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 江大 2009年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doc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6462f57fad6195f312ba6f9.png)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晶体几何基础1-1解释概念:等价点:晶体结构中的一个点,其几何环境和物理环境在同一方向上是相同的。
空间点阵:一种几何图形,通常代表晶体结构中等价点的排列。
节点:空间晶格中的点称为节点。
水晶:内部粒子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性:物体的相同部分有规律地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平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延伸轴)的对称元素集是对称的,也称为点群。
晶体:相同对称类型的晶体被归为一类,称为晶体。
晶体取向:将坐标系引入晶体中,以便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过程。
空间组:它是指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元素的集合。
Brafi网格:根据晶体结构的顶点群和平移群以及空间晶格的平行六面体的对称性原理,法国学者A .布拉菲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晶格分为14种类型的空间晶格。
单元电池: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单元电池参数:代表晶胞形状和大小的六个参数(A、B、C、α、β、γ)。
1-等效点: 晶体结构中的一个点,其几何环境和物理环境在同一方向上是相同的。
空间点阵:一种几何图形,通常代表晶体结构中等价点的排列。
节点:空间晶格中的点称为节点。
水晶:内部粒子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性:物体的相同部分有规律地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平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延伸轴)的对称元素集是对称的,也称为点群。
晶体:相同对称类型的晶体被归为一类,称为晶体。
晶体取向:将坐标系引入晶体中,以便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过程。
空间组:它是指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元素的集合。
Brafi网格:根据晶体结构的顶点群和平移群以及空间晶格的平行六面体的对称性原理,法国学者A .布拉菲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晶格分为14种类型的空间晶格。
单元电池: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单元电池参数:代表晶胞形状和大小的六个参数(A、B、C、α、β、γ)。
1: ⑴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①晶体是一种固体,其内部粒子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重复排列。
(完整版)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考试题库
![(完整版)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2deb4cf804d2b160a4ec083.png)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卷7一、名词解释(20分)1、正尖晶石、反尖晶石;2、线缺陷、面缺陷;3、晶子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4、可塑性、晶胞参数;二、选择题(10分)1、下列性质中()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自限性B、最小内能性C、有限性D、各向异性2、晶体在三结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
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
A、(236)B、(326)C、(321)D、(123)3、依据等径球体的堆积原理得出,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立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4、某晶体AB,A—的电荷数为1,A—B键的S=1/6,则A+的配位数为()。
A、4B、12C、8D、65、在单位晶胞的CaF2晶体中,其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分别为()。
A、4,8B、8,4C、1,2D、2,46、在ABO3(钙钛矿)型结构中,B离子占有()。
A、四面体空隙B、八面体空隙C、立方体空隙D、三方柱空隙晶体7、在硅酸盐熔体中,当R=O/Si减小时,相应熔体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熔体析晶能力(),熔体的黏度(),低聚物数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8、当固体表面能为1.2J/m2,液体表面能为0.9 J/m2,液固界面能为1.1 J/m2时,降低固体表面粗糙度,()润湿性能。
A、降低B、改善C、不影响9、一种玻璃的组成为32.8%CaO,6.0 Al2O3%,61.2 SiO2%,此玻璃中的Al3+可视为网络(),玻璃结构参数Y=()。
A、变性离子,3.26B、形成离子,3.26C、变性离子,2.34D、形成离子,2.3410、黏土泥浆胶溶必须使介质呈()。
