01.50L5L×3×0.2mol/L=0.4mol/L,答案选 C。
返回导航
4.下列溶液中的 Cl-物质的量与 100mL 1 mol·L-1AlCl3 溶液中 Cl-相等的是( )
A.75mL 2mol·L-1 氯化镁溶液 B.150mL 1 mol·L-1 氯化钠溶液 C.50mL 3mol·L-1 氯化钾溶液 D.50mL 1 mol·L-1 氯化铁溶液 答案:A
返回导航
题组三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计算
7.100mL 0.3mol/L Na2SO4 溶液和 50mL 0.2mol/L Al2(SO4)3 溶 液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 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0.20mol/L
B.0.25mol/L
C.0.4mol/L
D.0.5mol/L
返回导航
2.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 -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g·mL-1,质量分数为 ω,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ω=17c/(1 000ρ) C.ω=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答案:A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考纲展示] 1.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 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配制方法,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返回导航
考 点 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返回导航
解析:A.纯硫酸的摩尔质量为 98g/mol,故 A 错误;B.上述 100mL 稀硫酸中含溶质 10mL×1.4g/mL×50%=7g,故 B 错误;C.10mL 溶液与 90mL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为 100mL,故 C 错误;D.质量分数 为 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0mL×1.4g/m0.L01×L50%÷90g/mol= 7.14mol/L,故 D 正确;答案为 D。
返回导航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三大类型 类型 1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 溶质液的的物体质积的V=量mρn==m22气.体4ρ+VL气·mm体水ol-1c=Vn
返回导航
类型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1)计算公式:c=
1 000ρw M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返回导航
3.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 100g 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 数。用 S 表示。大部分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少数反 常(如:Ca(OH)2,气体等)。 计算公式:S=mm溶溶质液×100 g
返回导航
【总结】辨析比较——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000
mL×1.19 g·mL-1×36.5% 36.5 g·mol-1×1 L
=11.9 mol·L-1。
返回导航
6.25℃时,将 10mL 质量分数为 50%(密度 1.4g/mL)的硫酸稀 释成 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硫酸的摩尔质量为 98 B.上述 100mL 稀硫酸中含溶质 14g C.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 90mL D.质量分数为 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7.14mol/L 答案:D
质量分数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
定义 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 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物理量
返回导航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计算公式
两者的关系
mol
g
L CB=nVB
g 溶质的LM/L×g/mρogl/m L×w
一、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 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来表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返回导航
(2)表达式:cB=Vn(n 为溶质 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V 为溶 液的体积,单位为 L)
(3)单位: mol/L 或 mol·L-1 。
返回导航
②c=Vn中的 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 溶剂的体积之和。
(3)溶液浓度与体积多少无关,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 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发生变化。
返回导航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用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 理量。 (2)计算公式:ω=mm溶溶质液×100%
mol·L-1,ρ 为溶液密度,单位 g·cm-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
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 g·mol-1)。
(2)公式的推导(按溶液体积为 V L 推导)
c=Vn=1 000Mρ××VV×w=1 00M0ρw或 w=mm溶溶质液=VV××1c×00M0ρ=
1 c0M00ρ。
返回导航
D.标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 答案:C
返回导航
解析:A 项,c(NaOH)=40g·m1o0l-g10.25L=1 mol·L-1;B 项, c(H2SO4)=80g·m80ogl-11L=1 mol·L-1;C 项,蒸发掉 50 g 水后,溶液 的体积并不是 50 mL,NaNO3 的浓度也不是 1 mol·L-1;D 项,c(HCl) =22.4L2·2m.4oLl-11L=1 mol·L-1。
返回导航
解析:求溶液中某一离子的物质的量:用该物质的浓度×该离 子个数×溶液的体积,1 mol·L-1AlCl3溶液中 n(Cl-)=100×1×3×10 -3mol ;A.n(Cl-)=75×2×2×10-3mol B.n(Cl-)=150×1×1×10 -3mol C.n(Cl-)=50×3×1×10-3molD . n(Cl - ) = 50×1×3×10 - 3mol ,最后通过比较 A 正确。
返回导航
题组二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36.5%,密度为 1.19 g·cm-3,则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1.9
B.11.9 mol·L-1
C.0.012 mol·L-1
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选
B。c(HCl)=1
0M0c0ρ=1
17c 000ρ
返回导航
ω=mm质 液= 22.4
22.4 VL·Lmol-1×17 g·mol-1 VL·Lmol-1×17 g·mol-1+1 000
g
=17V+172V2
因此只有 400
A
项不正确。
返回导航
