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文化的文学性与英美文学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的文学性与英美文学关联性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和茶历史可以说都是由中国茶文化影响而来的,英国也是如此。
在英国仅仅数百年的饮茶史中,茶文化的确很早就产生了,由于最先传入英国的是红茶,红茶文化便是英国特有的茶文化,英国的文学家们对茶有着浓烈甚至痴狂的宠爱,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英国式下午茶的美学价值体现。
这种维多利亚式的英式茶文化审美为茶文化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英国茶文化概述
1.1英国茶文化的进展史
明朝万历年间荷兰海船行至澳门贩茶至欧洲,从这时开头,中国茶叶直销欧洲,茶叶渐渐风靡荷兰,1661年,“饮茶王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饮茶之风传入英国宫廷贵族之中。
自此,饮茶渐渐成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潮流。
到18世纪,茶代替了啤酒和杜松子酒,成了英国最流行的饮料。
至1848年由东印度公司的皇家植物园主管罗伯特将茶种偷偷带到印度培育成大型茶园后,英国皇室在自己的殖民地上有了自己的茶园,这时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都开头了饮茶的风尚,英国红茶文化也渐渐开头成形。
随后,在维多利亚时代,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安娜在小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了饮茶和吃小点心的支
配,并和伴侣们共享这种方法,不久,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时间段,英国贵妇们会吃甜点,品茶叶,久而久之上流社会便产生了下午茶礼仪,并渐渐普及至平民社会,这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下午茶,至此,英国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就此产生。
1.2英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的茶文化是不同于中国的,“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天下皆知。
英国人的这种饮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饮茶时间不同。
中国人饮茶时间是任凭的,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为每天两次,即11点钟的上午茶(morningtea)和下午3、4点左右的下午茶(afternoontea),尤其是下午茶,这是独具英国特色的英式饮茶文化;第二,饮茶喜好不同。
不同于中国人偏好清茶的苦,英国人更宠爱加入牛奶、糖或柠檬汁的茶,此外,英国人最偏爱的茶是红茶,中国人则更喜好绿茶。
2英国茶文化中的美学价值———以下午茶为例分析英国的茶文化是与众不同的,具有浓烈的英国特色,除了对红茶的特殊偏爱,最为典型的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了。
这个在维多利亚时代由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开创的饮茶习惯快速传播,并连续至今,目前,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英国茶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之一,为世人所熟知。
英式下午茶这门综合的艺术有着讲究的礼仪,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
美,具有格外重要的美学价值。
绝大部分英国人都有规律的饮茶习惯,而一些文学大家甚至将对茶的宠爱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去,如奥斯汀、狄更斯等等。
文学家们对茶和英式下午茶的场景做了生动描写,这使得英式茶文化有了更深的文学韵味。
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英国下午茶对茶具的选用、饮茶场景、饮茶礼仪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以下便是对英式下午茶的独特审美的概述:首先,也是最典型的,就是在对茶具的使用要求方面有很高要求,要求茶具具有美感,这是从维多利亚时期就有的。
英国人认为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便是精致的茶具,茶具必需要华丽且不媚俗,体现贵重的审美。
在外观上,茶具一般为瓷质或银质,要绘有繁复的花朵,镶有金边;在类型上,英国下午茶的标配茶具可谓简单,含有茶壶、杯具组、滤匙、碟子、糖罐、餐巾、等等。
这些都蕴含着英国人高雅的独特审美情趣。
此外,在饮茶场景方面,英国人一般会选在下午茶时间会客,正因如此,下午茶一般会选择在气氛优雅、环境淡然的地点,诸如家中的会客厅等,在这种高雅的环境中一边品饮茶水一边畅谈,是英国人所享受的。
复次,英国人下午茶的礼仪也格外讲究,尤其是正式的茶会英国人对着装格外讲究,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要穿着正式,茶具的摆放、茶点的端上时间等也都有要求,正式的茶会还必需要伴随高雅的古典音乐。
总之,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审美,英国人将茶具的地位看得很高,
他们认为茶具的华丽代表的是一种贵重的气质,体现的是英国人追求的高雅隆重。
英国的文学家甚至将自己比作茶鬼,这可以看出英国人对于茶的独特情怀。
在英国茶与文化进行了完善的融合,体现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绝妙美感,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美风格的独特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愉悦身心。
