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
《空语类理论》课件
空语类理论启示我们关注语言中未明确表达的成分,这些成分在语言理解和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该理论启示我们深入研究语言的隐含意义和语境信息,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空语类理论启示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隐含意义的理解能力,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总结与展望
06
理论框架的完整性
空语类理论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语言中的空位现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不仅涵盖了词汇层面的空位,还深入到了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使得对空位现象的解释更为全面和系统。
通过空语类理论的应用,译者可以更好地处理翻译中的省略、补充和转换等技巧,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空语类理论还可以帮助译者评估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发现翻译中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空语类理论的应用,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语言的演变和变化,探究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空语类理论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语言现象和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推动语言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空语类的功能
空语类在句子中起到语法功能的作用,如表示时态、语态、语气等,同时也有一定的语义内容,如表示动作的完成、进行或状态等。
语义内容
语法功能
无语音形式
可省略性
01
02
03
04
空语类具有一定的语义内容,可以表达动作的完成、进行或状态等。
空语类具有语法功能,可以表示时态、语态、语气等。
空语类没有实际的语音形式,但在句子中起到语法和语义的作用。
空语类理论在语言研究中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空语类理论与语言习得
04
空语类理论在母语习得中的应用
乔姆斯基空语类
乔姆斯基空语类
乔姆斯基(George Pólya)空语类是指使用似乎有意义却实际上不含确切内容的词语或总结句子的表达方式。
乔姆斯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空语范例,用于说明空语的概念:
"In the morning, I drank a colorless liquid from a transparent container."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具体,实际上含义模糊、无法判断,因为它未提供任何具体信息,只是描述了一个难以确认的场景。
例如,你不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它可能是水、清洁剂或者烧碱水。
尽管如此,空话可以用于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性表述、口号或政治概念等。
但是,在科技、学术或其他需要准确表述的领域中,避免使用空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语言可能导致误解或混淆,影响交流和理解。
简述空语类及其分类
简述空语类及其分类作者:毛丽娟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14期[摘要]空语类是生成语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议题,虽然没有语音形式,但其不论在句法层面还是语义层面,都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通过简要性论述,提出汉语中各学者对空语类的不同见解,从而说明认识和理解空语类的重要性。
[关键词]空语类;分类;汉语[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27-02一、空语类及其存在的确定性(一)“空语类”的提出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其概念是Choresky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所谓“空语类”,是指语言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的结构成分。
对于空语类研究的重要性,Chomsky写过以下一段话:“由于好几个原因,空语类的性质问题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人们已经证明,对这类空成分的研究与对照应语和代词的研究结合起来,能最好地探索哪些因素决定句法表达式和语义表达式以及它们的形成规则。
除此之外,研究空成分的性质还有一个特有的吸引人之处。
这些特点不大可能从能观察到的外部现象中归纳出来,而可以认为是反映了心理的内在缘由。
”由此可见,生成语法学家们对空语类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为建立起更加严格、具体的句法和语义规则提供事实依据,而且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语言本身存在的内部能力。
(二)空语类存在确定性的证明对于是否存在空语类,语言学家们曾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证明。
(1)a.John is too stupid to talk to.b.John is too stupid to talk to him.(1a)和(1b)相比,虽然只少了一个代词him,但这并不能看作是省略,因为(1b)中的him指的是说这句话时在场的某个人,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具体是谁,但不可能是John 本人;而(1a)这句话是说John本人太笨,以至于没人原因跟他(John本人)交谈。
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
1 第六讲 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一、“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在讨论“空语类理论”和“空语类分析”之前,先大致说说什么是“空语类”,或者说“空语类”与通常说的“省略”有什么区别。
(一)“空语类”的基本含义“空语类(empty category )”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实语类”或“语类(category )”而言的。
那什么是“语类”呢?不太严格地说,“语类”就是对某些充当特定句法成分的词和词组,或者由词和词组充当的特定句法成分,所作的一种更加抽象的概括。
我们都知道,语句的结构可以分析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而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主谓词组等词和词组又可以在语句结构中充当这些句法成分。
这样,“语类”可以看作是所有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和词组的总称,也可以看作是所有由词和词组充当的句法成分的总称。
举个例子说:(1)a 孩子病了。
b 弟弟吃了两个苹果。
(1a )中充当主语的是划线名词“孩子”,(1b )中充当主语的是划线名词‘弟弟”,充当宾语的是划线名词词组“两个苹果”。
这些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名词和名词词组,或者名词和名词词组充当的主语和宾语,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语类”。
相对于(1)中的“语类”,“空语类”就是指在语句中的某句法成分位置上没有出现的一些词和词组,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空”的。
举例说:(2)a ( )病了。
b1弟弟吃了( )。
b2( )吃了两个苹果。
b3( )吃了( )。
跟(1)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就在于(2)中有些原来可以有词语的句法成分位置上现在没有出现词语(用“()”表示):比如(2a )没有出现“孩子”,(2b )没有出现“两个苹果”或“弟弟”。
这些没有出现的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就是一种“空语类”:其中没有出现的主语又可以叫做“空主语”,没有出现的宾语又可以叫做“空宾语”。
表面上看,上面说的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复杂,也不难理解,因为好像这种“空主语”或“空宾语”就是过去一般语法书中常说的“省略”。
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