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 Na2SO4 溶液中含有 Na+和 SO24-总物质的量为 0.9 mol B.50mL 1 mol·L-1 的 KCl 溶液和 100mL 0.5 mol·L-1MgCl2 溶 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C.用 1 L 水吸收 22.4 L 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是 1 mol·L-1 D.10 ℃时 0.35 mol·L-1 的 KCl 饱和溶液 100 mL,蒸发掉 5 g 水,再冷却到 10 ℃时,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35 mol·L-1 答案:D
返回导航
VL
解析:选
A。由
c=nV质总 =17
22.4 L·mol-1 g·mol-1×22.4 VL·Lmol-1+1
000
g
ρ×1 000 g·L-1
=171V+00202V4ρ00mol·L-1
由上可推知:ρ=17
V+22 400c 1 000 V
设溶液的体积为 1 L
由
c=1
0M00ρω可得,ω=1
②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 ρ>1 g·cm-3 还是 ρ<1 g·cm-3),则混合 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12(a%+b%)。 【归纳总结】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物质的量是贯穿整 个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概念,要灵活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间 的的关系,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 混×(V1+V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 混 V 混,其中 V 混 =m混。 ρ混
返回导航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b%的两溶液混合。 ①等体积混合 a.当溶液密度大于 1 g·cm-3 时,结果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如 H2SO4、HNO3、HCl、NaOH 等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质量 分数 w>12(a%+b%)。 b.当溶液密度小于 1 g·cm-3 时,结果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 小,如酒精、氨水等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 w<12(a%+b%)。
类型 3 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用“守恒思想”解答溶液稀释与混合的问题 (1)溶液稀释规律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m1w1=m2w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1V1=c2V2。 ③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Mm=VVmg=NNA=ΔQH=c×V(aq)。 式中 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m 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g; M 为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V(g)为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单位为 L;Vm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 L/mol;N 为粒子个数;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1023 mol-1;Q 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 为 J 或 kJ;ΔH 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 kJ/mol;c 为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为 mol/L;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 L。
返回导航
(2)使用 c(B)=Vn公式的注意事项 ①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a.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 Na、Na2O、Na2O2 水,NaOH, SO3 水,H2SO4,NO2 水,HNO3。 b.特殊物质:如 NH3 溶于水后溶质为 NH3·H2O,但计算浓度 时仍以 NH3 作为溶质。 c . 含 结 晶 水 的 物 质 : CuSO4·5H2O→CuSO4 , Na2CO3·10H2O→Na2CO3。
返回导航
解析:A.不能确定 0.3mol·L-1Na2SO4 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 物质的量,A 错误;B.50mL1mol·L-1 的 KC1 溶液和 100mL0.5mol·L -1MgCl2 溶液中,CI-的物质的量深度相等,均是 1mol/L,B 正确; C.用 1L 水吸收 22.4L 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 1mol·L-1,因为溶液 的体积和氨气的物质的量均不能确定,C 错误;D.10℃时 0.35mol·L -1 的 KCl 饱和溶液 100mL,蒸发掉 5g 水,再冷却到 10℃时,温度 不变,溶解度不变,因此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35mol·L-1,D 正 确,答案选 D。
返回导航
【注意事项】难点提示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 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 组合,单位是 mol;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 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 mol·L-1。
返回导航
题组一 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1.(2017·上海期末)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 A.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 mL 溶液 B.将 80 g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
返回导航
C.将 0.5 mol·L-1 的 NaNO3 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 溶液
答案:C
返回导航
解析:混合后溶液中
SO
2— 4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
0.1L×0.3mol/L+0.01.50L5L×3×0.2mol/L=0.4mol/L,答案选 C。
返回导航
4.下列溶液中的 Cl-物质的量与 100mL 1 mol·L-1AlCl3 溶液中 Cl-相等的是( )
A.75mL 2mol·L-1 氯化镁溶液 B.150mL 1 mol·L-1 氯化钠溶液 C.50mL 3mol·L-1 氯化钾溶液 D.50mL 1 mol·L-1 氯化铁溶液 答案:A
返回导航
题组三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计算
7.100mL 0.3mol/L Na2SO4 溶液和 50mL 0.2mol/L Al2(SO4)3 溶 液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 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0.20mol/L
B.0.25mol/L
C.0.4mol/L
D.0.5mol/L
返回导航
