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菌引起的布病1例

合集下载

布病病例讨论

布病病例讨论
患者预后。
防控措施加强
在讨论中,我们也强调了布病的 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加强疫情监测 和报告等方面,以有效控制布病
的传播和流行。
布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难度较大
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其他疾病 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诊断难度较大, 容易漏诊或误诊。
防控意识不足
目前公众对布病的认知度仍然较低, 防控意识不足,导致布病在一定范围 内仍然存在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病例讨论收获总结
病例特征明确
通过本次讨论,我们更加明确了 布病的病例特征,包括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等方 面,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治疗方案优化
针对布病的治疗,我们讨论了当 前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最新的研 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对治疗方案 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布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关节炎、睾 丸炎、卵巢炎、心内膜炎等。这些并发症的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都可 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危险因素分析
布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 者年龄、性别、感染菌株的毒力、治疗是否 及时等。一般来说,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
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
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情况。常用的 评估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多汗、关节痛 等症状消失,以及细菌学检查转阴等。
评估方法
治疗效果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 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 的评估方案,并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 调整治疗方案。

布鲁氏杆菌

布鲁氏杆菌

可发生小的坏死、骨髓组织营养不良和出血性素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纤维化等。有的急性和亚急性期病人 发现骨髓样细胞增殖,圆细胞的结节,多数浆液性水肿和渐进性细胞坏死。在慢性期见有髓样细胞増殖,某些病 例尚有圆细胞的病灶性浸润 。
急性期可见病灶性卡他样肺炎,炎症病灶通常局限于肺下叶。有时在肺内见到由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 的肉芽肿 。
诊断方法
畜间布病诊断标准
人间布病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流行病学 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 究有密切关系者 。 (2)临床表现 岀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 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 (3)实验室检查 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小时分别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 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 。 (4)分离细菌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鲁菌 。 (5)血清学检查
末梢神经受累较多见,经过较轻。中枢神经受累少见,但经过严重,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脊髓膜炎和脊髓 炎等。神经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退行性、渗出性、增殖肉芽肿性和硬化性改变 。
运动系统的骨、关节、肌肉、韧带均可受累。骨髓病变表现为增殖性多形细胞的成骨性炎性反应,同时有骨 样组织形成,骨骼肌可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内初期表现为浆液性出血性炎症,沿着血管走向,同时 发生圆细胞浸润。这种浸润或完全消散,或被肉芽组织所代替,然后纤维化。在临床上可经常见到关节炎,关节 周围炎、滑膜炎和腱鞘炎等 。
布鲁氏杆菌会引起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在我国该疾 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3种牲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杆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 布病主要损害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

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置及分析

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置及分析

131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置及分析张煜彬(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 101300)摘 要:目的对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为今后顺义区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对病例发病过程及感染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

结果本次暴发疫情有4例布病确诊病例。

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疫情为1起密切接触牛引起的布鲁菌病疫情。

建议提高养殖人群的保护意识,加大动物市场监管力度,以达到防控布鲁氏菌病的目的。

关键词:布鲁菌病;暴发;调查分析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 osis)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全身性传染病,简称布病。

人群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肉、乳制品,均有感染的可能[1]。

2019年3月5日某医院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1例布病临床诊断病例,顺义区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发现另外3名共同暴露者均为布病抗体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确认此次事件为一起布病暴发疫情,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电话联系访问患者发病就诊经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1.2 方法1.2.1 暴发定义:3 周内,同一自然村屯、社区、饲养场、牲畜集散地、屠宰加工厂等场所发生3 例及以上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病例[2]。

1.2.2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建立统一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确诊布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2.3 诊断依据: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19)来进行诊断和实验室检测。

1.3 统计分析通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病例发病及就诊经过、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处置情况进行分析。