A、酸性B、碱性C、中性11、可以根据3T曲线求出熔体的临界冷却速率。
熔体的临界冷却速率越小,就()形成玻璃。
A、越难B、越容易C、很快D、缓慢12、晶体结构中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
A、对称型B、点群C、微观对称的要素的集合D、空间群三、填空(15分)1、a=b≠c α=β= 900,γ=1200的晶体属()晶系。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9582af18583d0496459ac.png)
1螺位错:柏格斯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2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3晶胞:指晶体结构中的平行六面体单位,其形状大小与对应的空间格子中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一致。
4肖特基缺陷:如果正常格点上的原子,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的表面,在晶格内正常格点上留下空位,即为肖特基缺陷。
肖特基缺陷:如果正常格点上的原子,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的表面,在晶格内正常格点上留下空位,即为肖特基缺陷。
5聚合:由分化过程产生的低聚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级次较高的聚合物,同时释放出部分Na2O,这个过程称为缩聚,也即聚合。
6非均匀成核: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而形成晶核的过程。
7稳定扩散:扩散质点浓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
8玻璃分相:一个均匀的玻璃相在一定的温度和组成范围内有可能分成两个互不溶解或部分溶解的玻璃相(或液相),并相互共存的现象称为玻璃的分相(或称液相不混溶现象)。
9不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
加热这种化合物到某一温度便发生分解,分解产物是一种液相和一种晶相,两者组成与化合物组成皆不相同,故称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10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
11非本征扩散:受固溶引入的杂质离子的电价和浓度等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扩散。
或由不等价杂质离子取代造成晶格空位,由此而引起的质点迁移。
(2.5)本征扩散:空位来源于晶体结构中本征热缺陷,由此而引起的质点迁移。
12稳定扩散:若扩散物质在扩散层dx内各处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即dc/dt=0。
不稳定扩散:扩散物质在扩散层dx内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即dc/dt≠0。
这种扩散称为不稳定扩散。
(2.5分)(2.5分)13可塑性:粘土与适当比例的水混合均匀制成泥团,该泥团受到高于某一个数值剪应力作用后,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当去除应力泥团能保持其形状,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6]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6]](https://img.taocdn.com/s3/m/af4721d3770bf78a6529548e.png)
6-1 说明熔体中聚合物形成过程?答:聚合物的形成是以硅氧四面体为基础单位,组成大小不同的聚合体。
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石英的分化;中期:缩聚并伴随变形;后期: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温度下,聚合和解聚达到平衡。
6-2 简述影响熔体粘度的因素?答:影响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熔体的组成。
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剧烈降低粘度。
随温度降低,熔体粘度按指数关系递增。
6-3 名词解释(并比较其异同)⑴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⑵单键强⑶分化和缩聚⑷网络形成剂和网络变性剂答:⑴晶子学说:玻璃内部是由无数“晶子”组成,微晶子是带有晶格变形的有序区域。
它们分散在无定形介中质,晶子向无定形部分过渡是逐渐完成时,二者没有明显界限。
无规则网络学说:凡是成为玻璃态的物质和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
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三角体或四面体)构筑起来的。
晶体结构网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的重复没有规律性。
⑵单键强:单键强即为各种化合物分解能与该种化合物配位数的商。
⑶分化过程:架状[SiO4]断裂称为熔融石英的分化过程。
缩聚过程:分化过程产生的低聚化合物相互发生作用,形成级次较高的聚合物,次过程为缩聚过程。
⑷网络形成剂:正离子是网络形成离子,对应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即凡氧化物的单键能/熔点﹥0.74kJ/mol.k 者称为网络形成剂。
网络变性剂: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即单键强/熔点﹤0.125kJ/mol.k者称为网络变形剂。
6-4 试用实验方法鉴别晶体SiO2、SiO2玻璃、硅胶和SiO2熔体。
