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6纤维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电力 资 源 84%, 同 时 具 有 较 高 的 耐 晒 色 牢
度、耐水洗色牢度及颜色再现性等 [14] 。 相关漂白
对比实验表明 [15] ,传统染色 PA 膨体纱( BCF) 的
地毯被完全漂白,色差达 41 个单位,而原液着色
地毯漂白前后几乎无变化,色差仅为 1. 7 个单位。
目前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
69% PA、1%分散剂通过双螺杆挤压机共混挤出
成粒制备特黑色母粒,并纺丝得到特黑超细海岛
纤维。 结果 表 明, 添 加 质 量 分 数 30% 的 特 黑 母
粒,开纤后纤维黑度 L 值能够达到 10. 3,且色泽
优良、色牢度高,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刘冰
灵 [22] 将炭黑粉体质量分数为 30% 的黑色母粒与
外,着色剂炭黑参与了原位聚合反应全过程,与
PA 6 分子链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力,在成纤过程
中不会出现炭黑颗粒凸露在纤维表面的问题,有
效减少纺丝断头,以及纤维产品后道针织加工过
分散介质,与酞青蓝和镉红颜料共混制得色油,用
程中对钩针的损伤。 原位聚合黑色 PA 6 纤维耐
PA 6 基体中均匀分散,色彩鲜明,色油着色 PA 6
郁、深邃。 其 适 用 于 生 产 清 洁 无 水 的 原 液 着 色
PA 6 细旦丝及海岛纤维,极大满足汽车内饰的要
日晒、水洗色牢度均可达到 4. 5 ~ 5 级,批次间无
省水、环保、性价比更高,对于箱包、沙发面料、远
陈欣 [26] 研究了原料和纺丝工艺对高强黑色 PA 6
用母粒载体和着色剂,形成一套完整的多色彩、多
30%的黑色母粒质量分数为 4%,纺丝温度比常规
该企业还创新研制了专用纺丝组件,生产的高品
min,拉伸比为 4. 25 时,生产的 PA 6 长丝的断裂
剂 / 功能粉体在母粒载体中的分散性,并研制了专
品质较好 [19] 。 针对我国原液着色 PA 纤维产业
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开发了 PA 母粒用着色剂 / 功
以上。 ZHANG Z M [25] 采 用 质 量 分 数 为 28% ~
剪切 制 备 得 到 蓝 相 黑 母 粒, 用 于 生 产 原 液 着 色
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都有利于炭黑的良好分散,
能粉体超细化和稳定分散技术,可显著增加着色
等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造粒,再将一定比例的
收稿日期: 2021- 02- 01; 修改稿收到日期:2021- 04-22。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B0302800) 。
∗ 通信联系人。 E-mail:gcqzchn@ 163. com。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1 年第 44 卷
综述与专论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1,44( 3 ) : 53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
王梦柯1,2 ,邱志成2∗ ,于春晓2
(1.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提 高, 现 已 成 为 产 量 第 二 大 的 合 成 纤 维 品
种
[1-2]
。 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中提高纤维附加值
的关键环节,可为纤维织物提供丰富的颜色和时
尚效果。 因此,染色工艺对纤维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合成纤维中,PA 6 纤维的染色性能较好,
类似羊毛,其分子链端的氨基易与酸性染料的活
性基 团 发 生 作 用, 使 PA 6 纤 维 容 易 着 色
约产业高水平发展等关键性问题,行业与企业应将原液着色与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开发相结合,建立完善该
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以满足纺织工业对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聚酰胺 6 纤维 原液着色 制备方法 应用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Q342 + .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044(2021)03- 0053- 05
