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热湿负荷计算_secret

合集下载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

负荷的估算
负荷的科学计算法
机柜安装设备数量及耗电限值
2005年颁布的《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和《中
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验收规范(暂行)》2个规范中规定,客户提供
的机架原则上要符合电信的标准规格。49U (1U=4.45cm) (含)以下机架承放
设备不准超过15 台;49U ~58U的机架承放设备数量不准超过18 台;禁止设备叠
≤14台/柜
负荷的科学计算法
围护结构热
热有3种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通过机 房屋顶、墙壁、隔断等围护结构进入机房的传导 热是一个与季节、时间、地理位置和太阳的照射 角度等有关的量。因此,要准确地求出这样的量 是很复杂的问题。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保持一定的 稳定状态时,由平面形状墙壁传入机房的热量可 按下式计算: Q=KF(tzp-tn) kcal/h K: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kcal/m2h℃);常用 材料导热系数如表2-4所示: F:围护结构面积(m2); tn:机房内温度(℃); tzp: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 )m2×13W
( )m2 ×16W
( )m2×43W ( )m2×8W
( )m2 ×13W
( )m2×40W ( )m2×6.5W
室温要求28℃
( )m2 ×20W
( )m2 × 360W ( )m2 ×240w ( )m2 × 160W
( )m2 ×30W ( )m2 × 18W ( )m2×10W ( )m2 ×10W ( )m2×37W ( )m2×5W
≤18A/柜 ≤4.0kVA/柜 ≤18台/柜
2 中负荷机房(列间距≥1000mm) ≤1.5kVA/m2 ≤14A/柜 ≤3.1kVA/柜 ≤16台/柜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在空调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这些公式可以支持工程团队计算和估算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从而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一、机房空调负荷的分类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室内热负荷、室外热负荷,以及机房内的人员数量、设备密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机房空调负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实际热负荷:指设备产生的总热量,包括电力消耗和传统的热量产生方式。

2. 潜在热负荷:是指机房内湿度的变化导致的隐含热负荷,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的热量。

3. 传热负荷:指空气流动和散热系统运作所导致的散热量。

机房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实际热负荷,然后考虑潜在负荷和传热负荷。

二、机房空调负荷计算公式1. 人员热负荷机房内人员数量越多,所产生的热量越大。

为了计算机房内人员的热负荷,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公式:Qp = Np × Lp其中,Qp表示人员热负荷,Np表示机房内人员的数量,Lp表示每个人所产生的热量,通常取值为100W/h。

机房内的人员数量通常由建筑设计人员计算得出。

2. 设备实际热负荷摆放于机房内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所产生的实际热负荷值非常重要。

机房内的设备实际热负荷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Qe = ∑Pe其中,Qe表示实际热负荷,Pe表示摆放于机房内各个设备消耗的电力。

这个数值通常取决于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消耗电力值。

3. 潜在热负荷不同的空气湿度水平会导致不同的潜在热负荷,因此我们需要计算潜在热负荷以参考实际热负荷。

计算潜在热负荷的公式如下:Qh = 0.68 × G × (Hwg – Hwi)其中,Qh表示潜在热负荷,Hwg表示机房内湿度,Hwi 表示机房外湿度,G表示机房内空气的流量。

4. 传热负荷传热负荷是指机房空调系统的传热效率和管理质量所带来的散热负荷。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1.传热负荷计算方法:传热负荷是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的热量传递。

传热负荷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A为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2.人体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工作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每个人体的热负荷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Q=60*P其中,Q为人体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人的数量。

3.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设备也会产生热量。

每个设备的热负荷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P+PL)*CF其中,Q为设备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设备功率(单位为瓦特W),PL为设备功率余量(单位为瓦特W),CF为修正系数,考虑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特点。

4.日照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日照热负荷主要来自于阳光直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AC*(N*AF+D*AT)其中,Q为日照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AC为透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N为正常白天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W/m²),AF为透射系数,D为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h),AT为修正系数,考虑日照的角度、方向等因素。

