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及IE七大手法5

合集下载

IE七大手法-五五法

IE七大手法-五五法
问:为何要此时锯? 答:因为要走到后面铁架取橡皮管及A处取锯子,然后才能放到柜台 上锯。 问: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时间锯? 答:似可在最初于铁架处取管子时锯,或事先锯好最常用的各种尺 寸的管子。
五五法案例二:
问:由谁做?(由什么人来锯)(Who)
答:由发料பைடு நூலகம்锯。 问:为何要发料员锯?
五五法十大法则
四、例外法则
将经常发生的事物与偶然发 生的事物做区别. 将偶然发生的 状况加以例外管理原则来控制即 可. 而不要将经常发生的事物也 用相同的管理方式来管理.
五五法十大法则
五、集合法则 尝试将不同的单元事物结合在一起, 是否可以增加用户的功用及 效果?可以把那些创意结合在一起? 将目的结合如何?把各种物质结 合在一起如何?能与哪一种材料结合?改成合金如何? 登山者所考虑的原则是背负的东西希望愈轻愈好,所必需携带的 东西以应付各种野外事件的需求是愈多愈好. 因此, 在此种相互冲突 的矛盾情况的下, 必须将许多专门用途的工具, 例如: 开罐器、小刀、锯子、开瓶器、锉刀、剪刀等等必须用品, 设 法将的结合在一起(瑞士军刀),以达到上述二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此种 “集合”的东西一般来讲, 对不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个很好的改善方 式。
5W1H概述
What-完成了什么?
要做?
有无其它更好的工作?
Where-在何处做?
When-何时做? Who-由谁做?
Why 在此处做? | 在此时做? 为什么 要此人做? 要这样做?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地方?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时间?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人?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方法?
How-如何做?
5W1H解读
(六).How(如何)
1).如何使方法`手段更简单? 2).情形到底如何? 3).如何使作业方法简化,以减少劳力`降低成本? 4).要如何来做?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

12
4、防呆法应用原理
9、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 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例:车子速度过高时,警告灯就亮了。 10、缓和原理 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 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 例:鸡蛋之隔层装运盒减少搬运途中的损伤。 例:汽车之安全带,骑机车戴安全帽。 例:加保利龙或纸板以减少产品在搬运中之碰伤。 例:原子笔放在桌上老是被别人不经意拿走,怎么办呢,贴上姓名 条或加条绳子固定在桌上。
13
防呆法应用案例:
问题: 电动工具,附件,说明书及合格证作为一个一体化包装送至客户,但总是 发生漏装或错装事件,在对包装配线员工进行培训及惩罚后效果均不明显。 电动 工具 说明书
附件
这种防错方式属于检测式防错,完全杜绝了作业 失误的发生,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未增加作业 员负担。
14
二、动改法 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 则来改善个人、家庭及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 省力、省时、有效率的境界。
五、人机法 意义: 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究工作人员及工作机器间的组合运用, 改善机器与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应用范围: 1. 1人操作1部或多部机器. 2. 数人操作1部或多部机器. 3. 数人操作一共同工作.

人机法的运用
1. 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 2. 使工作平衡. 3. 减少周程时间. 4.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5.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4
一、防呆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匆忙起床赶着上学或上班时,才 发觉忘了带车票、钥匙、钞票、怎证件等等,这种忘记带东 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经验过。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有些人就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每晚睡前,将东西集中预放 在床边或事先预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内。所以一早 起来只要顺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后, 东西绝不会忘了带。这种 做法也是“防呆法”观念的延伸使用。

IE工程(七大手法)

IE工程(七大手法)

IE工程(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2、搬运工程分析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5.、动作分析6、动作经济原则7、工厂布置的改善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我们经常谈到的七大手法为1.动作改善法(动改法)2.防止错误法(防错法)3.5*5W1H法(五五法)4.双手操作法(双手法)5.人机配合法(人机法)6.流程程序法(流程法)7.工作抽样法(抽样法)我们经常见到的用到的就是最后这一种!招聘也经常问的ie的七大手法也是最后的提法。

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是應用科學及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我們工作的品質及效率,以達到提高生產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發展,個人的前途也有寄託之所在。

因此,簡單地說“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義,為了顧及記憶的方便,我們就以中文“改善”來代表“IE”的含義。

二、改善(IE)七大手法(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防呆法(2)動作改善法(動作經濟原則)動改法(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4)5X5WIH(5X5何法)五五法(5)人機配合法(多動作法)人機法(6)雙手操作法雙手法(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改善(IE)七大手法與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別“品管(QC)七手法”較著重於對問題的分析與重點的選擇,但對如何加以改善則較少可應用。

