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6.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
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道
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都是上层建
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法治是
二、论述题
1. (2015.10)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 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 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 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 彰。”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相协调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 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2.从人类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都不能凭空产 生,不同时代的道德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我国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能抛弃传统凭空进行,而应当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键 词
道德起源 道德本质
道德功能
道德作用
案例导入: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 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 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 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用完之 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 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 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六把。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 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 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0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基本内涵[简] [单]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
2.(2016.1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 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B.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C.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2.从人类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都不能凭空产生,不同时代的道 德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能抛弃传统 凭空进行,而应当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美德合乎规律的发展。 3.继承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使体现时代特点的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增 进我们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有利于每个中国人道 德品质的完善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1)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P125-126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表现 为3个方面:[单][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我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因如下: [简] [论]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
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 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 价值导向。
C.道德能够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D.道德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人生的意义
6.(2014.4)恩格斯曾经指出,道德“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 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 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这主要说明的是( )
A.道德可以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C.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D.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简答题
1.(2015.4)简述道德的起源。
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 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揭示了道德 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③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第二节 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 需要继承和弘扬的是其精华部分,即中华传统美德。 [单]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 街上投放了八百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 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 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 被翻修一新。
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0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1.道德的起源[简]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包括了乐群 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古代先贤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单]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 促进。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经济 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紧密结合,相得 益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 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
0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简][论]
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
3.(2014.4)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丰富源泉。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当存高远。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3.(2017.10)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凡是有人群 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
对社会关 系和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 )
A.稳定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强制性
4.(2014.10、2015.10)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
①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②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02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1)1.道德的主要功能 Nhomakorabea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 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 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 效和能力。[单]
2)
2. (2017.4)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0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 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 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 的显著标志。[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 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 原因[简]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 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
方向健康发展。
0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要与社会主义 法律规范相协调。 表现在下面几个方 面:[简] [论]
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 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二、弘扬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三、借鉴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
1.平等对待不同达德文明,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各种达德传统 2.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0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 能。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 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 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2.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简]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有着重 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 力量[单]
(一)道德的历史演变 5点 (二)道德的发展规律 2点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4、2013.10、2014.4、2015.10、2016.10)人类社会需要道德, 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下列关于道德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2016.4)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与法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 个重要表示是( ) A.道德规范缺乏相对稳定性 B.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比较狭小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社会调节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而不是内心信念
3.继承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能够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与 价值自信,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有利 于每个中国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中华民族整 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简答题
1. (2013.4)简述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是道德的( )
A.激励功能
B.认识功能
C.调节功能
D. 惩 治 功

5.(2014.4)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 ( )
A.道德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关系
B.道德能够提供社会状况的信息
典型的4种观点 1)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 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单]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2)道德产生有 多方面的条件: [单] [简]
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③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观条件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本质[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生活交往 5)道德能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或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 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 [单]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P129-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