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答:利用X—射线检测。
晶体SiO2—质点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律的排列,各向异性。
SiO2熔体—内部结构为架状,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SiO2玻璃—各向同性。
硅胶—疏松多孔。
6-5 玻璃的组成是13wt%Na2O、13wt%CaO、74wt%SiO2,计算桥氧分数?解:Na2O CaO SiO2wt% 13 13 74mol 0.21 0.23 1.23mol% 12.6 13.8 73.6R=(12.6+13.8+73.6 ×2)/ 73.6=2.39∵Z=4 ∴X=2R﹣Z=2.39×2﹣4=0.72Y=Z﹣X= 4﹣0.72=3.28氧桥%=3.28/(3.28×0.5+0.72)=69.5%6-6 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序号Na2O(wt%) Al2O3(wt%) SiO2(wt%)1 8 12 802 12 8 80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解:对于1:Z=4 R1=O/Si=2.55∴X1=2R1﹣4=1.1 Y1=Z﹣X1= 4﹣1.1=2.9 对于2:R2= O/Si=2.45∴X2=2R2﹣4=0.9 Y2= 4﹣X2= 4﹣0.9=3.1∵Y1﹤Y2∴序号1的玻璃组成的粘度比序号2的玻璃小。
(完整版)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解答完整版
![(完整版)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解答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b35a0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0.png)
(完整版)⽆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解答完整版第⼀章晶体⼏何基础1-1 解释概念:等同点:晶体结构中,在同⼀取向上⼏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
空间点阵:概括地表⽰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排列规律的⼏何图形。
结点:空间点阵中的点称为结点。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对称中⼼、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的集合为对称型,也称点群。
晶类:将对称型相同的晶体归为⼀类,称为晶类。
晶体定向:为了⽤数字表⽰晶体中点、线、⾯的相对位置,在晶体中引⼊⼀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空间群:是指⼀个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要素的集合。
布拉菲格⼦:是指法国学者 A.布拉菲根据晶体结构的最⾼点群和平移群对称及空间格⼦的平⾏六⾯体原则,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划分成14种类型的空间格⼦。
晶胞:能够反应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单位。
晶胞参数:表⽰晶胞的形状和⼤⼩的6个参数(a、b、c、α、β、γ).1-2 晶体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哪种⼏何图形可表⽰晶体的基本特征?解答:⑴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①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②晶体的内部质点呈对称分布,即晶体具有对称性。
⑵14种布拉菲格⼦的平⾏六⾯体单位格⼦可以表⽰晶体的基本特征。
1-3 晶体中有哪些对称要素,⽤国际符号表⽰。
解答:对称⾯—m,对称中⼼—1,n次对称轴—n,n次旋转反伸轴—n螺旋轴—ns ,滑移⾯—a、b、c、d1-5 ⼀个四⽅晶系的晶⾯,其上的截距分别为3a、4a、6c,求该晶⾯的晶⾯指数。
解答:在X、Y、Z轴上的截距系数:3、4、6。
截距系数的倒数⽐为:1/3:1/4:1/6=4:3:2晶⾯指数为:(432)补充:晶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与其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解答:①⾃限性:晶体的多⾯体形态是其格⼦构造在外形上的反映。
②均⼀性和异向性:均⼀性是由于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中的任何⼀部分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doc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fff514d76c66137ee06194b.png)
解草图如下图6-6 6-12已知A和B两组成构成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的二元系统。
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制粗略相图。
已知A的熔点为1000℃,B熔点为700℃。
含B为25mol%的试样在500℃完全凝固,其中含73.3mol%初晶相SA(B)和26.7mol%(SA(B)+SB(A))共生体。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六章答案6-1略。
6-2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解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又称吉布斯相律,用于描述达到相平衡时系统中自由度数与组分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