“改善(IE)七手法”較著重於客觀詳盡瞭解問題之現象,以及改善方法的應用,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彌補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為落實也更容易實現。

同時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單獨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發掘問題的技巧之故。

防呆法(Fool-Proof)一、目的認識“防呆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呆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之境界。

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

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

一、什么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业,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个英文字母的前缀结合。

“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

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二、改善(IE)七大手法1. 手法名称简称(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2)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5)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6)双手操作法双手法(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三、七大手法的用途名称用途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1)防呆法体实现。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2)动改法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4)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掘出可资改(5)人机法善的地方。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6)双手法地方。

(7)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四、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品管(QC)七手法”较着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重点的选择,但对如何加以改善则较少可应用。

“改善(IE)七手法”较着重于客观详尽了解问题之现象,以及改善方法的应用,以期达到改善的目标。

一、QC七大手法分为:1、简易七大手法:甘特图、流程图、5W2H、愚巧法、雷达法、统计图、推移图2、QC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3、QC新七大手法:关连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计数值:以合格数、缺点数等使用点数计算而得的数据一般通称为计数数据。

IE七大手法之五五法

IE七大手法之五五法
• 人、物、机器、方式的替代可以吗? • 废料可否加以利用呢? • 能否以较便宜的、较简单的代用呢? • 寻找发挥相同机能的代用品。
替代法则
1
阿基米实验
• 替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阿基米实验。他为了 察知王冠是否由纯金所制成,苦费心思, 最后 他想到:人的身体进入水中,可以使水出浴盆, 而这些涌的水,便等于身体的体积。
只要能达成目标,工作程序越简单越好,因为这样更省时、省力 、省钱。
Simplify (简化)
1
“五五法”应用案例——生活习惯
是否开阔自己的心胸,抛弃一切世俗杂念,宁静以致远 ?(Eliminate)
有没有检了芝麻丢了西瓜,舍本逐末的举措? (Eliminate) 等人的时候有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Combine) 坐车的时候有没有认真留意路旁的行人、建筑、广告
集合法则
6
• 尝试将不同的单元事物结合在一起,是 否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功用及效果?
• 可以把哪些创意结合在一起? • 把各种物质组合在一起如何?能与哪一
种材料结合? • 改成合金如何?
7
登山
• 登山者所考虑的原则是背负的东西希望愈 轻愈好,所必需携带的东西以应付各种野外 事件之需求是愈多愈好。因此,在此种相互 冲突的矛盾情况之下,必须将许多专门用途 的工具,例如开罐器、小刀、锯子、开瓶器 、锉刀、剪刀等等必须用品,设法将之结合 在一起称之为百宝刀,以达到上述二个相互 矛盾的目标。
IE七大手法之五五法
2
意义
“5W1H”是一种提问技术,“5”
代表多次。意思是通过对问题反复多
次的提出质疑,才能将问题的症结所在
发掘出来 .
问一次,够吗?
当然不 !
3
五次追问为什么?---寻找真因

IE七大手法-五五法

IE七大手法-五五法

IE七大手法之
---五五法
五五法概念
)1.手法名稱 5 ×5W1H法又稱5 ×5何法,又稱質疑創意法,簡稱五五法。

)2.目的熟習有系統的質問的技巧,以發掘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創造改善途徑。

)3.意義5WIH是一個探討問題質疑的技巧,是告訴我們最好要“問5次以上”才好,才能將問題的症結所在發掘出來。

類似我們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之精神。

五五法概念
)4. 應用範圍:
)改善的前提---發現問題---懷疑的態度。

)懷疑為改善之母,
)懷疑應是有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而且是有具體的方向。

)5WIH是一種找尋問題之根源及尋求改善的系統化的質問工具。

防止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

)5. 功用:5WIH功力無限大,可適用於任何行業不同地點的任何工作上。

對某些特別的問題可使用某些特定的質疑的方法就可以了。

丰田五五法發問﹕
)“為什么機器停了?"
)“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


)“為什么超負荷運轉?"
)“因為軸承部分的潤滑不夠。


)“為什么潤滑不夠?"
)“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


)“為什么汲不上油來?"
)“因為油泵磨損﹐松動了。


)“為什么磨損了?"
)“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


596
79.5
98 0
器料。

IE&品质七大方法

IE&品质七大方法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七大手法“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

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版本IE七大手法的归纳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基础IE里的内容: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等,但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二、台湾公司的教材里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改善。

