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7-05T15:07:25.79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作者:林长章
[导读]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林长章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三明市 366100
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化教学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教育环境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体系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一步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渠道以及开展信息化实验拓展教学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培训,以实现最终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培养策略
引言: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影响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基于这样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强化在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十分必要。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一名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及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策略,以期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所裨益。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意义
在当前社会中,信息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

将信息化的技术与当前的中职教学进行结合,能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方面信息化的技术为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手段带来了多种变化。

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使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应用,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养成。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

对于教师而言,许多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都主观或者客观地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教学负担以及课后作业批改等方面的负担,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从而让教师能够对教学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

而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信息化教学技术大多具有将理论化的知识具象化、平面化的知识立体化的能力和特点,因此可以说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难度,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及其运用提供了帮助。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问题
2.1缺乏完备的信息化建设
尽管当前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已呈快速蔓延之势,大多数学校都已配备多媒体设备,但信息化建设仍然不够完备。

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达标,数量不足以全校同学使用,多媒体的使用频率较低,因而相关设备形同虚设。

信息化教学并未彻底渗透中职计算机教学,反而只是作为一个形式存在。

2.2难以大范围推广
信息化教学无论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项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方式。

但是多数教师并未有过专业的训练,自学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难以达到要求的标准。

若大范围进行技术培训,又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这些是中职学校难以完成的。

2.3教师能力不足
教师群体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对于一部分较为年长的教师来说,心理上的排斥和轻视使他们不愿意投入精力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整体环境,自然也就不愿意参与到与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中,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完成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而对于另一部分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相关领导缺乏重视和关注,以致学校内没有针对教师信息化知识的系统培训环境和课程。

教师通过网络上零散的知识自主学习很难提升这方面能力,以致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单向输出式教学,明确计算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本质要求,熟知各类要素和关键信息。

教师要积极了解最新的、最前沿化的理念和技术,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可以接收到最为实用的知识技能。

3.2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
在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方面,最主要的障碍在于大部分教师的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存在很大的短板,以至于在熟悉信息技术的相关教学手段上有所不足,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基础化信息培训和教学。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中职院校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教师群体信息教学体系。

目前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培训体系主要以主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

但实际上这种碎片式的培训往往只能让教师了解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对基础的知识却并不涉及,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超出学习范围的网络信息方面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因此,中职院校关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应该借鉴学生的上课模式,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机制。

3.3拓展信息化搜集渠道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教学中,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需要对教师拓宽和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具体来说,在提高教师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教学的意识这一方面,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示范课以及信息化教学专题研讨会等途径来半强制性提高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意识。

而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能力这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基础信息知识课程中增加相关的知识模块,并且在确定内容时参考本校在信息教学资源的具体渠道和特点,让教师通过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4提升中职教师教学能力
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
过程中,院校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教学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手段和能力。

因此,除了对教师开展专业的、基础性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培训之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将实际的教学课堂与之相结合,安排教学实践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环节,从而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比如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个计算机项目的制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状态,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高。

3.5创建考核机制
要使得全体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都全方位的投入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中,只靠口头呼吁难以达到预计的效果,必须要形成一定的硬性制度,靠外在驱动力推动教师的自我提升。

对此需要创建考核机制,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的设置要在达到评价需求的前提下体现人性化,太容易则难以达到严格的约束力,难以有效督促教师;太严格则会让教师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适得其反。

因此,考核机制的设置要把握好度,以求得最优化效果。

结语: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领域而言,信息化教学是难以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改变自己的观念,迎接挑战,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提升,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当前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一定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晓雯.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2018(16).
[2]黄家梅.浅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立项课题“中职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探究”(项目编号:JAT191866)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