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本文通过对“零形式”“空语类”和“空符号”三个概念渊源进行追溯与辨析,指出“零形式”概念的使用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空符号”一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
“空语类”的表现形式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
在广义的视角下,“零形式”“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标签:零形式空语类空符号在语言学上,“零形式”(zero)是指没有外部表现形式(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
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层面的不同,这个定义也有着相应的限定与调整。
与“零形式”相关的部分概念术语——无论是形式上相似,还是方法论上沿袭——如“零成分”(zero element)、“空语类”(或“空范畴”,empty category)、“空符号”(blank sign)等等,如不追溯概念渊源,不分辨研究层面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概念术语混用不清。
本文旨在对“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
一、从形态分析开始的“零形式”“零形式”(zero)概念的运用,在语言学中渊源颇深。
两千多年前,印度语法学家巴尼尼(Pānini)就已经在语言描写、分析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我国音韵学中的“零声母”,也是运用“零形式”的典型例子。
索绪尔(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物质的符号对表达观念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可以满足于有无的对立(索绪尔,1980:126)。
一个符号所包含的观念或声音物质不如围绕它的其他符号所包含的那么重要(索绪尔,1980:166)。
在其著作中,索绪尔就使用了“零符号”“零后缀”等词语分析一些词的构形。
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在《语言论》中提到了英语“sheep”一词的单数、复数同音现象。
他指出,关于这点,印度人曾想到一个表面上是虚构的而实际上显然很有用的所谓“零成分”的方法:在“sheep”中,复数后缀被“零形式”——即不存在的任何东西所代替。
C#中0和“”和null和string.Empty的区别.docx
一、C#语言中,textbox的text的属性的默认值是空值,即this.textbox.Text=""。
二、NULL就是引用类型的空值,可以转化为其它引用类型,想怎么转就怎么转的0是具体数值。
三、string是引用类型;string str = null 没有创建内存空间,str中存放的是空引用指针;string str = "" 创建了内存空间,str中存放的是指向堆中的指针。
简单地说:string str ="";给你一张白纸;string str = null;连白纸也没有。
string.Empty就相当于""一般用于字符串的初始化比如:string a;Console.WriteLine(a);//这里会报错,因为没有初始化a而下面不会报错:string a=string.Empty;Console.WriteLine(a);或者用于比较:if(a=="")if(a==string.Empty)上面两句是一样的效果。
string.Empty不分配存储空间""分配一个长度为空的存储空间所以一般用string.Empty为了以后跨平台,还是用string.empty在C# 中,大多数情况下"" 和string.Empty 可以互换使用。
比如:string s = "";string s2 = string.Empty;if (s == string.Empty) {//}if语句成立判定为空字符串的几种写法,按照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是:s.Length == 0 优于s == string.Empty 优于s == ""您关于String.Empty和Null的问题是这样的,这两个都是表示空字符串,其中有一个重点是string str1= String.Empty和string str2=null 的区别,这样定义后,str1是一个空字符串,空字符串是一个特殊的字符串,只不过这个字符串的值为空,在内存中是有准确的指向的,string str2=null,这样定义后,只是定义了一个string 类的引用,str2并没有指向任何地方,在使用前如果不实例化的话,都将报错。
生成语法中的四种空语类
生成语法中的四种空语类蔡焱【摘要】空语类是生成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研究表明,空语类的存在具有心理现实性,因而可以认为它们是心智内在的反映,深入了解其性质可以揭示语言的语义表征和句法结构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原则与参数理论区分了四种空语类,分别是NP语迹、wh语迹(或者“变项”)、PRO和pro。
探索这四种空语类可以使语义、句法、心理方面的许多语言现象得以合理解释,有助于揭示并证明语言获得的内在本质,从而为普遍语法提供有力证据。
%Empty Categor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Generative Grammar. So far, four categori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namely, NP-trace, wh-trace, PRO, and pro.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intro- duction of empty categories in syntactic analysis helps reveal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s and hence reflect the innate natur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5页(P96-99,117)【关键词】生成语法;普遍语法;空语类;语迹;PRO;pro【作者】蔡焱【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一、引言空语类是生成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生成语法由乔姆斯基开创,致力于探究语言的内在本质,试图解释“语言是什么”(洪堡特问题)、“如何获得语言”(柏拉图问题)、“语言如何被使用”(笛卡尔问题)。
简要阐述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表达方式,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形式,可以通过书写、口头、手势等方式表达出来。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从简到繁的方式,从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开始探讨,逐步深入讨论符号的意义和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形式符号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形式,它可以代表实际存在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基本单位。
符号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文字符号、图像符号、手势符号等,它们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使用方式。
1. 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指用文字或符号来表达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拥有不同的文字符号系统。
中文使用汉字作为文字符号,而英文使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通过组合排列,可以表示丰富的意义和信息,是人类交流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2. 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指用图像或图形来表达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符号形式,道路标识、商标标识等。
图像符号通过图形的形式和颜色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具有直观性和易记性,是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形式之一。
3. 手势符号手势符号是指用手势动作来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形式,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问候手势、感谢手势等。
手势符号通过特定的手势动作来传达特定的含义,是语言交流中重要的辅助符号形式。