三、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IE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IE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IE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内容防错法又称防愚法、愚巧法(Poka-yoke),其意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

防错法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IE七大手法和八大浪费

IE七大手法和八大浪费
02
七大手法
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抽样法
/01
流程规划
01
防错法
如果避免做错事情是工作第一次就能够做好的精神具体实现。防错法 防错法又称防呆法、防愚法,其意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也就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 设计方 法。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想要做错也不可能,因为不同形状根本放不进去。
流程规划
05
抽查法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06
流程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 资改善的地方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 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03
04
添加标题
04
添加标题
七大手法使用的目的
防止错误法(Fool-Proof) 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使工作第一次就能做好的精神能具体实现。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变为更舒适、更有效率。5×5W1H法(5×5何法) 五五法:借助质问的技巧来挖掘出改善的构想。双手换做法(左右手法) 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的过程中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流程程序 法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工作抽查法 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相。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改善(IE)七手法” 较着重于客观详尽了解问题之现象,以及改善方法的应用,以期达到改善的目标。“品管(QC)七手法” 较着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重点的选择,但对如何加以改善则较少可应用。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弥补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达到相辅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为落实也更容易实现。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单独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发掘问题的技巧之故。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第一大手法:过程控制在品管领域中,过程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手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手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品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识别问题的发生和规律,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第三大手法: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管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评估效果,循环往复,使产品和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改进文化,不断挑战现状,追求卓越,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大手法: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是品管中常用的辅助手法,如排列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流程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五大手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品管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建立明确、精确、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使生产过程和各种管理活动具有可度量性、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六大手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品管中不可忽视的手法之一,它延伸了品质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七大手法: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品控中至关重要的手法之一,只有团结协作、信息共享、心手相连,才能确保品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IE七大手法总结

IE七大手法总结

IE七大手法总结欢迎您的交流,一起交流IE的心得体会,为中国IE助跑。

一、IE七大手法来由在IE中有很多与数字有联系的东西,比如IE七大手法就是我们常常提到而且常常用到的知识。

但是据我了解IE七大手法似乎没有一个定论。

有很多种说法,那幺那种才是正宗的呢?也许没有。

我们都知道质量管理有新旧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分别为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分层法;新七种工具分别为关联图、系统图(也称树图)、亲和图(也称KJ法A型图解)、PDPC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

那么IE 七大手法是什么呢?我查过一些资料,并没有从书中找到关于IE七大手法的介绍,同时从美国、日本传来的资料也并未说过有什么IE七大手法。

我曾想是不是某些公司或者IE工作人员受QC新旧七种工具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IE七大手法。

以下是收集来的各种IE七大手法版本:一、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1.研究与开发管理;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3.效率工程;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6.工业卫生与安全;7.人力资源管理。

二、基础IE里的东西: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等,但好象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三、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精益生产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学和生产技术,旨在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其主要思想是在质量、生产力和员工安全方面提高效率,
以改善消费者的满足度,并实现持续改进。

IE七大手法是精益生产最
重要和基本的方法,用于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

它们包括:
1.品质控制:通过检查有效改善质量,以降低后期维修和缺陷率。

2.标准化:制定有效的标准,以改善工作流程和完成工作更快更
准确。

3.专业化: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确定不同专业中最佳做法,并优化生产流程。

4.见贤思齐:借鉴成功业务的理念,应用于其他业务领域,以改
善生产效率。

5.自动化:实施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6.改善:采用改进技术,定期检查及时改进不断地改善生产效率
和质量。

7.一体化:一体化的方式生产,以改善生产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ie七大手法运用案例

ie七大手法运用案例

ie七大手法运用案例IE七大手法是指项目经理启发式管理的七个方法,可分别用于管理项目进度、质量、成本、风险、资源、沟通和人员等方面。

在项目管理中,运用IE七大手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高效务实地完成项目,提高项目成功率。

以下是IE七大手法运用案例。

1. 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项目进度管理工具,高效地呈现项目进度及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

在某家公司的新版手机研发项目中,项目经理运用甘特图进行计划管理。

该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分配一个完成时间。

通过甘特图,项目经理可以清晰地把握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有效地掌控项目进展。

2.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定量数据的可视化工具,通过条形图表达数据信息,便于快速了解数据分布特征。

某家公司的品质改革项目中,项目经理使用直方图描述各个工序的不合格品率。

通过直方图,项目团队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制定对应策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3. 七步法:七步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有效梳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及跟进执行情况。