5.其他热负荷计算方法:还可以考虑机房内其他因素产生的热负荷,如墙体导热负荷、天花板导热负荷、地板导热负荷等。

这些热负荷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综上所述,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传热负荷、人体热负荷、设备热负荷、日照热负荷和其他热负荷等几个方面。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正确计算机房空调热负荷,可以为机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作者:冯志强简介: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机房热负荷的计算一般采取概略估算和简易热负荷计算两种方式,初步确定对空调机制冷能力的要求。

关键字:计算机房热负荷导热系数一、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根据国内外机房热指标情況:美国:计算机设备230~280(kcal/m2.h)人工照明(kcal/m2.h)工作人员(kcal/m2.h)围护结构(kcal/m2.h)合计300~350(kcal/m2.h)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77~80%換气次数51~109次英国:计算机设备216(kcal/m2.h)人工照明(kcal/m2.h)工作人员(kcal/m2.h)围护结构(kcal/m2.h)合计354(kcal/m2.h)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61%換气次数51~80次日本:计算机设备300(kcal/m2.h)人工照明20~30(kcal/m2.h)工作人员2(kcal/m2.h)围护结构30(kcal/m2.h)合计350~450(kcal/m2.h)換气次数40次根据以上国外资料,计算机房负荷按約300kcal/m2.h计算。

按照1kW(千瓦)=860kca1/h(千卡/时),计算机房热负荷按約0.3kw/m2计算。

但对于小型机机房需要进行单独计算。

二、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

而有些计算机制造商,不能提出这方面的数据,因此,只能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P*h1*h2*h3式中,P:总功率(kW);h1:同时使用系数;h2:利用系数;h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环境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进行测算。

1、已知UPS容量,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100KVA,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1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带载率)×0.8(热转换)=51.2KW主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主机房总热负荷Q=Q1+Q2=51.2+8 = 59.2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主机房制冷需求。

2、已知负载功率,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负载功率为60KW,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60KW(负载功率)×0.8(热转换)=48KW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48+8 = 5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机房制冷需求。

3、UPS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400KVA,UPS室面积60m2,则UPS室设备热负荷Q1为:4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08(热损耗)=25.6KWUPS室其他热负荷Q2为:60(面积)×0.1=6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25.6+6 = 31.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WX系列的PEX35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UPS室制冷需求。

4、电池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一般来说其寿命为3~5年,但是电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对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或缩短。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是指对计算机机房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测算和评估,以确定机房所需的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能力。

这对于确保机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温和湿度可能会对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1.确定机房内部设备的热负荷:首先需要确定机房中所有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产生的热负荷。

通常这些设备的热负荷数据可以在设备的技术规格书或制造商提供的信息中找到。

2.确定机房的热传导热负荷:除了设备本身产生的热负荷外,机房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也会对机房的热负荷产生影响。

这些是机房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热传导的结果。

3.确定机房的室外热负荷:机房的室外热负荷来自于周围环境的热传导、太阳辐射等因素。

这个因素通常是根据机房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季节和周围环境确定的。

4.确定人员活动热负荷:机房内的人员活动也会产生热量,并且对机房的热负荷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考虑机房内的人员数量以及他们的活动级别,如站立、行走等。

5.计算总热负荷:将以上各项热负荷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机房总的热负荷数据。

通常以单位时间(例如每小时)的热负荷进行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通常使用热负荷计算软件进行,该软件通常基于热平衡原理和传热学等相关原理进行计算,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参数的调整。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准确的输入各项数据,并且通常需要考虑到机房的特定要求,如温度控制范围、湿度要求等。

除了计算机机房的热负荷,还需要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制冷和空调设备,并进行适当的安装和维护。

根据机房的规模和需求,可能需要考虑到多个制冷系统以及备用系统。

在计算机机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合理地计算和评估机房的热负荷对于维持机房的稳定运行和保障设备的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掌握机房热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制冷系统,确保机房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正常运行。

