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茎烘烤对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实验研究
烤烟上部烟叶由于通风透光较好,养分供给相对集中,干物质积累较多,容易导致叶片过厚、耐熟,给烘烤带来困难。
烤后原烟容易出现叶片僵硬、结构紧密、青痕较多、杂色较重及叶片严重挂灰等影响烟叶外观质量的因素,同时,还会形成烟碱含量偏高、刺激性大、杂气较重等内在质量较差的烟叶原料,影响工业可用性。
1.试验目的
通过实施上部叶一次性砍烤技术,解决北票地区上部烟叶成熟度低及烟叶含青、杂色较重等问题,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
2.原因分析
2.1 鲜烟成熟度较差
上部烟叶处于烟株顶部,在顶端优势影响下,光合产物丰富,干物质积累增多,叶片厚实,组织紧密,保水能力强,变黄慢,脱水难。
2.2 成熟期降水较少、气温偏低
北票地区全年降雨量400-650mm,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两个月份,9月份正值上部烟叶采烤期间,降雨较少,土壤干旱,上部烟叶含水量往往偏低,造成上部烟叶含水量低,组织紧实,难于烘烤。
进入9月中旬以后,夜间气温降至20℃以下,不利于烟叶成熟,
3.带茎烘烤技术措施应用
3.1 试验设计
北票烟区与福建中烟合作,在北票翟家营村选取成
3.2 实施步骤
3.2.1 采收
上部叶成熟后,对同一块烟田的顶部3-4片叶采用带茎砍收烘烤和正常采收烘烤两种方法。
3.2.2 烘烤
两房次烟叶均使用烟夹,每房次均为360竿。
3.2.3 挑选分级
下竿后,分别从两房次烟叶中随机选择1000片叶进行等级评定。
3.2.4 感官质量评定
由福建中烟进行样品内在质量分析。
4.结果分析
4.1 烤后烟经济效益对比(见表1)
表1 带茎烘烤试验经济效益对比表
单位:克、%、元/亩、元
处理总重
上等
烟比
例
中等
烟比
例
含青
比例
挂灰
烟比
例
中部
烟比
例
均价总价
带茎2047442.249.8 1.2 2.931.420.9427.9
常规2281827.660.9 4.9 5.1018.6424.4由上表可看出,常规烘烤产量比带茎烘烤高11.44%,但带茎烘烤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显著增加,总价仍略高于常规烘烤。
带茎烘烤含青比例下降3.7%,挂灰烟叶比例减少2.2%,其中,中部叶比例是参照验收标准结构疏松质地柔软的烟叶分到中部叶组。
4.2 烤后烟外观质量对比(见表2)
表2 带茎砍烤试验外观质量情况表
处理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色度
带茎桔黄成熟尚疏松至疏松中等有中
常规桔黄成熟尚疏松稍厚有强至弱
由上表可知:带茎烘烤烟叶在身份和结构上优于常规烘烤,其他主要是在均匀度上优势较明显,饱满度略好,但光泽度不如部分常规烘烤烟叶,主要是颜色偏暗,偏深。
4.3 烤后烟内在质量对比
福建中烟对两个处理的4种烟叶进行了内在质量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带茎砍烤试验内在质量情况表
处理
总植物
碱(%)
水溶性
总糖
(%)
还原糖
(%)
钾
(%)
氯
(%)
还原糖
/碱
还原糖
/总糖
K/CL
带茎倒
4片
2.3827.526.1 1.140.6810.970.95 1.68
带茎烘烤对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詹仁锋1 王玉鑫2 崔振伟1 李雪松2 郑浩宇1 黄 强2 孙 武2*
(1.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2.辽宁省烟草公司朝阳市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摘 要:介绍了2018年以来北票烟区带茎烘烤主要做法,总结取得成效与经验,进一步优化烘烤方式方法。
关键词:上部烟叶;可用性差;带茎烘烤;经济效益;内在质量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20-35-0116
117实验研究
带茎倒
1-3片
2.3427.226.4 1.070.8311.280.97 1.29
常规倒
4片
2.3226.62
3.7 1.270.5310.220.89 2.4
常规倒
1-3片
3.3622.721 1.280.55 6.250.93 2.33
由上表可知:四个处理上部叶两糖比偏高,常规烘烤
的倒4片两糖比略低于其他处理,表明田间成熟度较高,
钾含量偏低,氯含量较高,钾氯比偏小。
其中带茎烘烤和
常规烘烤相比,钾含量较低,氯含量较高。
4.4 烤后烟感官质量对比
福建中烟对两个处理的4种烟叶进行了感官质量分
析,结果见表4。
表4 带茎砍烤试验风格特质和质量特征评价表
处理
风格特征评价质量特征评价
质量
特征
得分
综合
得分香味风格甜感
换算
得分
香气特征
换算
得分
烟气特征
换算
得分
口感特征
换算
得分
香
型
分值
特
征
分值
香气
质
香气
量
杂气
细腻
度
浓度劲头
刺激
性
余味
带茎
倒4片木6
木
蜜
66 6.5 6.0 6.0 6.27 6.08.57.15777 6.59 6.35
带茎
倒1-3片木 6.5
木
蜜
6 6.3 6.5 6.5 6.5 6.5
7 6.58.57.3 6.57.0 6.7
8 6.73 6.56
常规
倒4片木7.0
木
蜜
6.5 6.8
7.07 6.5 6.857 6.5
8.57.3777 6.98 6.91
常规
倒1-3片木 5.5
木
蜜
5.5 5.566 5.5 5.85
6.5 6.58 6.95666 6.11 5.86由表4得知:常规烘烤倒数第4片B2F表现最好,
整体表现有甜感,相对柔和舒适;其次是带茎砍烤的倒1-3片,整体质量较好,各方面已经接近常规烘烤较好的B2F,但刺激性略大,有甜感,略低于常规烘烤倒数第4片;带茎砍烤的倒数4片得分不高,主要是香气量、浓度等指标下降,造成木香蜜香风格不明显,而且杂气反而容易显露,得分降低。
小结
带茎烘烤烟叶结构疏松,颜色略深,含青明显减少,油分和弹性表现较好,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总价值还略高于对照。
但受烘烤工艺的影响,各部位烟叶耐烤性不同,倒数四片烘烤调制有过熟现象,造成烟叶外观像中部叶,评吸劲头也类似中部叶,但甜感、香气质和香气量下降,杂气显露,反而评吸得分下降。
倒数1-3片转化较充分,外观和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工业可用性显著提升。
这与何亚浩等研究结果一致,与常规挂杆烘烤相比,山地烟散叶穿针式烘烤烤后烟叶色度强,油分多,明显改善了山地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亚浩,贺 帆,杨荣生,等.不同专业化烘烤模式探
索:以曲靖烟区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 [2]洪天龙,杨悦章,程黄萍,等.上部烟叶一次性成熟采
烤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20
[3]季舜华,王超超,卢 平,等.带茎砍烤对保山市上部
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9
[4]刘永锋,杨子凡,耿 伟,等.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带
茎采烤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 [5]张永春.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现代
农业科技,2008
[6]陈茂建,李成杰,蔡寒玉,等.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
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
[7]黄 浩,周冀衡,王卫民,等.带茎烘烤对宁乡烟区烤
烟上部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4 [8]田福海,杨 杰,杨永花,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技
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
[9]赖秀清,林桂华,童旭华,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的
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6
作者简介:詹仁锋(1985—),男,福建龙岩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烟叶质检与原料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