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三)(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
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下渗与大气降水
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
2.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
①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
②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
③退田还湖,扩大湖区
④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选B,2选D。
第1题,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的减少、大气降水的减少和湖水的蒸发都为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主要原因;大气的输送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没有直接关系。
第2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增加湖水的水量;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减少对湖水的引用量。
(xx·绍兴模拟)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回答3、4题。
3.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积雪融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地下水大量汇入
4.与东侧相比,甲、乙之间河段西侧支流少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土壤
D.地形
【解析】3选B,4选D。
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东欧地区(乌克兰),结合甲地气候统计图分析,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有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从甲地气候统计图看出,春季降水并不多,该河流没有冰川融水补给,即使有冰川融水补给最高水位也是出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小。
第4题,影响河流水系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乙之间河段西侧支流少是因为受地形的限制,该河段东西两侧气候、植被、土壤差异很小。
下表A为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图B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
据此完成5、6题。
注:甲为1967~1976年乙为1977~1986年
丙为1987~1996年
A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小
B.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大
C.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D.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6.表A和图B所反映出的变化可能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
②河流的结冰期变短
③使新疆由干旱地区变为湿润地区
④增加灌溉水源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解析】5选D,6选A。
第5题,对比表中数据,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大;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小;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而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故选D。
第6题,该变化表现为降水增多,因该地缺水,所以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因降水增多,径流量增多,所以灌溉水源增加;而河流的结冰期受气温的影响,与降水的多少关系不大;因降水较少,所以不会由干旱地区变为湿润地区。
故选A。
(xx·河南三市联考)读某季节索马里洋流流向示意图,完成7~9题。
7.该季节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驱动图示洋流的盛行风及该洋流的性质是()
A.东北季风,暖流
B.西南季风,寒流
C.东南季风,暖流
D.西北季风,寒流
9.图示洋流沿岸的景观为()
A.热带荒漠
B.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7选B,8选B,9选A。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而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
第8题,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使索马里沿岸的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结合图中等温线可判断出索马里洋流为寒流。
第9题,索马里沿海地区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因而其景观为热带荒漠。
(能力挑战题)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为逆水航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D.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解析】10选A,11选D。
第10题,①处洋流为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动,科考船在该处航行时为逆水;
②处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为顺水航行;③处为西风漂流,为顺水航行;④处为南极环流,也为顺水航
行。
第11题,⑤处没有世界著名大渔场;①处洋流为日本暖流,向高纬地区流动;②处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③处为西风漂流,是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xx·湖北联考)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xx年7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如下图),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
合肥市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389立方米,实际年人均用水却高达426立方米。
预计xx年,合肥市的供水量达到7亿多方(立方米),缺口至少有5亿方。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表。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
利用系数
工业水重
复利用率
万元工业产
值用水量
居民人均
用水量中国0.4 50% 91立方米280升/天发达国家0.8 80% 9~18立方米130升/天
(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3)合肥市为缺水所困惑,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强度的影响,我国的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点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2)题,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这与我国污水的大量排放有关;材料二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这与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人们的节水意识有关。
第(3)题,主要从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夏秋较多,冬春较少;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
(2)问题: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
原因: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导致利用率低。
(3)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
13.(能力挑战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澳大利亚地势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某流域图。
(1)据材料一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__________补给类型,并说明原因。
(2)指出材料一中A、B两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指出洋流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3)指出材料二所示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湖泊的湖水性质。
【解析】第(1)题,结合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特点和地形特点可分析出其缺少的河流补给类型。
第(2)题,A处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B处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的河水都注入湖泊,因而可判断出其参与的主要为陆地内循环;河流将盐分不断带入湖中,由于该湖泊通过陆地内循环获取的水量很少,湖水中盐分的浓度不断上升,使湖泊成为咸水湖。
答案:(1)冰川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气温高;澳大利亚无高大山脉,因而不可能有冰川的存在。
(2)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3)陆地内循环湖泊通过陆地内循环补给得到的水量较少;盐分通过地表、地下径流带入湖中;经长期的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留存累积,形成了咸水湖。
36216 8D78 赸33983 84BF 蒿 L34430 867E 虾38810 979A 鞚40681 9EE9 黩JO>
30858 788A 碊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