因此,在计算机机房设计和运营中,对机房热负荷的计算和评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机房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详解

机房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详解

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2种:
方法1: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环境热负荷(0.15~0.18KW/㎡*机房面积)
方法2: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总制冷量
S =机房面积(㎡)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1、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W/㎡左右)
2、数据中心(600w/㎡左右)
3、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W/㎡左右)
4、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W/㎡左右)
5、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W/㎡左右)
6、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W/㎡左右)
7、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W/㎡左右)
8、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200W/㎡左右)※在机房行业中的经验算法:
每平方米需求能量350—500大卡/换算公式1KW=860大卡
按100平方米机房计算。

选择400大卡/平方米
100*400/860=46.5KW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
在机房中一般还需要 1+1原则。

那么100平方米机房配2台50KW空调。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书_secret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书_secret

花桥国际信息城服务中心4层、5层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书工程名称:花桥国际信息城服务中心4层、5层暖通空调工程编号:建设单位:昆山瀚泓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算人: 签名: 日期:校对人: 签名: 日期:审定人: 签名: 日期:一工程概述本工程地址为苏州昆山市花桥镇,钢筋混凝土错层结构,建筑层高五层。

全部为办公用房,部分为会议室、多功能厅及办公用房。

业主已给出建筑平面图和各个房间的功能,要求设计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实现每个有人员房间的夏季空调供冷冬季供热。

二设计依据2.1设计任务书<<空调制冷课程设计提纲>>2.2设计规范及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三设计范围(1)中央空调系统选型,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

(2)空调外机、内机、送风口、回风口的选型,风管布置。

(3)新风系统设计。

四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资料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区:江苏省城市:苏州纬度:32.0经度:118.8海拔高度(m):8.9冬季大气压力(Pa):102520.0夏季大气压力(Pa):100400.0冬季平均室外风速(m/s):2.6夏季平均室外风速(m/s):2.6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6.0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5.0冬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2.0夏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2.0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8.3 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相对湿度(%):73.0 最大冻土深度(cm):9.0室内设计参数 建筑物:办公室房间用途面积 单位面积负荷 机器容量机型数量 主机m2W/m2 W 台四层敞开办公区 580 193 112000 MDV-D140Q4/N1-C 8 MDV-1065(38)W/DSN1设备间 25 284 7100 KF-71LW/JZ630 1 基站空调经理办公室-1 16 225 3600 MDV-D36T3/N1-A 1 MDV-450(16)W/DSN1-880 经理办公室-2 15 240 3600 MDV-D36T3/N1-A 1 经理办公室-3 15 240 3600 MDV-D36T3/N1-A 1洽谈室-1 15 240 3600 MDV-D36T3/N1-A 1 洽谈室-2 15 240 3600 MDV-D36T3/N1-A 1 大会议室 48 208 10000 MDV-D100Q4/N1-C 1茶水间 29 193 5600 MDV-D56T3/N1-A 1 电梯厅 29 245 7100 MDV-D71T2/N1 1 卫生间 34 165 5600 MDV-D56T3/N1-A1 五层茶水间 28 200 5600MDV-D56Q4/N1-C1 MDV-785(28)W/DSN1封闭办公区A 92 196 18000 MDV-D90Q4/N1-C 2 走廊 84 214 18000MDV-D90T2/N12L 型办公空间 53 211 11200 MDV-D112Q4/N1-C 1 主管办公室-1 11 255 2800 MDV-D28T3/N1-A 1 主管办公室-2112552800MDV-D28T3/N1-A1主管办公室-3 11 255 2800 MDV-D28T3/N1-A 1 洽谈室 9 311 2800 MDV-D28T3/N1-A 1 经理办公室 22 205 4500 MDV-D45T3/N1-A 1 会议室 43 209 9000 MDV-D90Q4/N1-C 1 贵宾接待室 13 215 2800 MDV-D28T3/N1-A 1 总经理办公室 17 212 3600MDV-D36T3/N1-A1封闭办公区C 205 205 42000 MDV-D140Q4/N1-C 3 MDV-730(26)W/DSN1封闭办公区B 103 217 22400 MDV-D112Q4/N1-C 2 电梯厅 35 203 7100 MDV-D71T2/N1 1 卫生间361565600MDV-D56T3/N1-A1五、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τ(W),按下式计算:Q τ=KF Δt τ-ξ (1.1)式中 F —计算面积,m^2; 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 点钟; Δt 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2.17•【文号】•【施行日期】1993.0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公告》(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2日实施日期:2009年6月1日)废止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Desisn Code for Electronic Computer Ro(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993年2月17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米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机房的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机房是一个密闭的环境,通常内部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需配置适当的空调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即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二是机房的人员和照明所产生的热负荷。

