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
第9页,共100页。
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
第10页,共100页。
眼球运动的神经分配
• 动眼神经: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 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
和睫状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外展神经:外直肌
第11页,共100页。
E-W核
动眼神 经核
上斜肌
外直肌
睫状神经节
下斜肌
第12页,共100页。
2. 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伸屈肢体时阻力低。关
节运动范围扩大。见于周围神经炎、
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
第33页,共100页。
(三) 不自主运动 (不随意运动) abnormal movements
是指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 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 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第34页,共100页。
肱三头肌反射
第65页,共100页。
( 二 ) 深反射
3. 桡骨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 reflex)
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 叩诊锤轻叩桡骨茎凸,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第66页,共100页。
桡骨骨膜反射
第67页,共100页。
(二) 肌张力:muscle tone
指静息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
检查时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以及伸屈肢体时感知 肌肉对被动伸屈的阻力作判断。
第32页,共100页。
1. 肌张力增高:肌肉坚实,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 ① 痉挛性:称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害现象。 ② 强直性:称铅管样强直,为锥体外系损害现象
第41页,共100页。
临床意义:
1、指鼻试验:小脑半球病变时同侧指鼻不准; 2、跟-膝-胫试验: 小脑损害时,动作不准; 3、 快速轮替动作:共济失调者动作慢不协调 4、闭目难立征 :小脑病变时,站立不稳
如睁眼能做,闭眼障碍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第42页,共100页。
三、 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经病变
第56页,共100页。
( 二 )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 射称深反射,又称腱反射。
第57页,共100页。
反射程度通常分以下几级:
(-)反射消失 (+)反射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为反射
减弱,可为正常或病理状态。
(++)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正常反射。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态。 (++++)反射亢进并伴非持续性的阵挛。 (+++++)反射明显亢进并伴持续性的阵挛。
3. 手足徐动
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动作,见于 脑瘫、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病变。
第36页,共100页。
(四)共济失调 ataxia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 协调一
致的运动称为共济运动。 这种协调主要依赖小脑功能,以及运动系统的 正常肌力、前庭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眼睛、 头、身体动作的协调,和感觉系统共同参与作 用。这些部位的任何损伤均可出现共济失调。
第28页,共100页。
(一)肌力:muscle power
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屈动作, 检查者从相反方
向给与阻力, 测试被查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
第29页,共100页。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6级分级法: 0级 - 完全瘫痪 1级 -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 肢体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 - 肢体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 - 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 - 正常肌力。
第30பைடு நூலகம்,共100页。
临床意义:
• 完全性瘫痪
不完全 性瘫痪
• ① 单瘫:单一肢体瘫。多见于脊髓灰质炎 ② 偏瘫:一侧肢体瘫痪+同侧颅神经损害, 多见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③ 交叉瘫:一侧肢体瘫+对侧颅神经损害。
④ 截瘫: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 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第31页,共100页。
第26页,共100页。
总结
•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 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 合全。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第27页,共100页。
二、运动功能检查
运动:随意运动—锥体束司理 不随意运动—锥体外系和小脑司
理 (一) 肌力 (二) 肌张力 (三) 不自主运动 (四) 共济失调
第17页,共100页。
鼓腮
吹口哨
第18页,共100页。
临床意义:
• 运动功能:
一侧面神经周围性瘫: 病侧额纹减少、眼裂增大、鼻
唇沟变浅,不能皱额、闭眼,微笑或露齿时
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及吹口哨时病侧漏气。
中枢性瘫:皱额、闭眼无明显影响,只出现病灶对侧下
半部面部表情肌瘫痪。
• 味觉检查:面神经损害者则舌前2/3味觉丧失。
第23页,共100页。
8. 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
注意有无肌力下降及肌肉萎缩
第24页,共100页。
9.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注意有无 伸舌偏斜
舌肌萎缩 肌束颤动
第25页,共100页。
临床意义: 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
病 侧,双侧麻痹者不能伸舌。
第21页,共100页。
7.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Glossopharygeal nerve Vagus nerve
注意有无声音嘶哑 呛咳、吞咽困难 悬雍垂是否居中 咽反射及味觉
第22页,共100页。
临床意义:
• 运动 :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抬 减弱,悬雍垂偏向健侧。
• 咽反射:神经损害时反射迟钝或消失。 • 感觉:舌咽神经损害时舌后1/3味觉减退
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演示文稿
第1页,共100页。
优选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
第2页,共100页。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