牛羊布鲁氏菌病病理变化及防治

牛羊布鲁氏菌病病理变化及防治

38
·2022.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牛,因为这一时期的动物最容易感染布鲁氏杆菌病。至 于由外地引入的牛羊种群,养殖人员、防疫部门要严格 制定检疫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动物才能引入本地。在 日常饲养的过程中养殖人员也要制定相应标准,严格管 控动物饲喂的数量、分量,再科学开展消毒工作,确保 所有工作事项都是依照标准执行,这样动物患有布鲁氏 杆菌病的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此外,检疫工作还包括 定期筛查牛、羊血夜样本的病菌情况,工作时间通常为 4~7月,如若检测发现疫病存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 施,将患病动物和群体分离,这样也有利于对疫病的管 控与治疗。 4.1.4 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3 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
牛、羊在患有布鲁氏杆菌病后病变集中在病牛、病 羊的子宫,通常患病动物的子宫绒毛间隙会生出胶冻状 物质,呈灰黄色且无气味。子宫绒毛会出现坏死情况, 在其表面易出现坏死灶、脓液。患病动物的胎膜呈水肿 状,观察其外观可发现胎膜肥厚且以胶冻状为主,表面 还存在纤维素性和脓性物质。患病动物流产的胎儿很多 会受败血症的侵袭而发生死亡,存活率极低,浆膜还会 出现血点等症状。患病动物的淋巴结、脾脏还会发生不 同程度的肿大现象,在其肝脏表面存在很多坏死灶。
0 引言
牛羊布病与布鲁氏菌有极大联系,是一种慢性疾 病。患有该病的动物出现关节炎、流产等问题,养殖人 员只有第一时间发现该病并展开治疗,才能防止出现更 大的经济损失。牛羊布病的感染渠道十分广泛,养殖人 员应合理开展防治工作。随着牛羊布病的发病率的不断 升高,引起部门高度重视,该病影响牛羊等动物的健 康,养殖工作很难顺利、高效的开展。

羊布病的症状表现与综合防治要点

羊布病的症状表现与综合防治要点

羊布病的症状表现与综合防治要点摘要:羊布鲁氏杆菌病又称布病,属人畜共病症的一部分,严重危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体安全,且存在着很大危害性,由于羊布病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却影响羊群正常的生产和养殖活动,使公羊出现了睾丸肿大、睾提肌发生坏死,母羊流产以及长时间无成功妊娠等,对家畜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本章将对羊布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与防治办法进行了总结,为保障羊群健康健壮地生长和发育,并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羊布病;症状;表现;防治;引言:近年来,由于羊的大规模繁育,饲养面积也逐步扩大,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出现次数也在逐步增多,给饲养户提供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对更基层的饲养工作人员构成了威胁,导致的职业危害也日益扩大。

所以,对羊布鲁氏杆菌病实施合理的防控与处理,是降低病原感染、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健康、提高饲养户收入的最主要保证。

一、布病流行发生的原因因素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类细菌性传播病害,其发生传播主要与饲养管理有较大的联系。

近年来,由于羊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多,养殖户们在经济效益的带动下也大量的饲养,可是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与饲养管理,很多养殖户在限定的距离内饲养过多的羊,从而导致密度过高,导致羊群间更易于交叉接触,从而增加了发病源的扩散传播。

[1]其次是在饲养过程中没有注意饲养场地环境的健康,没有及时把圈舍内的各种废物处理出去,排泄物迅速堆积并发酵,形成有毒有害物质,使牧者的自身抵抗能力普遍较差。

在这些条件下,为布鲁氏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羊布病的临床症状羊布病对羊群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影响生产繁衍,在通常情况下,各种年龄羊传染性布鲁氏杆菌病临床症状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其中以成年羊传染后的临床应用特点尤为突出,病羊具体表现为肝脏肿大、关节肿痛、多汗、持续高烧等特点,还会导致生殖脏器和胎膜发生炎症。

病公羊发生为睾丸肿大、睾提肌坏死,同时还会伴有局部组织水肿,睾提肌萎缩后,逐渐没有种用功能。

羊布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导读】现在羊价不错,很多养羊户在过年那段时间赚了一笔,但是养羊户朋友也表示养羊其实也很不容易,比如在母羊的繁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羊布病,而提到羊布病,很多养羊户都头疼。

现在羊价不错,很多养羊户在过年那段时间赚了一笔,但是养羊户朋友也表示养羊其实也很不容易,比如在母羊的繁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羊布病,而提到羊布病,很多养羊户都头疼。

一、羊布病的症状布病也叫布氏杆菌病、布鲁菌病等,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一般母羊感染上布病,第一胎多会在妊娠后2~3个月出现流产,胎盘及羊水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流产一次后母羊基本上不会再流产,但是会终身带菌,而且会产弱羔及增加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胎衣不下等病症的发病率。