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的时刻是神圣性的,它标志着心灵的放松,同时也是一种友善的证明,犹如中国人待客之道是主人亲自下厨,为客人做上丰富的一餐一样,英国人的待客之道即是挽留客人并为客人亲自煮一壶茶,邀请客人共饮,享受奇特的下午茶时间。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读
同中国人一样,英国人也宠爱写茶,茶于英国,不仅是“灵魂之饮”、“缪斯之友”,更是文学的主角之一,是诗人、作家偏爱和追捧的文学素材。
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或作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或作为感人诗句中的灵魂存在。
3.1英国小说文学中的茶文化在英国的很多著名小说中都有对茶的描述,包括对茶会场景、饮茶情景、饮茶礼仪、茶具等等的描述,在很多英国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都会有关于茶这种独特英国文化的描写,尤其是对英式下午茶的描写,几乎可以在每个著名小说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奥斯汀是对茶文化推崇的最毫不吝啬的典型代表人物,她的很对作品当中都对茶、品茶等做了细致描述,在她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傲慢与
偏见》中,奥斯汀几乎在整部作品中都穿插描写了饮茶的情景片段,例如“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挤在桌子四周,贝内特小姐在桌旁沏茶,伊丽莎白在旁边斟咖啡……”、“在英国上流社会,茶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聚会”等等,并且他还在书中具体介绍了那个时期英国上层贵族名流们参与茶会时的具体着装、茶具、饮茶礼仪等细节。
此外,她在给姐姐的书信中曾有这样的语句:“当你有新茶的时候,别忘了告知我,我照旧格外想品尝新茶,就像猫看到老鼠一样。
”由此可以看到她对茶的如痴如狂的宠爱和追求。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也是对茶情有独钟,仅在他的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中就有80多次对茶的描写,不同于《傲慢与偏见》,他展示的大多是那种平民生活中的非正式的英式茶会,是那种喝着六便士的茶水、热吵闹闹地谈天论地,是那种喝茶时杯碟碰撞的吵闹景象,他对茶的描写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吵吵嚷嚷的牌桌前、在一群高谈阔论的老太太和老头子们中间、在以茶代酒的戒酒运动中,这些描写使《匹克威克外传》对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描写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萧伯纳的《卖花女》中,将下午茶茶会与伊丽莎白之间做了对比,剧中描写了与贵族茶会格格不入的伊丽莎白在被尴尬的支配到茶会后伪装出贵重的气质,却因为日常的习惯和她的做作而暴露本性。
可以说整场剧都是在一个贵族茶会中进行的,体现出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礼仪要求。
此外,很多人物传记
中也记叙了一些名人在生活中对茶的喜好,其中,《拜伦传》就是典型的例子,莫洛亚在这本书中展示了拜伦对茶的宠爱,拜伦认为生活中没有茶会使他苦恼不已,即使参与武装斗争也要喝一杯红茶之后再去办事,拜伦将茶称之为“中国的泪水”。
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英国人的茶文化。
3.2英国诗歌散文中的茶文化除了小说中对英式茶文化有大量渗透外,英国的诗人们和散文家们也偏爱咏茶。
很多有没得诗句和散文都以美丽的笔触表达了他们对茶的宠爱。
由于英国的卡琳娜皇后喜饮红茶,在她的生日时就有诗人便写下了《饮茶王后》送与她:花神宠秋色,嫦娥衿月桂。
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
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
物敷称东上,携来感勇士。
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欣蓬事诞晨,祝寿介以此。
茶可以说是文学家们的思想源泉的助力者,是关心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的重要力气。
他们在诗文中表达了他们对于茶的宠爱和感谢。
英国诗人EdmundWaller认为茶在他的工作当中起到很大的关心作用,他甚至认为:“茶是深思的良友,更是想象力的翅膀”,即他把他的写作才华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茶饮。
“茶啊!……当你的味道从绚烂进入无味之时,却是我获得生命中最为喜悦的时刻。
”这是戏剧家ColleyCibber对茶的由衷赞扬。
而塞缪尔约翰逊对饮茶宠爱到甚至在他的文学俱乐部里以茶会友。
著名散文家乔治吉辛在他的很多散文中都以美丽的词句描写了茶和饮茶文化,
《四季随笔》中的“茶叶与散文相见是满足的、休闲的”,《冬天》篇中的“或许我在喝茶的时刻,最感安闲之乐。
”“茶壶端进房时飘来的那种扑鼻芳香,多么甜蜜啊!”等等的抒情描写,字字句句满是对茶对心境塑造的奇特力气的赞美。
从诗人们的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对生活的哲思,饮茶是一种文化,一种有着乐观价值的文化。
这点与中国的茶文化的作用是格外相像的。
综上所述,英国的茶文化体现着英国独特的审美倾向,是一种英式的高雅贵重,这种独具美感的英国茶文化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在赐予了文学作品优雅的美感和极大的生活性的同时,也使得英式茶文化为文学作品所传播弘扬,为整个世界的茶文化体系做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