二、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符号不仅具有特定的形式,还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它在人类语言和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符号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符号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意义,是人类交流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文字符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图像符号通过图形和颜色来传达信息,手势符号通过手势动作来表达信息,它们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2. 文化表达符号是文化表达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符号形式和使用方式。
文字符号、图像符号、手势符号等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反映着人类思维和审美的多样性。
汉语_连谓_句式中的空语类分析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39XIANDAI YUWEN2008.08构是一个典型的参照点结构,有其内在的建构机制,而“的”字在该结构中的意义为凸显参照点关系。
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了动词“的”字结构作为例子,例句还有待充实,但希望可以为“的”字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1]Langacker,R.W.1999.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郭 锐.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J].当代语言学,2000,(2).[3]胡裕树.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J].中国语文,1994,(2).[4]黄国营.“的”字句法、语义功能[J].语言研究. 1982,(1).引言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指具有某些句法和语义功能,但没有实际语音表现的语言成分。
空语类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空语类研究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空语类的性质是揭示汉语语法结构特点的关键所在。
本文着重分析汉语“连谓”句式中的空语类,先概述一下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内容,从而为“连谓”句式的空语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一、和空语类有关的一些内容(一)动词的“价”与空语类“价”这个概念原本用于化学中,是说明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被法国语言学家Lucien Tesniere 引入到语法研究中,以此说明一个动词(句子的中心)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行动元),动词的价就决定于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行动元)的数目。
动词能支配几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就是几价动词:一个动词不强制要求与某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就是零价动词;一个动词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就是一价动词(即一般所说的不及物动词);一个动词强制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就是二价动词(即一般所说的及物动词);一个动词强制要求与三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就是三价动词(即一般所说的双宾动词)。
艺术文本中“空符号”与“符号空无”辨析
艺术文本中“空符号”与“符号空无”辨析作者:胡易容任洪增来源:《社会科学》2019年第04期摘要:符号是意义的前提与条件,有符号才有意义,但电影艺术中许多案例表明,本应在场的人物影像符号缺场,并未构成表意的障碍。
观众期待中的人物视觉影像符号“缺场”留下的符号空白,形成了人物形象表意的张力和特定艺术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电影文本中人物符号的“不在之在”,辨析了零符号、空符号、无符号,讨论了“无符号”向“空符号”的转换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符号缺失情形下的表意机制,进而归纳了符号“空无”的普遍意义生成张力。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符号缺失;空符号;零符号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4-0177-09作者简介:胡易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任洪增,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研究成员(四川成都 610064)引言:符号学第一悖论引发的思考作为使用符号的动物①,人之存在的世界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的空间,而是一个符号充溢的世界。
人每天与之交道的世界,就是由语言、宗教、神话、艺术等符号编织而成的巨网。
人之在世一日,便要不断追问意义之所在。
但意义并非一目了然,意义世界是一个有待实现的世界。
当人获得某种感知,便迫切地期待解释出意义。
这个被意识到的感知就被认为是有意义而成为符号,只是意义不充分在场,而一旦意义实现,符号便完成其使命了。
以电影中的“悬疑”叙述为例,根据英国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Tailor,Soldier,Spy ,2014)中,苏联情报中心“莫斯科中心”在英国情报中心“马戏团”中安插了一名间谍“鼹鼠”。
得知此事后,已退休的乔治·斯迈雷奉命出山,与年轻的特工彼得·吉勒姆一起追查此事。
在整部影片中“鼹鼠”这一符号的意义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状态。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作者:李元瑞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02期摘要:零形式研究作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得到普遍关注。
近两年,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了汉语零句的重要性,零形式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立足汉语事实。
本文试图对该领域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零形主语小句回指零形式一、引言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零形主语小句,这类小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本来就没有主语,例如:“下雨了”“刮风了”;一种则是出现在篇章结构中,可以从上下文找出零形式所指称的具体对象。
针对“零形式主语”是否有回指,又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另一种是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
黄衍(2000)指出,回指是指语言中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回指语)某种程度上由另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先行语)确定。
零形回指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再次提到某个指称实体时,采用零形式进行指代,表面上没有具体语言符号或语音形式的指称现象。
零形回指是汉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几乎可以出现在句子中任一名词或代词出现的句法位置。
汉语是零形式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尤其是主语使用零形式进行编码的情况更为常见。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外学者陆续对汉语的零形主语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在此,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零形主语小句相关概念(一)零形主语概念Chomsky(1982)提出GB理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在GB理论中,“空语类”(empty category)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空语类”,主要指语言结构中某个NP具有具体的语义所指内容,同时也占据句法结构中NP成分的位置,没有实际的语音形式或书写符号形式。