某市政改造项目中,团队发现路灯低空照明度低,使用七步法进行改造。

经过收集、分类、剖析、汉化、归纳、头臆及总结七个步骤,最终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成功完成改造任务。

4.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一种解决多:多冲突的决策分析工具,可帮助项目团队量化分析取舍风险与利益,制定更加科学的决策。

某家公司的新产品设计项目中,项目团队运用余弦定理处理多个方案并消除夹杂的主观因素,最终选定了最优方案,实现成功推进项目。

5. PERT图:PERT图工具是一种复杂项目管理的工具,通过概率论建立的方法,计算出项目完成时间的可能值及可能的风险概率,对项目进度提出可行建设性计划。

某家公司的扩建项目中,使用PERT图工具实现资源和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了资金浪费和时间延误,成功完成了扩建项目。

6. 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追求成本或时间效益的重点工作,使团队更好地集中资源以有效完成目标。

品管旧新七大手法概要

品管旧新七大手法概要
22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常规控制图八条判异规则
23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24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25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26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来源: 1、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2、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3、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 为“品管新七大手法”; 4、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大手法。
27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1、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简的关系; 2、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現目标的手段; 3、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资料中汲取資讯; 4、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数关系; 5、PDPC法——預测设计中可能出現的障疑和结果; 6、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7、矩阵资料解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数资料分析;
组数Ki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小值 26.1 26.233 26.365 26.497 26.627 26.761 26.893 27.025 27.157 27.289
最大值 26.232 26.364 26.496 26.628 26.76 26.892 27.024 27.156 27.288 27.42
3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检查表示例
收集人
地点
项目
日期
记录人
月份
上盖焊接
底盖
瓷瓶处
中缝
上盖 不含 三角
上三 角
底盖 不含 三角
下三 角
瓷瓶 顶部 渗油

IE七大手法的有效改善

IE七大手法的有效改善

壹、IE七大手法介绍一、什么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业,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个英文字母的前缀结合。

“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

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二、改善(IE)七大手法1. 手法名称简称(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2)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5)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6)双手操作法双手法(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三、七大手法的用途名称用途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1)防呆法体实现。

广东逸华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2)动改法效率,不要蛮干。

(3)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4)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掘出可资改(5)人机法善的地方。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6)双手法地方。

(7)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四、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品管(QC)七手法”较着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重点的选择,但对如何加以改善则较少可应用。

“改善(IE)七手法”较着重于客观详尽了解问题之现象,以及改善方法的应用,以期达到改善的目标。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弥补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达到相辅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为落实也更容易实现。

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单独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发掘问题的技巧之故。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也称为IE七大基本工具或IE七巧板,是工业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这七大手法是:
1. 工艺图。

将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操作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分析和优化。

2. 流程图。

展示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帮助分析和改进。

3. 查核表。

使用表格来帮助统计和分析每个环节或工序的数据和指标,方便改进。

4. 直线图。

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关系,方便对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5. 条形图。

将数据按照数量大小用条形来展示,方便比较和分析。

6. 散点图。

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数据
之间的相关性。

7. 控制图。

用于监控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帮助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和在规定范围内控制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QC七大手法課程大綱一、前言二、何謂新QC七大手法三、親和圖法─KJ法四、關連圖法五、系統圖法六、矩陣圖法七、PDPC法八、箭頭圖法九、矩陣數據解析法一、前言日本通產省曾對日本企業界進行調查,得到「把重點放在技術開發,積極推出新產品於市場的企業,才能有好的業績出現」的結論。

因此,企業管理專家認為處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里,企業界必需做好下列事項:(一)更進一步強化研究開發力。

(二)確保品質、成本、生產力的優越性。

(三)致力於省能源、產品責任、公害問題的改善。

(四)強化企業體質。

1.培養掌握問題的企業體質。

2.培養重視計畫的企業的體質。

3.培養重視過程的企業體質。

4.培養重視所有人員都要有系統思考的企業體質。

(五)強化預測未來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能準確預測未來,將是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

但是要從無到有,再加上要準確思考、預測,然后提出具體且有效的頭緒,並導出前進或遵循的方向,如果沒有一套可靠的手法供應用、思考、過濾,那就相當艱辛了,而且可能造成瞎子摸象的現象,無法觸二、何謂品管新QC七大手法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主要對象是管理者及幕僚人員,幫助他們在計畫階段把最初的構想轉成具體可行的計畫,亦即將一瞬間的思想變成具體化,或將無形的、抽象的構想變成計畫化。

