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圣诞、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2)(品民俗)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
【答案】(1)C
(2)示例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解析】【分析】(1)C全是传统节日。
A“元旦”“国庆”不是传统节日。
B“圣诞”不是传统节日。
D“建军”不是传统节日。
(2)抓住前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的句式结构。
内容要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且写出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要与前例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 C;
⑵示例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腐朽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展先进文化.据此作答;
⑵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 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A豆粒的金黄,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B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háo]鸣(________)山涧(________)
(2)找出文中划线句B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A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答案】(1)嗥;jiàn
(2)涎;诞
(3)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解析】【分析】(1)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嗥”:吼叫。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山涧”:山间的水沟。
读“shān jià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涎”与“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根据“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的句式结构特点,应该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故答案为:⑴嗥;jiàn;⑵涎;诞;⑶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综合性学习。
(1)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
(60字以内)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2)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
(不超过150字)【答案】(1)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
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
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2)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
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
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
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
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解析】【分析】(1)主人公阿廖沙给我的印象最深。
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
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
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用通顺流畅的语言,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
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
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⑵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
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
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
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属开放性题目。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了解最多的人物,抓住一个角度进行阐述,结合原文,语言流畅,言之成理。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要了解家乡节日风俗习惯。
注意要首先明确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然后具体叙述过程和盛况。
4.我们的人生就是和万物一次次遇见的过程。
请积极参与“‘遇见’真美”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遇见开场】
生活中总有很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
注视一棵赢弱的小桃树,也许就遇见了灼灼的梦;翻阅一封薄薄的书信,也许就遇见了伟大的灵魂;伶听一次土地的誓言,也许就遇见了挚痛的热爱;触摸一回旧日台阶,也许就遇见了父亲的孤独……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
这是此次活动的部分开场词,主持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修改时,发现了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2)【遇见英雄】
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剎那间,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中。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的省略。
B.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出了一组当代“自己的英雄”。
C.“寻找英雄”“恪尽职守”“埋头苦干”都是动宾短语。
D.“执着”这个形容词修饰”坚守”,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实质。
(3)【遇见经典】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以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文段中的人物是谁?选段出自哪本书?请简要概括“诺底留斯号”在海里航行的路线图。
(4)朋友过生日,小桐准备把这本书当礼物送给他。
小桐还想做一枚书签夹在书中,请你再举两个“主人公”事例,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将书签内容补充完整。
读完这部名著,我觉得“诺底留斯号”里装满了故事,盛满了情感。
途径克里特岛时,船长把数百万黄金送给受压迫的人们,他的心散发着追求自由的光芒;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本学期两部名著的解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诺底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船长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追捕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把顶平凡的话调动的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虎妞等人物。
D.船长是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会说多国语言,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诺底留斯号”潜艇。
(6)【遇见生活】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期日,是母亲节;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
每年的双亲节,人们都要用各种庆祝方式感恩父母。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请你为自己的父亲写一张祝福的卡片,回忆与父亲相处的动人细节,表达为人子女的爱意。
写作提示:①主题鲜明,描写细节;②运用合适的抒情方式;③不少于100字。
(7)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为自己的母亲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答案】(1)赢;羸;伶;聆
(2)C
(3)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
路线: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或“南冰洋”)——【到达终点】——大西洋——北冰洋。
(4)在距爱尔兰海岸638海里时,尼摩船长把一艘庞大的战舰击沉,他的心燃烧着反抗压迫的火焰;搁浅托雷斯海峡时,尼摩船长仅仅用微弱的电流进行自卫,他的心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清泉
(5)A
(6)亲爱的爸爸:
你的节日就要到了,女儿向你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爸爸你是否记得那年过年,我因别家小孩抢了我的糖不停地哭,你非但没有安慰我,还狠狠地捶了我的后背,愤怒地瞪着我。
我记得你当时眼里满是怒火,我不敢说,但心里感到很不公平,明明是别人抢了我的糖。
我也记得你伸出粗糙的大手轻柔地抚摸我,眼里溢满了愧疚与心疼。
现在想来,你捶打是为我成长,我已明白你那一刻的爱。
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只会惹你生气的小孩了。
爸爸,祝你节日快乐!我爱你!
