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促进术后病人早日康复,降低肺癌手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0例肺癌手术病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施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术后精心的护理。
结果病人术后恢复好,均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通过对肺癌手术病
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身心状况,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肺癌病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后护理
肺癌是肺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新发病病例数以10万计,在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占第一位,成为危害生
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疾病。
外科手术是早期非小细胞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提高
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我科收治的40例肺癌病人,行肺
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肺癌病人40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其中男病人32 例,女病人8 例;肺
叶切除26例,全肺切除14例;并且男性病人均有吸烟史,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
及良好的术后护理,均治愈出院。
2术前准备及护理
2.1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向新入院的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并介绍主管大夫及责任护士,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信任。
正视病人的
情绪反应,指导其正确地认识与对待疾病。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与支持和疏导。
消除病人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
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向病人解释手术的效果及注意事项,安排病人参加娱乐活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及治疗。
2.2一般术前准备
2.2.1 协助病人完善各项检查,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
接受检查。
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等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
集要求。
并了解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心电图、X线片、生化检查、血型、出凝血
时间、交叉配血、以及心功能等。
2.2.2 皮肤准备:清洁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
皮
肤准备一般在手术前一天进行。
按胸部手术常规备皮,修剪指甲,并协助病人清
洁皮肤,更换清洁衣服。
2.2.3术前给予充足地补液、营养药物治疗。
饮食上指导其进食富营养、易消
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
吸烟对手术及术后
影响极大,对于高龄病人并伴有长期吸烟史者,应严格戒烟,耐心说服患者于术
前两周戒烟。
2.3 术前健康指导
2.3.1 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训练深呼吸的方法为:嘱其取
坐位、半坐位,全身放松,眼睛微闭,深深吸气,然后慢慢将气呼出,每日2次
或3次,每次15 min。
有些病人病情允许时可做爬楼梯运动,以增加肺活量。
有
效咳嗽训练的方法为:深吸气后于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液咳
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此方法常用于术后身体较虚弱者。
2.3.2 指导病人进行肺功能扩充器训练,以增加肺活量方法为:嘱病人取坐位
或半卧位,做一次正常的深呼吸后,把气球含在嘴里,尽力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直至吹尽气为止,每次3-5分钟,每分钟3-4次。
从病人入院后即开始,术
后第3天可继续扩充器训练。
2.4 术前抗炎治疗。
对合并肺部感染者,按医嘱行抗炎治疗。
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盐酸氨溴索30毫克,雾
化吸入,一日两次。
3术后护理
3.1 体位护理:手术后患者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给
予床头抬高30°—45°卧位。
此体位可使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
有利于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
减轻伤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呼吸。
3.2 生命体征的观察:进行心电监护,及时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
相应处理。
给予氧气吸入:肺叶、肺段切除病人术后给予3升/分氧气吸入,全肺切除病人术后给予4—6升/分氧气吸入。
3.3 输液的护理:对于全肺切除患者,当一侧肺切除后,血液全部流向余肺进行气体交换,使心肺负荷过重。
术后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输液时应掌握一少一
慢两原则,即输液量少,输液速度慢,以免因输液过多过快而诱发心衰和肺水肿。
全肺切除后患者24小时总入量不超过2000ml,对于老年人或原本伴有心脏病的
患者要尤其注意,输液量不超过100ml/h。
[1]
3.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3.4.1 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水封瓶内装无菌生理盐水500毫升,
长引流管没入水下2—3cm,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低于胸腔60—100cm,不可
倒转。
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水封瓶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预防上行感染。
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
固紧密,切勿漏气。
3.4.2 保持引流的通畅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防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和脱出。
病人全麻清醒后取30-45度卧位,需翻身时用患侧卧位,以利于胸腔
内积液的引流。
鼓励患者咳嗽,利于胸腔内积液的排出,利于肺复张。
每隔30—60分往下捏挤引流管一次,以免管腔被血块及脓液阻塞,保持其通畅。
3.4.3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第一个5小时内每小时记录一次引流量,以后每8小时记录一次或者按需记录。
正常引流量第一个2h
内约100—300毫升,第一个24h内约500毫升,第一个8h内引流液为血性液,
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
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2]。
3.4.4 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8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毫升,且无气体引出,听
诊呼吸音清,水封瓶中液体波动小或不波动,结合患者情况,x线片和肺复张良
好即可拔管。
嘱病人深吸气然后屏住,拔除管腔。
拔管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患
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
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5 术后疼痛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和治疗护理措施,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其情绪。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定时调整,协助
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
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
眠环境。
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防止牵拉痛。
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正确评估疼
痛,必要时遵医嘱用镇静或止痛药。
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听音乐、按摩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3.6 术后活动的指导告知患者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据病情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促进耐力的恢复。
术后第一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患侧抬臂、翻身或术侧肩臂上举、旋转等床上活动,有助于增加患侧胸壁活动度,促进胸膜淋巴回流,加速胸腔积液吸收。
术后第二天,病情允许可在床尾拴根粗绳,患者可借助绳子的拉力练习自己坐起,以增加肺活量。
对于老年体弱患者,术后应尽早给予下肢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肺栓塞。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后可自由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3.7 呼吸功能训练的指导
3.7.1术后当天可先采取腹式呼吸练习,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缓慢回缩,减少对胸部手术切口的刺激。
3.7.2 术后1-2天,可在腹式呼吸后,增加胸式呼吸练习,吸气时胸廓隆起,呼气时还原放松。
通过胸廓有节律的扩张和放松,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粘连及伤口皮肤紧缩,促进伤口愈合。
3.7.3 局部呼吸练习:在上述练习无不适后进行。
将双手紧压在肺叶切除的部位,吸气时使被压部位隆起,同时加压的手逐渐减压,吸气末保持2-3秒,然后呼出。
此练习可使余肺膨胀,充填空腔,避免术后遗留残腔而继发感染,同时还可缓解局部创面疼痛。
3.8 饮食指导:术后第一天进食半流质饮食,2-3天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注意少食多餐,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
每天合理搭配各种饮食,进食速度一定要慢,防止咳嗽,避免食物误吸入肺内引起肺部感染。
4出院指导
4.1 生活指导: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饮食卫生,忌暴饮暴食,戒酒,戒烟,保持心情舒畅。
4.2 复查:术后患者均需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1次,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放疗、化疗。
参考文献
[1]朱建英,韩文军.现代临床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55-559.
[2]史秀丽,王叶英.肺癌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