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物质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苏打B.CaSO4•2H2O:生石膏
C.:3,3-二乙基己烷D.C17H35COOH:硬脂酸
2、互为同系物的物质不具有
A.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相同的通式
C.相似的化学性质D.相似的结构
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49.0kJ
②CH3OH(g)+1
2
O2(g)→CO2(g)+2H2(g)+192.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H3OH完全燃烧放热192.9kJ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
2
O2(g)→CO2(g)+2H2(g)+Q的Q<192.9kJ
4、工业上电解NaHSO4溶液制备Na2S2O8。
电解时,阴极材料为Pb;阳极(铂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HSO4-- 2e-=S2O8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HSO4-- 2e-=PbSO4+H+
B.阳极反应中S的化合价升高
C.S2O82-中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
D.可以用铜电极作阳极
5、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和X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Y原子核外K、M层上电子数相等,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R>X
B.Y3X2是含两种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
C.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X和Z的气态氢化物能够发生化合反应
6、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 与a 连接,则铁电极会加速锈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B.K 与a 连接,则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K 与b 连接,则该装置铁电极的电极反应2H++2e-→H2↑
D.K 与b 连接,则铁电极被保护,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7、25 ℃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X为弱酸
B.V1<20
C.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X-)>c(Na+)>c(H+)>c(OH-)
D.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 H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X-)+c(OH-)
8、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B.汉代烧制岀“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2O3
D.港珠澳大桥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9、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下图1所示,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
B.闭合开关K给锂电池充电,X为直流电源正极
C.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O2 +2Li+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下列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俯视读数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25 ℃时,0.1 mol·L-1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为13,W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B.原子半径:r(Z)>r(W)>r(X)>r(Y)
C.元素Y、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Z分别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均一定只含离子键
12、t℃时,向20.00mL0.1mol/L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滴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的负对数[-lgc 水(O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c(Na+)>c(HX-)>c(H2X)
B.P点溶液中: c(OH-)-c(H+)=c(HX-)+2c(H2X)
C.溶液中
2-
-
(X)
:M<N<P<Q (HX)
c
c
D.水的电离程度:P>N=Q>M,且a=7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
B.中和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2O均会放出57.3 kJ的热量
C.NH4C1固体与Ba(OH)2• 8H2O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
D.无法判断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1molKClO3参加反应就有2mol电子转移
B.ClO2是还原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aC2(s)+N2(g)=CaCN2(s)+C(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ΔS>0
B.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c(H+)·c(CH3COO-)增大
C.将1 mol Cl2溶于水中,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
D.2H2(g)+O2(g)=2H2O(g)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
16、在25℃时,将1.0L c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 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的电离程度:a>b>c
B .c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 3COOH)>c(Na +)>c(OH -)
C .a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 3COO -)
D .该温度下,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8
a 10K =c-0.1
17、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x ClO x 0,1,2,3,4-
=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 .上述离子中结合H +能力最强的是E
B .上述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
C .上述离子与H +结合有漂白性的是B
D .B A D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1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 2++2OH -+2H ++ SO 42-=BaS04↓+2H 2O
B .酸性介质中KMnO 4氧化 H 2O 2:2MnO 4-+5H 2O 2+6H += 2Mn 2++5O 2↑+ 8H 2O
C .等物质的量的MgCl 2、Ba(OH)2和 HC1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2↓
D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 4+ 2H 2O -2e- = PbO 2+4H ++SO 42-
19、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 、X 、Y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 与Y 同族且都是复合化肥的营养元素,Z 的氢化物遇水可产生最轻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X 的单质为气态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W C .Z 的氢化物含有共价键 D .简单离子半径:W >X
20、中国传统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缭乱走空园”,“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1、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
B.在③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MgCl2溶液,再直接蒸发得到MgCl2·6H2O
C.在④⑤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在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22、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
()
()