公羊感染后会有生殖器官炎症和关节炎,例如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等,会通过配种传染给健康母羊。

二、羊布病的预防方法羊布病的治疗周期比较长,一般都需要连续用药三个月至六个月左右用,因此很多养殖户都是人为一旦患上这种病,就没有什么治疗价值,原因就是用药多了,羊只抵抗力会下降;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钱;治疗过程长也很容易对养殖户造成感染,一般都是建议予以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

所以羊布病还是预防为主比较好。

1.平时做好羊舍卫生消毒工作,并注意自身防护,例如给羊接产时必须戴手套、接触羊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等。

2.在引种时应对羊只抽血检验布病,一群羊只要查出一只布病羊,那么最好不要在该群中引种,以免有羊只携带病菌或有羊只感染布病处于潜伏期。

3.羊群每年应进行1~2次布病检查,一般只检查种公羊和种母羊即可,只要种羊没有问题那么商品羊基本上不会有问题,若检查出布病羊,应将其淘汰掉并增加布病检查频率,每年需要检查2次以上,连续3年未有新的患羊出现再将检查频率降至每年1~2次。

4.发现流产羊及睾丸肿大等具有布病症状表现的羊只时,应先抽血检查是否为布病,非布病的情况下再进行治疗。

解读东北农大实验室感染布病事件

解读东北农大实验室感染布病事件

4. 流行和分布
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 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据报道部分地抬头(如 黑);
布氏杆菌也是生物武器之一; 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牛奶中布鲁氏菌
5. 致 病 机 理
本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本菌具有 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并增殖。
关注动物传染病-----
解读东北农大实验室染病事件
主要内容
事件解读---布病! 是否会发生类似事件?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10年12月期间,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由于 相关教师在实验中使用了未经检疫的山羊,导致自 2011年3月至5月,学校27名学生和1名教师陆 续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
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淋巴结炎、 关节炎、流产、不育等特征。
长时间呈现菌血症。 也可引起椎间盘炎、骨髓炎、脑膜脑炎和
眼色素层炎等。
2. 分类
马尔他布鲁菌(羊型) 流产布鲁菌(牛型)、 猪布鲁菌(猪型), 另外还有沙林鼠型、绵羊型和犬型。 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在我国发现的
(2) 慢性期
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病。 常见症状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
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 发病以春夏为多,牧区发病率高。 其它地区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也呈现增多趋势。
人发生上述可疑症状时,及时到防疫站采 血进行血清学化验,以及时确诊与医治。
7. 防控布病
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杆菌病 的流行。
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后,进入血流,反复 出现菌血症。发热、无力等症状;
然后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细胞内寄生,血流 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
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 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2022年第01期购买的牛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隔离,确保无误后在进行合群养殖。

每隔一段时间要按照标准对牛接种疫苗等开展防疫工作,同时还要定期给牛群驱虫,预防体内的虫卵。

从牛场清理出来的牛粪要及时运走,并且采取合理科学的无害化处理。

牛的粪便中存在着一定的细菌和虫卵,这些都是导致牛疾病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必须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有效杜绝细菌和虫卵的产生,避免二次传播。

养殖人员也可以加入一些专业消毒剂,依靠高温消毒达到有效杀菌。

3结束语目前为止,我国养牛行业大部分生产水平低,养殖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的养殖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国内的养殖产品经济效益高。

但近几年养牛产业一直受到疫病的困扰,所以做好牛疫病工作非常关键,这就要求养殖人员和兽医做好定期检测和预防工作,才能避免牛疫病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人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于雪峰,等.黄牛养殖及疫病防治措施分析[J ].畜禽业,2021,32(2):88-89.[2]史冬梅.牛病流行特点及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4):158-159.[3]吴彦,等.牛适度规模养殖疫病防治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1):124.[4]杨泽.牛养殖中常见疾病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0):20-21.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发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

我国将其列为二类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牛羊感染后,不但引发其生产性能异常,还会造成牛羊流产和不孕,严重影响牛羊的品种改良以及推广应用。

而人类感染后,极有可能因误诊转为慢性疾病,该病会反复性发作,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控制意义重大。

1流行特征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目前研究发现该菌有6种类型,其中羊型布鲁氏菌及牛型布鲁氏菌的危害较大。

牛羊为主要易感动物。

带菌和发病家畜为重要传染源。

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流产胎儿以及乳汁内均含有大量病菌,会经过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黏膜感染。