你的儿子(女儿)
××年××月
(7)略
【解析】【分析】(1)考查对汉字的辨析与书写。
“赢”与“羸”可通过读音来辨析,“赢”读作“yíng”,“羸”读作“léi”。
“伶”与“聆”可通过部首辨析。
(2)C.埋头苦干——偏正短语。
(3)由“复仇号”“船长”信息,可以判定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船长名字叫尼摩。
根据对名著的阅读理解,梳理出海底两万里的航行路线,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最后,到达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4)根据要求补写出尼摩船长的两个盛满了情感的故事即可。
如,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他的心显示同情弱者的情怀;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他的心充满了重情重意的清泉。
(5)A.尼摩他们经历的是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6)首先明确对象是写给父亲的,然后选取自己印象中与父亲相处的动人细节,表达出对父亲的感激、祝福和深深的爱意,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注意格式,称呼,语言得体礼貌。
(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语言得体、简练、富有创意,运用比喻、拟人或者排比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即可。
因为是发给妈妈的祝福短信,一定要体现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
注意字数限制。
如,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不对!母亲永恒,她是一颗
不落的星;下雨时,你是为我遮雨的伞;下雪时,你是为我挡寒的衣,你总是给我最贴心、最温暖的呵护。
妈妈,祝您节日快乐轻轻地一声祝福,道不尽心中的千言万语,短短的一条短讯送去我衷心的问候,妈妈祝您健康快乐!
故答案为:(1)赢;羸;伶;聆
(2) C
(3)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
路线: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或“南冰洋”)——【到达终点】——大西洋——北冰洋。
(4)在距爱尔兰海岸638海里时,尼摩船长把一艘庞大的战舰击沉,他的心燃烧着反抗压迫的火焰;搁浅托雷斯海峡时,尼摩船长仅仅用微弱的电流进行自卫,他的心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清泉
(5) A
(6)亲爱的爸爸:
你的节日就要到了,女儿向你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爸爸你是否记得那年过年,我因别家小孩抢了我的糖不停地哭,你非但没有安慰我,还狠狠地捶了我的后背,愤怒地瞪着我。
我记得你当时眼里满是怒火,我不敢说,但心里感到很不公平,明明是别人抢了我的糖。
我也记得你伸出粗糙的大手轻柔地抚摸我,眼里溢满了愧疚与心疼。
现在想来,你捶打是为我成长,我已明白你那一刻的爱。
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只会惹你生气的小孩了。
爸爸,祝你节日快乐!我爱你!
你的儿子(女儿)
××年××月
(7)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
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属于易错题目。
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读音。
(2)本题考查的是短语类型的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句子的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5)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内容理解透彻,画出相关语句进行辨析,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
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6)本题考查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写作时应该注意:〔格式内容〕:①标题:空一行正中写“贺卡”二字字;②顶格写接收人的称呼,后加冒号;③正文:写感谢的内容赞扬好的品德作风以及产生的效果;④结尾:写表示感谢、敬意的话;⑤署名:写个人姓名、日期。
贺卡要求把被感谢对象的人物、事件简单概述,评价要恰当,文字要精炼,感情要真诚、朴素。
(7)本题考查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信息交代清楚,观点明确,语言简洁,语气委婉。
发短信时应做到有称呼,有礼貌,语言得体。
5.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年级(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
活动项目一:________;活动项目二:________
(2)请你扣住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
(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1)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
(2)如:“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3)至少要有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要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流畅。
【解析】【分析】(1)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据此可围绕“孝敬亲老”设计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或是故事会等均可。
(2)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围绕“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拟写即可。
(3)由题意可知,本题是用微信的形式来表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因为是微信,所以一定简短、得体,还要有创意,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
⑵如:“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⑶至少要有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要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流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⑵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要做到主
题突出,中心明确,通俗易懂,注意修辞的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结合主题,注意对象,表达要简洁、得体、修辞的运用。
6.“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
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
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
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简述。
【答案】(1)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2)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分析】(1)从材料四中“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屠呦呦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不符。
(2)从“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连续多年,风雨无阻”“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注意分条概括。
故答案为:⑴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⑵ 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⑴本题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四则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明确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并言之成理。
⑵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把握四则材料“孝亲敬老”模范人物的共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7.某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文明知礼”主题活动,请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