成纺丝断头多,组件更换频繁成本高,工人劳动强
黑色高弹丝的制备方法:采用 PA 6 与质量分数不
钩针 [29] 。 因此, 国 内 色 母 粒 研 究 应 主 要 针 对 颜
260 ~ 278 ℃ ,再进行上油、拉伸和卷绕成形、加弹
品质。
17. 71%,40. 39%。 王 义 军 [23] 提 供 了 一 种 PA 6
料分散性、母粒流动性等限制,难以使颜料在高
熔融 混 合 后 挤 出, 以 纺 丝 生 产 的 原 液 着 色 黑 丝
切力,存在调色困难、加工能耗高等问题,且受颜
拉伸倍数 1. 38、假捻速比 1. 58、热箱温度 170 ℃ 、
第二超喂率 - 3. 80%、网络气压 0. 08 MPa、网络喷度 的 高 均 匀 分 散
功能、高品质 PA 纤维用母粒的制备技术。 此外,
质原液着色 PA 长丝的着色剂质量分数大于等于
3%、单丝线密度小于等于 0. 9 dtex,断裂强度大于
等于 4. 45 cN / dtex [20] 。
邢亚均等 [21] 以质量比为 64 的石墨和碳纳
米管作为着色剂,将质量分数 30% 着色剂粉体、
成本,节约水资源,减少大量污水和二氧化碳的排
放,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着色方法,同时着色后纤维
的力学性能不会出现明显降低,且上染率高、色牢
度优异、着色均匀 [10-13] ,如中国台湾力宝龙公司
采用色母粒法生产的原液着色 PA 纤维,相比于
常规 PA 纤维,节约水耗 55%,节约煤用量 44%,
降低化学需氧量 3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9%,
色差,色泽更均匀,在下游应用中无需染色,节能、
于 PA 6 纤维的原液着色。 研究表明,两种颜料在
纤维色差小,耐水洗、耐摩擦色牢度达 4 ~ 5 级,抗
紫外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后加工性和可纺性。
上海普立万聚合体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纺
织用超黑着色剂,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以及优异
的黑度、色牢度和可纺性,可使各种黑色更加浓
的初期,作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原液 着 色 纤 维 未 来 将 会 有 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预
计 2022 年 中 国 原 液 着 色 纤 维 产 量 将 增 长 至
8 000 ~ 10 000 kt, 对 纤 维 色 母 粒 的 需 求 量 将 达
300 ~ 400 kt [16] 。
在纤维的原液着色过程中,着色剂在树脂基
作者简介: 王梦柯( 1997—) ,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成
纤用聚酰胺 6 / 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结构性能研
状着色剂,得到有色切片后经纺丝得到有色纤维。
究。 E-mail:18839125083@ 163. com。
而聚合后着色法是将树脂基体、着色剂及分散剂
高效、绿色节能的着色方法和工艺一直是行业的
追求目标。 原液着色法弥补了传统染色法的不
足,具有后加工污染小、能耗低、排放低的特点,备
受市场关注。 根据着色剂添加的不同阶段,原液
着色可分为聚合阶段着色和聚合后着色。 聚合阶
段着色法是在合成聚合物过程中加入浆状或粉末
维 [7-9] 。 原液着色过程中着色和纺丝同步进行,
32%的炭黑粉末与 PA 6 切片通过熔融塑化螺杆
存在制备母粒的载体、分散剂技术不过关,纤维生
PA 6 长丝,粒径为 20 ~ 25 nm 的炭黑粉末及复合
产过程不稳定等问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
进而获得良好的可纺性,实现极佳的染色效果。
有制备简 单、 不 易 变 质、 运 输 方 便 等 优 点 [17-18] 。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5)
摘 要: 综述了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 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制备有 3 种
方法:色母粒法、色油法和原位聚合法。 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主要应用于服装、家饰以及产业用等领域。
