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学考仿真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考仿真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A.离子B.原子
C.元素D.分子
C[元素是宏观概念。
]
2.分离两种互溶的液体且沸点相差较大的实验方法是()
A.过滤B.蒸馏
C.分液D.萃取
B[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过程。
] 3.已知NaNO2的化学式量为69,则500 mL 1.0 mol·L-1 NaNO2溶液含有溶质质量为()
A.13.8 g B.69 g
C.34.5 g D.138 g
C[0.5 L×1 mol·L-1×69 g·mol-1=34.5 g。
]
4.(2019·惠州市上学期期末)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
B[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错误;硅胶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正确;食盐不能吸收水分,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C错误;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是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错误。
]
5.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HNO3B.H2O2
C.C2H4D.NaCl
D[A、B、C为共价化合物。
]
6.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将CCl4与溴水混合后振荡、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多次用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1 mol·L-1 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 g NaCl
D.用50 mL量筒量取4.8 mL硫酸
A[配制250 mL溶液应选250 mL容量瓶,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4.8 mL硫酸应选10 mL量筒。
]
7.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铁粉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片
B[铁离子遇到KSCN生成红色物质。
]
8.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A.Cu B.Mg
C.Fe D.Al
D[只有Al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
]
9.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NaCl
C.MgO D.KI
A[B、C、D中都只含离子键。
]
10.标准状况下,1 mol Ne的体积约为()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
答案:B
1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固体B.铁
C.酒精D.硫酸溶液
A[铁是单质,酒精是非电解质,硫酸溶液是混合物。
]
12.煤本身是可燃物质,但是块状的煤用明火靠近都不燃烧,而当煤变为粉末状态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即迅速爆炸,其原因是() A.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着火点低
B.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放出的热量多
C.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总表面积大
D.粉末状态的煤呈气态,属于可燃性气体
C[煤变为粉末状态时,总表面积大,与空气中的氧气密切接触时,一旦遇见火源,便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
13.温室效应与下列气体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B.甲烷
C.二氧化氮D.氧气
D[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与温室效应无关。
]
14.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B.世界上最常见的,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
D.合金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 15.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
B[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
]
16.(2019·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将I2溶于酒精制备碘酊
B.将NaCl溶于水中制备生理盐水
C.被果汁沾污的衣服浸入漂白液中清洗
D.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
C[碘单质易溶于有机物,酒精属于有机物,碘单质溶于酒精,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NaCl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利用漂白液的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项产生丁达尔效应,无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
17.右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B[图中有“火苗”形状故为易燃物质。
]
18.下列物质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
A.Na2CO3B.CH3OH
C.Al2O3D.Cu(OH)2
D[A项属于盐;B项属于有机物;C项属于氧化物。
]
19.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C[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
20.下列选项中,表示第ⅤA族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A[A中最外层有5个电子,是第ⅤA族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B中最外层有6个电子,是第ⅥA族氧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C中最外层有7个电子,是
第ⅦA族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D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是第ⅡA族镁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2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乙烯分子的结构式:CH2===CH2
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2Fe3++3SO2-4
D[A项为S2-结构示意图;B项HCl电子式:,C项乙烯结构式:。
]
22.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取CH3CH2Cl,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制取CH2ClCH2Cl,乙烯与水加成反应制取CH3CH2OH。
]
23.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不再进行
B.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C.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D.各组分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仍在进行,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各组分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但并不是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
24.下列不能作为物质之间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圆底烧瓶B.容量瓶
C.试管D.烧杯
B[容量瓶是精密计量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
25.在反应Cl2+2KBr===2KCl+Br2中,作还原剂的是()
A.Cl2B.KCl
C.Br2D.KBr
D[反应Cl2+2KBr===2KCl+Br2中,溴元素化合价升高,KBr作还原剂。
] 2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东晋葛洪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正确;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石蜡的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
2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28.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
C.元素D.单质
C[元素是宏观概念。
]
29.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
所谓“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取23592U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
射性的238 92U ,下列有关238 92U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子数为146
B .质子数为238
C .质量数为330
D .核外电子数为146
A [质量数为23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
]
3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C [C 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物质分离。
]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46~55题为选做题,分为A 、B 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并将选做题组类型(A 或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2OH --2e -===ZnO +H 2O ;碳棒:O 2+2H 2O +4e -===4OH -,据此判断,碳棒是( )
A .正极,被还原
B .正极,被氧化
C .负极,被还原
D .负极,被氧化
A [空气—锌电池中碳棒上O 2得电子,作正极,被还原。
]
32.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HO —NO 2――→浓硫酸50~60 ℃
NO 2+H 2O ,该反应属于( )
A .加成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取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C [反应中苯环上的一个H 被—NO 2取代。
]
33.人造地球卫星使用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反应为:Zn +2OH --2e -===ZnO +H 2O ,Ag 2O +H 2O +2e -===2Ag +2OH -。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B[氧化银得电子,被还原,作正极。
]
34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镁B.铁
C.铝D.铜
B[该金属排在H前,但排在Zn后,选项中只有Fe满足条件。
]
35.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反应原理是N2(g)+3H
(g)2NH3(g)ΔH=-92.2 kJ·mol-1。
从图中可得知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a、b点B.b、c点
C.c、d点D.d、e点
D[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
36.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下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固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B[第ⅦA族元素自上而下,氢化物稳定性减弱,砹化氢很不稳定易分解。
] 37.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
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及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均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只有淀粉遇到碘才变蓝,故B错误;蛋白质除了含有C、H、O
