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解析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物质。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迸行)。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
(2)滤液F中的溶质为_____。
(3)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情况有_____种。
(4)写出生成沉淀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O2 Mg(OH)2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3
【解析】
【分析】
有一固体混合物A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B为二氧化碳),说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E为碳酸钙;滤液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G为氢氧化镁),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氯化镁同时存在,沉淀D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生成了硫酸钡,则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钡。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沉淀G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2)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氢,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液F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
(3)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含有,故混合物A的组成情况有3种;
(4)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
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A、B、E中都含有氧元素,F中不含氧元素。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A、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C___。
(2)在③④⑤反应中,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2CO3 H2O ③④ CaO+2HCl=CaCl2+H2O HCl+AgNO3=AgCl↓+HNO3
【解析】
【分析】
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则C、D可能是氧化钙和水。
A是一种钠盐,故C是水,D是氧化钙。
则A是碳酸钠,碳酸钠能生成B,B能生成氧化钙,故B是碳酸钙。
分析转化关系图,E可能是硫酸,F可能是盐酸。
经分析,推理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③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是分解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故填③④。
(3)反应①是稀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E是稀盐酸,F是硝酸,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点睛】
本题的难度较大,要熟悉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特别是硫酸和盐酸之间的转化。
3.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可做食品干燥剂。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③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CH4Ca(OH)2+CO2====CaCO3↓+H2O气体干燥剂或食品干燥剂化合产物是水,无污染
【解析】
(1)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CH4),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通电会生成气体B和气体C,所以A是水(H2O),C会与甲烷反应,所以C是氧气,B是氢气,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更说明A是水,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所以E是氧化钙,因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F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D是CH4;(2)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氧化钙,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4)反应③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5)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产物是水,无污染且热值高。
4.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
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
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答案】氮气 CO2+3H2CH3OH+H2O 化学性质可燃性酸性增大
【解析】
【详解】
(1)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故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氮气。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3)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和化学性质不变;(4)乙醇在实验室通过燃烧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所以乙醇具有可燃性,通过类比思想可知,甲醇也具有可燃性。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酸性增大,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故答案为
(1)氮气。
(2)CO2+3H2CH3OH+H2O。
(3)化学性质。
(4)可燃性。
(5)酸性增大。
5.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为单质,F、G、I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C俗称纯碱;反应①和②各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实验室里和工业上制取气体I,均需要主要成分为H的原料。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室里制取气体I_________,反应①________,A与B反应
________。
【答案】Na2CO3 CaCO3+2HCl=CaCl2+CO2↑+H2O 2NaOH+CuSO4=Cu(OH)2↓+Na2SO4
2Al+3H2SO4=Al2(SO4)3+3H2↑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得,C俗称纯碱,C为Na2CO3,实验室里和工业上制取气体I,均需要主要成分为H的原料,H为CaCO3,I为CO2,A为单质,且A~I是分别由H、C、O、Na、Al、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为Al,B能与A反应,也能与C反应,B为含三种元
素的酸,为H2SO4,E既能与Al反应,又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E为CuSO4
,D能转化为碳酸钠,D为NaOH,碳酸钙能转化为F,且F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F为CaCl2,F、G、I由两种元素组成,且G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也能转化为氯化钙,G为HCl,经检验该推断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得,C为碳酸钠,故填写:Na2CO3;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二氧化碳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写:
CaCO3+2HCl=CaCl2+CO2↑+H2O;
由分析可知,反应①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故填写:
2NaOH+CuSO4=Cu(OH)2↓+Na2SO4;
A与B反应是铝与稀硫酸反应,故填写:2Al+3H2SO4=Al2(SO4)3+3H2↑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找到突破点,而此题最易找到的突破点是C俗称纯碱,即碳酸钠,由此再结合文字和图形进行推断。
6.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答案】NaCl 复分解反应 NaOH+HCl=NaCl+H2O 生成玻璃
【解析】
【分析】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 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或氯化钡),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
所以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详解】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故G的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 O。
2
(4)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故F的一种用途是:纺织、造纸、制玻璃等。
【点睛】
D是温室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则G是氯化钠。
7.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Fe2O3+3CO2Fe+3CO2 (3)CuCl2+2AgNO3=Cu(NO3)
2+2AgCl↓
(4)CuCl2+2NaOH=Cu(OH)2↓+2NaCl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B是铁,D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
(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uCl2+2AgNO3=Cu(NO3)2+2AgCl↓
(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uCl2+2NaOH=Cu(OH)2↓+2NaCl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8.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
__________。
【答案】Ca(OH)2置换反应2HCl+ Na2CO3= 2NaCl+ CO2↑+H2O H2O
【解析】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 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E的俗名叫熟石灰,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氢气只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A、F可能是氢气,F是氢气时,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是氢气,B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所以C是盐酸,D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E的化学式是Ca(OH)2;②A与B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③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2HCl+Na2CO3=2NaCl+CO2↑+H2O;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
可成功过桥,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水。
9.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
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
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答案】Al 。
Ca(OH)2+CO2═CaCO3↓+H2O 。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
【分析】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
(2)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
(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
1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互相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HCl NaOH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HCl;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生成D,C能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D是碳酸钠;C 是氢氧化钙;ABC均能转化为E,故E可能是水;经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
(1)A的化学式为HCl;B的化学式为NaOH。
(2)水与氧化钙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D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2.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
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
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_____(写化学式)。
【答案】吸附 4NH3+6NO 一定条件
5N2+6H2O AgCl
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NH4NO3、MgCl2、Na2SO4
【解析】
【详解】
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结合产生氨气,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氢氧化镁能溶于硝酸,据此解答。
(1)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吸附性;(2)NH3与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
程式为4NH3+6NO 一定条件
5N2+6H2O;(3)加入溶液M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说
明是硝酸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故M可能是碱,得到的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生成了硫酸钡,故是硫酸钠反应生成的,则一定不含有氯化钡,加入的M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镁,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钠,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①白色沉淀D是氯化银,化学式为AgCl;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H4NO3+Ba(OH)2=Ba (NO3)2+2NH3↑+2H2O;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