一例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溯源与分析

一例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溯源与分析

一例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溯源与分析作者:李常银张守聪尹华江江艾耘胡定义戴雪娇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7期摘要:2023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一养羊户出现低烧、四肢无力的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科学应对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饲养羊进行布鲁氏菌病菌调查,结果显示26只感染山羊中,发现8只感染布鲁氏菌病。

该26头山羊均从外地购买,且该村民家中未饲养其他牲畜,该村民居住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员没有感染布病,疫情的来源可能是从外地购买了带菌羊,日常饲养中防护意识淡薄,没有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工作,与病羊密切接触而感染。

根据流调情况,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联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对发病羊群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羊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开展全覆盖监测排查。

本次疫情提示,畜间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地区的防控仍然是坚持自繁自养、维持畜间无疫,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对早产、流产疑似病例、血清学阳性畜及时报告并确诊,淘汰阳性动物,同时加强基层养殖户的大宣传、大培训、大消毒工作仍是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分析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细菌型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布病列为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1]。

目前,自然状态下的主要易感畜为羊,其次为牛和猪等动物,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动物和人类在感染布鲁氏杆菌后,病菌会在机体内产生菌血症和毒血症,累及各个器官,慢性期多侵及脊柱和大关节,所以临床特点多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主要传播因子包括病畜流产及正常分娩物、生殖道分泌物、排泄物;病畜乳、内脏、皮毛;布鲁氏菌污染的水、土壤、尘埃等,在自然状态的水平传播中可经过易感动物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使其感染,母畜可通过子宫胎盘传播,早期造成流产[2]。

布病调查报告

布病调查报告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又被称为棕色煤炭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传染病。

布鲁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菌,可以在某些哺乳动物的血液、尿液、乳汁和体液中发现。

在人类中,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等。

本文将探讨近期的布病调查报告。

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布病疫情逐渐增加。

布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布病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在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的情况:一、布病疫情的现状在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布病数据,其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这些地区,大量人群与动物生产有关,因此这些地区的疫情较为突出。

此外,布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摄入感染或者皮肤创口导致布鲁菌感染,而这些地区人们食用生肉、生乳、生蛋和些许者较为普遍,因此人们更容易感染布鲁菌,从而导致布病疫情的增加。

二、疾病的发病率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人群的发病率。

结果显示,布病的发病率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而且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

另外,低教育程度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布病威胁,这说明人们缺少健康教育的新闻和预防意识。

三、预防和控制的挑战报告分析了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的挑战。

预防布病最关键的措施是保证食物、食品安全,包括出产期货安全、加工安全和风险管控等等,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布病的监测和研究,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知识,以便及时追踪和预防病情的发生。

四、结论总体上,布病在我国的疫情依然较为严重,这需要我们关注和资助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布病的研究,以便有效地防范和管理该疾病,确保公共卫生的安全。

此外,提高群众布病意识,促进布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也是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必要手段。

纪检监察机构应该深度参与布病防控工作,积极宣传和推广布病预防知识,为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布鲁氏菌病模板病历

布鲁氏菌病模板病历

2012-07-249:30首次病程记录XXX,男,49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关节疼痛一月,加重一周”门诊以“布鲁氏菌病”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1210天(3次/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助检查:布氏杆菌凝集实验示:1:800阳性。

二、诊断、诊断依据:布鲁氏菌病并睾丸炎:1、患者有病羊接触史,为易感人群;2、患者有间断性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睾丸肿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体:体温:39.5℃,双侧睾丸肿大,阴囊水肿等阳性体征。

4、布氏杆菌凝集实验示:1:800阳性。

语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分,律整,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关节无红肿,双侧睾丸肿大,阴囊水肿。

今日患者进行各项化验和胸片、心电图、腹部及睾丸彩超等检查,结果待回报。

患者全身症状较重,今日给予地塞米松10毫克入壶静点,控制体温,缓解全身症状及阴囊水肿。

给予六味地黄丸6克,一日三次口服,控制多汗症状,余处置同前。

XXX 2012-07-2614:00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汇报病历,询问病情。

患者今日自觉症状有所缓解,低热,无畏寒,体温最高37.6×109//、39.5阳性;病有关,因多西环素和利福霉素副作用较大,均有肝毒性,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护肝,一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

