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5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b4c7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四年级教案《充气雨衣》教案_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教案《充气雨衣》教案_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0252cce2f0066f4332243.png)
《四年级教案:《充气雨衣》教案_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摘要:)3学生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播放课件,()怎样才能使设想变现实,3出示课件(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充气雨衣》教案6充气雨衣学情分析这是略课要让学生己默再交流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然引导他们想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要改进地方鼓励学生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学习目标会认生学习默课粗知故事3想想生活还有哪些日常用品要改进教学流程课、导入学们下雨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雨衣雨嬉戏真像幅美丽画不美足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怎样这问题吗?有叫林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办法二、识主识、识默课边边画出不认识请教教材鱼儿如鱼儿不能告诉你就请教老师合作识、游戏识()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人然段相监督音是否准相助正音()开火车全班轮生(3)悄悄话桌俩人合作人指另人悄悄给对方听()接力赛四人组学说出某方面特二学卡快速出并声出三学说出或出课词句四学再用这组两词语3、指名分段课二课、导入、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课题朋友们了它以有什么问题吗?通全整体感知课容引()下午放学候随着声春雷下起了雨林雨衣()晚上林躺床上想(3)怎样才能这难题呢?由朗四、五然段()儿童用品展览会上二、质疑难探究学习默课画出不明白地方开火车接课(思考了课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3学生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播放课件课件演示普通雨衣旋起裙子塑救生圈充气雨衣结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观察想办法问题真了不起5思考、讨论()你还有比林更办法吗?()怎样才能使设想变现实?三、朗品味表达情感画出己喜欢句子反复练组赛3出示课件(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漂亮、实用充气雨衣穿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起夸夸林吧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你们定也想成发明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要改进地方?(思考、讨论、交流)学们只要你们善观察勤思考亲动手实践定会成了不起发明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新产品相信这天定会到五、课实践劳动体验动手做做改进下你认不太用种日常生活用品。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2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d40e39763231126edb114e.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2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结构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六、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翘舌音:充、粘、差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放录音。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六、小结(略)七、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普通雨衣旋转起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看)(想)(做)(新邱西部小学张红利)教学案例(二)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2.读句子(朗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达到准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2.朗读并能简单复述课文。
(指名读,同桌监督读,分段轮流读。
小学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范文集锦
![小学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范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ba14192f90f76c661371ad3.png)
小学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范文集锦《充气雨衣》讲述了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
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f0fd4d9b89680202d82516.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1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投影仪、卡片。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a0a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创新的思维。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通过对《充气雨衣》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雨衣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充气雨衣》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4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故事续写练习,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对自己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同伴对彼此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故事续写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的词汇运用、句型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充气雨衣》故事文本。
故事图片或视频。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故事续写本子。
口语表达评价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雨衣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学生之间的雨衣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雨衣作品,增进交流与合作。
6.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充气雨衣》的故事,并讨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ca3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6.png)
充气雨衣教案教案标题:引导学生制作充气雨衣教学目标:1. 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发展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造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和实践。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充气雨衣制作所需材料:塑料袋、胶带、剪刀等。
3. 计时器、测量工具等辅助工具。
4.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对雨衣的认识与兴趣。
探索:2. 观看并讨论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解释充气雨衣的作用是防止雨水渗透,并提醒学生这是一种环保的替代品。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实践:4. 按小组分发材料,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5. 指导学生按照讨论的步骤进行制作充气雨衣。
6. 设置计时器,限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制作,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展示与分享:7. 要求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充气雨衣,让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评价与建议。
8.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困难和解决方案,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与拓展:9. 综合学生的实际制作情况,进行全班总结,回顾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使用方法。
10. 鼓励学生寻找其他创意、环保的替代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合作和沟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估学生的展示,包括充气雨衣的完成情况和设计创意。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总结,了解他们对制作充气雨衣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相关企业代表来学校进行关于环保的讲座或工作坊。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项目,如垃圾分类中心或再生资源加工厂等。
教学反思:通过此教案,学生将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环保产品,也培养了学生们对环保的认识和实践。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5f36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4.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充气雨衣》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帮助。
(3)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创新精神和关爱他人的主题。
2. 运用想象力,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雨衣的使用场景。
(2)板书课题《充气雨衣》,提问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期待。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教师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和运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 课文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想象与创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如果你有一件充气雨衣,你会用它做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6.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爱他人主题,如:“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分享自己的充气雨衣?”(2)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经历,交流关爱他人的感受。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45c5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8.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注身边科技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充气雨衣原理和制作过程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充气雨衣》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充气雨衣的实物或图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充气雨衣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雨衣的了解和经历。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充气雨衣》。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问题。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重点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操作,理解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学生选一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明天分享给同学们。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准备回答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2a3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c.png)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充气、雨衣、设计、实验、成功”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
(2)学生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主要内容的理解。
3. 课文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作者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最终成功设计出充气雨衣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物道具,如充气雨衣,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充气雨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讲述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953c85fbfc77da269b182.png)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
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五、小结:(略)。
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afa36c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5.png)
4、课文《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2。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4c1a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7.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雨衣》语文教案年级:小学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充气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雨衣的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讨论与思考(1)小组内讨论:充气雨衣的原理是什么?(2)小组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充气雨衣?(2)学生动手制作:根据讨论结果,尝试制作简易的充气雨衣。
(3)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发现其他应用充气原理的物品,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待环保的态度和做法。
(2)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运用充气雨衣保护环境。
六、教学步骤(续)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充气雨衣》课件教案(通用10篇)
![《充气雨衣》课件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9fb6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e.png)
《充气雨衣》课件教案(通用10篇)《充气雨衣》课件教案 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c4a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4.png)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体会小林爱思考、勤实践的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充气雨衣模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雨衣的作用和特点。
2、提问:你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发明的?从而引出课题《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充气雨衣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思考: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遇到的问题:普通雨衣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解决办法:小林想在雨衣的下摆安一个铁丝圈。
5、引导学生体会小林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6、继续读课文,思考:小林的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出来的?7、指名回答,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8、引导学生思考:小林为什么能发明出充气雨衣?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小林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不断实践改进。
(四)拓展延伸1、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不方便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办法解决?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859f5ad51f01dc281f1be.png)
《充气雨衣》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2.录音机、磁带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2.谈话揭示课题。
(待学生观看课件后,自然产生好奇)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发明了什么?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结构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六、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0易错:膝(xī)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气雨衣》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
16充气雨衣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