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中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历下区中考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语段中加下划线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所谓文字的力量,不是华美的辞藻,不是漂亮的修辞,重要的是看这些文字,是否具有直刺人心的深度。

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其实早早就只剩下了躯壳,他们对未来没有憧憬,往后的日子只是重复每天冗余的生活。

每天有太多的个体被这个强大的世界摧毁。

而记录下这些被摧毁掉还倔强地同这个世界抗争的个体的命运,这大概就是有力量的文字吧。

A . kétóng róng jué
B . qiào tóng rǒng juè
C . kéchōng rǒng juè
D . kéchōng róng juè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 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色彩斑澜。

B . 让我们以志向为矛、以坚韧为弓,持之以恒地捶打命运这堵厚实冰冷的墙。

C . 读书可不求甚解,但不可潦草应付;可咬文嚼字,但不可吹毛求次。

D . 一阵暖风熏过,花儿们抖落一冬的沉闷,相互拥抱嘻闹。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2019·益阳) 按要求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蒹葭》)
(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杜甫《望岳》中既表现诗人的凌云壮志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18八上·白城月考) 名著导读
(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 . 三顾茅庐
B . 三气周瑜
C . 桃园三结义
D . 三借芭蕉扇
(2)上题不是出自《三国演义》,那是出自哪部名著?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名字。

再写出一个与这个人相关的故事情节。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19八下·番禺期末) 你所认识的一位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发手机短信向你求教,为此请你回信向他推荐阅读《傅雷家书》,并写出推荐的理由,不超过80字。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9八上·东台月考) 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

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

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

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共享单车无人超市两免一补厕所革命二次元电竞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

材料四: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

维阿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

也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

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

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雪之魂
①清晨,推开窗子,一阵沁人心脾的清新扑面而来。

窗外的一片银白渐渐融云,昨日千树万树的梨花已化作涓涓细流顺着树干流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②记得飞雪初临,那漫天飘舞的白色精灵曾以它的素洁与神奇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欢愉。

它精心地装点着一个玉树琼花的世界,一个纤尘不染、令人神爽的世界。

人们和它合影,留下它的芳姿;人们同它嬉戏,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慷慨赠予。

③红日来临,晶莹的白雪化作雪水融入大地。

“嘀嗒,嘀嗒”,这是雪逝去的足音,这足音里分明透着从容与坚定,如一支节奏明快、从容不迫的乐曲。

④雪带着纯净而来,将世界的肮脏与污垢洗涤而去,然后便融入大地。

滋润万物,走完自己无悔无怨的一生的路。

雪悄悄来时,不忍惊醒沉睡的人们;雪默默去时,又给人以绿的生机与渴望。

这,便是雪之魂。

(1)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____。

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文章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全文中“雪之魂”具体指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8. (15分)(2019·德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些春天
段琳
①有一年的春天,我因为脊椎侧弯没有得到完全矫正,再加上长时间久坐,经常腰背疼得坐立难安。

因别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重机厂的李医生,便下定决心好好治疗。

每天下了班就开车到重机厂李医生家。

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到李医生家,要经过农大门口一条笔直的路,两旁种满重瓣晚樱,这个时节,花团锦簇,触目惊心。

一直以来,我总是回避从这里经过,农大总是提醒我心里的疼痛,让我想起弟弟,想起他在这里生活的岁月。

③我的弟弟,曾在这里学习,后来,他得了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了半年多,还是离开了。

弟弟开始治疗也是在三月。

爸爸的朋友在医院对面有一套小房子,弟弟暂时住在这里,我每天下了班过去。

④弟弟每天接受治疗,结束了便到房子里休息。

同龄人比较少,大概他也比较无聊。

姑妈说每次我来的时候,是弟弟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候。

我们说了什么呢?我总是回想起一个场景,我衣服上连接珠片的线断了,便寻针来,一颗一颗重新钉上去,弟弟在一旁坐着,看两眼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说新闻,说说近期上映什么电影,哪部美剧值得追。

珠片很多,我钉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要抻直一下脖子,再低头接着钉。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也都在假装正常,心里怀着莫大的期望。

那个春天里,风很大,有些夜晚,我们出去散步,顺城附近的街道,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

有时候他走在我前面,风里的他看起来瘦了好多。

⑤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生老病死,总以为亲人不会离去,他们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地方,即使我们跑再远,也总是会相见。

所以我才那么恨自己,恨自己不够珍惜,恨自己做得不够好。

⑥又是一年的春天,一个与平时无异的晚上,接到公公电话,说外婆去世了。

他说我现在过去处理。

你先不要告诉妈妈(我的婆婆)。

挂了电话,我呆立许久。

那个最最和善的老人家,居然就去世了。

⑦外婆以前是幼儿园老师,退休多年,因为老伴儿早些年生病去世了,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里生活。