其中F为自由度变量。
由于β-C2S是一种热力学非平衡态,没有能稳定存在的温度区间,因而在相图上没有出现β-C2S的相区。
C3S和β-C2S是硅酸盐水泥中含量最高的两种水硬性矿物,但当水泥熟料缓慢冷却时,C3S将会分解,β-C2S将转变为无水硬活性的γ-C2S。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生产上采取急冷措施,将C3S和β-C2S迅速越过分解温度或晶型转变温度,在低温下以介稳态保存下来。
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达低共熔点温度前的冷却析晶过程中,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晶相含量相等。
试计算C1和C2的组成。
图6-5解设A-B二元相图中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和两种配料量均为G(kg)。
据题意,初相在低共溶点前析出,则和二配料组成必在AP之间(若在PB之间,初相比在转熔点P前析出)。
第四图错,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系统相图中γ固溶体不可能存在。
第五图错,具有转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系统相图中γ固溶体不可能存在。
6-9根据图6-4所示的二元系统相图回解(1)注明各相区;(2)写出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M1和M2熔体的平衡冷却析晶过程;(4)计算从熔体刚冷至TP温度及离开TP温度时系统中存在各相的百分含量。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22e3ebd64783e08122b02.png)
第二章晶体结构答案2-4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答: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n个八面体空隙、2n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2-8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答: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为:(000)、(001)(100)(101)(110)(010)(011)(111)(0)(0)(0)(1)(1)(1)。
2-9计算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答::面心:原子数4,配位数6,堆积密度六方:原子数6,配位数6,堆积密度2-10根据最紧密堆积原理,空间利用率越高,结构越稳定,金刚石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34.01%),为什么它也很稳定?答:最紧密堆积原理是建立在质点的电子云分布呈球形对称以及无方向性的基础上的,故只适用于典型的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而不能用最密堆积原理来衡量原子晶体的稳定性。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81e0dc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间:3 小时总分:150分基本知识:50 分(判断25道 25*1;名词解释5道 5*5)理论分析:60 分(5道: 15*4)计算与作图:40 分(3道 10*1 +15*2 )一.判断题(25 分)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对)2.离子键是以共用电子对结合的。
(错)3.氢键是化学键。
(错)4.面心立方单胞有4个原子。
(对)5.体心六方是纯金属中最密排结构。
(错)6.螺型位错具有一个额外的半原子面,可以发生滑移和攀移。
(错)7.刃型位错的伯氏矢量与滑移方向垂直。
(错)8.位错的能量可以分为位错中心畸变能和位错应力场引起的弹性应变能两部分(对)9.冷变形的金属,由于位错移出晶体表面产生宏观变形,而导致总位错密度降低。
(错)10.体心立方金属比面心立方金属具有更多的滑移系,所以体心立方金属更易发生位错滑移。
(错)11.层错破坏了晶体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周期性,产生显著的点阵畸变。
(错)12.通常把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对)13.表面原子是一个原子排列的终止面,另一侧无固体中原子的键合,因此表面原子的能量低。
(错)14.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2︒的称为小角度晶界,大于2︒的称为大角度晶界。
(错)15.晶界处出由于存在较多的缺陷,导致晶界处原子的扩散速度比晶内快的多。
(对)16.固态相变过程中,由于晶界能量较高而且原子活动能力较大,所以新相易于在晶界处优先形核。
(对)17.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因此扩散的驱动力是浓度梯度。
(错)18.由于间隙原子尺寸小,晶体中的间隙数量比空位多,导致间隙扩散比空位扩散更容易发生。
(对)19.弹性模量代表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是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
(对)20.孪生是一种均匀切变,即切变区与孪晶面平行的每一层原子面,均相对于孪晶面沿孪生方向位移了同样的距离。
江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21药学综合二
![江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21药学综合二](https://img.taocdn.com/s3/m/3298bdee960590c69fc3760d.png)