指出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品的品质长期以来处于中低端、性能不稳定、品种及色彩单一、存在低价竞争等制
2 色油法
假捻摩擦盘、导丝器的磨损,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
色油也称液体色母。 色油是将着色剂研磨分
散于液态载体中制备的液体着色剂浓缩物。 相比
于色母粒,色油的颜料分散性好,添加比例少,节
约能源且加工过程更简单
王秋豪
55
[32]
[30-31]
。
以 N,N-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为
在 60 d 以上,纤维的双 A 率可达 95% ~ 98%。 此
PA 6 弹力丝不仅弹性好、黑度高,且断裂强度达
颗粒容易堵塞喷丝孔,有时凸露在丝条外表面,造
嘴直径 1. 2 mm 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原液着色
以满足深染、细旦的高品质原液着色 PA 6 纤维制
备要求 [28] 。 在 纺 丝 过 程 中, 母 粒 纺 粗 大 的 颜 料
3. 72 cN / dtex,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性分别为
cN / dtex,沸水收缩率为 18. 3%, 各项色牢度稳定
在 4 级以上且色泽稳定的蓝色 PA 6 FDY。
色母粒是最常用的原液着色剂,颜料的分散
PA 6 切片按质量比 793 在螺杆挤压机内充分
主要依靠混炼设备混合元件捏合所提供的机械剪
PA 6 预取向丝为原料制备黑色 PA 6 弹力丝,在
度大。 后加工时还极大地损伤摩擦盘和导丝器、
超过 3% 的 黑 色 母 粒 混 合 后 纺 丝, 纺 丝 温 度 为
料的研磨 细 度、 分 散 剂 开 发 等 来 提 高 色 母 粒 的
第 3 期 王梦柯等. 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
54
体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是产品可纺性和品质的决
制得锦纶色丝,强度为 4. 35 cN / dtex,卷曲收缩率
有色母粒法、色油法和原位聚合法。
匀、光稳定性好,可规模化生产。 陈建龙等 [24] 介
定性因素。 原液着色 PA 6 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
1 色母粒法
为 50%,伸长率为 32%;其织物色牢度高、色泽均
粒法。 20 世纪 60 年代起,瑞士、德国、美国等先
得到黑色的环保锦纶纱线;该纱线黑度与染整纱
添加剂 3 个主要成分组成的固态颜料浓缩物,具
1. 75%、断裂伸长率为 81. 4%,且成品率可达 90%
国外 PA 色母粒生产企业有欧洲的 Clariant,日本
的大日精化、大日本油墨等公司,产品的可纺性和
绍了一种免染环保锦纶纱线的生产工艺:将炭黑
质量 分 数 为 40% 的 黑 色 母 粒 和 PA 6 切 片 以
目前,原液着色 PA 6 纤维生产主要采用色母
792 的质量比通过螺杆挤压机熔融混合后纺丝
后推出色母粒产品,其一般是由颜料、载体树脂、
线无异,强度为 3. 46 cN / dtex、线密度变异系数为
[3-4]
。
PA 6 纤维织物以传统染色法( 后整理法) 为主,即
将织物投入染浴中浸染,通过染料分子的扩散使
纤维着色,其过程一般发生的是化学反应。 虽然
印染技术不断提高,但 PA 6 纤维织物染色仍存在
颜色耐候性差、色牢度不高、用水量大、环境污染
严重等缺点
[5-6]
。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开发更加经济
长丝性 能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当 炭 黑 质 量 分 数
PA 6 长丝高 5 ~ 10 ℃ ,纺丝速度选择 4 100 m /
强度可达 8. 0 cN / dtex 以上,具有较好的可纺性
和加工性。 李书海等 [27] 采用色母粒法制得原液
着色 PA 6 全拉伸丝( FDY) ,蓝色母粒中颜料的
聚酰胺 6( PA 6) 纤维又称聚己内酰胺纤维,
色母粒加入到基体中经熔融纺丝制得有色纤
学稳定性等,且吸湿率低、防虫蛀,广泛应用于服
可省去后续印染环节和多道加热工序,降低生产
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弹性及化
装、纺织、家饰、产业用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己内
酰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我国 PA 6 纤维的产能显
质量分数为 30%,直径 3. 0 ~ 3. 5 mm。 研究发现,
当含 水 率 在 0. 02% 以 下, 色 母 粒 质 量 分 数 为
0. 5% ~ 4. 0%、纺丝温度 265 ~ 275 ℃ 、喷丝板长径
比 2. 5、测吹风温 23 ℃ 、拉伸比 1 ∶ 1. 5 ∶ 2. 5、超