12 对颅神经、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神经反射以 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各个方面的 检查。
第3页,共100页。
一嗅二视三动眼 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经舌下全
四滑五 迷副神
第4页,共100页。
肱二头肌反射
第62页,共100页。
( 二 ) 深反射
2. 肱三头肌反射 (triceps reflex) :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 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 腱,反应为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第63页,共100页。
肱三头肌反射
第64页,共100页。
第48页,共100页。
神经反射检查包括: ※ 浅反射 ※ 深反射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
第49页,共100页。
(一)浅反射
浅反射系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应。
1. 角膜反射 (comeal reflex) 2. 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 3. 提睾反射(cremastric reflex) 4. 跖反射 (plantar reflex) 5. 肛门反射 (anal reflex)
临床意义:
动眼神经损害: 眼球向内、上、下活动受限,上
眼睑下垂,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损害: 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受限
外展神经损害: 眼球向外转动障碍 动眼神经或视神经损害: 瞳孔反射异常
第13页,共100页。
4. 三叉神经 trigeminus nerve
面部的触、痛、温觉。 角膜反射 咀嚼肌肌力强弱及是否相等
2. 腹壁反射
第53页,共100页。
2. 腹壁反射
第54页,共100页。
(一 ) 浅反射
腹壁反射的意义 上部腹壁反射中枢-----胸髓7~8节 中部腹壁反射中枢-----胸髓9~10节 下部腹壁反射中枢-----胸髓11~12节
• 双侧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性腹膜炎。肥胖、 老年人,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 消失,
第58页,共100页。
(二 ) 深反射
1. 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 2. 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 refles) 3. 桡骨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 reflex) 4. 膝反射(knee reflex) 5. 跟腱反射(ankle reflex) 6. Hoffmann征: 7. 阵挛(clonus):
第37页,共100页。
共济失调:
1、指鼻试验 2、跟-膝-胫试验 3、快速轮替动作 4、闭目难立征
第38页,共100页。
指鼻实验 finger-to-nose test
第39页,共100页。
轮替实验alternatingmovement
第40页,共100页。
闭目难立征 Romberg test
第50页,共100页。
1. 角膜反射
第51页,共100页。
角膜反射的意义 :
角膜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传入神经; 面神经—传出神经
直接和间接反射均(-)----三叉N病变(传入障碍) 直接 (-)、间接 (+)----患侧面N瘫痪(传出障碍) 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第52页,共100页。
olfactary n.
嗅细胞
外侧嗅纹
嗅中枢 第6页,共100页。
2. 视神经 Optic nerve
视力 视野 眼底
第7页,共100页。
3.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Oculomotor nerve Trochlear nerve Abductnerve
眼裂外观 眼球运动
第8页,共100页。
(三)复合感觉
第43页,共100页。
(一)浅感觉:
痛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第44页,共100页。
痛觉检查
第45页,共100页。
(二)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三)复合感觉:
皮肤定位觉:障碍见皮质病损。 两点辨别感觉:触觉正常时障碍见额叶。 实体觉:障碍见皮质病损。 。 体表图形觉:障碍常为丘脑水平以上。
第14页,共100页。
临床意义:
角膜反射: 运动功能:一侧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
时,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出 现萎缩,张口时翼状肌瘫痪,下 颌偏向病侧。
第15页,共100页。
5. 面神经 Facial nerve
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具有味觉功能。
第16页,共100页。
舌的味觉及神经分布歌诀

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 尝酸咸; 面体尖、根舌咽、三叉神经 管一般。
第59页,共100页。
( 二 ) 深反射
1. 肱二头肌反射:( biceps reflex ):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 姆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 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 前臂快速屈曲。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第60页,共100页。
肱二头肌反射
第61页,共100页。
第19页,共100页。
6. 听神经 Auditory nerve
听力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
第20页,共100页。
Physical Examination
• Auditory Acuity Testing
– Rinse‘s Test(林内) – 气骨导比较 – Weber’s test(韦伯) – 骨导偏向
1. 震颤: 为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
①静止性震颤:静止时明显,运动时减轻,睡 眠时消失。见于震颤麻痹。
②意向性震颤:又称动作性震颤。系动作时发 生,愈近目的物愈明显。见于小脑疾病。
第35页,共100页。
2. 舞蹈样运动
为面部肌肉及肢体的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 对称的不自主运动,表现类似舞蹈样动作。多见 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一、颅神经检查
1. 嗅神经 Olfactory nerve
嗅觉障碍常见同侧嗅神经损伤。 见于颅脑创伤、前颅窝占位性病变和脑膜结核。
鼻腔本身病变也可以导致嗅觉障碍。
第5页,共100页。
嗅神经
感觉神经(含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鼻腔嗅区的嗅细胞 嗅神经 嗅球
憎帽细胞 嗅束 外侧嗅纹
嗅中枢。
嗅球
憎帽细胞 嗅束
• 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第55页,共100页。
(一 ) 浅反射
3. 提睾反射的意义:
双侧反射消失:腰髓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损害。
老年人、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等也可影响
提睾反射。
4. 跖反射 :反射消失为骶髓1~2节病损。 5. 肛门反射:反射障碍为骶髓4~5节、肛尾神
第46页,共100页。
运动觉检查
第47页,共100页。
四、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 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反射弧中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 影响(减弱或消失)。反射活动又受高级中枢控制 当锥体束以上病变时,反射活动失去抑制,因而出 现反射亢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