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现将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如下:
二、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1. 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
(1)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是医疗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全面负责。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职责,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和人员追究责任。
2.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任务和措施。
(2)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考核。
(3)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技术审核,确保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合理。
3. 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控制医疗安全风险。
(2)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安全风险应急预案,确保医疗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4.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5. 医疗信息化建设制度
(1)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2)医疗机构应推进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检验等信息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医疗数据安全。
6. 医疗机构内部监督与考核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与考核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务人员考核,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3)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7.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三、实施与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2. 完善政策法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为医疗机构实施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培训与宣传。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4. 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实施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5. 严格责任追究。
对违反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医疗机构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结语
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