机密★启用前江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21 科目名称:药学综合二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天然药物化学部分一、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生理活性(每题4分,共20分)1、青蒿素2、oleanolic acid3、吗啡碱4、taxol5、rutin二、按题目要求简要回答问题(第1、4题每题2分,第2、3题每题8分,共20分)1、含皂昔类成分的中药一般不用做注射剂,其原因是什么?2、在天然有机化合物分离及精制过程中,固一液吸附利用十分广泛,简述固一液吸附的分类,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通常采用聚酰胺柱色谱或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试简述黄酮类化合物釆用聚酰胺层析分离的洗脱规律?4、写岀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溶剂,并按极性大小顺序排列(至少八种)。
三、按题目要求比较或鉴别各组化合物(每题5分,共20分)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指出各pKa值属于哪个化合物,并简述理由。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从某植物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A,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推导化合 物A 的化学结构,并写出推导过程。
(10分)化合物A 为黄色针晶,FeCb 反应:暗绿色;HCl-Mg 反应:紫红色。
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2I H 20O 11O 化合物A 用酸水解,得水解产物B 和母液,母液经PC 鉴定为葡萄糖,化合物B 重结晶后,二氯氧错反应呈黄色,加枸椽酸后黄色不褪。
经光谱测定,数据如下:'HNMR(DMSO-d 6, TMS 内标)8 (ppm):3. 2~3. 9 (6H, m), 3. 9~5. 1 (4H,加D"后均消失),5. 68 (1H, d, J=8.0Hz), 6.12 (1H, d, J=2.0Hz), 6.86 (2H, d, J=9.0Hz), 6.42 (1H, d, J=2.0Hz), 8.08 (2H, d, J=9.0Hz)3、4、l.OH" 2.H +五、MeOH 267 352 NaOMe275326 402 fA1C13 274 301 352 398A1C13/HC1 276 303 347 400NaOAc275305(sh) 372300(sh) KBr 压片,IR 吸收峰位置(cm '):3401, 1655, 1606, 1504HO' HH 3COuv x max nm :NaOAc/H 3BO 3266353第5页,共10页药剂部分一、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共4题,每题5分)1. 特性溶解度2.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昙点3. 多晶型4.休止角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 1.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制剂规范( )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黄帝内经》 2. 散剂制备的关键是(10. 《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A.50% (g/ml) B.60% (g/ml) C.65%(g/ml)D.40%(g/ml)A.过筛B.混合C.分剂量D.粉碎3. 注射用水应于制备后几小时内适用( A.4小时 B. 8小时C. 12小时D. 16小时4. 在注射剂制备过程中,下列不属于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是(A.抗氧剂B.吐温-80C .N 2D. CO 25.下列哪种情况的药物适合制成胶囊剂()A.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钠B.易风化药物C.吸湿性药物D.均不是6.下列关于乙酰水扬酸片的制备中,表述错误的是(A. 乙酰水扬酸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可筛选结晶直接压片。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解答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62387abd1f34693daef3ecb.png)
∆G = 6a 2 .γ + a 3 .∆GV
求极值得: 对∆G求极值得: ∆ G = 0 求极值得 ∂ ∂a
12a 即:
γ + 3a K 2 ∆ G V = 0 K
4γ ∴ aK = − ∆GV
此时临界核化自由焓 ∆G a =
32 γ ∆ GV
3 2
2γ 16π γ 3 可知为球形时, . 由8-2可知为球形时, rK = − ∆G K = 3 ∆GV 2 ∆GV 比较得, 原因:立方体成核临界半径大, 比较得, ∆Ga大。原因:立方体成核临界半径大,因而需要较高 的临界核化自由焓。 的临界核化自由焓。
Al2O3 Al2O3
(1)
2Mg'Al +V••O+2OO
(2)
• 复合取代,将(1)式与(2)式相加即可: • 3ZrO2 + 2MgO Al2O3 3Zr•Al + V'''Al + 8OO +2Mg'Al +
• 0.003 2/3*0.003 0.003 1/3*0.003 2/3*0.003
3-7 -
SiO2 熔体的粘度在 熔体的粘度在1000℃时为 15dpa.s,在1400℃时为 8dpa.s, ℃时为10 , ℃时为10 ,
