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增列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表-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表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申报单位名称:大连工业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年月日填
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内容要求:参照《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从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质量保障条件以及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就增列本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还须就与行(企)业合作的状况做出说明。
论证报告限5000字以内。
1.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
食品加工与安全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等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和相关科研、工程队伍的组织与培养为其基本内涵的专业。
它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食品工业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民生行业”,它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特征。
我国食品工业连续20年保持高速发展,超过机械工业而跃升为第一大产业,是为国家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已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辽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食品工业是辽宁省的传统工业,全省食品企业上万家,具有规模效益的近2000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是辽宁的特色工业之一。
建设“海上辽宁”、“蓝色农业”,海洋食品加工将成为辽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校本学科的海洋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学科特色相吻合。
随着辽宁养殖业、种植业及丰富的天然产物的开发与利用,必然
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本学科重要研究方向。
可以说,本学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三年来,我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毕业硕士研究生157名,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了食品专业的相关工作,走进了包括浙江工业大学、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食品学会、雨润集团、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旺旺集团沈阳分公司、北京三元乳业集团公司、百威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华润啤酒(沈阳)公司、大连棒棰岛海珍品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兴城觉华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着食品教学、科研、产品研发、生产、质检、品质控制、管理等相关行业。
毕业生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较好的发展空间。
食品学院自身每年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120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90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专业30人,每年有30-6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继续学习,为专业提供了优秀的生源;另外由于食品学院在国内和省内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每年都吸收大量国内,特别是省内的优秀毕业生报考食品专业,为我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
2.培养目标定位
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忠于祖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和热爱食品科学与工程事业的精神。
本领域硕士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了解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熟悉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具备独立解决食品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外语、计算机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
(1)学制与学分: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包括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必修课为20学分,实践课4学分。
学制2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含休学时间)。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工作量应在一年以上。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
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工作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3)企业实践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要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4.质量保障条件
农业推广领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依托于我校食品学科,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食品学科之一。
学科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开始与江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校食品学科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培育了“海洋食物资源综合利用”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
2012年,全国近300所拥有食品学科的院校有77所参与了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我校的食品学科排在全国第17名,辽宁省第1名。
2009-2013年连续5年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2013年7月食品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
学科现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合作创新基地、国家水产品工程研究中心贝类加工分中心、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辽宁省海洋食品重点实验室,并正在开展“十二五”海洋食品与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平台建设。
食品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领军人才”、“攀登学者”、“劳动模范”、“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获得者1人,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6人,千人层次4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
食品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206人,本科生514人,学业优异者将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年均有30%以上的研究生参加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举办的“研究生论坛”并发表会议摘要,年均40%的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和企业横向联合项目,发表研究论文。
食品学科目前正在承担项目107项,其中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务院各部委项目10余项,省级项目48项,横向项目39项,总金额共计4719.4万元。
近五年,获得各种成果奖励10余项,其中2010年“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继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的又一个国
家级科研奖励,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6项,完成15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学院具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每年颁发由企业设立的社会奖学金达20余万元。
学院已与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50多名外籍名誉或客座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到国外学习交流。
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日本冈山大学分别签定了联合培养协议,采用“2+2”的本科联合培养模式和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模式。
每年有一批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国际交流的机会,出国进行毕业课题研究、深造或游学。
5.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农业推广领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拥有自己的最大的优势和特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
食品学科获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转化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尤其在海洋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对海珍品的深加工研究已形成优势,多项成果产业化,拉动了海洋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批渔民致富,经济效益显著,这正是国家发展海洋战略和辽宁发展“海上辽宁”战略的需要。
食品学科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竞争力为目标,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应用学科,增强自身的学科特色,以学科特色促进和加大科研特色、社会服务特色的培育,注重技术的开发和转化,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条件和所处区域、行业的特点,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正确选定学科建设战略,避免在与其他学校强势、特色学科的培育和竞争中直接交锋,
发挥了比较好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也确立了我校食品学科的地位。
6.与行(企)业合作的状况
农业推广领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依托我校食品学科,食品学科一直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福建、广西、西藏等多个省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科先后与大连非得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大连新玉麟海洋珍品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大连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山东乳山正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新兴天然植物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兴安食品有限公司、福建一鸣海产品公司、广西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缘苍工贸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建立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超100亿元。
食品学科的海洋生物活性多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在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水产养殖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施转化,首次在国内建立了海洋活性多糖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养殖业其它行业如水产养殖业、苗种培育、餐饮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安排了农村富裕人员,使农民收入由以往单一种植收入,变为水产养殖、加工等多种渠道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强了我国水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了持续发展战略。
二、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
内容要求:请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办学特色制定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类别中分设领域的,需按申报领域分别制定)。
培养方案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领域、学制和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就业去向等内容。
结合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还须说明培养方案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一、领域简介
本领域涉及我国食品工业涵盖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等行业。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其现代化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本领域将食品工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与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农业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管理学与系统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研究。
本领域与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农业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领域密切相关。
二、培养目标
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忠于祖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和热爱食品科学与工程事业的精神。
本领域硕士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了解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熟悉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具备独立解决食品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外语、计算机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水产品加工
主要研究海洋鱼、虾、贝类、海参和藻类精深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
2.农产品加工
着重研究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并开展产业化研究。
3.食品分析与检测
着重研究食品功能性分析与检测方法、食品生产在线控制检测方法、食品成分快速检测方法、农药、抗生素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着重研究食品中危害或潜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的因素的控制与预防措施,研究食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其控制体系建立。
5.食品加工技术
着重进行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究。
四、学习年限
学制2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含休学时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包括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必修课为20学分,实践课4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学位论文工作
1.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工作量应在一年以上。
2.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
3. 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工作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七、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要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领域硕士专业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即由我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和
企业单位专家共同担任。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导师应以高度责任心教书育人,严格要求,保证培养质量。
导师应根据培养计划督促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导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课题研究、工程实践、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
十、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郑建仙.功能性食品生物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朱蓓薇,曾明湧.水产品加工工艺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
罗桂民.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陈守文,喻子牛译.微生物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2002.2
尤新.功能性发酵制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
叶勤.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姜成林.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
王光亚.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朱蓓薇.海珍品加工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12.