由于零形回指没有实在的词汇、语音形式,如何更加严谨地对零形回指加以确认就成为首要问题。
计算机程序编译原理 第2章 形式语言概论
文法举例
例2.6 1型文法G6=(VN ,VT ,P,S),其中VN={S,X,Y,Z}, VT={x , y , z} , P={S→xSYZ|xYZ, xY→xy, yY→yy, yZ→yz, ZY→YZ, zZ→zz} 例2.7 2型文法G7=(VN,VT,P,S),其中VN={S,T},VT={a, b,c, d},P={S→aTd, T→bT|cT|b|c } 例2.8 2型文法G8=(VN,VT,P,B),其中VN={B},VT={(,) }, P={B→(B)|BB|( )} 例2.9 2型文法G9=(VN,VT,P,S),其中VN={S},VT={0,1 }, P={S→0S1, S→01} 例2.10 正规文法G10=(VN,VT,P,A),其中VN={A, B, C, D}, VT={x, y, z },P={A→xB|yC, B→zB|y|yC, C→xD, D→yD|x }
文法和语言的几点说明
(1) 文法中某些非终结符不在任何规则的右部出现,该非 终结符称为不可到达的; (2) 文法中某些非终结符,由它不能推出终结符号串来, 称为不可终止的(无用非终结符); (3)可空终结符,可以用于消除左递归; (4)一个文法,如果它的一个句子有两棵或两棵以上的语法 树,则称该句子具有二义性。如果一个文法含有二义性的 句子,则该文法具有二义性。形如U→U的产生式。会引起 文法的二义性。
推导
定 义 2.3 G= ( VN, VT, P, S ) , α→β 是 文 法 G 的 产 生 式 , γ,δ∈V* , 若 有 v, w 满 足 : v=γαδ, w= γβδ, 则 说 : v (应用规则α→β)直接产生w 或说:w是v的直接推导 或说:w 直接归约到v 记作 v ⇒w。 例 G[S]:S→0S1, S→01 直接推导: 0S1⇒0011 (v=0S1,w=0011,使用规则S→01,γ=0,δ=1) S ⇒0S1 (v=S,w=0S1,使用规则S→0S1,γ=ε,δ= ε ) 0S1⇒00S11 (v=0S1,w=00S11,使用规则S→0S1,γ=0,δ=1) 定义2 定义2.4 v⇒+u 若存在v =α0 =>α1=>…=>αn=u, (n>0) 则称u为u的一个推导,记为v⇒+u。 定义2 定义2.5 v⇒*u 表示v⇒+u 或 v=u
空符号的名词解释
空符号的名词解释一、引言空符号是数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尽管它本身没有实际的含义,但对于形式系统的建立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空符号进行详细解释,从数学和逻辑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其定义、性质和应用。
二、空符号的定义空符号指的是没有固定语义或语言含义的符号。
它不携带任何实际信息,只是作为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占位符号存在。
空符号可以是一个空白符号、一个特定字符或符号,也可以是一个表示“无穷大”、“不存在”等抽象概念的符号。
无论是在数学还是逻辑学中,空符号都是为了满足符号系统的内部逻辑需求而引入的。
在数学中,空符号通常用于表示一些数值未知或未被确定的情况。
例如,在代数方程中,我们可以用字母x、y、z等表示未知数,表示一个未知数的值。
这些未知数在初始条件未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被视为空符号。
在逻辑学中,空符号被用于表示逻辑上的空集或不存在的情况。
例如,在一阶逻辑中,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空集,表示没有元素的集合。
这是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实例。
三、空符号的性质1. 空符号是不可解释的空符号没有具体的语义,因此无法通过解释来理解其含义。
它无法被翻译成具体的实际情况或概念,只能作为一个占位符号使用。
在数学和逻辑学中,我们只能通过符号系统规则和推理过程来处理空符号。
2. 空符号可以与其他符号进行组合尽管空符号本身没有具体含义,但它可以与其他符号进行组合,形成复杂的表达式或公式。
通过符号之间的组合和运算,我们可以从空符号推导出有意义的结论或结果。
3. 空符号是可替换的在符号系统中,空符号通常具有替代其他符号的能力。
当我们遇到一个未知数或不存在的情况时,可以用空符号来替代,从而使得符号系统的处理更加灵活和通用。
四、空符号的应用1. 在数学中,空符号被广泛应用于方程求解、函数定义以及代数推理等领域。
通过使用空符号,我们可以进行更加抽象和通用的数学推理,得到更一般的结论。
2. 在逻辑学中,空符号被应用于集合论、谓词逻辑以及形式化推理等方面。
空符号 符号学
空符号与符号学一、引言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符号作为一种传达信息和意义的媒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符号学作为研究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科学,致力于探索符号的内在规律和复杂互动。
在符号学的研究领域中,空符号作为一个独特且富有深意的概念,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空符号的本质、实例分析、功能与意义,以及其理论探讨,以期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二、空符号的界定空符号,又称为虚空符号或空白符号,指的是一种不包含具体内容或信息的符号。
它通常以空白、沉默、缺失等形式出现,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却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空符号不同于常规的实体符号,它并非通过具体的形象或声音来传达信息,而是通过留白、隐喻、暗示等方式,激发受众的想象力和感知力,从而产生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共鸣。
三、空符号的实例分析在艺术、文学、设计等领域中,空符号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绘画中,空白画布往往能激发观众的无限遐想;在诗歌中,沉默和留白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的利用和布局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体验。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空符号也随处可见。
例如,在语言交流中,沉默和停顿可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图;在社交媒体上,空白和留白可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在广告中,空白背景和简约设计能够突显商品或品牌的特色和价值。
四、空符号的功能与意义空符号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
一方面,空符号可以通过留白、简约等形式来突出主题或重点,强化受众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在电影剪辑中,适当的空白能够增强剧情的紧张感和悬念;在音乐中,沉默的部分能够突显乐曲的高潮和情感表达。
另一方面,空符号可以通过创造想象空间、隐喻或暗示等方式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空白或未完成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空白或简约的设计风格能够传达出品牌的高品质和简约主义理念。
五、空符号的理论探讨关于空符号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符号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零形式研究作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得到普遍关注。
近两年,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了汉语零句的重要性,零形式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立足汉语事实。
本文试图对该领域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标签:零形主语小句回指零形式一、引言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零形主语小句,这类小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本来就没有主语,例如:“下雨了”“刮风了”;一种则是出现在篇章结构中,可以从上下文找出零形式所指称的具体对象。
针对“零形式主语”是否有回指,又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另一种是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
黄衍(2000)指出,回指是指语言中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回指语)某种程度上由另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先行语)确定。