玻璃粘滞的活化能是多少?上述数据为恒压下取得,若在恒容下获得, 玻璃粘滞的活化能是多少?上述数据为恒压下取得,若在恒容下获得, 你认为活化能会改变吗?为什么? 你认为活化能会改变吗?为什么? 取对数得: 解:(a) 对η= η0exp(∆E/kT)取对数得: ∆ 取对数得 Ln η=Ln η0+ ∆E/kT 令 A= Ln η0 = 将η 、T值代入上式 值代入上式 B= ∆E/k =
98-09考研材料专业课真题
![98-09考研材料专业课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a9e2e76294dd88d0d26b83.png)
2010年吉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回忆版)吉林大学二〇一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对比解释下列概念(50分)1.1 离子导电电子导电1.2 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1.3 韧性断裂脆性断裂1.4 点、线、面缺陷1.5 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1.6 晶界扩散表面扩散反应扩散1.7 非晶准晶纳米晶1.8 共晶转变共析转变1.9 螺型位错长大二维晶核长大1.10 热加工冷加工二.简答下列问题(40分)2.1 回火马氏体与珠光体在组织和性能上的差别?2.2 简述Frank –Read位错源增值过程。
2.3金属-金属型共晶和金属-非金属共晶固液界面的异同点。
2.4 简述成分过冷对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
三.论述题(30分)3.1 画出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并对比分析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的异同点。
3.2 说出至少两种细化金属的方法,并说出各自适用的材料,工艺参数,优缺点。
四、画图说明并计算(30分)4.1 画出完整的铁碳相图,标出各点的温度和成分,各相区的组织组成物,写出各水平线的相变反应式,并计算室温下含碳0.4%钢中α相和渗碳体的含量;并计算该合金相中珠光体的体积分数。
吉林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对比解释下列概念(50分)1.1结晶、再结晶、二次再结晶1.2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1.3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1.4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1.5施主态、受主态、受主能级1.6晶界扩散、表面扩散、反应扩散1.7晶粒、晶界、晶胞1.8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疲劳强度1.9弹性形变、滞弹性、弹性能1.10非晶、准晶、纳米晶2简答下列问题(40分)2.1简述位错、位错线和柏氏矢量的概念,并论述柏氏矢量和位错的相对关系。
2.2在结晶陶瓷晶体中,组元离子的哪些特性影响其最终的晶体结构?如何影响?2.3简述聚合物晶体形态和金属晶体形态的异同。
2.4简述稳定态扩散和非稳定态扩散的规律,举例说明其使用范围。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解析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50490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e.png)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解析1、熔体的概念:不同聚合程度的各种聚合物的混合物硅酸盐熔体的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决定硅酸盐熔体粘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硅氧四面体网络连接程度)在熔体中加入LiO2、Na2O 、K2O 和BaO 、PbO 等,随加入量增加,粘度显著下降。
在含碱金属的硅酸盐熔体中,当Al2O3/Na2O ≤1时,用Al2O3代替SiO2可以起“补网”作用,从而提高粘度。
一般加入Al2O3、SiO2和ZrO2有类似的效果。
流动度为粘度的倒数,Φ=粘度的理论解释:绝对速度理论η=η0exp(ΔE/kT)自由体积理论η=B exp []=Aexp( )过剩熵理论η = Cexp []= Cexp ()2、非晶态物质的特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3、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若有应力,为各向异性)(2)介稳性(3)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可逆与渐变性(4)、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其物化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4、 Tg 、Tf , 相对应的粘度和特点钠钙硅酸盐熔体粘度与温度关系表明:熔融温度范围内,粘度为50~500dPa·s 。
工作温度范围粘度较高,约103~107dPa·s 。
退火温度范围粘度更高,约1012.5~1013.5 dPa·s 。
Tg-脆性温度、退火温度,Tf-软化温度、可拉丝的最低温度 5、单键强度 > 335 kJ/mol(或80 kcal/mol)的氧化物——网络形成体。
单键强度 < 250 kJ/mol(或60 kcal/mol)的氧化物——网络变性体。
在250~335 kJ/mol 为——中间体,其作用介于玻璃的网络形成体和网络变性体之间。
6、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熔体是物质在TM 以上存在的一种高能状态。
据随温度降低,熔体释放能量大小不同,冷却途径分为结晶化,玻璃化,分相ΔGv 越大析晶动力越大,越不容易形成玻璃。
ΔGv 越小析晶动力越小,越容易形成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