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时候,就达到了“化学平衡”。
对于化学平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
②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整个反应处于停滞状态;
③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C
略
2. 试预测下列哪些物质不具备漂白
性
A.Na2O B.Na2O2 C.HClO D.NaClO
参考答案:
A
3.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分子数之比为5:4
C.原子总数之比为3:4 D.质量之比为1:1
参考答案:
C
略
4. 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
酸 D.氨水
参考答案:
D
略
5.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为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为溶液,其他的性质如胶体透过滤纸,浊液不能,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浊液、溶液不能等,均是由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决定,故选C。
6.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B.给溶液加热
C.滴加液体D.过滤
参考答案:
A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夹持仪器;其他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分析】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试管的加热、胶头滴管以及过滤操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分析.【解答】解:A.容量瓶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检查时一手托住瓶底,另一只手摁住瓶塞,倒转检查,故A正确;
B.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用拇指顶住试管夹短柄,故B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插入到试管内部,故C错误;
D.过滤时漏斗应紧贴烧杯内壁,故D错误.
故选A.
7. 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 + 2Ag2AgCl + H2↑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因Ag与盐酸不反应,则不能设计为原电池,B、D没有外加电源,故BD错误;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顺利进行,可设计为电解池,选择Ag为阳极,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即可,A中Ag为阴极,故A错误,显然只有C正确;故选C。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解的关系,明确常温下不能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利用电解原理来实现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
8.
参考答案:
A
9.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 B.
C. CH3—CH=CH—CHO
D. 参考答案:
A
10.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K+、和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和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OH→NaCl
B、H2SO4→H2
C、HCl→Cl2
D、 CaCO3→CO2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一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O3ˉ、K+、SO42ˉ B.Ca2+、H+、HCO3ˉ、Na+
C.OHˉ、CO32ˉ、Cu2+、SO42ˉ D.Fe3+、Mg2+、NO3ˉ、Clˉ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恒容充入N2 B.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恒容充入氦气D.恒压充入氦气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进行判断,注意压强的改变必须是浓度改变时,反应速率才能发生改变,以此解答.
【解答】解:A.恒容,充入N2,则增大氮气的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A不选;B.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增大各组分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不选;
C.恒容,充入He,各组分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C选;
D.恒压,充入He,体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减小,速率减小,故D选.
故选C.
14. 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1:2的是
A. 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 2H中的质子和中子
C. NaHC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Na2O2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参考答案:
D
【详解】A. Be2+中的质子为4、电子为2,个数比为2:1,故A错误;
B. 2H中的质子为1、中子为1,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 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HCO3―,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 Na2O2中的阴离子为O22―、阳离子为Na+,个数比为1:2,故D正确;
答案选D。
15.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 A
D.2.4克金属镁的质子数为12N A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 D_________________。
⑶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
示):。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分)(1)酸性1分、还原性 1分
(2)B中溶液又变为红色1分 D中颜色无变化 1分
(3)除去多余的Cl2和SO2 1分
(4)Cl2+SO2+2H2O==2HCl + H2SO4;1分
Cl2或SO2其中一方过量,或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不等于1:1; 1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
求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之比。
参考答案:
5.6g就是乙烯的质量,也就是0.2moL,则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3moL
乙烷的质量为0.3moL x 30g/moL=9g;故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质量之比为5.6:9=28:45
略
18. (6分)(答案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已知在25o C、1.013×105Pa下,1 mol CH4充分燃烧(C转化为CO2气体,H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890 kJ;使1 kg水的温度升高1 o C需热量4.18 kJ。
(1) 1 m3(标准状况)甲烷在25o C、1.013×105Pa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释放出的热能是多少kJ?
(2)若用1 m3(标准状况)甲烷在25o C、1.013×105Pa条件下充分燃烧所释放的热能加热温度为25o C的水,若热量损失为20%,可使多少千克水沸腾?参考答案:
(1)3.97×104kJ (3分)(2)约101 kg (3分)k*s*5*u
略
19. 将6.50 g锌投入2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1)6.50 g锌的物质的量。
(2)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