喂率 4%、卷绕角度 7° 时可获得断裂强度为 4. 26
度、耐水洗色牢度及颜色再现性等 [14] 。 相关漂白
对比实验表明 [15] ,传统染色 PA 膨体纱( BCF) 的
地毯被完全漂白,色差达 41 个单位,而原液着色
地毯漂白前后几乎无变化,色差仅为 1. 7 个单位。
目前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
69% PA、1%分散剂通过双螺杆挤压机共混挤出
成粒制备特黑色母粒,并纺丝得到特黑超细海岛
纤维。 结果 表 明, 添 加 质 量 分 数 30% 的 特 黑 母
粒,开纤后纤维黑度 L 值能够达到 10. 3,且色泽
优良、色牢度高,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刘冰
灵 [22] 将炭黑粉体质量分数为 30% 的黑色母粒与
外,着色剂炭黑参与了原位聚合反应全过程,与
PA 6 分子链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力,在成纤过程
中不会出现炭黑颗粒凸露在纤维表面的问题,有
效减少纺丝断头,以及纤维产品后道针织加工过
分散介质,与酞青蓝和镉红颜料共混制得色油,用
程中对钩针的损伤。 原位聚合黑色 PA 6 纤维耐
PA 6 基体中均匀分散,色彩鲜明,色油着色 PA 6
郁、深邃。 其 适 用 于 生 产 清 洁 无 水 的 原 液 着 色
PA 6 细旦丝及海岛纤维,极大满足汽车内饰的要
日晒、水洗色牢度均可达到 4. 5 ~ 5 级,批次间无
省水、环保、性价比更高,对于箱包、沙发面料、远
陈欣 [26] 研究了原料和纺丝工艺对高强黑色 PA 6
用母粒载体和着色剂,形成一套完整的多色彩、多
30%的黑色母粒质量分数为 4%,纺丝温度比常规
该企业还创新研制了专用纺丝组件,生产的高品
min,拉伸比为 4. 25 时,生产的 PA 6 长丝的断裂
剂 / 功能粉体在母粒载体中的分散性,并研制了专
品质较好 [19] 。 针对我国原液着色 PA 纤维产业
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开发了 PA 母粒用着色剂 / 功
以上。 ZHANG Z M [25] 采 用 质 量 分 数 为 28% ~
剪切 制 备 得 到 蓝 相 黑 母 粒, 用 于 生 产 原 液 着 色
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都有利于炭黑的良好分散,
能粉体超细化和稳定分散技术,可显著增加着色
等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造粒,再将一定比例的
收稿日期: 2021- 02- 01; 修改稿收到日期:2021- 04-22。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B0302800) 。
∗ 通信联系人。 E-mail:gcqzchn@ 163. com。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1 年第 44 卷
综述与专论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21,44( 3 ) : 53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
王梦柯1,2 ,邱志成2∗ ,于春晓2
(1.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提 高, 现 已 成 为 产 量 第 二 大 的 合 成 纤 维 品
种
[1-2]
。 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中提高纤维附加值
的关键环节,可为纤维织物提供丰富的颜色和时
尚效果。 因此,染色工艺对纤维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合成纤维中,PA 6 纤维的染色性能较好,
类似羊毛,其分子链端的氨基易与酸性染料的活
性基 团 发 生 作 用, 使 PA 6 纤 维 容 易 着 色
约产业高水平发展等关键性问题,行业与企业应将原液着色与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开发相结合,建立完善该
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以满足纺织工业对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聚酰胺 6 纤维 原液着色 制备方法 应用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Q342 + .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044(2021)03- 0053- 05
成纺丝断头多,组件更换频繁成本高,工人劳动强