零形回指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再次提到某个指称实体时,采用零形式进行指代,表面上没有具体语言符号或语音形式的指称现象。
零形回指是汉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几乎可以出现在句子中任一名词或代词出现的句法位置。
汉语是零形式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尤其是主语使用零形式进行编码的情况更为常见。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外学者陆续对汉语的零形主语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在此,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零形主语小句相关概念(一)零形主语概念Chomsky(1982)提出GB理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在GB理论中,“空语类”(empty category)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空语类”,主要指语言结构中某个NP具有具体的语义所指内容,同时也占据句法结构中NP成分的位置,没有实际的语音形式或书写符号形式。
由于零形回指没有实在的词汇、语音形式,如何更加严谨地对零形回指加以确认就成为首要问题。
1.从句法上讲,零形主语主要分布在主语和宾语位置。
媒体语言“零X”词族的结构、语义特征及形成
媒体语言“零X”词族的结构、语义特征及形成在当下的各类媒体语言中,我们很容易就搜到这样一组词---"零容忍""零风险""零利率""零收费"……这组词在结构和语义上有着很高的相似性,我们把它们称为"零 X"词族.这类词在媒体语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语义上大都表示否定的"没有""不"之义.例如:1. 任建明十分赞同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态度.他说,对待腐败,我们必须坚持"零容忍".( 《检查日报》2013. 10. 29)2. 因为卫生站和医院收费标准不同,如果执行"零加价"政策,客观上就会出现"一药两价",对同一个医院看病的病员很难解释清楚.( 《山西日报》2003. 6. 7)3. 最近有部电影《厨子戏子痞子》很精明,找了张涵予、刘烨、黄渤做制片人,零片酬拿票房分成.( 《解放日报》2012. 6. 2)"零"在《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1998) 中的释义有 7 个义项: ( 1) 零碎; ( 2) 零头; ( 3) 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 ( 4) 数的空位; ( 5) 表示没有数量; ( 6) 温度计上的零度; ( 7) 姓.从词典中收录的词语来看,只有个别词语如"零蛋、零声母"表示"没有数量",其他大都没有表示"没有数量"这个义项,即"零"用这个义项构词很少见.而现在,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报刊,还是电子媒体网络均很常见这类"零 X"词语.可以看出,在这类"零 X"词族中,"零"在意义和功能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那么,这类"零 X"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媒体语言为何如此钟爱"零 X"词族? 它有着怎样的语用表达效果? 本文在考察2003-2013 年出现于各大报刊标题和新闻内容的"零 X"类词语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和语义特征、形成机制及语用价值.一、"零 X"词族的结构和语义特征( 一) "零 X"词族的结构特征"零 X"类词语一般为偏正结构,即"零"对"X"起限制或修饰作用.能出现在"X"位置上的语法成分主要有名词性词语( NP) 、动词性词语( VP) ."零 + NP"类词语占大部分,具有极高的能产性和通用性.例如:1. 如今,广德已开通城乡公交线 42 条,贯穿城区范围以外的 8 个乡镇、127 个建制村,实现了全县村村通公交,城乡"零距离".( 《中国交通报》2013. 12. 6)2. 据悉,11 月 18 日,银华基金"零费率"活动在公司网上直销平台上线.( 《中国证券报》2013. 11. 18)3. 华西大学在京推出万名学子"零学费"入学计划.(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 6. 5)常见的"零 + NP"类词语还有: 零风险、零中介、零误差、零利率、零现金、零噪音、零门槛、零资本、零差异、零学费、零时差、零差错、零口供、零关税、零利润、零信息、零主题、零网费、零佣金、零强度、零价格手机时代、零事故班组、零优势思维、零工时合同等."零 + VP"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动名兼类词,一种是单纯的动词.例如:4. 该技术经实际应用后,不仅使铅、锌、硫产品总回收率提高了 24. 7%,而且实现了选矿废水和尾矿废渣两个"零排放".( 《中国环境报》2003. 12. 19)5. 行业产量"零增长",实际上是结构性的"零增长".( 《消费日报》2013. 11. 13)6. 在全局实施"零上访"控制机制,即实现越级上访零控制.( 《人民公安报》2003. 11. 26)常见的"零 + VP"类词语还有: 零等待、零干扰、零加价、零死亡、零投诉、零销售、零信访、零污染、零伤害、零感染、零储蓄、零遗憾、零停机、零压缩、零阵亡、零阻抗、零租借、零记录、零回复、零接待、零进球、零宽恕、零土地招商、零持卡报告等等.( 二) "零 X"词族的语义特征"零 + NP""零 + VP"类词语的语义大都表示否定的"没有""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没有""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否定."零 X"词表达否定时存在一个语义上的预设,即"原本应该有但现在没有""一般情况有但现在没有"或者"人们预期有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语义预设.例如: "零首付"指买房子原本应有首付而现在没有; "零风险"指的是一般情况有风险,而现在没有风险; "零进球"指的是人们预期有进球但实际上没有等等."零+ NP"的用法存在已久,只是不多见,而"零+ VP"则是新出现的用法,二者均表示"NP、VP 的量为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零"是个数词,而人类对名词的认知经常从数量开始.尽管汉语里数词要和量词结合才能修饰名词,但"零 + NP"也只是从形式上突破了数词和名词的组合规范,从认知角度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理解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能与"零"组合的NP 往往是带有"量范畴"的普通名词、抽象名词或物质名词,像专有名词、时间处所名词等量含义不明确的类型是不能与"零"组合的,如没有"零长江、零现在"等用法.而"零 +VP"的组合其实是对"VP 的数量为零"在音节上的缩减和语义上的凝固提炼.如"零投诉"其实是对"投诉的数量为零"从音节上进行缩减,语义上进行提炼简化.这就像汉语里的"副词 + 名词"现象一样,例如"很绅士"是指具备"体贴、有礼貌、性情温和、懂得谦让"等绅士特征,前者是对后者的简练凝固,这其实是一个语法折叠的过程.二、"零 X"类词族的形成机制( 一)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为"零 X"形成奠定基式张谊生( 2003) 认为,"零 X"词族是在翻译专门术语的过程中逐渐引入汉语的[1].我们知道,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进步,中外语言文化交流逐渐频繁.在引入新概念、新科技、新思想的同时,英语、日语等强势外语词汇也会进入汉语,与汉语不断融合."零 X"的起源就与英语"zero"有关,英语流行结构"zero x"对汉语"零 X"的影响很大.如在翻译时,英语相关报道中的"zero pardon""zero tolerance""zero risk""zero defect"就会被译为"零宽恕""零容忍""零风险""零缺陷"等等.在融进汉语的过程中,"零"表示数量的含义逐步弱化,词义逐步朝着"虚的、空的、空位""不、没有、无"等方面发展; 再加上经常在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逐步由一个自由语素演变成定位语素.从广义的词缀概念来说,凡是位置固定、意义泛化而构词能力强的成分都是词缀."零"显然具备这样的特性,完全可以归入"类词缀"行列.零作为一个传统的数词,构词能力并不强,收入词典的词语也很有限.现在,无论是在传统的媒体报纸上还是电子媒体网络上,"零"都十分活跃,构词能力很强.这与其前缀化密不可分.周日安( 2003) 指出: 数词"零"出现在名词和动词前的频率非常高,表现出向前缀发展的倾向[2]."零"一旦类词缀化,"零 X"类推作用就会逐渐增强,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零 X"词族.其实,在中外语言交流中,这种引入的类前缀还有很多,如 super - 译为"超-"、micro - 译为"微-"、anti - 译为"反-"、post 译为"后-"等等.这些类前缀引入汉语之后,很快与汉语融合,甚至汉化进而形成词族现象.( 二) 词语模机制使"零 X"获得类推性和能产性与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影响汉语词缀发展的同时,"零 X"的流行也源于汉语自身特点.