XXX/XXX2012-07-288:00患者无发热,食欲明显好转,但仍觉乏力。

关节疼痛有所缓解,无多汗。

睾丸疼痛有所缓解,鞘膜腔积液有所减少,精神及睡眠良好。

查体:体温:36.4℃,神清语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整,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关节无红肿,双侧睾丸肿大,阴囊轻度水肿。

目前病情明显缓解,治疗有效,今日停用地塞米松静点,余处置同前。

XXXXXX36.3:61%,L,余今日停用护肝药物,余处置同前。

XXX2012-08-068:00患者无不适症状,食欲、精神及睡眠良好。

布鲁氏菌病一例

布鲁氏菌病一例

布鲁氏菌病一例摘要:病史摘要:男性,46岁,于入院前1月余出现发热,伴畏寒、出汗、头痛、腰背痛、双膝关节及左上肢疼痛、右下肢跛行。

口服药物无好转。

有牛、羊接触史。

症状体征:发热、畏寒、出汗、头痛、腰背痛、四肢及关节疼痛。

查体:下唇见一疱疹已结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诊断方法:骨髓细菌培养见:马耳他布鲁氏杆菌。

治疗方法:予吸氧、抗感染(多西环100mg po bid联合利福平600mg po qd)、护肝、护肾、抗凝、止痛、退热及补液等治疗。

临床转归:体温正常,不适症状缓解,感染指标下降。

适合阅读人群:感染科,呼吸内科关键词:布鲁氏菌;发热;引言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地中海热及布病。

一般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

布鲁氏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可分羊型、牛型和猪型,其中羊型对人类有高度致病性,猪型和牛型次之。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疼痛及肝脾肿大等,无特异性。

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骨髓细菌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农民,因“发热1月余”入院。

于入院一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温升高,最高体温38.6℃,发热以午后明显,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易反复,伴畏寒、出汗、头痛、乏力,头呈闷胀痛,热退后好转。

伴有腰背痛、双膝关节疼痛,伴左上肢疼痛无力,右下肢跛行,伴咽痛、间断咳嗽、咳痰,咯白色粘痰,发热时伴气促。

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黄疸、皮疹,无尿频、尿急、尿痛等。

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停药后消退。

但仍反复发热。

门诊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肺CT检查后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我科。

病程中睡眠、饮食、精神欠佳,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月,最高血压209/110mmHg,口服降压药治疗(具体不详),抽烟20年余,10支/日,饮酒20年,白酒1-2两/日,有牛、羊接触史,否认野外、外地旅游史。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感染羊、牛等家畜,也可传染给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病的症
状及治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羊布病的症状。

羊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1-4周,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明显的肝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症状。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肝脏坏死、脑膜炎、心肌炎等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羊布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早期感染
的患者,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但用药需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禁滥用抗生素。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
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加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治
愈率。

除了治疗,预防同样重要。

首先,要做好家畜的防疫工作,定
期对家畜进行检疫、免疫,确保家畜健康。

其次,要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病原体污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避免生吃或未熟食用动物产品,尤其是生牛羊肝。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总之,羊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畜健康都构成威胁。

了解其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羊布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扑灭体会

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扑灭体会
今日畜牧兽医
羊布鲁 氏菌病 ( 布病 ) 的扑灭体会
梁 文 双
( 唐 山 市南堡 开发 区社会 事业 管理 局, 河 北唐 山 0 6 3 3 0 5 )
1病例
内隔离观察
5 . 4对 该场 未患病 羊 只 . 紧 急布病 免疫 接种 。 该
场所在 村及 附 近村加 强免 疫布病 一 次 . 同时对所 在
【 2 0 0 7 】 1 2 4号文件规定 : 疫病扑杀补偿标准为每只
羊 3 0 0元 。3 7只 ̄ 3 0 0元= 1 1 1 0 0元 。 6 . 2无 害化 处理 费用
生 殖 器 官炎 性 坏死 , 有 的脾 、 肝、 肾、 淋 巴结 等
器 官形 成 特征性 肉芽肿 。死胎 主要 呈败 血症 病变 , 浆 膜 和 黏膜 有 出血 点 和 出 血斑 .皮 下结 缔 组 织 发
运输费 5 0 0元 、 焚烧 用 柴 油 2 o 0公 升 × 7元/ 公
生 浆液 性 、 出血 性炎 症 。
4初步 诊 断 、 确 诊
升= 1 4 0 0元 、 人工费用 6 0 0元 、 挖 掘机 使 用 费 1 5 0 0
元、 消毒 石灰 1 吨x 4 0 0元/ 吨= 4 0 0元 。 以上 费用 报政 府批 准后 . 由财 . 1 对 患布 病羊 只全 部扑 杀 5 . 2按 照 G B 1 6 5 4 8 — 2 0 0 6《 病 害动 物 和病害动 物产品生物安全处 理规程》 规
定 ,对 患病 扑 杀 羊 只及 其 流 产 胎儿 进 行 焚烧 、 深 埋无 害化 处理 。 5 - 3对 该 场未 患病 羊 只 就 地 封 锁 . 不
允许 出 圈放 牧 、 羊 只 买 卖及 宰 杀 食 用 . 圈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达剑森/扬州市邗江区畜牧兽医站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或波浪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以流产为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以及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列为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疫病。