品管新七手法,是由七個手法組合而成,簡述如下:(一)KJ法從復雜而沒有頭緒的觀念或事實中,依其相互間的親和性,加以歸納統合,使這些觀念或事實之間的關系明朗化的手法。

(二)關連圖法將原因與結果間,或目的與手段問……等糾纏在一起的問題,以羅輯方式,從整體性的觀點來把握、分析,使關系明確化,然后找出適當解決方策的一种方法。

(三)系統圖法將達成目的的最適手段,依其進行的層次,以樹狀做系統的圖示,稱為系統圖。

亦即,為達目的,有系統的追求最適切的手段。

(五)箭頭圖法建立最適當的日程計畫,同時進行高效率的進度管理.亦即以許多的箭頭,依其相關的必要性,連接成圖形,並以此圖形作為管理的一種手法.(六)PDPC法隨著事件的進行,先預想可能遭遇的問題,然后決定為克服這些問題所走的方向,此種方法稱為PDPC法.(七)矩陣數據解析法在矩陣圖法中,配列許多數值資料,進一步做整理的手法.亦即為了解矩陣圖中所排列的眾多數據或資料,所用來解析、整理的手法.三、親和圖法-KJ法1.KJ法進行的步驟(一)KJ法的演練步驟KJ法的進行可分為六個主要步驟:(1)決定主題(2)蒐集情報(3)填制卡片(4)編組卡片(5)繪制KJ圖(A型圖解)(6)把KJ寫成文章(B型文章化)·資料不全、似懂非懂的問題。

·無論如何必需弄清楚的問題。

·需化點時間加以充分地審查、研究和了解的問題。

·事實混沌,想認清事實的問題。

·既成的方法概念,不知如何是好,想找破現況時。

·解決的對策相當復雜困難的問題。

·想告知其他許多人,讓大家都能了解的問題。

不適用KJ法來解決的主題如下:·簡單的、靈機一動就可解決的問題。

·快戰速決、在一瞬間要下決定的問題。

(2)蒐集情報要從不同的角度廣泛地收集情報,不只是與主題有關為限,似乎好像有關系的,也要加以蒐集.在時間、人力、資金許可的范圍內.顧及全體,不要過於簡略,不要過於繁瑣.利用下列方法來收集情報:·內省:探索自已內心深處與此主題有關的看法。

·回憶:回想以前經歷成功中失敗的事例,作為基本材料。

·直接收集:查閱文獻,或向知曉此主題的人請教。

項書寫在卡片上。

·使用具有獨立的、最低限意思的句子。

·僅量用5WIH簡單明暸地表達。

·每一項語言情報寫在一張卡片上。

·每張卡片以20字以內為宜。

(4)編組卡片卡片填制完成后,接著就是編組了,編組是按下列步驟來進行的:·展開紙片用玩撲克牌的方法,將卡片排於桌子上。

排列的方式不拘,以能容易閱讀為原則。

展開之后,從頭依序,慢而仔細地閱讀,反復閱讀3~4次,領會每張卡片意味著什麼真意。

·小組編成抽出那些讀起來覺得彼此親近的卡片,排放成一堆,稍為相重疊著。

如此持續作業,直到約三分之二的卡片被抽出。

記住,不可太勉強,也不必強求文字的類似性,要依直覺上有親和感來收集歸類。

如果每次抽出的張數太多,在5張以上時,要確實再檢查一下,有否太牽強,如果有的話,則再放回原位。

歸類好的小組,在其上面加上一張不同顏色的名牌卡,並·中組編成用與小組編成時的要領作中組編成,並作成中名牌。

·大組編成以完全相同的要領,編成大組,持續至全部10組以下為止,並作成大名牌。

此時或許會有不屬於任何大組的卡片,不必勉強將之歸類在哪個大組,這種卡片稱為「一匹狼」(或單張)。

(5)繪製KJ圖亦稱為A型圖解,亦即將已編組完成的卡片,整理成一見即了解的圖型。

其步驟如下:·空間配置先把大組攤開在桌上,再重新看一遍每一張大名牌,瀏覽其間的間連,並前后左右或斜角移動其配置,適切地作空間配置,直到感覺這樣子最好!的最佳配置為止。

