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范文(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范文
一、无缝钢瓶报废条件(内外表面检查)
1、瓶肩、瓶身或瓶底出现可见膨胀的
2、瓶身呈现可见波浪现象的
3、瓶体遭受火烧至使局部或全部过烧或烧结的
4、瓶体受到严重撞击造成变形的
5、瓶体受到电弧伤或气焊伤的
6、瓶体经过焊补的
7、瓶体焊有附加金属的
8、瓶体有用电弧点焊记号或号码的
9、用焊接法装配颈圈或底座的
10、瓶身直线度超过瓶体长度____%,圆度允差超过该截面平均外径____%的
11、瓶体音响不正常
12、面腐蚀:大面积的线状或密集的点腐蚀
13、瓶口螺纹壁有裂纹的
14、瓶口因偏心造成瓶颈壁厚小于7.2mm,螺纹呈尖牙或偏扣的
15、瓶底凹坑超过2mm的
16、在试验压力下,瓶体发生异常膨胀的
17、试验压力下,瓶体出现裂纹,渗水或冒水珠的
二、气瓶的报废处理
1、由气瓶检验员填写《气瓶报废通知书》
2、由气瓶检验单位对报废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报废气瓶的破坏性处理为压扁或将瓶体解剖。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范文(2)
不合格气瓶是指气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的损坏、老化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为了确保气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需要建立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
1.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不合格气瓶的处理流程,确保不合格气瓶及时得到处理,以保障气瓶使用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所有使用气瓶的部门和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
1. 不合格气瓶:指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损坏、老化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使用的气瓶。

2. 处理:指根据不合格气瓶的具体情况,进行修复、再验或报废的行为。

3. 修复:指对不合格气瓶进行检修和维修,使其能够继续使用。

4. 再验:指对修复后的不合格气瓶进行再次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5. 报废:指将不合格气瓶进行拆解或销毁,使其失去使用价值。

三、不合格气瓶的发现
1. 在日常使用中,若发现气瓶存在不合格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不合格情况可以是气瓶壁体存在明显的裂纹、变形等损坏,也可以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气等异常现象。

3. 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不合格气瓶进行检查和鉴定。

四、不合格气瓶的处理流程
1. 鉴定
a. 不合格气瓶鉴定由专业的气瓶检测机构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鉴定结果应包括不合格气瓶的具体损坏情况和处理建议。

2. 决策
a. 根据鉴定结果,对不合格气瓶的处理方式进行决策。

b. 处理方式可以是修复、再验或报废。

c. 对于无法修复或再验合格的气瓶,应及时报废处理。

3. 修复
a. 修复由专业的气瓶检修机构进行,确保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b. 修复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监管。

4. 再验
a. 修复后的气瓶应送往气瓶检测机构进行再次检验。

b. 再验结果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

5. 报废
a. 对于无法修复或再验合格的气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b. 报废处理包括拆解或销毁,确保气瓶失去使用价值。

五、相关责任和义务
1. 使用部门和人员需按规定使用和保管气瓶,发现不合格气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不合格气瓶的处理工作,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3. 气瓶检测机构负责对不合格气瓶进行鉴定和再验,确保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气瓶检修机构负责对不合格气瓶进行修复和维修,确保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5. 领导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不合格气瓶处理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规范实施。

六、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不合格气瓶处理的部门和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辞退等。

总结:
以上是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的一个范本,具体的操作细节和管理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建立和执行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对于保障气瓶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维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范文(3)
前言:
气瓶是一种承载高压气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确保安全,合格的气瓶是必须的,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合格的气瓶。

为了保证气瓶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义
不合格气瓶是指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不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气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气瓶外壳有裂纹、变形等损伤情况;
2. 气瓶内壁有锈蚀、腐蚀等情况;
3. 气瓶的阀门、安全装置等零部件存在故障或失效的情况;
4. 未经授权的改装、修复等情况;
5. 到达使用寿命或不得继续使用的情况。

二、不合格气瓶的分类和处理
1. 分类:
根据不合格气瓶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严重不合格气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气瓶,禁止继续使用,必须进行报废处理;
(2)一般不合格气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能够进行修复的气瓶,可以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修复,修复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轻微不合格气瓶:存在一些小问题但不会影响安全的气瓶,可以进行修复后继续使用。

2. 处理程序:
(1)严重不合格气瓶的处理程序:
a. 发现严重不合格气瓶后,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隔离,确保不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威胁;
b. 将严重不合格气瓶进行标记,明确标注“严重不合格”和禁止使用的相关信息;
c. 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拆解、处理和报废,确保不会再次进入市场或使用环节。

(2)一般不合格气瓶的处理程序:
a. 发现一般不合格气瓶后,停止使用并进行隔离,确保不对工作安全造成威胁;
b. 将一般不合格气瓶进行标记,明确标注“一般不合格”和禁止使用的相关信息;
c. 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修复,修复后需经过严格检测和验收,确保能够安全使用。

(3)轻微不合格气瓶的处理程序:
a. 发现轻微不合格气瓶后,暂停使用并进行隔离,确保不会对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b. 将轻微不合格气瓶进行标记,明确标注“轻微不合格”和限制使用的相关信息;
c. 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修复,修复后需经过严格检测和验收,确保能够安全使用。

三、监督和检查
为了保证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气瓶及时进行处理;
2.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和鉴定,确保气瓶的合格性;
3.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督查力度,发现不合格气瓶的存在,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罚措施;
4.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气瓶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结语
不合格气瓶的存在对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气瓶的安全和合规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我们相信可以确保气瓶的合格和安全,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