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作品“福磬有余”壶的文艺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123
CERAMICS SCIENCE & ART
呢?所以我们敢大胆地说,真的,永远就是真的,假的永远也真不了。
其实,做工精巧的茶壶,没有印鉴或自己的印鉴也是有收藏价值的,一定程度上说比做工不好的名家还更有价值呢!有的名家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名家自己本身也有许多在作假,普通人认为在其本人手里买的就是真的,其实不一定是真的,有的是徒弟或家人之作,当然,这是艺德问题了,我们认为手工艺主要看“功”,主要是看成“工”,主要是看“匠”,这里讲功是指壶艺,功好壶就好,也最实用。
当然,作假这种行为是绝对可耻的。
另外尚须附带约略讨论紫砂壶艺历史上的仿古作伪问题(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至二十世纪初期),也曾出现过一阶段摹仿古代名家作品的热潮。
有以名人传器摹仿复制的;有凭古玩商人根据紫砂壶艺史籍记载的品名,通过意匠地忆测构思设计制作,签署历代各名家的名款或伪仿印鉴加戮的。
诸如此类的作品,在笔者从业数十年来的观感研究所得,总结如下
数点:其一、凡是意仿明代作家类型的壶,无论在技艺上、泥色上都是远远超过历史原作。
因为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事物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更是长足地提高。
所以将摹制品与明代传器相比较,都显示出后代仿品的优越水平。
至于清初延至中期的几位杰出的大家,如陈鸣远、邵大亨等的佳作,尽管复制者技巧有多么精工,终觉得在神韵上有所不及, 不免有玉与燕石的差别。
但是这类作品流传至今日,一旦偶为好事者所获得,当然还是很有欣赏把玩珍藏的价值的,即使价值不大,但是历史意义或历史故事还是对后人有传承作用的。
它应当有别于现代的假冒伪造的膺品,亦更异于近年出现的借图谱伪造再仿的技低质劣产品的假中之假,用以自欺欺人。
好事诚然不可不千虑慎辨,以免受骗上当。
否则,将沦为“玩物丧志”。
以上仅供热衷于紫砂壶艺的人士作参考,并希广闻博识的同仁们,有以教我们。
这样的设计在整体上加深了“余”的印象,突出了整体的创作主题。
从造型制作和意蕴角度来看,这把壶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这把壶整体简练,点、线、面自然融合,融入了历史元素、现实元素中的美学特征,强调茶壶的主体结构的完整,过渡得体,曲线张驰称势,达到形体合理构成的完美性,将主题中所包含的灵动感予以体现,让茶壶的造型和装饰充满了个性。
2.该壶的结构比例科学,壶底以三足支起,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又以简单的桥型壶钮形成壶顶的透空位,二者与壶把一起共同显示了“虚”的一面。
三者以壶体这一实体作为共同的镶接物,使整体舒展大方,口、盖、体、钮、把、流等部位都统一在整体的设计中,并服从整体,做到与整体有机的结合。
3.这把壶在造型制作的过程中同步地嵌入了文化意蕴,让形体变化中分别带有现实和抽象的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让人能够通过茶壶上的形态装饰组合感受到传统文化氛围中吉祥、幸福的概念,同时也带来了对于现实生活中追求幸福的思考。
单纯的造型并不能产生文艺的概念,紫砂壶的创作也并非单纯的形体堆砌,而是结合时代与文化,将各个时期曾经诞生过的文化概念,用艺术性思维改造后的不同形体组合在一起,在作品“福磬有余”中,幸福是其中最大的含义,有“鱼”的概念则是一种具体而抽象的引导,鱼在这把壶上是具体的,但从鱼谐音到“余”就
变得抽象了,这样的装饰造型结合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作品本身的趣味,同时也便于观赏者的理解,从中得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相应的人生感悟。
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事物的反应是有所分别的,但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趋于一致的文艺概念理解。
例如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普通大众在生活中追求的仅仅是家有余粮,“福磬有余”在那个时代用来指代物质的满足;而当时间推进到了现代,工业化所带来的物质充裕让人们不再仅仅处于维持自身的温饱。
相反当物质充裕以后,更多的人会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现代人更加希望获得只属于个人的时间,“福磬有余”中的“余”就可以理解为“余暇”。
从这一点来看,传统文化中所流传下来的一些概念并非是始终不变的,围绕着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这些概念也会产生相应的偏移,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将其转变为符合时代风格的紫砂壶形态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紫砂塑造中的文艺概念。
总结:当代紫砂所处的世界,精彩纷呈,紫砂艺术创作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多元的文化带来多元的创意,各种各样的全新造型层出不穷。
紫砂文化艺术未来的道路显然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创造就成为了紫砂文化所要坚持的一种原则,紫砂创作的文艺概念也需要围绕着我们的文化概念而展开,并通过理论总结形成自身的文化体系,明末的雍容大度、清代的繁褥、近代的洐生、当代的创新,都将在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确立紫砂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为未来的发展铸就新的基础。
三、紫砂壶文艺的概念
(上接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