·展開大組配置妥當后,則將卡片攤開來,亦即展開隱藏在大名牌的內容。

大組中的中組,依次予以展開。

展開后,將卡片粘貼在壁紙上,畫出其輪廓,並將其名牌貼上。

小組、中組、大組的輪廓圖畫可用不同顏色的筆。

·拉關系將各組的相互關系以記號表示。

常用的關系符號請參閱第六節基本,然后在右上角記入此圖作成日場所、資料來源及參加者3.案例實做:(1)要做一個現場好主管必具備的條件.(2)如何過中秋佳節?四、關連圖法1.關連圖制作步驟(一)決定題目以紅色字體寫止題目,放在模造紙中央.(二)小組編成集合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小組.例如:運用於方針展開時,要集合有關部門的主管及幕僚來編組.(三)找尋原因、重要項目運用腦力激盪,寫下語言數據標簽上.閱讀每張標簽,仔細體會內容,將內容相似者在群組。

(四)排列語言數據隨著這些群組,反覆「為什麼?為什麼?」地找出其一次、二次、三次原因,有系統地展開其因果關系,並且將所有標籤都連上原因結果的虛箭頭。

(五)連接因果關系,作成關連圖原因一旦都掌握住了,再綜覽全體,以箭頭連結各項目間的因果關系。

(六)修正圖形站在整體的立場再進行討論,若有不足的項目,則追加之,並修正箭頭。

(七)記入資料履歷於圖旁將主題、日期、作在地點、成員……等記載於圖旁。

(八)找出重要項目、原因,並將之文章化大家一起討論,提出認為影響重大的原因3~5項,以粗紅線或顏色類別來表示。

並將之整理成文章形式,使第三者也得以理解。

3.案例實做:為何QC七大手法沒有普遍使用?五、系統圖法1.系統圖的製作步驟(一)預備用具(1)模造紙(全開)10張(2)標籤(3070 mm)50~100張(3)奇異筆(2~3色)(二)確定目的或目標在設定目的或目標時,要再三思慮什麼原因能獲得此目的(或目標)的結果的問題,同時亦應提出高一層次的目的(或目標)來,看此目的(或目標)是否適當。

目的(或目標)原則上都以簡潔的方式表示,使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必要時可以使用短文。

通常以「為使οο如何如何,應……」表示。

目的或目標提出時,如果還有限制事項,必需明確記載。

(三)提出手段(或策略)利用腦力激盪法,提出為達成目的(目標)的手段或策略。

手段或策略的提出方式為:·由層次較高的手段或策略開始,依序聯想提出。

·由最末端的層次來思考而提出概略的手段或策略,然后依序提出上層次的手段或策略。

·不以層次高低來作思考的準則。

(四)評價手段(或策略)在進入次一步驟以前,應加以取舍選擇,將多余的部份淘汰,因之,對所提出的手段或策略是否適切,需要作一評價,若有其他限制事項時,應特別加以考慮。

評價的方式以O、▲、x表示。

O:可能實施▲:非經過調查,無法知道是否可行x:不可能實施被評價為▲的手段或策略,應立即調查,並明示是O或x。

在評價過程中,新有構還會一再產生,應逐漸追加使變成更好的構想。

評價時應注意避免表面上的評價,並努力培養創意、實行怪異創意。

(五)制卡評價之后,擬採行的手段或策略,以簡潔文字書寫在標籤或卡片上。

(六)展開手段或策略,作成系統圖。

依目的手段的層次,逐次將經過評價后所做成的標籤做有系統的展開。

先將模造紙展開,把目的(或目標)放在左端的中央,如果有限制事項,則在其下方記載,然后質問「為了達成目的(或目標),要有那些手段(或策略)?」並從已制接著把一次手段(或策略)當作目的,質問其達成的手段或策略,直到得到可能行動的手段或策略為止。

在質問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現新的手段或策略,應該逐漸追加上去,還有,認為不可行的,應刪除;表達不適當的,則加以修飾。

(七)由手段 目的反方向確認目的由最末端的層次,逐次質問是否能達到其上層次的目的,如果答案是NO的話,即認為無法達成其上層次的手段(目的),就必需另外再加上不足的手段或策略。

(八)完成系統圖制作將標籤貼在模造紙上,並以線連接目的手段的關系,最后於圖旁記入有關的履歷,如主題、日期、成員,此時即完成系統圖的制作。

(九)做成實施計畫依系統圖中最下層次的手段或策略,擬出實施內容、日程、擔任者等實施計畫。

2.范例3.案例實做由特性要因圖轉成系統圖六、矩陣圖法1.矩陣圖法進行的步驟矩陣圖的制作順序如下:(一)決定事象(或事件)經由小組,利用系統圖或關連圖等手法來仔細思考、討論后決定出事象(或事件)。