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P×η)其中,Q1为设备本身热负荷(单位:W),P为各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W),η为设备的功率系数(通常取0.9)。

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n×q其中,Q2为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单位:W),n为机房内的人数,q为单个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通常取100-150W/m²)。

得到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和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后,两者相加即得到机房的总热负荷:Q=Q1+Q2机房冷却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Q/COP其中,P为机房空调的功率(单位:W),COP为机房空调的性能系数(通常取2.5-3.5)。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机房的综合能效、冷却系统的效率等。

因此,以上计算只是初步的估算,具体的功率计算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在确定机房空调功率后,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一般来说,机房空调设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提供足够的冷却能力,使机房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长时间运行并保持稳定的温度。

3.具备高效节能的性能,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的热负荷实时调节温度。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机房的布局和空调的安装位置,以确保空调设备的冷风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机房各个角落。

总结起来,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机房的热负荷,并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可以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

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机房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是将机房内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所需的制冷量。

机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场所,其中的服务器和电子设备需要稳定的环境才能正常运行。

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不断上升,这时候需要空调系统来调节温度。

机房空调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机房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机房内部的设备数量和功率、机房内的人员数量和活动强度等。

下面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① 根据机房面积计算负荷量Q = K * S* Δt其中,Q为空调需要消耗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K为单位面积负荷,单位是瓦/平方米(W/m2);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需要调节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② 根据设备负荷计算负荷量Q=Σ(CP ×F ×N)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KW);Σ表示对所有电子设备的求和;CP为每个设备的散热量(单位为瓦或次序);F为生产厂家提供的“特性技术因素”,即指设备还需要的冷却量;N是设备的数量。

③ 根据人员活动强度计算负荷量Q = 100 × (n1f1 + n2f2 + ... + n7f7)其中,Q表示所需的制冷功率,单位是千瓦(KW);ni为各种活动的人数;fi为对应活动的标准需要的制冷量,单位是W/(人·h)。

以上公式只是机房空调负荷计算中的一部分,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机房的热量平衡等做出一定的补偿。

机房空调负荷计算公式是机房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调试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摘要: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机房热负荷的计算一般采取概略估算和简易热负荷计算两种方式一、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根据国内外机房热指标情况:美国:计算机设备:230-280 (Kcal/仃h)人工照明:(Kcal/ m2h)工作人员:(Kcal/ m2h)围护结构:(Kcal/ m2h)合计:300-350 (Kcal/ 仃h)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77-80%换气系数51-109次英国:计算机设备:216 (Kcal/ m2 h)人工照明:(Kcal/ m2h)工作人员:(Kcal/ m2h)围护结构:(Kcal/ m2h)合计:354 (Kcal/ m2 h)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61%换气系数:51-80次日本:计算机设备:300 (Kcal/仃h)人工照明:20-30 (Kcal/仃h)工作人员:2 (Kcal/仃h)围护结构:30 (Kcal/仃h)合计:350-450 (Kcal/ 仃h)换气系数:40次根据以上国外资料,计算机房负荷按月300 (Kcal/ m2h)计算。