布鲁氏菌具有高度感染性,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武器。

该病自被发现以来,在世界各地流行广泛,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一、疫情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人、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且流行范围呈不断上升趋势,每年都有新的地域发生新的疫情。

2014年,我国报告人间布病新发病例数58 515例(发病率4.30/10万),较2013 年上升30.4%,达历史新高,在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布病已由2001年的第17位升至2013年的第7位,涉及30个省份、1 608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6.4%)。

该病流行范围越来越广,其严重危害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表明了防控该病迫在眉睫。

二、流行病学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产仔季节多发。

家畜主要经生殖道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等多种途径感染,还可以经吸血昆虫叮咬传播。

在家畜中,母畜较公畜,成年畜较幼年畜易感染。

羊、牛布鲁氏菌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从患病人群中分离出的病原菌90%以上是羊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可以证明山羊和绵羊是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此外,牛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猪布鲁氏菌(Brucella Suis)和犬布鲁氏菌(Brucella Canis)及海洋生物种布鲁氏菌(Brucella Ceti)也可以导致人的感染。

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病一方面是经皮肤、黏膜等接触患病动物感染,另一方面是接触或食用各种被病菌污染的动物产品及食品。

人类感染。

羊布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羊布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2021.5作者简介:李青修(1979.7-),女,青海省海晏县人,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羊布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李青修(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畜牧兽医站812299)摘要:文章分析羊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旨意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选择2018年6月22日~2018年9月22日某养殖场内发生布氏杆菌病羊20只为观察试验样本,均属珍贵品种。

经诊断发病羊只确定为此类疾病。

拟对发病羊只实施对症治疗,结果表明:发病羊只经为期7~15d 治疗后全部治愈。

结论:饲养主和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应全面重视羊布氏杆菌病,在养殖羊只过程中,应做好疾病预防,杜绝此疾病转播,真正意义上实现健康养殖的目标。

关键词:羊布氏杆菌病;诊断;预防;治疗现如今随着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养殖业规模及养殖饲养数量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疫病防控问题成为养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做好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该疾病会经过气溶胶传播给人类。

当人类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累及多个系统器官[1]。

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生育能力。

现如今,羊布氏杆菌病已然成为制约地区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该疾病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羊只皮、肉、毛产量与质量,也会威胁当地公共卫生。

因此,做好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诊断及预防工作意义重大。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讨羊布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现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22日~2018年9月22日某养殖场内发生布氏杆菌病羊20只为观察样本,均属珍贵品种。

经诊断发病羊只确定为此类疾病。

拟对发病羊只实施对症治疗。

1.2方法1.2.1发病羊只临床症状(1)发病羊只具体临床症状。

羊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母羊流产时,在怀孕母羊流产前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口渴等不良情况,发病羊只在妊娠3~4个月流产。

在此之后羊只会表现出滑囊炎、支气管炎与关节炎等不良症状。

受到感染的公羊疾病早期会表现出睾丸炎;母羊会表现为乳房炎,且母羊乳汁大都结块,产乳量降低。

一起羊养殖场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及职业人群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一起羊养殖场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及职业人群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一起羊养殖场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及职业人群知晓率的调查分析杨建平;应勤荣;郑国林;崔鹏【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措施,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例布鲁氏菌病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职业人群知晓率、疫情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可疑者血液标本采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R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

