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川第二中学高三压轴卷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江川第二中学高三压轴卷新高考语文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十九大报告金句迭出,许多朴实而新鲜的话语堪称不刊之论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②保姆李桂芬刚领到手的工资一不小心撒落一地,路人不仅分文不取
....,而且一起帮她收捡钱币。
③除了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之外,在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始终在国内独占鳌
...头.。
④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一和第二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专家们对即将进入的全球定
位时代踌躇满志
....。
⑤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业界叫好一片,如今吉利收购英国路特斯更是汽车行业的神来之笔
....。
⑥美国南加州大火肆虐,
许多居民已成釜底游鱼
....,警方督促他们撤离险境。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
19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
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喹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后来氯喹失灵,问题就出在____________上。
人类想置病毒于死地,病毒也在不断寻找生存方法。
(____________)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__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从40多年前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成功____________青蒿素,到研制出杀虫较彻底的、作用时间长的复方蒿甲醚,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精神____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停滞;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来的给人类生存的危险系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抗药性举无遗策汲取攻克
B.抵抗力举无遗策提取攻占
C.抗药性束手无策提取攻克
D.抵抗力束手无策汲取攻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跟不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B.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能跟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C.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能跟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D.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B.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C.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D.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给人类的生存危险系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冯骥才
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
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
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
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
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
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
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
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①,混混头儿。
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②一个。
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
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
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
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
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③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
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翁声翁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
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
小杨月楼心想,李金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
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
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可别在意。
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
赛天津卫是他家的。
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
转天一早,李金鏊来到河北大街上的“万成当”,进门朝着高高的柜台仰头叫道:“告你们老板去,说我李金鏊拜访他来了!”老板慌张出来,请李金鏊到楼上喝茶,李金鏊也不理,只说:“我朋友杨老板有几个戏箱押在你这里,没钱赎当,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记着,咱们往后再说。
”说完拨头便走。
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箱,早已摆在柜台外边。
小杨月楼大喜过望,便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
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
老板不肯收,锅伙们把钱截着柜台扔进去就走。
多少亦不论,反正多得多。
这事又传到李金鏊耳朵里。
李金鏊在北大关的天庆馆摆了几桌,将这些代自己还情的弟兄们着实宴请一顿。
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成当”,补还那笔欠款。
“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鏊送来了。
李金鏊嘛人?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
至此,钱上边的事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
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
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
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侠们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
恰巧李金鏊到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月楼。
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鏊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着油彩就跑出来。
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高汉子。
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下台阶。
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鏊还满是欢笑。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
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得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弟兄。
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眼瞅着小命不长。
”
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
李金整说:“那倒不用。
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
这么做难为您吗?”
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
这点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约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
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
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又看戏,又帮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何况这么多名角同台献技,还是《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些热闹好看的大戏,更是千载难逢。
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
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
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送给李金鏊。
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
李金鏊见钱,面孔马上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翁声瓮气。
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钱。
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
(选自冯骥才著《俗世奇人·贰》,文字有删节)
(注)①锅伙:此处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
②死千: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
这是天津土语,也是混混儿的行话。
③赛: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擅长写人。
不仅对主角李金鏊、小杨月楼刻画细腻,也于廖寥数语中将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刻画得活灵活现。
B.小说善于叙事。
李金鏊助小杨月楼脱困,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鏊,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可作者总能尺水生波,以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行来制造波澜。
C.小说语言精妙。
文中“嘛”“赛”“锅伙”“爬爬屋”等诸多天津方言词汇都透着一股子天津话的生动和幽默,富有生活气息,增添了地方特色。
D.小说多用对比。
李金鏊家境贫困却能济危扶困,这是人物自身的对比;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2.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我们的遇到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也几乎解决不了。
传统媒体所遇到的挑战,面临的所有问题,,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向技术要客案。
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加快追赶的速度,积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传统的传播手段进行升级改造。
要坚持把内容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要主动跟进时代的节拍,关注读者的需求,聚焦社会的热点,维护公平正义,彰显道德良知,切忌闭门造车的“新闻策划”、的“自说自话”和“慢了三拍”的传播节奏。
要深化“走转改”,掌握真情况,了解群众的,贴近群众的生活现实,通过好的策划、好的作风,让内容更契合读者关注,更吸引读者眼球,让新闻报道更有焦点、更有亮点、更有看点,培养最忠实的受众,打造读者最信赖的媒体。
传统媒体内容创新不是漫天撒网,也不是四面出击,内容创新一定是突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
未来报纸内容的发展总体方向趋于“慢、精、深”,也就是不去和网络抢时效,更多地做精品,做深度,做公信。
()。
未来纸质媒体承载的一定是深度的内容。
对此,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自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几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B.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几乎也解决不了。
C.技术虽然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几乎也解决不了。
D.技术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也几乎解决不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归根结蒂分秒必争津津乐道悲欢离合
B.归根结蒂争分夺秒乐此不疲喜怒哀乐
C.寻根究底争分夺秒津津乐道悲欢离合
D.寻根究底分秒必争乐此不疲喜怒哀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媒体粗糙的生产方式与这截然不同
B.自媒体的生产方式粗糙,和这截然不同
C.和这截然不同的是自媒体粗糙的生产方式
D.这和自媒体粗糙的生产方式截然不同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鹧鸪天·博山寺作①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②,岂其御③,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④,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①该词作于作者40来岁遭谗落职之时。
②语出《世记新话·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
③语出杨雄《法言·问神》,表达不依附权贵之意。
④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
1.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词的一项是()。
A.激情昂扬
B.平淡闲逸
C.激愤深沉
D.幽默风趣
2.本词富于议论,也借助精选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全词四句中哪一句最能体观这一特点,请结合具体意象赏析。
3.词这种体裁,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词却另辟蹊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⑵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⑶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⑷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⑸________________,连月不开。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⑺君子博学于文,____________,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⑻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
[俄]费特
我和你一道漫步,
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
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
小草在呜咽不息,
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
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
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
在月亮的清辉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你一道漫步”,此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以是“我”相恋的爱人。
B.“在神秘的沉默里”,“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
C.“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诗意拓展,转人到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绘。
D.“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由“我和你”转为“我们”,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闪亮的明镜”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
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特征,表现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
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使用反问语气,诗歌的节奏略为加快,强调了对生活的热切之情。
D.这首诗歌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
3.“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在月亮的清辉里”这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请问有什么艺术效果?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
(甲)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5-2025年)》,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做出顶层设计。
而本次发布的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一揽子
...。
...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
(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言,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
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良莠
..