按照1KW(千瓦)=860 Kcal/h (千卡/时),计算机房热负荷按月m?计算。

但对于小型机机房需要进行单独计算。

二、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传导热、辐射热等。

这几项计算方法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而这些计算机制造商,不能提出这方面数据,因此,只要能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 (kcal/h)式中,N:用电量C:同时使用系数()860:功的热当量,即1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B 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P*h1*h2*h3式中,P:使用总功率hi:同时使用系数h2:利用系数h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之间为好。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

某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热湿负荷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Ø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Ø 建筑围护结构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散湿;照明装置散热;新风负荷。

在工程实践中,制冷量的估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1.功率及面积法机房内的冷负荷要考虑机房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一般网络设备的发热量为设备功率的70%-80%,有些存储设备甚至接近100%。

机房围护结构(墙壁、窗户等)的传热,灯光、人员、日照等的辐射热以及换新风损失的冷量一般按照机房面积100-150W/M²制冷量考虑。

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Q2:环境热负荷(=0.1KW/m²×机房面积)2.面积法(当设备负荷难以确定,只知道机房面积时)Qt=S×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²)P: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的估算指标选取)此表主要目的是粗略估算出用户精密房间的空调总冷负荷;估算制冷量时,应考虑机房的高度和设备数量。

以后考虑增加设备计算参数可适当选大些。

3.其他考虑因素空调总负荷由显负荷和潜负荷组成,显负荷用来降低温度,而潜负荷用来去除湿量。

显负荷占总负荷之比,即为显热比。

计算机机房有其自有的负荷特点,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机器设备散热产生的热负荷极大;而机房内几乎没有湿负荷源,湿负荷极小主要是机房工作人员、机房和外界空气质交换产生的湿负荷);还有就是在冬季时,机房也产生热负荷,空调设备仍需制冷运行。

因此,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主要是在制冷状态下运行,很少或几乎不在除湿状态下运行。

要考虑各厂家空调实际的显冷量,各厂家同样总冷量的空调他们的显冷量有时相差很大,即显热比不一样。

精密空调功能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功能计算方法

机算机房热、湿负荷计算根据国标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条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A.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B.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C. 太阳辐射热;D. 人体散热、散湿;E. 照明装置散热;F. 新风负荷。

1)热、湿负荷分析:通过分析上述构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的六个要素,可以得知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负荷由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散热、建筑维护结构的传热、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照明装置散热以及新风热负荷构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湿负荷由人体散湿以及新风湿负荷构成。

2)热负荷计算分析:A.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Q1=860×P×η1η2η3 Kcal/h其中:Q1: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负荷;P: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总功耗;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取—之间B.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Q2==K×F×(t1-t2) Kcal/h其中:Q2: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负荷;K:建筑维护结构传热系数,普通混凝土为—;F:建筑维护结构面积;t1:室外计算温度;t2:计算机机房室内计算温度;另外,屋顶与地板传热量应考虑修正系数计算。

C. 太阳辐射热;Q3=K×F×q Kcal/h其中:Q3:太阳辐射热负荷;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通常取—;F:玻璃窗面积;q: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热强度;D. 人体散热;人体发出的热随工作状态而异。

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处理。

当室温为24℃时,其显热负荷为56cal,潜热负荷为46cal;当室温为21℃时,其显热负荷为65cal,潜热负荷为37ca1。

在两种情况下,其总热负荷均为102calE. 照明装置散热;Q4=C×P Kcal/h其中:C:每输出lW的热量(kcal/hW),通常自炽灯为,日光灯为;P:照明装置的标称额定输出功率;F. 新风负荷。

数据机房空调计算方式

数据机房空调计算方式

按机房标准计算空调配置台数按如下公式计算出空调配置数:Qt≥Q1+Q2 (1)——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总负荷。