2.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 -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g·mL-1,质量分数为 ω,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ω=17c/(1 000ρ) C.ω=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答案:A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考纲展示] 1.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 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配制方法,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返回导航
考 点 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返回导航
解析:A.纯硫酸的摩尔质量为 98g/mol,故 A 错误;B.上述 100mL 稀硫酸中含溶质 10mL×1.4g/mL×50%=7g,故 B 错误;C.10mL 溶液与 90mL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为 100mL,故 C 错误;D.质量分数 为 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0mL×1.4g/m0.L01×L50%÷90g/mol= 7.14mol/L,故 D 正确;答案为 D。
返回导航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三大类型 类型 1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 溶质液的的物体质积的V=量mρn==m22气.体4ρ+VL气·mm体水ol-1c=Vn
返回导航
类型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1)计算公式:c=
1 000ρw M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返回导航
3.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 100g 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 数。用 S 表示。大部分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少数反 常(如:Ca(OH)2,气体等)。 计算公式:S=mm溶溶质液×100 g
返回导航
【总结】辨析比较——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000
mL×1.19 g·mL-1×36.5% 36.5 g·mol-1×1 L
=11.9 mol·L-1。
返回导航
6.25℃时,将 10mL 质量分数为 50%(密度 1.4g/mL)的硫酸稀 释成 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硫酸的摩尔质量为 98 B.上述 100mL 稀硫酸中含溶质 14g C.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 90mL D.质量分数为 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7.14mol/L 答案:D
质量分数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
定义 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 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物理量
返回导航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计算公式
两者的关系
mol
g
L CB=nVB
g 溶质的LM/L×g/mρogl/m L×w
一、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 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来表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返回导航
(2)表达式:cB=Vn(n 为溶质 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V 为溶 液的体积,单位为 L)
(3)单位: mol/L 或 mol·L-1 。
返回导航
②c=Vn中的 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 溶剂的体积之和。
(3)溶液浓度与体积多少无关,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 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发生变化。
返回导航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用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 理量。 (2)计算公式:ω=mm溶溶质液×100%
mol·L-1,ρ 为溶液密度,单位 g·cm-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
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 g·mol-1)。
(2)公式的推导(按溶液体积为 V L 推导)
c=Vn=1 000Mρ××VV×w=1 00M0ρw或 w=mm溶溶质液=VV××1c×00M0ρ=
1 c0M00ρ。
返回导航
D.标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 答案:C
返回导航
解析:A 项,c(NaOH)=40g·m1o0l-g10.25L=1 mol·L-1;B 项, c(H2SO4)=80g·m80ogl-11L=1 mol·L-1;C 项,蒸发掉 50 g 水后,溶液 的体积并不是 50 mL,NaNO3 的浓度也不是 1 mol·L-1;D 项,c(HCl) =22.4L2·2m.4oLl-11L=1 mol·L-1。
返回导航
解析:求溶液中某一离子的物质的量:用该物质的浓度×该离 子个数×溶液的体积,1 mol·L-1AlCl3溶液中 n(Cl-)=100×1×3×10 -3mol ;A.n(Cl-)=75×2×2×10-3mol B.n(Cl-)=150×1×1×10 -3mol C.n(Cl-)=50×3×1×10-3molD . n(Cl - ) = 50×1×3×10 - 3mol ,最后通过比较 A 正确。
返回导航
题组二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36.5%,密度为 1.19 g·cm-3,则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1.9
B.11.9 mol·L-1
C.0.012 mol·L-1
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选
B。c(HCl)=1
0M0c0ρ=1
17c 000ρ
返回导航
ω=mm质 液= 22.4
22.4 VL·Lmol-1×17 g·mol-1 VL·Lmol-1×17 g·mol-1+1 000
g
=17V+172V2
因此只有 400
A
项不正确。
返回导航
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 Na2SO4 溶液中含有 Na+和 SO24-总物质的量为 0.9 mol B.50mL 1 mol·L-1 的 KCl 溶液和 100mL 0.5 mol·L-1MgCl2 溶 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C.用 1 L 水吸收 22.4 L 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是 1 mol·L-1 D.10 ℃时 0.35 mol·L-1 的 KCl 饱和溶液 100 mL,蒸发掉 5 g 水,再冷却到 10 ℃时,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35 mol·L-1 答案:D
返回导航
VL
解析:选
A。由
c=nV质总 =17
22.4 L·mol-1 g·mol-1×22.4 VL·Lmol-1+1
000
g
ρ×1 000 g·L-1
=171V+00202V4ρ00mol·L-1
由上可推知:ρ=17
V+22 400c 1 000 V
设溶液的体积为 1 L
由
c=1
0M00ρω可得,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