不难发现,"零 X"是个开放的集合,凡是具备量范畴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均可以填入"零 X"结构.李宇明( 2002) 指出: 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能批量产生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语形成词语族[3].依据词语模理论,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标是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是词语模中的空位.在"零 X"中,"零"为模标,"X"为模槽.禹存阳( 2011) 在论述词语模对词汇系统的影响时谈道,词语模会引起汉语词汇系统内部的词语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主要指在词形不变的情况下而功能发生变化[4].在"零 X"词族中,模标"零"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一个能独立成词、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的自由语素,逐步变得位置固定、能大量构成新词,可以归入广义上的词缀,或者叫类前缀,只是意义出现了泛化还没有完全虚化.其实汉语里的词缀本来就是由实词演变而来,而虚化是有一个阶段的,虚实兼备是很多词缀的语义特征.作为模槽的"X"则形式多样,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多音节成分,如"零持卡报告""零污水排放"等等.从语义特征来说,凡是具备量范畴的名词性和动词性成分都可以进入,具备量范畴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对于动词而言,所谓的"量范畴"比较宽泛,有的"量范畴"表现得比较明显,如"零消费"中的"消费","零增长"中的"增长"等虽然是动词,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量含义的.有些动词的量范畴可能需要读者根据语境去补充,如"零消费"实质是指"消费的数字为零","零接待"指"接待的费用为零"等等.有些动词的量范畴则可能表现在动量方面,即动作发生的次数.如"零违规"是指"违规的次数为零","零投诉"是"投诉的次数为零"等等.无论是名词性成分还是动词性成分,都是用"零"来对其"量范畴"进行修饰限定,继而在语义上产生否定之义.之所以要具备量范畴这一语义特征,原因是尽管"零"表现出词缀化倾向,语义也与作为实词时的意义大有不同,但它由数词虚化而来这个事实毋庸置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讲,数量词一般与有量范畴的词语进行搭配,而名词是量范畴最为典型的一类词,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零 + NP"出现最早、数量最多、接受度最强.在我们看来,"零 X"就是一个由模标"零"和模槽"X"构成的造词框架,人们可以利用词语模的现成性,根据语用的需要填入合格的空位成分,便捷地造出新词.词语模造词的类推性和能产性使得人们优先选用这种方式构词,形成一个庞大的词族,而这又会加速该词语模的凝固、定型与流行,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家族词语来.需要注意的是,词语模在运用语言的类推机制造词时,有时也会有误导作用.孙艳( 1998) 提到了语言的类推机制"极易形成轻率地模仿造词的风潮,在语言发展中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5]."零X"族词虽然体现出流行趋势,但毕竟产生时间不长,还未完全凝固定型,具有一定的不稳固性.这体现在语言运用上就会出现一些生搬硬套造出的"零X"族词,语义含混,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产生歧义.有些词语的理解不能按照常规的"零 X"族词的理解方式进行类推.例如: "零突破"并不是说"突破的量为零",而是指"对零的突破"; "零起步"不是"起步的量值为零",而是"从零开始起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位,是因为语言的类推机制使得人们具有了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势,在交际中会顺手拈来说话者认为最简洁最时尚的方式来表达,而未细细考究该结构的本义.有些词语甚至还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理解,如"零接触":1. 客户青睐"零接触"金融服务以及金融电子化的趋势,在非典时期体现得更为清晰.( 《新华每日电讯》2003. 5. 29)2. 高校奥运"零接触",场馆大学锁定四所高校.( 《北京晨报》2003. 9. 12)例 1 中,"零接触"是指在非典期间,电子金融服务的"接触次数、接触面为零"性让客户放心,所以更受青睐."零接触"的意义是"不用、无需接触".例 2 中,场馆锁定高校,正是为了和高校来一次"距离为零的接触","零接触"的意义是"亲密接触".例 1、2 意义正好相反.这正说明在语言的类推机制下,人们往往求新求简,随意大量地采用词语模构词模式造词,使得"零 X"族成员"鱼龙混杂",意义多样,这就造成了当需要读者补足语境来理解语义时,有可能会产生多种理解.三、"零 X"类词语的语用价值( 一) "零"直接修饰"X"使行文显得简洁凝练、言简意丰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要求是既要言简还要意丰,既要保证信息传达的量充足,还要求信息传达方式的简洁经济.尤其是在媒体语言中,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会更高.汉语里数词是不能直接和其他词搭配进行组合的.在"零 X"中,"零"直接与"X"进行搭配正是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零 X"的组合其实是对"X 的数量为零"从音节上进行缩减,在语义上进行提炼简化,就像"副词 + 名词"现象一样,这种超常搭配使得语表形式简洁明快、短小精悍,同时又保留了充足的信息传达量,甚至更为丰富.如"零首付"不仅仅告诉读者"首付的数目为零",还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本来是应该有首付的,但现在不用缴纳了".正如超常搭配"副词 + 名词"的组合"很男人",是把所有男人应该有的优点合而为一来说,虽然言简,意义表达上反而更为丰富.( 二) "零"的运用折射出科学性、专业性色彩"零 X"起先主要是作为专业术语来使用的,如物理学上的"零电势""零电荷",语言学上的"零声母""零形式"等."零"作为一个数词,本来是从正无穷到负无穷之间的一个客观数据,随着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对"零"的再认识,加上语用表达的需要,"零"语义上发生泛化,"零 X"也逐渐进入当代汉语的通用领域.我们知道,媒体语言承担着向读者和听众传递信息的重要责任,更是倾向于追求词语的专业化、术语化,以彰显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篇章内凸显出专业性、科学性色彩,以赢得读者认知心理上的认可呢? 众所周知,数字化是科学性的表现,所以巧妙地运用数字"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例如:1. 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确保死刑案件"零差错".( 《法制日报》2013. 11. 22)2. 广东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改革,在部分地区试行零资本即可注册公司.( 《人民日报》2013. 12. 6)3. 失物招领中心坚持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效率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异、服务态度零投诉"五个零"服务模式.( 《重庆日报》2013. 11. 21)4. 古天乐近年来一扫过去"花心"形象,现在几乎是"零绯闻".( 《南宁晚报》2013. 11. 11)5. 学院有责任为他们注入可持续发展力、增强竞争力,让学生"零公里"就业.( 《光明日报》2012. 9. 28)以上例句中,"零 X"在媒体语言中分别用在了法律、经济、服务、娱乐、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报道由于数字"零"的使用而折射出专业性、严谨性,使要表达的内容容易获得读者的信任和接受,从而更圆满地完成了信息的传播.( 三) 与预设相逆的特殊否定令读者耳目一新"零 X"中的"零"通过对"X"的"量范畴"进行修饰限定,继而在语义上表示对"X"的否定.从表达来看,"零 X"的实际否定效果与一般否定不同,这里的"零"不是简单地表示"X"不存在,决不能简单地替换为"无"或者"没有".沈家煊( 1993) 对"语用否定"进行考察,认为"语用否定不是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否定句子表达命题方式的适合性,即否定语句的适宜条件".他进而把语用否定分为 5 种[6].我们认为,"零 X"属于语用否定中对"预设"意义的否定,即在人们共同的认知背景里,"零 X"词族都包含一个共同的语义预设: "X"本来是应该有、经常有或被人们认定要有的.现在通过"零"对之加以否定,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语用效果.语言事实证明,这种对预设的否定往往富有辩解性,更加有力.四、结论本文从媒体语言中的"零 X"入手,分析了这类词语的结构和语义特征.就形成机制而言,"零 X"的形成受到西方语言文化的影响,首先是模拟专业术语中的"zero x",然后通过词语模的类推机制,逐渐衍生出众多的"零 X"词族.