——Q2 环境热负荷(=0.1~0.18kW/m2*机房面积,南方取大值,北方取小值计算)。

计算得出Qt≥150台×2千瓦+302.96平方×0.18千瓦每平方=300千瓦+54.53千瓦=354.53千瓦。

按单台制冷量70kW计算需要5.4台,即6台空调,按3+1配置(3台主用1台备用,四台空调互为主备即轮流作为备机)空调需要配置8台制冷量70kW空调。

4.2.2外市电断电后(20秒油机启动)机房最高温度(1)计算步骤首先是断电至油机启动这段时间内网络设备的发热量引起机房的温度变化。

其次是空调启动后网络设备仍继续发热,计算出空调制冷量超过网络设备发热量时的温度,这也就是机房的最高温度。

最后计算空调启动后需要多久能到达规范要求的控制温度,20℃±2℃,计算机房温度回到20℃时的时间。

(2)取值标准Ø 空调按某国内厂家生产的机房专用空调,70kW机房专用空调在湿度50%时,(24℃ DB,17.1℃WB, 50%RH)时制冷量为65.6kW,空调开电后25秒内制冷量为标称制冷量的50%,25秒后能达到标称制冷量,即此空调为两系统,来电时启动第一台压缩机,25秒后启动第二台压缩机。

Ø 由于启动电流影响上次油机以及开关,在设置空调启动时尽量不要设置成同时启动多台空调,在本题中设置每同时启动2台空调后间隔5秒启动2台。

表-1 空调启动顺序配置表序号空调编号断电后启动时间设置(秒)1空调-1252空调-53空调-2304空调-65空调-3356空调-77空调-4备8空调-8备注:时间为断电时开始计起,前提是在油机正常启动下。

Ø 根据公式Cv=ΔQ/ΔT转换成比热容公式Q = Cv.cH(t1–t0 ) (2)〓> t1 = Q/(Cv.cH)+t0 (3)Q——吸收的热量(单位焦耳)。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

机房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机房总热负荷包括以下几项: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包括屋顶、门窗、墙壁楼板等的传热;2.电子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本身的发热;3.照明发热;4.操作人员发热:以250~300 w/(1人.h)计算。

通常经过计算可知,以上发热量主要发热量是由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本身发出的,人员和其它辅助设备发热量很小。

下面列出程控交换机机房的热负荷匹配选型经验数据。

注:q外围*的取值范围在100 w/m2~150 w/m2之间,北方地区取小值,南方地区取大值。

根据机房的土建特性及主机设备不可知性,我们可以得知机房的热负荷存在如下两种估算方法:方法一:机房面积估算法机房外围特性:1.空调区域面积为100m2左右;2.考虑到计算机房在全年要求室温恒定在22o C 左右,比家用或商用空调都要求严格。

3.机房为全封闭式结构,通过门窗产生的渗入热负荷很小。

综合以上几点,再加上机房处地区位置,我们可以对机房的总热负荷进行如下取值:在外围热负荷的基础上加上一个100 w/m 2设备发热量修正系数。

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取‘外围制冷密度’q外围 = 100 w/m 2‘总制冷密度’ q总 =q外围 + 100 w/m 2 = 200 w/m 2 ,依此估算出机房的总热负荷值南方地区(黄河以南):取‘外围制冷密度’q外围 = 150 w/m 2‘总制冷密度’q总 = q外围 + 100 w/m 2 = 250 w/m 2,依此估算出机房的总热负荷值故,Q北方= 100 m2 * 200(w/m 2 ) = 20000(w)= 20kw。

Q南方= 100 m2 * 250(w/m 2 ) = 25000(w)= 25kw。

方法二:机房外围结构热负荷与电子设备发热量估算法考虑到机房处地区位置,根据‘方法一’的方法可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南方地区(黄河以南)取q外围 = 150 w/m 2来估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取q外围 = 100 w/m 2来估算出机房外围热负荷的值故,Q北方-外围= 100 m2 * 100(w/m 2 ) = 10000(w)= 10kw。

空调湿负荷概念及计算方法

空调湿负荷概念及计算方法

空调湿负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空调湿负荷的概念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空调湿负荷。

