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作文附点评:国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优秀作文范文(附点评):国魂
国魂
刻一万古苍松的印记,来警示自我的坚强;望一凌驾青云的竹影,来嵌入自我的品行;续一段大地正浓的梅香,来芬芳我的情操。

——题记
我自幼酷爱历史文学,于书中所见的壮烈人物甚是不少。

然而,真正唯我所爱的却只有文天祥、屈原和陶渊明。

我已不能记住是从何时喜欢他们了,只是觉得他们的人生很精彩,自然,我
认为自己的人生也该和他们一样。

那年冬天,我去观览文天祥纪念馆,所感甚多,令我至今不能忘却。

进入正殿的阶梯旁边,
有几株令人醒目的松。

它们并不太高大,并不能与黄山松媲美,更不可能惊天摄地。

可是看了就
有一种正气浩荡的感觉,令人无法回头。

我仔细观摩着它们,它们的高度随着阶梯的上升而升高,错落有致。

它们虽然身材并不显高大,却比经过它们面前的人们,腰更直,首更昂。

看到正殿的
匾额“正气堂”,又想起刚才几棵松的模样,我不禁回忆起了这段历史。

当年南宋就快灭亡,文天祥为了宋朝的繁衍,赵氏的长存,起兵勤王。

明知已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但是,他却说:“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以死报国。

”那时朝廷中的官员大部分
已经不知所踪,剩余的又分做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

两派闹得不可开交。

就连当时的皇帝
和太后都愿意投降,保全性命。

他们都低头了!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时,本以为文天祥会顺应大势,一起投降,然而,他却依然率军抗击。

毕竟已是穷途末路,他失败了。

元朝皇帝许以高官厚禄,
文天祥不拜元朝皇帝,不做元朝官员,他随时都在反抗。

武力已尽,就用文力。

他作《过零丁洋》《正气歌》言明心志。

我最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

我敬佩文天祥的豪情壮志,也想有和他一样的人生。

蓦然再回首,阶梯边的松依然屹立着,不过,我感觉到它们有更
重要的意义。

观史海,有多少壮烈之士,历史的道路,朝代的更替是用骨骸铺建的。

文天祥只不
过是一粒微小的石子,只因他有令人荡气回肠的豪情壮志。

他用生命讴歌了松代言的国魂,使我
们热血澎湃的“战之国魂”。

我依然喜爱阅读屈原的《离骚》,既不失浪漫,亦不乏抒情。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浪漫抒情,宛如天成,不乏理想,慷慨以歌。

楚国
怀襄二王昏庸无能,依然在国家存亡之际,屈原魂断滚滚汨罗江。

没有人逼他,他是自愿的。


固有一身浪漫思想,绝世才华又奈何?他空有爱国之志,却无兵马,不能为国驰骋,虽处政坛,
却屡遭排挤,物是人非。

屈原,只能够作辞,他以清秀的文学情操开创了浪漫的楚辞先河。

他,
已经言明了他的爱国之情。

我记得自己以前浏览国文美图,曾见过蜀南竹海,又不禁回忆起当年
游览此地。

每当走过叮咚溪水,耳中是清脆的声音,林中之风轻轻地飞过,扬起了竹的须眉,沙
沙作响。

现在细细想想,仿佛是屈原,我尊敬的人的灵魂,在千万年后化作清风,依然在我耳边
呢喃。

噢,对了,我听到了,听到了《离骚》,弦外不乏《天问》。

确实,当年的屈原,他是亡国之际的一棵顶天立地的竹,他不能改变眼前大地的毁灭,只能带着永世不浊的情操和思想,永远
沉入江水,看着它,笑着它。

后人游历时,再在耳边絮语。

他的离去,没有使更多的人丧失了生命,这依然是中华民族所崇敬的精神,依然是伟大的国魂,“和之国魂”。

虽然文天祥和屈原,一位是战死而言爱国之志,一位是牺牲自我而写爱国之情,令人敬佩。

可是,我所崇敬的陶渊明,一位伟大的诗人,却有着不同的方式言明心志。

我自认为桃花是一种代言者青春、美丽的花儿,将朝阳之气含蓄的透在粉红的花瓣里。

菊花
亦然是一种超凡脱俗、圣贤隐士般的花儿。

陶渊明爱菊,却能执笔写“桃花的事儿”,不过,我
更认为他有着梅花的傲骨和气节。

读书知,东晋孝武帝时期,已经是晋朝的末期了,自然政治浑浊,世风日下。

陶渊明,他虽曾为官,但不会武功,自然不可为沙场建功,论文,亦受排挤。


不愿意妥协,他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农民,这是对腐朽的晋王朝的讽刺。

我每每阅读他的诗文,总
是有归隐田园、男耕女织的梦想,就算是离开现在生活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爱大自然,经常幻想着,如果在古代,我是一个像陶渊明一样的人该多好。

去年,我参拜庐山的陶渊明墓,见他所作诗,甚是悠然。

亲人们都希望我能回家后写篇文章,可是我已觉得“心中有感书不得,陶潜题诗
在上头”。

我在乘车返乡的路途中,曾睹一片片的梅花,毕竟不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并没见
着壮阔的梅花景。

我思量着,梅花代言着傲骨、富丽而不妖娆。

我想到了陶渊明,或许他家道中落,经济困难,可是却又有一笔丰富的精神食粮,文笔清秀却不显妖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每每读到此句,则心旷神怡,不能自已。

他看不惯晋末的歪风邪气,于是隐居,与青山
常伴,白水相依,我相信,这是他对当时朝廷的讽刺,而讽刺的背后,就是他爱自己的祖国了吧?我伫立在这片梅花林,虽然现在花无齐放之乐,也没有花香缠绵,我却看到了风雪中,隐隐约约
的远处的那株梅花,苍茫的风雪,尤见虬枝峥嵘的炽烈的红,它给人一种心窝的温暖,这是不关
乎体温的温暖,是催人奋发而又清新俏丽的那株梅花。

陶渊明的爱国之情,尽隐于他对祖国的讽刺,这种隐士的爱国情意,我称为国魂,它不同于文天祥和屈原,因为它是“隐之国魂”。

书此长篇,心中又有了浑然而生的爱国情,这是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情,是滩幽寂而不容打破
的水镜,既有热血的澎湃,又有以死言志的决心,也不乏与世隔绝的超然脱俗,我想,对祖国的
爱,有了更深的见解了吧。

松竹梅,三君子,文屈陶,三圣贤,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灵魂,这种灵魂将常伴我左右,让我蕴含着松竹梅的品质,让我讴歌着百千年前的历史,给予我一
个现代人的启示。

此刻,烙一万古苍松的印记,来升华自己的热血;眺一凌驾青云的竹影,来升
华自己的决心;舞一段大地正浓的梅香,来升华自己的思想。

我要松竹梅的国魂,来净化自己的
灵魂,让人生更有意义!
点评:
积累对写好作文,乃至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

事实上,具有良好的文学积淀、丰富的生活阅历、厚实的文化底蕴的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往往会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强调积累于作文的重要性。

学生知识积
累丰富了,才会萌发创造力,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本文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素材积累和文字积累。

“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以死报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大大增强了作文的文采。


越来越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