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
5分
(1).用打个比方的方法说出它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楷书行书草书。
(2)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分
人生的奔跑不在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炽.痛(hì)告罄.(qìng)羸.弱(yíng)踉踉
跄跄(liàng )
..
B. 纤.细(iān)喑.哑(yīn)伫.立(chù)不可胜数.(shǔ)
C. 绯.闻(fēi)褶皱.(hòu)蜷.伏(quán)瘦骨嶙.峋(lín)
D. 称量.(liáng)绮.丽(qǐ)船舷.(uán)良莠.不齐(iù)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璀璨黝黑当之无愧莫衷一是
B.蹒跚蹂躏迫不及待粗制滥造
C.琐屑媲美诚惶诚恐一拍即合
D.烦躁繁衍势凶凶略胜一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诺贝尔奖这个世界级的荣誉,我们应摆正心态,既不用嗤之以鼻,也不可趋之若
...鹜.,更不必愤愤不平。
B.炎帝神曲、万福老窖这一个个如雷贯耳
的白酒品牌,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代表着随州,
....
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没有隐晦,更C.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指摘社会弊端,侃谈历史发展,言辞急切
..
没有哗众取宠。
小说版和电视版的反差争议,不仅没有平息而且愈演D.随着《红海行动》的热播,从而
..
愈烈。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①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②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③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举行,海内外华人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随州市各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D.《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8.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
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根据你读的内容,选出下面错误的一项()2分
A.孙悟空为了为了扇灭火焰山的火,便于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才去借芭蕉扇的。
B.第一次是向红孩儿母亲借的,却被她一扇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C.第二次孙悟空骗芭蕉扇,却又被红孩儿的母亲骗回去了。
D.孙悟空在神、佛的帮助下拿到了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的火。
(2)请再写出两个你喜欢的故事情节:2分
9. 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8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5),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6分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0、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11.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表明菊花的可爱。
B.“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C.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一、二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D.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1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9分)
义犬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
橐③,钱袋。
④冲循:交通要道。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仅限两处)2分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14.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乃.以石投犬乃.不知有汉
B.乃以.石投犬祭以.尉首
C.金亡其.半其.如土石何
D.买棺葬之.辍耕之.垄上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16.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0分)
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杨福成)
①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临。
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
②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
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的书籍不无关系。
④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低谷。
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
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
⑤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
⑥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
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
⑦近年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
⑧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
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⑨因此,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
17.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18.从全文看,阅读经典有哪些好处?(3分)
19.解释“荒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
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20.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举了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排队买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16分)
回家(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
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凑热闹的鸡。
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
”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
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
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给我过生日。
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
”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
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
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
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
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
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
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
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11)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12)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
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
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
”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
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13)她呵呵笑起,很开心的样子。
“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14)我赧颜,又有些伤感。
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
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
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
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15)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
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
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16)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注】迤逦(yǐlǐ):曲折连绵。
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21.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3分)
22.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3分)
23.赏析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
(3分)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24.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25.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三、作文(50分)
26.一首首儿歌,一句句诗文,一篇篇佳作,一部部通史……它们陪伴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少年,使我爱上了读书。
请以"我在阅读中成长"为题作文.
要求:(1)请认真审题。
(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语文模拟试题答题纸2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9.4分(1) 2分
(1)2分
9. (8分)(1)(2)(3)(4)(5)(6) (7),(8)
11.2分
12、2分
.
13.2分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14.2分
15..(2分)
16.(3分)
17.2分
18.(3分)
19.(2分)
20.(3分)
21.(3分)
22.(3分)
23.(3分)
24.(3分)
25.(4分)
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答案1.(1).A.(2)略2.(C)3.(D)4.(B)5.(B)6.(A )7. ( A ) 8.(1)( C )
(2)略
9. 略
10、答: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11.C
1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
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仅限两处)2分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14.(B)
15..(他)又想到(路)是南北交通要道,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
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16.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
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翻译】
山西潞安地方的某甲,父亲被人诬陷关在牢房里,快要死了,倾家荡产,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一共才百把两银子,准备拿到府里去打通关节,说个人情。
骑着骡子出了门,家里养的那只黑狗就跟着他走。
(某甲)大声喝退了它,等到他一走,那只狗又跟着了。
鞭它赶它,它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
某下了马,走到路旁小便。
小便完了,拿起石头打狗,狗才跑开;某一走,狗突然又了,咬着骡子的尾巴。
某大发脾气,用鞭子打它,它大叫不止。
忽然跳到前面,愤怒地咬了骡子的脑袋,好象硬要挡住骡子的去路似的。
某以为不是个吉祥的兆头,更加发着脾气,勒转马就去追逐它。
看到狗已经走得很远了,才勒转辔头飞跑,到达府城时已经快黑了。
等他摸系在腰间的袋子时,银子已丢了一半,急得汗如雨下,魂飞魄散。
一夜翻覆去,没有入睡。
忽然想起狗的狂吠乱咬,一定是有原故的。
等到城门一开,便离开了府城,仔细地观察了的道路。
自己又在心里划算,这是通往南北的大道,往的行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丢了的银子哪还能在那里呢?犹犹豫豫地走到昨天下马的地方,看到狗死在草丛里,身上的毛全都被汗湿透了。
提起它的耳朵看,那一包银子分明还在那里。
某甲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买了一口棺材埋葬了
它,人们都呼作“义犬冢”。
17.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
18、培养崇高的精神,提升个人素养,实现远大理想。
19、“荒芜”是指当人们远离经典,只做缺乏深度的阅读,造成人文精神的平庸化甚至低
级化。
20、运用举例论证,具体详细有力地论证了曾经人们是热衷于阅读经典的,与现代人浅薄
的阅读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1.(1)高兴得手足无措;(2)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3)满足的笑
中泪光闪现;(4)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5)喝多了酒。
评分:共3分。
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22.我“黯然”,是因为父亲年纪已大,不知还有几个生日能过;我“惭愧”,是因为从
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评分:共2分,每点1分。
23.“满村庄溜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狗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村庄的人少。
“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的安静。
这句话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村庄只剩下老人的安静和寂寞。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4.对我的称赞,对我父母的羡慕,对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对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无限伤感。
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习家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评分:共3分。
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25.不好。
“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
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关注留守老人;另一方面还抒发了对家乡的敬意,呼唤人们不要忘记家乡。
若改为“父亲的生日”就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合情合理,可斟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