房间的散湿量主要包括:
(1)人体散湿量;
(2)渗透空气带人的湿量;
(3)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
(4)非围护结构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5)食品或气体物料的散湿量;
(6)设备散湿量;
(7)围护结构散湿量。

2、空调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人体散湿量
g n n W 21=
式中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
1n ——室内人数;
2n ——群集系数。

(2)敞开水槽表面散湿量
敞开水槽表面的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B FB p p W '-=/)(v b v,β 式中 b v,p ——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v p ——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
F ——蒸发水槽表面积(m 2);
β——蒸发系数[kg/(N·s)],510)00363.0(-+=υαβ
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
B'——当地大气压力(Pa);
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时,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见表1;υ——水面上的空气流速(m/s)。

表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
(3)食物散湿量:餐厅、宴会厅等还应考虑食物的散湿量,一般取为11.5g/(h·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机房空调方案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太阳辐射热;
人体散热、散湿;
照明装置散热;
新风负荷。

在工程实践中,制冷量的估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功率及面积法
机房内的冷负荷要考虑机房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一般网络设备的发热量为设备功率的70%-80%,有些存储设备甚至接近100%。

机房围护结构(墙壁、窗户等)的传热,灯光、人员、日照等的辐射热以及换新风损失的冷量一般按照机房面积100-150W/M²制冷量考虑。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环境热负荷(=0.1KW/m²×机房面积)
2.面积法(当设备负荷难以确定,只知道机房面积时)
Qt=S×P
Qt: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m²)
P: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的估算指标选取)
注:
此表主要目的是粗略估算出用户精密房间的空调总冷负荷;
估算制冷量时,应考虑机房的高度和设备数量。

以后考虑增加设备计算参数可适当选大些。

3.其他考虑因素
空调总负荷由显负荷和潜负荷组成,显负荷用来降低温度,而潜负荷用来去除湿量。

显负荷占总负荷之比,即为显热比。

计算机机房有其自有的负荷特点,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机器设备散热产生的热负荷极大;而机房内几乎没有湿负荷源,湿负荷极小(主要是机房工作人员、机房和外界空气质交换产生的湿负荷);还有就是在冬季时,机房也产生热负荷,空调设备仍需制冷运行。

因此,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主要是在制冷状态下运行,很少或几乎不在除湿状态下运行。

要考虑各厂家空调实际的显冷量,各厂家同样总冷量的空调他们的显冷量有时相差很大,即显热比不一样。

显热比低的空调它的显冷量要低于总冷量10%左右。

机房主要靠显冷量降温,以避免所选空调制冷量不够。

从制冷要求以及安全冗余考虑,机房空调应当采用N用一备制冷方式,当夏天室外温度比较高或一台空调故障备份空调即可启动制冷。

室内机组送风方式的比较
4.风帽上送风型
安装最为简便,整体造价较低,对机房的要求也较低。

但是由于完全靠风机的射流将冷风送出,不但送出的冷风无法直接从机架中带走大部分热量且容易造成机房中远端与近端温度差异较大,局部冷热不均匀,整个机房空调的能耗增加。

适用于面积不大,室内长度比较小的机房。

5.风道上送风型
按照国家《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进行空调风道设计,可根据工艺的要求开设送风风口,整体空调效果好于风帽上送风型,但工程造价高于风帽送风方式。

此送风方式送风距离最远,适用于没有防静电架空地板或地板高度不够较大的机房使用。

6.地板下送风型
适宜安装在空调房间要求各处空调效果均匀,而且已采用或将采用架空地板的场所,可根据工艺的要求在设备机柜底部随意开设送风风口,是机房空调各种送风方式中最为理想的方式,能为机架内部设备的充分冷却及正常运行发挥最大的效能,如考虑活动地板和设备底座的投资,则整体造价高于风道上送风方式。

各机房制冷量的估算及空调设备的配置
为了给机房留一定的扩容空间,所以我建议本机房规划安装1台制冷功率为21.5KW的HIROSS P06风冷式机房专用空调。

P06OA技术参数
KW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