如:需求品質⌦代用特性要因、不良原因⌦對策、保証特性⌦制程管理項目…等。

(二)選擇適用的矩陣圖依對象來選擇適用形式的矩陣圖.矩陣圖的組合方式參閱第五節。

(三)決定行與列的排列因素選擇好適用的矩陣圖形式后,則依所決定的事象(或事件)展開行與列的排列因素,並記入矩陣中.(四)記入有無關連或關連程度的符號有無關連或關連程度的決定,必須經由仔細討論,並取七、PDPC法1.PDPC法的進行步驟PDPC法的,制作程序並沒有一定的規范,完全視實際狀況而定,其基本步驟如下:(一)集合有關人員,針對欲解決的主要問題開始討論.(二)從自由對論中,選出必要檢討的事項.(三)考慮在實施所選出的事項時,將會有什麼結果,並將之列舉出來.(四)將各檢討事項依重要度、所需工時、實施可能性、難易度等加以分類及評價.對於當前要著手的事項、其可預計的結果,再往后預測規划應做什麼,並以箭頭連向期望狀態.(五)對於性質不同內容,視其相互關連,決定優先順序.(六)決定實施的負責人,並預估完成的時間.依最初作成的PDPC圖,具體實施,並定期集會檢討進行的情況,必要時作實施項目的修正及追加,或作新的PDPC圖.接下來,按逐次展開型、強制連結型分述如下:逐次展開型的PDPC畫法確定掌握發點與目標,將出發點寫在全國大的模造紙中上方,以框起來,而目標則寫在模造紙中央的下方,以框起來. 擬定期望中的計划推演出發點至到達目標為止的實施事項,而擬出期望中的計畫.將實施事項以框起來.預測的結果以框起來,而其經過的線路以雙重箭號連接起來.如下圖的(I).想像不順利的情況由各種角度考慮實施后不理想的結果,並如下圖的()一般,由實施事項畫出,將不順利的預測情況寫下來.擬定實施前的計畫不順利的情況,必需重新研擬對策,否則無法達成目標,因此,必需如下圖的()般,追加一些實施的事項,使回到期望中的計划路上.但對於一時無法想出解決方案的情況,則暫時保留之,以表示.箭頭有可能回到前面的事項或事象,形成所謂的回饋循環.將計畫逐次展開以上的圖中於實施前的計畫階段畫出.接下來即進入實施階段,已實施之處畫上粗的箭號,記入實施的日期.在進展過程中,如果認為絕對無法達到實施前所訂的目標時,有時也訂定改善目標,以表示,然后擬定邁向該目標的計划.圖(IV),其粗的箭頭到達目標,所以,是個成功達成目標的PDPC,可說按當時所想的情況來達成.強制連結型的PDPC畫法決定初期的狀況與最終結果寫在全關大的模造紙下方的中央,以粗的雙重圓形框框起來.將導致最終結果的不安要素連接起來,並按先后順序連接起來.形成不安要素的事象,全部以框起來,其路線以表示.將不致造成重大事態的不安要素,以細的箭號畫到旁邊,畫上記號,視為無問題.擬訂對策導致重大事態的不安全要素全部列出后,即研擬使其不致造成重大事件的對策,然后評估對策的可行性,將可實施的對策寫在圖中不安要素的前面,最后考慮畫態的重大性與預防的效果,由圖上所列的對策中選中選出能避免其發生的對策.如此,即完成強制連結型的PDPC圖.2.范例1某機械制造公司,有次,Y公司主動向其詢及MC的採購事宜,如果能和Y公司談成這筆生意,將可提高MC是項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並可預其今后的業績將持續成長,於是董事長指示營業部長務必談成這筆生意.營業部長於是利用PDPC法來協助其達成任務.如下圖所示:3.范例2某公司的CWQC總部為實施公司內部的品管新七手法研修會,負責推動教育訓練工作的人員利用PDPC法來思考,達成實施品管新七手法研修會目標.如下圖所示.八、箭頭圖法1.箭頭圖的進行步驟製作箭頭圖時,需先準備全關大的模造紙五紙、名片大的卡片紙50~100張,以及簽字筆數支,然后按下列步驟進行:(一)列舉必要的作業藉著共同討論,將必要的作業寫在模造紙上.以樣口屋例,其必要作業如下表.建樣品屋作業表基礎工程骨干組合建具裝飾外壁工程外壁粉飾配管作業內壁作業電路配線內壁油漆內壁粉飾驗收交屋(二)將作業名稱書寫在卡片上作業名稱寫在名片上大小的名片上,卡片中央書橫時再填上.完成的作業卡如下圖.(三)尋找作業卡間的順序間系將全開大的模型紙展開,作散布在其上,按先行、后續、帄行等關系加以排列.