2
lg
c HX
c H X
-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化合物H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B的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2)化合物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B→C反应时会生成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所得两种水解产物均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
②分子中含有六元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已知:CH3CH2OH。
写出以环氧乙烷()、、乙醇和乙醇钠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4、(12分)美托洛尔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某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中能在NaOH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A→B和C→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H的分子式为______。
(3)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试剂X的分子式为C3H5OCl,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符合以下条件: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
解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4-苄基苯酚()是一种药物中间体,请设计以苯甲酸和苯酚为原料制备4-苄基苯酚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用)。
25、(12分)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已知:
物质BaSO4BaCO3AgI AgCl
溶解度/g(20℃) 2.4×10-4 1.4×10-3 3.0×10-7 1.5×10-4
(1) 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实验Ⅰ
Na2CO3Na2SO4……
BaCl2
实验ⅡNa2SO4Na2CO3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①实验I 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Ⅱ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Ⅱ中加入试剂C后,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Ⅳ: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 >c>b > 0)。
装置步骤电压表读数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a
ⅱ.向B 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b
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s) c
ⅳ.重复i,再向B中加入与ⅲ等量NaCl (s) d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实验Ⅲ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________(填标号)。
a AgNO3溶液
b NaCl 溶液
c KI溶液
②实验Ⅳ的步骤i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信息,解释实验Ⅳ中b < a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Ⅳ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实验Ⅰ~ Ⅳ,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
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
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其使用的最佳
pH范围是_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
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27、(12分)粮食仓储常用磷化铝(A1P)熏蒸杀虫,A1P遇水即产生强还原性的PH3气体。
国家标准规定粮食中磷物(以PH3计)的残留量不超过0.05 mg•kg-1时为合格。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和原理测定某粮食样品中碟化物的残留量。
C中加入100 g原粮,E 中加入20.00mL2.50×lO-4mol•L-1KMnO4溶液的H2SO4酸化),C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E中的溶液。
(1)装置A中的KMn04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装置B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空气中的O2。
若去掉该装置,则测得的磷化物的残留量___(填“偏髙”“偏低”或“不变”)。
(3)装置E中PH3氧化成磷酸,MnO4-被还原为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 mL,量取其中的25.00 mL于锥形瓶中,用4.0×lO-5mol•L-1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2SO3标准溶液20.00mL,反应原理是S02-+Mn04-+H+→S042-+Mn2++H20(未配平)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8、(14分)“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应,例如铜催化的Huisgen环加成反应: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F并研究其水解反应。
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
(2)关于B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B和C
b 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醛基
(3)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请根据以上流程,并推测聚合物F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下列关于聚合物F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F中必含-CH2=N- 结构
B F中必含-N=N- 结构
C F的结构可能是
(6)H是比A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
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种。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②能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
(7)为了探究连接基团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出H、I、J的结构简式:___
29、(10分)氯气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车点,回答下列问题:(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
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Ⅰ.CuCl2(s)=CuCl(s)+1
2
Cl2(g) ΔH1=+83kJ·mol-1
Ⅱ.CuCl(s)+1
2
O2(g)=CuO(s)+
1
2
Cl2(g) ΔH2=-20kJ·mol-1
Ⅲ.4HCl(g)+O2(g)=2Cl2(g)+2H2O(g) ΔH3
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
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反应___的ΔH。
(2)如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400℃)__K(500℃)(填“大于”或“小于”)。
设容器内初始压强为p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2)=4:1的数据,计算400℃时容器内的平衡压强=___(列出计算式)。
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进料浓度比c(HCl):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
(3)已知: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O3。
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2ClO-=ClO2-+Cl-
Ⅱ.ClO2-+ClO-=ClO3-+Cl-
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
(4)电解NaClO3水溶液可制备NaClO4,写出阳极反应式: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A.Na2CO3的俗称为纯碱、苏打,故A正确;
B.生石膏即天然二水石膏,化学式为CaSO4•2H2O,故B正确;
C.结构中主碳链有5个碳,其名称为3,3-二乙基戊烷,故C错误;