外,还含有N、S、P等元素,故C错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故D正确。
]
38.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
C.用稀盐酸和铁粉反应制取H2
D.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反应制取NH3
C[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Cl2要加热,B错;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
]
39.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酒区分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
B.用焰色反应区分NaCl与KCl溶液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SO2与CO2气体
D.用石蕊试液区分稀硫酸与NaOH溶液
C[SO2和CO2与澄清石灰水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分。
]
40.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B.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C.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D.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B[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开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
]
41.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B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42.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30 s 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045 mol·L -1,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H 2O)可表示为( )
A .0.004 5 mol·L -1·s -1
B .0.000 75 mol·L -1·s -1
C .0.001 0 mol·L -1·s -1
D .0.001 5 mol·L -1·s -1
答案:D
4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是
12C ;氯化镁的电子式为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为。
]
44.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D .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B [A 、
C 、
D 是取代反应。
]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 .标准状况下,18 g H 2O 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C .32 g O 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为22.4 L
D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C[A项应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是22.4 L/mol;B项标况下,水为液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D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条件相同时,不同气体应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
选做题A组(化学与生活)
46.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
A.淀粉的含量B.二氧化硫的含量
C.亚硝酸盐的含量D.甲醛的含量
A[淀粉是人体必需物质,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
]
47.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调味剂——亚硝酸钠
B.防腐剂——苯甲酸钠
C.疏松剂——碳酸氢钠
D.着色剂——叶绿素
A[NaCl是调味剂,NaNO2是防腐剂。
]
48.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的是()
A.CO B.苯
C.重金属D.甲醛
C[重金属主要引起土壤污染。
]
49.每年5月15日是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日,防止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 A.在食盐中加入碘
B.在自来水中加入碘
C.在饮料中加入碘
D.在饮用酒中加入碘
A[防止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在食盐中加入碘。
]
50.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 mg维生素C。
下列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 A.牛肉B.白菜
C.鸡蛋D.牛奶
B[蔬菜中含较多维生素C。
]
选做题B 组(化学与技术)
5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表示的是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用氨气制氮肥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A .NH 3+NaCl +H 2O +CO 2===NaHCO 3+NH 4Cl
B .2NH 3+CO 2===H 2O +CO(NH 2)2
C .8NH 3+3Cl 2===N 2+6NH 4Cl
D .NH 3+HCl===NH 4Cl
D [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
52.铝在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的首位,但人类大量使用铝制品却很晚,这是由于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现代主要利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铝,用于电解制铝的化合物是 ( )
A .AlCl 3溶液
B .熔融的AlCl 3
C .Al 2(SO 4)3溶液
D .熔融的Al 2O 3
D [电解熔融的Al 2O 3制铝。
]
53.石油有“工业血液”之称。
通过石油分馏可以得到的物质是( )
A .汽油
B .水煤气
C .焦炭
D .煤焦油 答案:A
54.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A .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
B .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
C .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
D .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 、Au 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A [铝制的水壶传热性能好,与金属活动性无关。
]
5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黄铁矿煅烧:2FeS 2+5O 2=====高温FeO +4SO 2
B .石英与石灰石共熔:SiO 2+CaO=====高温CaSiO 3
C .氨的催化氧化: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D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Cl 2+Ca(OH)2===CaCl 2+Ca(ClO)2+H 2O
C [A 项应生成Fe 2O 3;B 项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 3;
D 项没有配平。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6.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加有CuSO 4的100 mL 蒸馏水中,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金属钠熔化成闪亮小球
B .有红色Cu 沉淀产生
C .有蓝色沉淀产生
D .溶液颜色变浅
ACD [钠熔点低,金属钠与水优先反应,放出热量可使钠熔化成闪亮小球,产生的NaOH 继续与CuSO 4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使溶液颜色变浅。
]
57.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可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 .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改变
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D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升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AD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通过外界条件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
58.下列自然、生活中的事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动物呼吸
B .植物光合作用
C .金属生锈
D .石膏点制豆腐
ABC [石膏点制豆腐是胶体聚沉。
]
59.下列气体中,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
A .N 2
B .Cl 2
C .CO
D .SO 2
BCD [除氮气无毒外,其他气体都有毒。
]
60.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26C和136C
B.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
C.O2和O3
D.甲烷和乙烷
ACD[A互为同位素,C互为同素异形体,D互为同系物。
]
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烯可以用来制塑料,聚乙烯可做食品包装袋
C.目前工业上,乙烯主要从石油中获得
D.溴水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CD[聚乙烯无毒,可做食品包装袋;乙烯主要通过石油炼制。
]
62.下列有关公众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室内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应确保煤充分燃烧和烟道通畅B.氯气泄漏时,应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
C.家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使用室内电话报警
D.在房子中放一盆清水,可防止CO中毒
AB[天然气泄漏时,不宜用室内电话报警,防止电话接通瞬间产生火花点燃不纯的天然气,引起爆炸;CO难溶于水,房子中放一盆清水,不能防止CO 中毒。
]
63.检验下列离子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Fe2+(KSCN溶液)
B.Cl-(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C.NH+4(NaOH溶液)
D.SO2-4(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CD[检验Fe2+除选用KSCN溶液外,还要使用氯水,先将Fe2+氧化为Fe3+,只有Fe3+才能使KSCN显血红色。
]
64.可用于鉴别乙酸和乙醇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碳酸钠溶液
C.碳酸钙D.酚酞试液
ABC[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不能;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和碳
酸钙反应生成气体,乙醇不能。
]
6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3n mol B
C.A、B、C的浓度相等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B[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根据方程式可知,相当于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B, 同时消耗3n mol B,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A、B、C的浓度相等,不能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变化,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C不符合题意;分子数之比不能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变化,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D不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