由于类推机制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可能会生搬硬套造出一些"零 X"族词,在需要人们补足语境去理解时,语义理解可能会含混,有的甚至会有歧义.总之,"零 X"词族已经从起先的专业术语中泛化到语言的通用领域,在媒体语言中它更是高频出现,作为对信息传递要求极高的媒体语言来讲,"零 X"词族采用与语义预设相逆的语用否定方式,使行文显得简洁凝练,折射出科学性、专业性色彩,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价值使其有着其他否定表达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参考文献][1]张谊生. 当代新词"零 X"词族探微[J]. 语言文字应用,2003( 1) : 96 -103.[2]周日安. 数词"零"的缀化倾向[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 5) : 67 - 73.[3]李宇明. 词语模[M]∥邢福义. 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46 -157.[4]禹存阳. 基于新词新语的词语模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 : 51 -53.[5]孙艳. 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 2) : 85 -89.[6]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 中国语文,1993( 5) : 321 -331.[7]何瑾. 零距离接触"零 X"[J]. 汉语学习,2004( 5) : 46 -49.[8]戴卫平,杨卫东."Zero X"词族与"Zero"翻译[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 1) : 10 -14.。
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空符号问题
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空符号问题空符号即最早由Chomsky提出的“空范畴”,这里所谓的“空”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只有所指没有能指。
也就是说,“空”是有它的客观现实性的。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现象,由于自然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很多存在的现象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语音形式来表达这一意义,这些只有意义而没有语音的符号就是空符号。
一旦有了表达这些意义的需要,就会创造一定的语音形式,从而使空符号具备了能指成为“实符号”。
下面我们先对空符号的概念及它在现代汉语句法中的概念作一个解释:一、空符号概念的界定1.空符号概念及空符号理论的提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Chomsky,他的提法是“空范畴”,所谓的“空”就是语音形式是空的。
他指出了空符号的本质,即“只有所指没有能指”。
但空符号理论的提出却和20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形式语言学理论关于如何建立语法模型以及在语法模型中如何解决语义问题的讨论有密切关系。
最初阶段的语法模型不考虑语义,这就产生了大量语法上合格但语义上不合格的句子,为解决这一矛盾,后来的语法模型在句法的深层结构中引进语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词义搭配的问题,由于语义特征描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语义还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语法模型经过不断的修整,把动词和名词的论元语义关系放在深层结构中加以处理,把其他语义关系放在表层结构处理,但这就使得语义解释必须在两个层面加以处理,如何能够在一个层面就解决语义问题呢?深层结构只处理动词和它所联系的名词的语义关系,那么在表层结构中保留深层结构的形式,深层结构就不用动词和名词的这种保留语义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语迹”的概念,“语迹”也就是名词移动后在原来位置上留下的痕迹。
这也就是最早的“空符号”。
“空符号”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其他一些术语称呼,如张斌先生的“零形式”、沈阳的“空语类”等。
空符号理论最初是在语法模型中语义解释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广泛应用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在语音层面,如汉语中的“零声母”,词汇层面,如介于“长-短”、“好-坏”之间的不长不短、不好不坏现象等都属于空符号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成分”概念,最开始是从形态分析描写入手的,这与 结构主义学派以及美围描写主义学派的理论构建,乃至印 欧语的形态特征都冇着密切联系。
我围咅韵学中的“零声 母”概念,也是通过考察形态分布而运用的。
其后,围内学者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层而上,对 “零形式”也作了描述。
邵龙青( 1984)将“零形式”定 义为“某些语法结构含冇某种语法意义但并无与之相对应 的语咅标记(即‘冇标记成分’)的语言现象”,将其确 立为语言自身的某木要素,来说明“零形式”这•概念在 汉语语法分析中的作用。
刘文莉(1990)针对各家对“零形式”理解的不同, 提出“零形式”应同吋具备三个条件:1.在深层语义中, 理.论上存在•个跟它紧相邻的、同形同咅的结构成分;2.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〇(零形式),即 在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吋用〇标记;3.该结构成分在 实际iS语中不能填补。
刘文莉将“零形式”视为“深层结 构中的语义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表示法”,并且区分了 “零形式”与“省略”“隐含”的差异。
可以看出,“零形式” •词,最初是从形态分析描写 开始,逐步运用到其他研究层而的,不同学者对十“零形 式”的不同定义,是建立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层而上 的,突出的是“无形而冇质”的特征。
二、从语义解释出发的“空语类”“空语类”(或“空范畴”,empty category) ■词, 木是逻辑学术语,后来被生成语言学引入,用十指称“形 式上不存在而在语义上存在”的成分。
在生成语言学里, “空语类”要解决的是语义问题,目的是对语言做出冇效 的语义解释。
①在生成语言学早期的语法模型中,不考虑语义,便 会生成大最语法合格但语义不合格的句了。
其后的语法模在语言学上,“零形式” (zero)是指没冇外部表现 形式(语咅形式)的语言成分。
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和研究层而的不同,这个定义也冇着相应的限定与调整。
与“零形式”相关的部分概念术语—无论是形式上相似,还是方法论上沿袭—如“零成分”(zero element)、^空语类”(或“空范畴”,empty category)、“空符号”(blank sign)等等,如不追溯概 念渊源,不分辨研究层而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概念术语混 用不淸。
木文旨在对“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 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
一、从形态分析开始的“零形式”“零形式” (z e r o )概念的运用,在语言学中渊源 颇深。
两千多年前,印度语法学家巴尼尼(Pdnini)就已 经在语言描写、分析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我围咅韵学中的 “零声母”,也是运用“零形式”的典型例了。
索绪尔(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 物质的符号对表达观念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可以 满足十冇无的对立(索绪尔,1980:126)。
-个符号所包 含的观念或声咅物质不如围绕它的其他符号所包含的那么 重要(索绪尔,1980:166)。
在其著作中,索绪尔就使用 了 “零符号”“零后缀”等词语分析•些词的构形。
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在《语言论》中提到了英 语“sheep” •词的单数、复数同咅现象。
他指出,关十这 点,印度人曾想到•个表而上是虚构的而实际上显然很冇 用的所谓“零成分”的方法:在“sheep”中,复数后缀被 “零形式”——即不存在的仟何东西所代替。
在其著作中,也出现了 “零成分”“零特征”“零式交替成分”等词。
此外,霍凯特(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中, 也出现了“零复制”“零系联成分”等词语。
; 索绪尔、布隆菲尔德、霍凯特等人提出的“零形式”42016. 11理论•综述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孙博摘要:本文通过对“零形式” “空语类”和“空符号”三个概念渊源进行追溯与辨析,指出“零形式”概念的使用 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空符号” 一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