D.硬脂酸,即十八烷酸,分子式为C18H36O2,亦可表示为C17H35COO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A
【解析】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A、由于同系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选项A选;
B、由于同系物的结构相似,即属于同一类物质,故通式相同,选项B不选;
C、由于同系物的结构相似,即属于同一类物质,故化学性质相似,选项C不选;
D、互为同系物的物质的结构必须相似,选项D不选。
答案选A。
3、D
【解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H元素要转化为液态水而不是转化为氢气,故1molCH3OH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是192.9kJ,故A错误;
B.因为①CH3OH(g)+H2O(g)=CO2(g)+3H2(g)的Q小于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错误;
C.②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明,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不一定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
D.因为CH3OH(l)变成CH3OH(g)需要吸收能量,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
2
O2(g)→CO2(g)+2H2(g)+Q的
Q<192.9kJ,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4、C
【解析】
A选项,阴极反应式为2H+ + 2e-= H2,故A错误;
B选项,S的化合价仍为+6价,中间的两个O均为-1价,其他的O均为-2价,电解时阳极的HSO4-中O失去电子,S 未变价,故B错误;
C选项,Na2S2O8的结构为,由此结构可以判断S2O82-中既存在氧氧非极性键,氧硫极性键,故C正确;
D选项,阳极不能用铜电极作电极,铜作电极,阳极是铜失去电子,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HSO4-中硫已经是最高价了,硫的化合价不变,因此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
5、D
【解析】
根据R和X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可推出该分子为NH3,由此得出R为H,X为N;由“Y原子核外K、M层上电子数相等”,可推出Y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即为Mg;因为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由“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确定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从而推出Z为S。
【详解】
依据上面推断,R、X、Y、Z分别为H、N、Mg、S。
A.原子半径:Mg>S>N>H,A错误;
B. Mg3N2是由Mg2+和N3-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B错误;
C. N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HNO3、HNO2,HNO3是强酸,HNO2是弱酸,C错误;
D. N和S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2S,二者能够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HS或(NH4)2S,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A、K与a连接,在中性条件下,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吸氧腐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A正确;
B、K与a连接,石墨、Fe和饱和食盐水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B正确;
C、K与b连接,Fe作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故C正确;
D、K与b连接,Fe作阴极,Fe被保护,该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
故选:D。
7、D
【解析】
A.由图可知,0.1 mol·L-1 HX溶液的pH=3,说明HX为弱酸,故A正确;
B.若V1=20,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X,由于HX为弱酸,则NaX溶液呈碱性,pH>7,所以V1应小于20,故B正确;
C.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HX和NaX,溶液呈酸性,说明HX的电离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X-)>c(Na+)>c(H+)>c(OH-),故C正确;
D.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X-)+c(OH-),故D错误;
故选D。
8、D
【解析】
A.亚铁离子易被人体吸收,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则喝补铁剂时,加维生素C效果较好,故A错误;
B.瓷器的成分为硅酸盐,主要原料为黏土,不是石灰石,故B错误;
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与磁铁的磁性有关,则司南中的“杓”含Fe3O4,故C错误;
D.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9、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解原理。
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放电时,墨汁中的碳作锂电池的正极,活泼的锂是负极,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正极;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电池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据此回答。
【详解】
A、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放电时,墨汁中的碳作锂电池的正极,错误;
B、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电池负极接电源的负极,X为直流电源负极,错误;
C、放电时,Li+由负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正极,错误;
D、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Li2O2−2e−===O2↑+2Li+,故D正确。
10、C
【解析】
根据C=n/V计算不当操作对n或V的影响,如果n偏大或V偏小,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俯视读数会导致液体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选;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为正常现象,如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C=n/V计算不当操作对n或V的影响.11、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25℃时,0.1mol/L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为13,则Z为Na元素;W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原子序数大于Na,则W为S元素;X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X只能位于第二周期,则X为O元素;Y介于O、Na之间,则Y为F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W为S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O>S,则X(O)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S)的强,A错误;
B.元素核外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
r(Z)>r(W)>r(X)>r(Y),B正确;
C.氟离子含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二者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错误;
D.Na与O、F、S形成的化合物中,过氧化钠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的知识,依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或物质的性质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2、D
【解析】
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滴NaOH溶液,先发生H2X+OH-=H2O+HX-,然后发生HX-+OH-=H2O+X2-;
【详解】
A.M点加入20.0mLNaOH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NaHX,溶液中存在HX-的电离和水解,所以此时c(Na+)>c(HX-),水解是微弱的所以c(HX-)>c(H2X),故A正确;
B.P点加入40.0mLNaOH溶液,所以溶质为Na2X,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X-)+2c(H2X),即c(OH-)-c(H+)=c(HX-)+2c(H2X),故B正确;
C.
