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主厂房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主厂房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测量工程
1.1、测量准备工作
1、与业主方办理好测量控制点交接手续,对业主方移交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踏勘、分析和复测,选择其中精度较高的点作为主厂房区方格网和高程控制网连测的起算点和起算方向。
2、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检验仪器,检定钢尺。
在施工放样前对所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按计量规定进行检验校正,使所用仪器保持完好状态。
1.2、厂区控制测量
1.2.1、厂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总体布设
本工程厂房的区域大,厂区的总体控制网采用方格网,考虑到主厂房(包括锅炉、汽机)标段和其它相邻标段系统联系性强,在布设该标段的方格网测量点位过程中,应与相邻标段的测量控制网点相连测,以确保提高全场各建(构)筑
物及沟、管的定位轴线连接精度。
方格网点间保证通视良好,视线离开全场各建(构)筑障碍物一定距离以便于加密和扩展,点位选择避开地下管、沟,以保证测量控制网建立后,能够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施工任务,避免中途变换点位,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整个现场的高程控制网点,沿厂区建筑方格网点中特别牢靠的点共桩布设,遇到厂区为软土基时,在厂区打深桩作为厂区水准和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测设时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选择其中精度可靠的两点作控制,用极坐标法放样出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定出主厂房外围四个角桩(控制桩)经闭合检查后埋设混凝土桩,然后按测角精度≤±8″,边长相对精度≤1/20000,对点进行粗略放置,待桩位稳定后,进行精测外转四个角桩的中心坐标,对观测的角度和边长进行平差计算测出四个角桩的点位修正数,进行点位修正,使其符合规定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内插或扩展成该标段整个厂区的方格网。
(方格网和各单位工程的轴线控制网位置关系见下图。
)
厂区方格网示意图
在个整个厂区方格网的四个外围角点埋设夯入式钢管混凝土桩,将
控制点标于上面
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区域
厂区方格网
并在整个厂区方格网的四个外围角点埋设(如下图所示)的夯入式钢管混凝土桩。
1.2.2、厂区控制网测设的精度控制
(1)方格网采用瑞士莱卡制造TCL905全站仪测角测边,
测角按四等三角测量中的有关规定要求,边长测量时对每条边均往返测,每次读数为一测回,共测两测回,上下午各测一测回,并由全站仪自动进行温度、气压、常数、高差等改正。
(2)厂房轴线控制网沿厂区方格网边布设,按边长内插主厂房轴线网点,以方格网4个角点为准,先内插轴线控制网的十字主轴桩,并在十字交点中心检查主轴线交角是否为90°00′00″,由轴线网的主轴线桩在各方格网的四角桩(边)内插轴线网的其它轴线桩,边长按ms 小于s/20000精度要求。
(3)高程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制精密水准尺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实施,平差后
水准点高程中误差≤±1.0mm ,水准测量闭合差≤±4√—
L (L 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4)单位工程引测的施工专用水准基点,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点的高程误差mH ≤±2mm 。
平面控制网施测精度规定
1.3、厂区施工测量
1.3.1、主厂房基础的施工测量
(1)基础定位
根据主厂房轴线控制网、厂房基础平面图,将柱基础纵横轴线投测到地面上,并根据柱基础图放出柱基边线,在离开挖线外侧的四周轴线上打上4个位木桩,钉上小钉,表示柱轴线。
(2)基坑标高复测
在基坑四壁或坑底打入钢筋或小木桩,在此上引测垫层面(或稍高于垫层面)同一标高点,修正坑底和浇垫层。
(3)支模板时的测量工作
垫层混凝土浇好后,根据柱基定位桩在垫层上投出基础轴线(中心线),并弹上墨线作为支立模板的依据。
对于钢结构柱基,在承台上表面弹出中心线,定出地脚螺栓固定钢
架的位置,并进行抄平,安置固定钢架。
架子安置后进行顶面横梁抄平,允许偏差为0~5mm。
符合要求后固定固定钢架,与底部埋铁焊牢,并焊好斜撑固定,固定后根据厂房轴线进行中心线投点,在固定钢架横梁上划线和打尖冲眼标志。
其中心偏差相对轴线为1~2mm。
然后根据架上轴线中心安置地脚螺栓定位孔板,使定位孔板划线中心与固定架中心一致并与架子顶面焊牢,再安装地脚螺栓,使螺栓顶标高符合规范要求0~+10mm,且不低于设计标高。
固定架及地脚螺栓安装好后支立模板,模板中心线与轴线(中心线)偏差为≤5mm,并在模板内侧面定出混凝土浇灌面的标高。
基础柱顶面(或埋铁面)标高,记入柱顶标高自检记录。
同时根据厂房专用水准基点,将此同一高程引测至每柱基,以供柱身施工或吊装用。
1.3.2、柱身、平台的施工测量
(1)柱身垂直度和标高检查,对于现浇柱身在模板支好后,在柱顶模板上标出柱中,经纬仪架在互成90°的轴线上进行上处投点,检查柱身垂直偏差,并对模板进行垂直度校正。
对于现浇柱身的标高检查,用钢尺从柱基±0沿柱身向上引测。
主要检查各层牛腿标高,特别是行车梁牛腿面标高及柱顶标高,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2)对于钢结构吊装柱身的检查,先对每根钢柱制作进行检查,并在钢柱上确定标高基准线,测量钢柱基准线至柱底
板顶面的实际长度,以确定和调整柱底板顶面的安装标高。
吊装时垂直度检查使用混凝土柱身检查一样的方法。
(3)台面的施工测量和检查。
当柱身吊装好后,首先从厂房施工专用基准标高,从底层沿柱身用钢尺向上传递,定出每层平台面施工专用标高,用红漆表示。
同时每层平台面应测设纵、横十字轴线一对,供各层平台施工和安装使用,投测方法,从地面根据轴线控制网用平等线法向各层平台引测。
各层平台面的施工专用标高和纵横十字轴线,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向安装单位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1.4、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与区域高程控制网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个厂区高程的首级控制,起算高程与业主方移交的水准点连测,并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精确测出。
每次进行沉降观测前,按已选定的三个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进行连测。
比较三段高差的变动。
复核水准基点,再由稳定水准基点引测出观测点的高程。
根据建筑物荷重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点每一次观测,并把每次测量的观测点高程填写沉降观测成果及绘制沉降过程曲线图。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荷重情况有规律地对建筑物进行倾斜、位移、裂缝和挠度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