不齐
..,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
(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难: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
B.一揽子
C.收官之作
D.良莠不齐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米开朗基罗的天空
赵丽宏
(1)梵蒂冈是国中之国,城中之国。
它其实只是古都罗马城中小小的一方土地,然而它却令全世界瞩目。
0.4平方公里,大概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然而这里却拥有地球上最伟大的教堂,拥有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博物馆。
(2)圣彼得大教堂花了一百多年才完成它雄伟的工程,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金色穹顶成为罗马城中一颗耀眼的恒星。
大教堂一年到头敞着大门,人人都可以免费走进去。
天主教徒们进去拜谒耶稣圣母,聆听天国福音,让灵魂接收洗礼;艺术爱好者们进去参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漫无目标的旅游者进来看热闹,看欧洲人如何在五百年前建造起如此宏伟的建筑。
不过,不管你心怀着何种目的来到这里,灵魂都会受到震撼。
你会被教堂中神圣安宁的气氛震撼,会被那些静静地凝视着你的雕塑和壁画震撼。
(3)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圣母的哀伤》,就陈列在离大门口不远的一侧。
美丽的圣母抱着死去的耶稣,满脸悲伤,那种庄严和逼真,那种优雅和凝重,让每一个观者为之凝神屏息,不敢发出声音,唯恐惊扰了沉浸在悲伤中的圣母玛利亚。
这尊雕塑,是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时,只有25岁。
当时,人们面对这座雕像,惊讶得失去了言语,没有人相信它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之手。
米开朗基罗一怒之下,半夜里悄悄
溜进教堂,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据说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刻下自己名字的雕塑。
这位旷世奇才,当然有资格在他的作品中刻下名字,即便是刻在圣母的身上。
教堂大厅中间有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个铜质亭子,四根布满螺旋形花纹的高大铜柱,托起一个雕刻着无数人物和花饰的巨大穹顶,这是教皇的讲坛,更是艺术家的陈列坛。
(4)我曾两次走进圣彼得大教堂。
第一次离开时正是黄昏时分,教堂的金色圆顶在夕照中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芒,钟楼上铜钟齐鸣,钟声传遍了整个罗马城。
第二次去圣彼得大教堂,是圣诞节后的第二天,走出教堂大门时,天已经落黑,罗马正在下雨,雨雾弥漫中,教堂前的大广场上一片彩色的雨伞,如无数沾露的蘑菇,在灯光和水光中晃动。
依然是钟声回荡,钟声仿佛化成了细密的雨丝,从天上落下来,融化在万家灯火中……
(5)对热爱艺术的人们来说,圣彼得大教堂右侧的西斯廷教堂也许更有吸引力。
这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博物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无数经典名作,都被收藏在这个博物馆里。
站在西斯廷教堂大厅中央,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壁画,那是场面浩瀚的《创世纪》。
天堂人间,凡人天使,空中的树,地上的云,梦想中的神殿,传说中的巨人,在巍峨的穹隆间翩跹起舞……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幽闭数年,一个人站在空中挥笔冥思,把天堂搬到了人间,把凡人和天使融合为一体。
上帝创造人的传说,在这里被简化成一只手指地轻轻点拨,上帝的手指,和凡人的手指,在云天间接触的瞬间,便诞生了伟大的奇迹。
画家的奇思妙想和神来之笔,使所有的文字失色。
(6)我站在西斯廷教堂大厅的中间,抬头仰望那铺天盖地的《创世纪》,感觉人的渺小,也感觉人的伟大。
在天堂和神灵前,人是何等微不足道,然而这天堂和神灵,都是人类的想象和创造。
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怀着虔敬的心,对天空伸出你的手指,会有来自天空的手指,轻轻地触碰,点开你的心灵之窗……
(7)环顾四周,无数人和我一样抬头仰望,沉思,在米开朗基罗描绘的天空之下。
1.纵观文意,文中所描绘的米开朗基罗的天空由哪几颗耀眼的“星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第六段中,“感觉人的渺小,也感觉人的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句子该如何理解?
3.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4.品读划线的第四段,试作如下赏析:
(1)两次所见的景象有何不同?
(2)作者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
(3)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景物描写?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shù)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①,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②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
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
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
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释:①嚣嚣:百姓苦苦哀叫。
②收孥(nú):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囹圄而免刑戮虚:使……空
B.更.节修行,各慎其身更:改变
C.而主不收恤.恤:顾虑
D.是以牧.民之道牧:统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吾尝终日而.思矣
B.约法省刑,以.持其后宁伪睡以.觇之
C.刑戮相.望于道儿童相.见不相识
D.下虽.有逆行之臣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将皇帝的位置礼让给天下贤士。
B.而暴乱之奸弭矣
因而,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
C.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
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推诿。
D.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②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