曹雁平.食品调味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赵谋明.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调味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
易美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
王福源.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陈合等.新型食品原料制备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2.重要学术期刊
Journal of Food Science,Food Processing,Food Chemistry,Cereal Food World,
Cereal Chemistry,New Food Industry,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Journal of Food Safety,Food Microbi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科技,中国食品学报,中国粮油学报,营养学报,食品研究与开发,中国乳品工业,食品科技,食品与机械
附表:课程设置表
课程性质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必修课
公
共
必
修
课
1024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文名称]
36 2 1
1008003
第一外国语:英语
[英文名称]
48 3 1
1008008
第一外国语:日语
[英文名称]
48 3 1
1008012
第一外国语:俄语
[英文名称]
48 3 1
1024005
知识产权基础
[英文名称]
16 1 1
1099001
信息检索
[英文名称]
16 1 1
专
业
必
修
课
1005002 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8 3 1
1117002
食品色香味化学Color, Taste and Odor
chemistry of Food
32 2 2
1117007 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 32 2 1
1117008
食品添加剂化学Food additive
chemistry
32 2 1
1117006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原理Agricultural
products storage and processing
principle
32 2 1
1117005
现代营养学
Modern Nutrition
32 2 1 实
践
课
(必选)1117014
食品工程实践Food Engineering
Practical Training
4周 4 2
选修课1024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英文名称]
18 1 2
必选1
门1204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英文名称]
18 1 2
1117001 食品酶学Food Enzymology 32 2 2
不少于
6分1110002
现代仪器分析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32 2 2
1117013
食品加工技术进展Progress of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32 2 2
1117012 食品品质评价Food quality evaluation 32 2 2
三、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简况表
填表说明
1. 本表由申报单位组织填写。
2. 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表格各项填写不下时可自行增加附页。
填写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
无相关信息时,请在表格中填写“无”。
3. 本表中所涉及到的专业人才需求、支撑学科专业、师资条件、专业实践成果、教学条件、实践基地、招生情况等方面,如无特别说明,都是指与所申报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直接相关的内容。
专业学位类别中分设领域的,需按申报领域分别填写。
4. 表格中关于近五年以来的数据是指2009年1月1日以来的数据。
5. 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6. 本表请左侧装订。
Ⅰ 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
(近三年相关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申报学位点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近三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毕业硕士研究生157名,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了食品专业的相关工作,走进了包括浙江工业大学、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食品学会、雨润集团、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旺旺集团沈阳分公司、北京三元乳业集团公司、百威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华润啤酒(沈阳)公司、大连棒棰岛海珍品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兴城觉华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着食品教学、科研、产品研发、生产、质检、品质控制、管理等相关行业。
三年拟招生人数
申
报学位点未来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30 人 30人
35人
保障优秀生源与招生规模的措施
食品学院每年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120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90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专业30人,每年有30-6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继续学习,为专业提供了优秀的生源;另外由于食品学院在国内和省内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每年都吸收大量国内,特别是省内的优秀毕业生报考食品专业,为我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
学校将通过研究生学院、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原则开展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组织协调支持研究生申报省、市、校级以及企业、学会开展的创新项目,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组织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一起申报国家、省、市以及企业横向课题,并展开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科技申报、管理、实施、结题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导师的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写作、学会报告、英文摘要写作等能力,并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学术会议,与其他名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说明:相关学科专业包括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以下同。
Ⅱ 支撑学科专业
Ⅲ 师资条件
1. 教师团队整体情况
教师
类别
职称
30岁以
下人数 31至45
岁人数 46至60
岁人数 60岁以
上人数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
学位人数
专 职 教 师
正高
3
9
8
副高 0 5 1 0 5 1 中级
9
9
合计 0 17 10 0 22 1 兼 职 教 师
正高
9
5
8
副高 0 2 0 0 0 0 中级
1
2
1
合计
0 12 7 0 0 9 总计
78
29
17
22
10
相关学科专业基本情况
相关学科专业名称 招生时间 获得学位授权时间
食品科学与工程
1985年 1984年 食品工程
2011年
2001年
2.主要专职教师简况
姓名年龄职称
学历/
学位专业
拟承担
培养任务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名称及获得时间
主要专业实践经历
朱蓓薇57 院士/教
授博士/本
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
1997.08
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国家科技奖励
侯红漫50 教授博士/研
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朱靖博51 教授博士/研
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王际辉44 教授博士/研
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
2004.08
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牟光庆47 教授博士/研
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
2004.08
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孔繁东56 教授学士/本
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
2002.08
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农绍庄58 教授学士/本
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
张彧45 教授博士/研
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
导、实践
教授资格证一线教学工作,企业实践指导,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成果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