黑色高弹丝的制备方法:采用 PA 6 与质量分数不
钩针 [29] 。 因此, 国 内 色 母 粒 研 究 应 主 要 针 对 颜
260 ~ 278 ℃ ,再进行上油、拉伸和卷绕成形、加弹
品质。
17. 71%,40. 39%。 王 义 军 [23] 提 供 了 一 种 PA 6
料分散性、母粒流动性等限制,难以使颜料在高
熔融 混 合 后 挤 出, 以 纺 丝 生 产 的 原 液 着 色 黑 丝
切力,存在调色困难、加工能耗高等问题,且受颜
拉伸倍数 1. 38、假捻速比 1. 58、热箱温度 170 ℃ 、
第二超喂率 - 3. 80%、网络气压 0. 08 MPa、网络喷度 的 高 均 匀 分 散
功能、高品质 PA 纤维用母粒的制备技术。 此外,
质原液着色 PA 长丝的着色剂质量分数大于等于
3%、单丝线密度小于等于 0. 9 dtex,断裂强度大于
等于 4. 45 cN / dtex [20] 。
邢亚均等 [21] 以质量比为 64 的石墨和碳纳
米管作为着色剂,将质量分数 30% 着色剂粉体、
成本,节约水资源,减少大量污水和二氧化碳的排
放,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着色方法,同时着色后纤维
的力学性能不会出现明显降低,且上染率高、色牢
度优异、着色均匀 [10-13] ,如中国台湾力宝龙公司
采用色母粒法生产的原液着色 PA 纤维,相比于
常规 PA 纤维,节约水耗 55%,节约煤用量 44%,
降低化学需氧量 3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9%,
色差,色泽更均匀,在下游应用中无需染色,节能、
于 PA 6 纤维的原液着色。 研究表明,两种颜料在
纤维色差小,耐水洗、耐摩擦色牢度达 4 ~ 5 级,抗
紫外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后加工性和可纺性。
上海普立万聚合体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纺
织用超黑着色剂,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以及优异
的黑度、色牢度和可纺性,可使各种黑色更加浓
的初期,作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原液 着 色 纤 维 未 来 将 会 有 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预
计 2022 年 中 国 原 液 着 色 纤 维 产 量 将 增 长 至
8 000 ~ 10 000 kt, 对 纤 维 色 母 粒 的 需 求 量 将 达
300 ~ 400 kt [16] 。
在纤维的原液着色过程中,着色剂在树脂基
作者简介: 王梦柯( 1997—) ,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成
纤用聚酰胺 6 / 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结构性能研
状着色剂,得到有色切片后经纺丝得到有色纤维。
究。 E-mail:18839125083@ 163. com。
而聚合后着色法是将树脂基体、着色剂及分散剂
高效、绿色节能的着色方法和工艺一直是行业的
追求目标。 原液着色法弥补了传统染色法的不
足,具有后加工污染小、能耗低、排放低的特点,备
受市场关注。 根据着色剂添加的不同阶段,原液
着色可分为聚合阶段着色和聚合后着色。 聚合阶
段着色法是在合成聚合物过程中加入浆状或粉末
维 [7-9] 。 原液着色过程中着色和纺丝同步进行,
32%的炭黑粉末与 PA 6 切片通过熔融塑化螺杆
存在制备母粒的载体、分散剂技术不过关,纤维生
PA 6 长丝,粒径为 20 ~ 25 nm 的炭黑粉末及复合
产过程不稳定等问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
进而获得良好的可纺性,实现极佳的染色效果。
有制备简 单、 不 易 变 质、 运 输 方 便 等 优 点 [17-18] 。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5)
摘 要: 综述了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 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制备有 3 种
方法:色母粒法、色油法和原位聚合法。 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主要应用于服装、家饰以及产业用等领域。
指出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品的品质长期以来处于中低端、性能不稳定、品种及色彩单一、存在低价竞争等制
2 色油法
假捻摩擦盘、导丝器的磨损,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