结果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及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为一起羊养殖场因职业暴露引发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病羊接羔、放牧、清扫环节接触病羊分泌物等。

密切接触者检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35.71%,畜牧部门羊只检出阳性率达51.11%;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1.48%,其中感染途径知晓率最低,为41.33%。

结论职业人群自我防护意差、检疫及消毒措施不到位为主要暴露危险因素,通过及时采取规范治疗、病羊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7)009【总页数】3页(P92-93,107)【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聚集病例;调查分析与控制【作者】杨建平;应勤荣;郑国林;崔鹏【作者单位】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樟树 331200;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樟树 331200;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樟树 331200;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樟树 33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8+1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疾病,羊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1],人感染临床症状以发热、多汗、关节痛、生殖系统改变等为主,属法定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多省市流行,危害严重。

2015年5月,樟树市吴城乡湛溪白路村委伍家村相继报告2例布鲁氏菌病病例,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为一起羊养殖场因职业暴露引发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

不明原因引起布鲁氏菌病2例报告

不明原因引起布鲁氏菌病2例报告

不明原因引起布鲁氏菌病2例报告
李新德;潘定权;熊昊;黄亚铭;黄德蕙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0(023)005
【摘要】@@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桂林市于2009年4月和2010年2月在当地市民中分别发现2例不明原因引起的布鲁氏菌病,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683,697)
【作者】李新德;潘定权;熊昊;黄亚铭;黄德蕙
【作者单位】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桂林,541001;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6.7
【相关文献】
1.不明原因发热确诊布鲁氏菌病1例 [J], 马卫闽;夏桂枝;刘海周
2.布鲁氏菌病引起某牧场奶牛流产调查报告 [J], 吕成刚;吕玉伟;范彩虹
3.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分析 [J], 张治;谷丽
4.一起不明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J], 张玉斌
5.一起误服来源不明药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J], 周莉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 戒烟等 。神经性足 溃疡 的关键 是减 轻足 的压力 负荷 , 通过
矫形器改变患者足的压力 。对难治性 的足 溃疡 , 以采用一些 可 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 素物质 来促进 溃疡 愈合 。对 缺血性 痉挛
者每 日洗脚 。但洗脚前 , 一定要 先用 手或 温度计 试水 温 , 因为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 同程度 的足 部神经病 变 , 以对 温 所
2 3 00
北 医
8年 l 2月 第 3 O卷 第 l 2期 H bi ei or lD c20 , l 3 , 0 1 ee M d  ̄Ju a, e O8 v l O N .2 c n o
电吹 风的小 风吹干。秋冬季节 足部 易干裂 , 可用润肤 霜均 匀涂
性跛行 , 足背动脉搏 动减 弱或 消失 , 尼龙检 测法 患者 的保护 单 性感觉缺失 ;5 患 者穿着 不适 当 的鞋 袜 ;6 患者 足部 畸形或 () () 有胼胝 。
超声 显 示 肝 大 , 微 大 。 脾
讨论
布病是一种 由布鲁菌 引起 的严重 危害 人 民健 康和 畜牧
业发展 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传染 病防治法》 是《
规定 的乙类传染病 。染疫 的家畜是人 间布病 的主要 传染源 , 人
由于接触患病 的牲 畜及 其产 品或其 污染 物而感 染布病 。该 患 者是珍稀养殖厂饲料加工工人 , 密切接触 动物的 内脏 、 胎盘 、 剥 皮, 并无疫苗接种 史 , 根据其 临床 特点 、 者职业 、 触史 以及 患 接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阳性 、 血培养 阳性 确诊 为布病 . 据药敏 实 根
疡久 治不 愈 , 应经常检查血糖 、 尿糖 , 以便 排除或及早 发现糖尿
病足 。
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 属进行 足部 防护教育 , 提高对 糖尿病
足 的认识 , 增强患者及其家属 的保护意 识 , 积极 采用各种措 施 ,
有效控制血糖 , 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
3 1 选择合适 的鞋袜 .
地为好 , 既吸汗又透 气。袜子 不要太 大 , 也不要 穿有 松紧带 的
袜子 。每 日换洗 , 要穿 有补 丁或破 口的袜子 , 不 以防脚 的压 力 不均 , 影响血液循环。 32 正确 做好洗脚 和护脚 . 为保持 足部卫生 , 建议 糖尿病 患
34 对不 同原因所致 的足部溃疡可采取 不同的治疗 原则 首 . 先要 消除已知 的血 管病 变 的危险 因素 , 如治疗 高血 压 、 降低血
3 糖 尿 病 患者 及 家 属 的 健康 指 导
擦在足 的表 面 , 汗脚可撒些滑石粉 。冬季洗 完脚后切记 不要使 用热水袋 、 电热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 , 以免足部被烫伤 。 33 坚持足部检查并及时到医 院治 疗 . 可 自己利用足镜 等或 在他人 的帮助下定 期检查 足部 , 有皮肤 干裂 、 若 湿冷 、 肿 、 水 肤 色变 暗、 感觉缺失 、 甲变形或局部红肿 热痛等 , 趾 都可能提示 已 经出现 了足部病变 , 必须到医院就诊 。足部 有鸡眼 、 胼胝 或疣 , 最好 到医院处理 , 勿 自己或找 街头 游医擅 自切 割或腐 蚀 ; 切 积 极治疗足癣 、 汗疱 疹 、 甲癣等 各 种足 部皮 肤 病 , 避免 搔抓 而感 染 。糖尿病患者不宜赤足行走或赤足穿鞋 以防受伤 , 剪趾 甲时 要细心不能剪得太 狠 , 同时要 戒烟 。虽 无糖 尿病 , 但若 足部溃
的毛 巾将脚擦干 , 一定 要擦 干趾缝 之间 的水迹 , 并 必要 时可 用