如下圖:在此步驟,如有不必要的作業,或是重復的作業,則將該作業卡舍棄;如發現有遺漏的作業,則追加新作業卡,並排於適當之位置.(四)決定作業卡的位置將作業卡最多的路徑放在模造紙上中央,其作業卡與作業卡間預留約結合點直徑長度的距離(約30mm),然后將與此中心路徑發生帄行關系的作業卡,配置於其相對的位置.(五)作成箭頭圖用鉛筆輕輕畫上結合點與箭號,然后多次檢討、審視其順序的配置是否合理.配置定案后,將作業卡粘貼在模造紙上,畫上結合點、結合點號碼及箭號,即可完成箭頭圖的制作.如下圖.(六)估算各作業所需日數估算各作業所需日數,填記於作業卡下方.如下圖.(七)計算結合點日程計算結合點的早開始日程與最遲完成日程,填記於結合點近旁,需要最長時間的徑路用粗線表示,如下圖結合點附近的上下兩方格,上格表示最早開始日期,下格表示最遲完成日期.上格的最早開始日期對作的起點來講是最早的日期,但對前一先行作業來講則是工作的結束,故該結合點也是前一依據箭頭的方向,順序往后推算,扣除不可避免的假日等,則可得到最后作業的最早完成日期;反過來,下格的日期的計算方法是將最后一個結合點的最早完成日期,記錄於下格,由后往前推前,可得每一個結合點的最遲完成日期(亦可稱為最遲開始日期).經過前后兩次推算后,每一結合點右上角的日程,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為上格與下格日格相同,一為上格與下格日程相異.如果將上格和下格日程相同的路徑的箭頭加粗,則可得到一條臨界路徑(critical path),該路徑只要有遲延,則整體計畫書勢必受到牽連.2.范例1:某品管圖,進行改善活動前,全員共同檢討,事先擬好計畫,以便管制進度.如下圖:3.范例2:某公司為舉辦全公司性的CWQC 大會,負責的CWQC總部利用箭頭來管制進度的進行.下圖為時間的比例箭頭圖,因此,可由日歷得知作業的開始與完成日期,其要徑亦一目了然.4.案例實做某公司舉辦遊活動,利用箭頭圖來管制整個活動的進度.九、矩陣數據解析法1.矩陣數據解析的步驟主要分分析時;是選出代表特性來分析,其代表性可依目的之不同,而選出數據方式.代表特性是相互獨立的.就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來說吧,以下式來計算:若要考慮專業科目的比重要加重時,則可依下式來計算:式中1i =固有向量值(即比重),對代表特性之原數據之代表稱為寄與率.現以日本戶田氏調查日本人對食物之喜好特性為例,來說明矩陣數據解析的步驟.戶田氏將日本人日常食物中主要食品100種(含主食19種、湯4種、肉類10種、類11種、副食10種、餘料14種、甜點11種、水果4種等),由各年齡層的男女50人以上評價其喜好程度,最喜歡者評價9點,最討厭者評價1點,共分9個尺度.評價后之帄均值如下表.上表之數據共1000個(10*100),由該表無法看出男女間、年齡間是否有差異存在,因為這些數據並沒有經整理、解析.今解析如下:步驟1:假設個個數據評價由食品別由步驟2步驟3:求各評價間之相關系數,做成相關行列表如下表:各評價間之間之相關系數步驟4:以電腦計算,由相關行列求出固有值及固有量值,如步驟5下表所示.說明:1.10*10相關行列之固有值為10個,由第1第2第3順序變小.2.10*10 相關行列之全變動為10.3.第1主成分這寄與率為0.683(68.3%)第2主成分之寄與率為0.176(17.6%)第3主成分之寄與率為0.075(7.5%)1、2、3種主要成分總合占全變動之0.934(93.4%).4.第1主成分其系數為同一符號,大小約略相等,表示不論任何一都有同樣喜好.故表不一般喜好.第2主成分則不分男女〔隨年齡變化,其固有向量隨之變化,故表示為年齡變化.第3主成分因男女之差異致喜好有異,故表示為男女之差異.步驟5:求出各種食品各主成分得分.固有值及固有向量值(寄與率)步驟6:作圖(如下圖)將第一主成分得分(一般喜好)為橫軸,第2主成分為從軸作成圖,可以顯示同一般喜好與年紀別喜好之情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