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意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孩子的意愿
对很小的孩子也要敬重,给孩子个人自主权,以便在自由的环境中完善孩子的共性,这是大多数美国父母的信条。
美国父母与孩子谈话语调平和,从不粗声粗气地训斥孩子。
即使在孩子做了错事时,也是循循善诱,反复讲道理。
孩子承认错误并表示悔改后,父母总是说声:“我们爱你。
”美国父母认为父母必需把握住自己的心情,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爱,敬重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父母总是把“对不起”、“请原谅”、“感谢”之类的字眼挂在口头上。
由于得到父母的敬重和疼惜,美国孩子从小就可以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比如,家庭购买什么样的家电、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孩子都可以以小仆人的身份与父母商讨,父母也都情愿倾听孩子的看法,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赐予充分的确定。
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不要强制孩子做不情愿做的事情,那会损害孩子的感情和共性。
”
欧洲的儿童在充共享受大人的敬重方面也与美国儿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德国,一方面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关怀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孩子或不爱子女”。
假如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敬重或受到冷遇,可向法院
控告自己的双亲。
为使孩子的性格得到自然天成的进展,德国教育家还提出了“体验自然”的口号。
德国儿童从小就可以参与各种“生态活动站”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看和感受,尽情呈现自己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