我很喜欢她,她说话柔和,衣着整洁,每次见面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

⑧前一周我们去看她时,她刚刚出院不久。

在她清净整洁的小院子里,看到她正在恢复,脸上的浮肿消退多了。

待了几分钟,她说别在家里待着了,去看看花吧。

花开得正好。

确实是的,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

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⑨才隔一个星期,居然老人家就去世了。

美丽烂漫的春天,从来就是存在着腐败和消亡。

婆婆身体不太好,才做完手术不久,家人觉得她身体虚弱,不能到墓园这些地方,便决定瞒着她。

那是对于我来说最煎熬的几天,面对帮我带孩子的婆婆,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周末,为了方便公公过去帮忙料理外婆的后事,我带着孩子,让婆婆和我一起去公园玩。

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像海水一样蔓延开来,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花树下奔跑,婆婆在好几个景致好的地方,热心地说要帮我照相。

我都推说人太多了,不照了。

在明亮刺眼的春天阳光中,内心悲恸又心疼。

⑩眼前这个人,虽然是我的长辈,却跟我一样,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孤独无依。

⑪初到李医生家,似乎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场景。

重机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非常显赫的单位。

李医生虽然有家传正骨复位治疗的技艺,但他觉得太耗力气,不如工厂的工作整洁体面有保障。

后来工厂倒闭,李医生下岗,他开始钻研家传的技艺医治伤者。

⑫医生夫人爱说话,经常跟我聊来他们这里治病的人。

据说有一个跟我一样,工作经常加班到凌晨,颈椎问题一样严重,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后来辞职了,现在生活得轻松,人也比以往更年轻。

还有一个女病人,我没见过的。

医生夫人说,媳妇来治病,老公每天都陪着来,你说好不好玩?我看着去哪儿都会一起去的医生两口子,只是笑笑。

如影随形,只是习惯。

⑬医生家的作息很规律,每天准点吃饭,中午和晚饭后有两次散步,下午四点一般要去菜街子买些小菜。

吃饭是大事,医生夫人总说,早上起来,必然把早点煮了吃了,才能安心干别的事情,一天忙活三顿饭,感觉这三顿饭准备好,吃完,再收拾洗净,一天的时光,居然就过去了。

本来是治疗脊椎的,但慢慢知道对自己的身体要善待,并且从一种重复和规律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疼痛记忆慢慢平静。

⑭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

(有删改)
(1)本文写了哪几件与“春天”有关的事?
(2)本文多次写春天的花,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①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

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4)文章第⑪~⑬段记叙语言有何特点?
(5)你怎样理解“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这句话的含义?读完本文,你对人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22分)
9. (2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后面小题。

一个人在山上
邓皓
①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

②我所住的房子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路来。

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10点以后才告平息。

③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10点以后便是孤独的。

④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10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

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锷墓、云麓宫、鸟语林等。

⑤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

⑥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

⑦我决定去看看孤独的岳麓山。

⑧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

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

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无比;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前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

⑨岳麓山陌生了。

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

⑩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再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

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

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

⑪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

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⑫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

谁说沉默意味着没有申明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

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或许,我眼下站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

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

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
⑬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一棵稻谷那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

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

⑭人或者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

⑮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只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

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杀也应该是——至少我门的灵魂应该是。

⑯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

⑰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1)作者写到“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2)作者写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

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

(4)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用?
(5)作者为什么说“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7七上·南京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中描绘的景物有杨柳、细雨、残花、流莺等。

B . 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起兴的传统手法。

C . 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早春时节。

D . 诗中“阴阴”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2)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请简要赏析。

九、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 (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山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

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

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

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

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
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

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

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

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

”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

”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

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

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

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

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

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

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

”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

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

”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

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

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

“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

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

车上
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读了《山果》这篇文章,或许你内心会涌出莫名的感动。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感动你,影响你。

请将你的阅读心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写作提示:①感受真实,语意连贯,结构完整;②不少于15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2. (5分) (2020九下·霍林郭勒月考) 作文
慧眼识“疫”
材料一:疫情下的中国速度
只用10天时间,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容纳16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中国速度”,疫情之下再一次充分展现。

……
材料二:疫情中的人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

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而最深的“人性之善恶”,往往存在于你平静的生活。

……
材料三:疫情中的你我
师生们都说,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年初的寒假,一定会发现,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

小小的肩膀,自此懂得了担当、收获了成长。

……
……
面对疫情,谁都不是旁观者。

参考材料,现在请你把在这次疫情中“看”到的最深刻的东西写下来。

写作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②题目自拟。

字数600左右。

③不能引用材料内容,卷面整洁,禁用涂改用品。

④写出自己的心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1、
4-2、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1、
7-2、
7-3、
8-1、
8-2、
8-3、
8-4、
8-5、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22分)
9-1、
9-2、
9-3、
9-4、
9-5、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九、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1、
12-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