“空语类”的表现形式 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
在广义的视角下,“零形式” “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关键词:零形式空语类空符号型在句法的深层结构中引进了语义特征,但由十语义的复 杂性,导致存在•个问题: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语义关 系不•致。
对此,可以设想•个“无形而冇质”的成分,保留某个结构的语义关系,通过演绎与变换,使表层结构 与深层结构在语义关系上达成•致。
在此某础上,“空语 类”的概念应运而生。
从“无形而冇质”的特征来看,“空语类”与“零形 式”是相同的。
无可否认,在设立“空语类”的概念吋,生成语言学必然受到了“零形式”概念的影响。
需要指出 的是,“空语类”表现为“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 于“空语类”。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使得语言系统中“零 形式”成立并对其进行描写具冇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因为 既然物质符号对表达观念来说并非必不可少,那么可以假 设存在着不使用物质符号进行表达的观念;通过考察其与 其他符号所包含的观念或声咅物质的对立是方法依据而不 是操作原则。
因此,“零形式”是不是语言自身的某木要 素,“零形式”究竟如何确认,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空语类”是为了满足生成语言学理论的自洽性而提 出的,其确立与考察运用了生成学派的方法,即通过语迹 (trace)和代用词(PRO),冇明确的操作原则。
这也是 “零形式”概念与“空语类”概念的区別所在。
在句法语 义的解释需要下,在理论自洽的前提下,我们亦可尝试设 立“空语类”,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什么“轻动词”(light verb)理论的出现——它木质上是“空语类”的设立,表 现为零形式成分。
袁毓林(2013)对此做了更详细的解释与归纳:“‘零成分’与‘空语类’的差別在十:前者是在形态学 分析的框架下,通过发现程序而确立的没冇语咅形式、但 是冇语法意义的成分,•般是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缀,因而可以作为•种特殊的语言成分而完全性地列举;后者 是在句法学分析的框架下,通过评价程序而假设的没冇语 咅形式、但是冇语法功能占据特定的语法位置的成分,可以看作是承担某种语法功能的实词性成分的影了,因而 只能确定某些结构的某些位置上存在着某种类型的‘空语 类’,可以通过举例来例示但是无法完全性地列举。
”三、广义视角下的“空符号”“空符号”(blank sign)这-概念的运用比较杂乱。
冇人称之为“零形式”,冇人称之为“空语类”,还冇人 称之为“缺格”“空位”等。
②“空符号”•词,围内最早见十工希杰(1989)《语 言中的空符号》•文。
工希杰认为:“冇许多事物千真 万确地存在着,但却并没冇相应的语言符号。
初学英语的人,被现代英语中的①(鸡)[horse (马)----ox (牛)----sheep (羊)----〇(鸡)----dog (狗)]惊呆了,在现代英语中没冇•个与现代汉语中的鸡等价,与现代英语中的horse----ox----sheep----dog可以并列的符号,所以只好写作〇—一空符号。
”③此处的“空符号”与前文的“零形式”和“空范畴”理抡•综迷冇着木质上的区別。
工希杰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发现是语言中某些概念的符号缺失,而不是符号木身缺少语咅形式。
与工希杰“空符号”相关的是他提出的“潜词”概 念,属十文化与语用方而的研究。
刘静(2007 )在《现代汉语句法的空符号问题》-文中指出:“‘空符号’即最早由Chomsky提出的‘空范 畴’,这里所谓的‘空’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只冇所指没冇能指。
也就是说,‘空’是冇它的客观现实性 的。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最的现象,由十自然语言表达的冇限性,很多存在的现象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中没冇相应的语咅形式来表达这•意义,这些只冇意义而没冇语咅的符号就是‘空符号’。
”笔者以为,根据前文所述,“空符号”并非源十乔姆斯某提出的“空范畴”;关十“只冇所指没冇能指”的表述,也并非指在语言系统内部没冇外部表现形式(语咅形式)的语言成分。
刘静认为,语咅上的零声母、词汇上 “长一短”之间不长不短的现象、句法当中的动词配价理 论,语用上的表达功能等都与“空符号”的问题相关。
“‘空符号’的类型从广义上来看可分为省略、移位和隐 含。
”“从狄义来看,在句法中‘空符号’具冇划分词界的功能。
”这不同十工希杰的观点,而是在语法、语义、语用的不同层而上把“零形式”与“空语类”混合起来统 •视作“空符号”,从而将“空符号”•词的概念外延扩大了。
韦世林(2009)认为空符号“是指以空白、或间隔、或停顿、或距离等形态作为其符号的能指,而其符号的所 指,则需要在各个符号系统中联系实符号才能具体显示的 •类特殊符号”,并且“存在十仟何符号系统与符号活动 中”。
照此观点,语言既然作为符号系统,当然存在“空符号”。
这便是更多地从符号学而并非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空符号”了。
四、结语综上所述,“零形式”概念的使用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而“空符号”•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
“空语类”的表现形式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十“空语类”。
在广义的视角 下,“零形式”“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在而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层而吋,使用不同的概念术语,是冇必要的。
注释:① 参见徐盛桓《空范畴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4期,第1页。
文中指出,空范畴是不同于“空位”(slot,即相同的语法功能可以分布的位置)与“零指前”(zero anaphora,即参照前面的词而做出的省略)的,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②参见杨锦芬《空符号研究述评》,《丝绸之路》2012年第18期,第23页;刘静《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空符号问题》,《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第5期,第27页。
刘静认为,张斌所 52016. 112007.[3] 胡晓灵.汉语空范畴识别J ].外国语,1987,(5):13-18.[4] 刘静.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空符号问题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版),2007,(5):27-28.[5] 刘文莉.汉语句法中的零形式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0,( 1 ):108-114.[6] 邵龙青.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零形式[J ].语文研究,1984,^ (1): 25-31.6过程中的其他术语称呼,对此本文并不赞同。
③转引自王希杰《潜词和空符号的再认识与空符号学》,《文化与传播》2012年2月第1卷第1期。
文中引用了韦世林对其“空符 号”概念的评价:“王先生所说的‘空符号^,其实应该叫作 ‘无符号’ ‘符号缺’或者‘符号空’。
”这与本文的观点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1] 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 ).语言论[M ].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务印书馆,1980.[8] 王希杰.潜词和空符号的再认识与空符号学J ].文化与传播, 2012,(1): 51-57.[9] 韦世林.空符号与空集合的微妙关系初探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 4 ): 42-47.[10] 徐盛桓.空范畴初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 ( 4 ):1-8.[11] 杨锦芬.空符号研究述评J ].丝绸之路,2012,(18):23-26.[12] 袁毓林.零形式与零成分的确认条件J ].当代语言学,2010,(3): 220-231.[13] 袁毓林.作为方法论策略的零形式与零成分J ].汉语学报,2013,(1): 25-30.(孙博云南昆明云南大学文学院 650000)2016. 11"理抡•综迷论话语连贯的相对性□杨娟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话语连贯研究的状况,发现至今尚未有学者对话语连贯的相对性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