病 例 报告 ・
羊 布鲁 菌பைடு நூலகம்引起 的布 病 1 例
李光 烨 岳 燕军
药敏结果 : 阿齐霉素 , 强力霉素 、 庆大霉素 、 多西环素 、 利福
平、 青霉素 、M /M S ZT P药物敏感 , 对四环素 、 霉素 中敏 , 异烟 链 对 肼、 乙胺丁醇耐药 。
度的感 觉能力 下降 。一 般要 求用 4 ℃左 右 的温 水 , 0 可一 边 泡 脚, 一边加温水 , 泡脚 的时 间也 不宜过 长。洗完 脚后要 用软 干
者可 以静脉滴 注扩血 管药 物如 : 参 、 丹 川芎 嗪 、5. 642等改 善周 围血 液循 环 , 促进溃疡愈合 。
( 稿 日期 : 0 0 —1 ) 收 2 8— 4 7 0
穿软质鞋 袜 , 避免局 部受压 、 摩擦 而产
生破损 , 穿新鞋时尤 应注意 。软皮皮 鞋 、 运动鞋 是最 理想 的鞋 子 。鞋型宜选择方头 , 保证 鞋较 足略宽 、 气且有 一定 的抗 要 透
击外力 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 、 尖头 、 硬皮 及塑料鞋 , 还要 经常检
查并取 出鞋 内可能存 在 的异物 。袜 子应选 择棉 质地 和羊 毛质
警, 转种血平皿和麦康 凯平皿 , 5 ~1% C 孵 箱 ,8h后 于 % 0 a 4 血平皿生 长灰 白色圆形 , 突起 , 半透 明 , 光泽 , 有 边缘 整齐 且不
实验时检查 : 常规 、 血 肝功能 、 抗链 … 、 O’ 类风 湿 、 沉 、 酸 血 尿 均正常 , 氏杆菌虎红平 板凝 集试 验 ( , 氏杆 菌试 管凝集 布 +) 布 试验 滴度 为 120 :0 。并抽 取血 培养 。
血培养及 鉴定 结果 :a ̄ e 血培 养 , 6 Bc f 第 天需厌 氧菌报
患者 , ,9 , 女 4 岁 珍稀 动物养殖厂工人 , 20 于 06年 l 月 4日 2 就诊 。就诊前 1 月开始 出现 发烧 伴头疼 、 节疼痛 , 天下 个 关 每 午3 4点开始发烧 , 日退热 , 痛发作 时 , 次 头 患者 辗转 呻吟 , 痛 楚难 忍。在当地应 用头孢类抗生素 , 临床症状 未见好转 。查体 T3 .℃ ,p107 i H , 92 B 2/0rn g 心肺无异常 , a 肝大肋下 4c 关节无 m, 红肿 , 外周血淋 巴结无肿大 。胸 片示肺 内无活 动性病变 。B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