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第三单元 国情与责任 考点25 公平与正义名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安,多选)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 动。其意义是( )
A.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 B.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D.有利于公民学习身边的扶贫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养良好风 尚 解析:“扶贫日”是关爱和帮助贫困人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助于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4)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①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 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的关爱。 ②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 障。 ③正义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5)公民应怎样维护正义?(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①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秩序。 ②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③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 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④要坚持正义的标准,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⑤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 前提下,维护正义。
A.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B.当正义与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C.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D.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推动社会的进步 解析:材料中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正义制度,A、B、D三项是对正义制度作用 的正确认识,正义的制度是为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C项错误。
(5)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①在合作中,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 障,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②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③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④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特别提示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维护社会公平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扶贫标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一些少 数民族考生实施高考加分政策;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居 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免收农业税和牧业税;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建立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等。
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第三单元 国情与责任
考点25 公平与正义
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
近三年考题统计
考纲要求
年份/卷别/ 题号/分值
题型 命题角度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 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 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 会矛盾,理解发展和稳定的 关系,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能 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 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 则;了解党和政府致力于实 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观点提炼
1.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 前提下,维护正义。
例1
例2
解题指导
(多选)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说明( )
答案:ABCD
例1
例2
解题指导
多项选择题定选项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在定选项去留时,应该从题干规定性要求出发,运用考点知识对题肢 逐项对照比较。首先排除:①观点错误或部分观点错误的题肢;②观点本身正确, 但与题干没有关系的题肢;③观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逻辑关系,但与答案的要 求不一致的题肢;④观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系,但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确 定与题干完全吻合的选项。从题干的要求出发,运用有关知识点,对排除后留下的 备选题肢,逐个对照、比较、鉴别,最后确定与题干完全吻合的选项。
2.正义 (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①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 当权益的行为。 ②非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 正当权益的行为。 (2)正义要求我们怎样对待人的权利?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 己。 (3)什么是制度的正义性?它对公平有什么作用? ①制度的正义性就在于,它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每个人既 能从制度和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又要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 ②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特别提示1.结合下图区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对侵权行为以牙还牙是非正义的行为。 面对侵权行为,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行为,容易出现伤害他人、侵犯他人基本权 利的事情,不但不是正义行为,而且还是故意伤害他人、侵犯他人基本权利的违法 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误区警示
误区一:有了公平正义,就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 分析:该观点是错误的。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不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多样的,有些是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冲突引起的,因此,解决 对策也是灵活多样的,并不能仅靠维护社会公平来解决。 误区二:维护公平正义只是政府和社会的事,与公民个人无关。 分析:该观点错误。公平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不仅是政府和 社会组织的责任,而且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 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做有正义感的 人,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2015 南 昌,18,3 分 2014 南 昌,9,3 分 2013 江 西,13,3 分 2013 江 西,8,2 分
结合党和政府维 护公平正义的政 策和措施等热点 单选 材料及具有正义 多选 感的先进人物的 综合 事迹进行考查。着 重掌握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的重要 意义
1.公平 (1)什么是公平? ①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②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③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 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④公平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2)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是什么? ①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发展。 ②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 和发展才有保障。 ③有了公平,人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 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④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 持续发展。
(3)社会公平的表现有哪些? ①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 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②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需要公平地分配利益与负担。一个人取得多 于应得的利益或承担少于应承担的负担,都是不公平的。 (4)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①认识: a.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b.我们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②做法: a.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 平。 b.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 “不公平”现象。 c.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