色油也称液体色母。 色油是将着色剂研磨分
散于液态载体中制备的液体着色剂浓缩物。 相比
于色母粒,色油的颜料分散性好,添加比例少,节
约能源且加工过程更简单
王秋豪
55
[32]
[30-31]
。
以 N,N-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为
在 60 d 以上,纤维的双 A 率可达 95% ~ 98%。 此
PA 6 弹力丝不仅弹性好、黑度高,且断裂强度达
颗粒容易堵塞喷丝孔,有时凸露在丝条外表面,造
嘴直径 1. 2 mm 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原液着色
以满足深染、细旦的高品质原液着色 PA 6 纤维制
备要求 [28] 。 在 纺 丝 过 程 中, 母 粒 纺 粗 大 的 颜 料
3. 72 cN / dtex,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性分别为
cN / dtex,沸水收缩率为 18. 3%, 各项色牢度稳定
在 4 级以上且色泽稳定的蓝色 PA 6 FDY。
色母粒是最常用的原液着色剂,颜料的分散
PA 6 切片按质量比 793 在螺杆挤压机内充分
主要依靠混炼设备混合元件捏合所提供的机械剪
PA 6 预取向丝为原料制备黑色 PA 6 弹力丝,在
度大。 后加工时还极大地损伤摩擦盘和导丝器、
超过 3% 的 黑 色 母 粒 混 合 后 纺 丝, 纺 丝 温 度 为
料的研磨 细 度、 分 散 剂 开 发 等 来 提 高 色 母 粒 的
第 3 期 王梦柯等. 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 6 纤维的研究进展
54
体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是产品可纺性和品质的决
制得锦纶色丝,强度为 4. 35 cN / dtex,卷曲收缩率
有色母粒法、色油法和原位聚合法。
匀、光稳定性好,可规模化生产。 陈建龙等 [24] 介
定性因素。 原液着色 PA 6 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
1 色母粒法
为 50%,伸长率为 32%;其织物色牢度高、色泽均
粒法。 20 世纪 60 年代起,瑞士、德国、美国等先
得到黑色的环保锦纶纱线;该纱线黑度与染整纱
添加剂 3 个主要成分组成的固态颜料浓缩物,具
1. 75%、断裂伸长率为 81. 4%,且成品率可达 90%
国外 PA 色母粒生产企业有欧洲的 Clariant,日本
的大日精化、大日本油墨等公司,产品的可纺性和
绍了一种免染环保锦纶纱线的生产工艺:将炭黑
质量 分 数 为 40% 的 黑 色 母 粒 和 PA 6 切 片 以
目前,原液着色 PA 6 纤维生产主要采用色母
792 的质量比通过螺杆挤压机熔融混合后纺丝
后推出色母粒产品,其一般是由颜料、载体树脂、
线无异,强度为 3. 46 cN / dtex、线密度变异系数为
[3-4]
。
PA 6 纤维织物以传统染色法( 后整理法) 为主,即
将织物投入染浴中浸染,通过染料分子的扩散使
纤维着色,其过程一般发生的是化学反应。 虽然
印染技术不断提高,但 PA 6 纤维织物染色仍存在
颜色耐候性差、色牢度不高、用水量大、环境污染
严重等缺点
[5-6]
。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开发更加经济
长丝性 能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当 炭 黑 质 量 分 数
PA 6 长丝高 5 ~ 10 ℃ ,纺丝速度选择 4 100 m /
强度可达 8. 0 cN / dtex 以上,具有较好的可纺性
和加工性。 李书海等 [27] 采用色母粒法制得原液
着色 PA 6 全拉伸丝( FDY) ,蓝色母粒中颜料的
聚酰胺 6( PA 6) 纤维又称聚己内酰胺纤维,
色母粒加入到基体中经熔融纺丝制得有色纤
学稳定性等,且吸湿率低、防虫蛀,广泛应用于服
可省去后续印染环节和多道加热工序,降低生产
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弹性及化
装、纺织、家饰、产业用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己内
酰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我国 PA 6 纤维的产能显
质量分数为 30%,直径 3. 0 ~ 3. 5 mm。 研究发现,
当含 水 率 在 0. 02% 以 下, 色 母 粒 质 量 分 数 为
0. 5% ~ 4. 0%、纺丝温度 265 ~ 275 ℃ 、喷丝板长径
比 2. 5、测吹风温 23 ℃ 、拉伸比 1 ∶ 1. 5 ∶ 2. 5、超
喂率 4%、卷绕角度 7° 时可获得断裂强度为 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