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复习学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
一.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 19世纪屮期的口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封建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1)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式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不满,中下级武士逐渐产生反抗思想,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2)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但受到幕府统治阻碍。

(如,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埋下挨打隐患。

2. 西方列强入侵,日本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

3. 武装倒幕运动兴起,倒幕派成立明治政府,推翻了幕府统治。

——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艾制度的关键步骤。

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

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

4.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51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一)基本内容:
蛹躺10a 跻制軽馳衢
逐步削弱封建割
据势力,建立中央集
权,实现国家统一。

(“废藩置县”)
%1“废藩置县”剥夺了藩主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
势力,初步加强了天皇新政府的中央集权,为国内统一市场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
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
家体制迈出重要一步。

废除封建身份制
度,实行四民平等,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
了--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取消武士特权。

派使节团考察欧
美,学习西方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

学到了许多有助于日本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有用经骗,找到
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制定宪法:1889
年《大日本帝国宪
法》,是近代亚洲的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法。

(它是一部具有
日本特色的、基本上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的宪法。


%1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7
“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1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
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tl本近代天皇制
度。

%1但极其保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天皇被赋予了至
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
的议会、内阁和法院,实际上并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只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

经济:
大力币制改革
1871年,明治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酗如业竝s
改革土地制度,承
认土地私有
①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
许土地买卖。

②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改革地税
%1内容:1873年,政府颁布。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
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1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
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殖产兴业”,发展
资本主义新经济
(1)内容:
%1大力创办官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成立工部省;成立内务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运用
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实行“劝业政策”等。

%1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A、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
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B、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
资金支持。

(2)影响: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
义工业化。

(3)日£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1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1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侣导a 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出国
深造,翻译西方著
作。


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西方文明。

进行教育改革,建
立近代教育体制。

(1)内容:
%1整顿旧的教育机构,设立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

%1颁布《学制》,明确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

%1参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
级教育体制,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

%1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

%1还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1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2)作用: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
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3)局限: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
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废除旧风俗和陈
规陋习,生活习俗西
化。

推动了向西方学习。

军事:富国强

(1)措施:
%1建立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1实行设立军事大学(为日本军队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军事人才。

还按照英国模式建立了近代化海军。


%1改革军事机构(学习德国经验,逐渐形成了陆军省、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直接隶属于天皇。


%1扶植军事工业(建立兵工厂和造船所,引进新技术改进军事装备。

生产步枪和各种口径的大炮。


%1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为了维护国内治安,明治政府还逐步建立起了近代警察制度。


(2)作用:
%1建立亍一支现代化军队,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

%1局限: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口本开始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使口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二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

2.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三.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 经盜: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2. 政迨:实现了由早期屮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3. 丈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4. 对外关系:但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1•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 进步性:
(1)对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逐步摆脫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2)对亚洲: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辿和经验。

3. 局限性:
(1)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2)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课堂练习】请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和tl本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试结合史实分别说明。

(6分)
内忧外患。

(2分)
俄国: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艾的发展;农奴的反抗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
开明人士的斗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3分)
日本:幕府统治危机: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人民的反抗斗争;式士阶层的分化与不满;
西方列强侵入。

(3分)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I口的崩溃的经济形态。

如克里木(克里米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止匕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4分)
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度。

(2分)
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资本主狡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

(2分)材料三: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釆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

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

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3)说明材料三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

“长州和庐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3分)
锁国政策。

(1分)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弓虽兵。

(2分)
材料四: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廿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Z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五:(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4)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分)
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3分)
材料六:文明开化过稈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