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作者:廖九祥林进生彭锦英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究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方法 20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
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
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第3、5天,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紅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安全性有保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衰老破裂,肝脏功能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未发育成熟等原因,容易导致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胆红素血症[1]。
大多数新生儿为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但若是病理性黄疸,则容易导致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严重时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甚至危及其生命。
临床上目前主要采取蓝光照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时间照射会对新生儿的皮肤、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反应。
随着微生物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其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改善以及促进胆红素排泄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重视,但其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尚有一定争议。
本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0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②胎龄在37~42周; ③血清胆红素水平>221 μmol/L。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遗传性疾病;②胆道畸形梗阻;③新生儿家长治疗配合程度不佳或者中断治疗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
观察组中男53例,女48例,平均胎龄(39.12±1.23)周;对照组中男51例,女50例,平均胎龄(39.23±1.19)周。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充分告知新生儿家长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新生儿使用新生儿蓝光箱(上海泰益医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YP-100AB)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蓝光波长设置在420~470 nm,距离35 cm,新生儿眼部、会阴部进行遮盖保护,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14 h,间歇10 h。
1. 2. 2 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商品名:宝乐安,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规格:0.5 g×10袋),冲服0.5 g/次, 3次/d,连续治疗5 d。
1.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包括新生儿腹泻、皮疹、发热、呕吐等)发生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抽取新生儿静脉血,测量血清胆红素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第3、5天,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
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持续升高,黄疸会导致新生儿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影响其食欲,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若胆红素水平持续增高,
易进入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2],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
因此,早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十分重要,能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引起,因此治疗关键是降低胆红素水平。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蓝关照射的波长在420~470 nm[3],而这个波长范围的光可以为间接胆红素所吸收,通过蓝光照射可以有效将脂溶性间接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从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没有完全建立,无法有效将肠道内的胆红素分解成粪胆原尿胆原排出体外,而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及其黏膜修复,并有利于益生菌群的建立[4],从而提高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并促使其排出体外。
蓝光照射对新生儿的皮肤以及消化系统有一定副作用,因此,蓝光照射时间的长短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有直接关系。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考虑原因是,结合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后,可以加快胆红素通过消化系统的排泄,缩短蓝光照射时间。
另一方面,蓝光照射对消化系统的损伤比较明显,会造成新生儿腹泻、呕吐[5],而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可以改善胃肠道蠕动,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及再生,可以有效缓解蓝光照射对胃肠道所产生的副作用[6-8]。
因此,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安全性有保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燕全. 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研究. 医学信息,2016, 29(2):215-216.
[2] 朱晓颖,张碧丽,郭静. 蓝光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13(7):123-125.
[3] 王景全.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 49(3):319-321.
[4] 黄丽娜,林玉波. 观察蓝光光疗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2(18):141-142.
[5] 孙洁,林方.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学综述, 2016, 23(3):594-595.
[6] 王赛赛.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作用. 西南军医, 2013, 15(1):34-35.
[7] 金志彪,柳锡永.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0(2):106-108.
[8] 李旭斌,李锁更,张贤.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基层医学论坛, 2014(S1):55-57.
[收稿日期: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