2-2-+
--+
a2
+
(X)(X)(H)
(HX)(HX)(H)
==
(H)
c c c
c c c
K
c
,据图可知随着氢氧化钠加入,M、N、P、Q的碱性增强,则c(H+)减小,所以溶
液中
2-
-
(X)
:M<N<P<Q
(HX)
c
c
,故C正确;
D.水电离出的OH-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即图中纵坐标越小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P>N=Q>M;温度未知,无法确定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无法确定a的值,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要抓住两个平衡: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抓两个微弱: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正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比较。
涉及等式关系要注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和质子守恒式的灵活运用。
13、C
【解析】
A. 放热反应不一定比吸热反应易发生,如C与O2反应需要点燃,而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在常温下即可进行,A项错误;
B. 中和反应中,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但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都放出57.3 kJ的热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项错误;
C. 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体系能量增加,C项正确;
D 因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而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乙醇燃烧生成气体水的逆过程,可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B项是易错点,要紧扣中和热的定义分析作答。
14、A
【解析】
A. 根据化学方程式,KClO3中Cl元素由+5价下降到+4价,得到1个电子,所以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故A错误;
B. 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对应的产物CO2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是Cl,对应的产物ClO2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
C. 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元素,所在的反应物H2C2O4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故C正确;
D. 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D 正确;
故选A。
15、B
【解析】
A.反应CaC2(s)+N2(g)=CaCN2(s)+C(s)为熵减的反应,则该反应ΔS<0,选项A错误;
B.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抑制醋酸电离,则K a⨯c(CH3COOH)= c(H+)·c(CH3COO-) 增大,选项B正确;
C.Cl2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02×1023个,选项C错误;
D. 2H2(g)+O2(g)=2H2O(g)为放热反应,反应物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键能总和,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6、D
【解析】
A. 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CH3COOH+NaOH CH3COONa+H2O,形成CH3COOH和
CH3COONa的混合溶液,其中CH3COONa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H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
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c点反应CH3COONa+HCl CH3COOH+NaCl恰好完全发生,CH3COONa减少,CH3COOH增多;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固体,a点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恰好完全进行,CH3COONa 增多,CH3COOH减少,因此,水的电离程度:a>b>c,故A正确;
B.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CH3COOH+NaOH CH3COONa+H2O,形成CH3COOH和
CH3COONa的混合溶液,b点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浓度远大于CH3COONa,c点CH3COONa与HCl反应完全,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为CH3COOH和NaCl溶液,则c(CH3COOH)>c(Na+)>c(OH-),故B正确;
C.a点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恰好完全进行,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此时pH=7,则c(H+)= c(OH-),则c(Na+)= c(CH3COO-),故C正确;
D. 该温度下pH=7时,c(H+)=10-7mol·L-1,c(CH3COO-)=c(Na+)=0.2mol/L,c(CH3COOH)=(c-0.2)mol/L,
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
3
3
c(CH COO )c(H)
c(CH COOH)
=
-7-8
100.2210
=
c-0.2c-0.2
⨯⨯
,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难点是选项A,需要明确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需要分析a、b、c三点c(CH3COOH)和c(CH3COONa)的差别,从而确定水的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17、A
【解析】
A.酸性越弱的酸,其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次氯酸是最弱的酸,所以ClO-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应为B,A错误;
B.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根据图示可知: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A物质最稳定,B正确;
C.ClO-与H+结合形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C正确;。